民俗 | 餃子:民俗食品、禮儀食品與「國民食品」(上)

2021-02-27 墨香學術

實際上, 作為節令食品的餃子, 並不只在冬至登場, 僅就民俗志資料較豐富的山東而言, 民間還有「立春餃子打春面」的諺語。在山東省長島, 民謠有「立秋入伏面」的說法。在河北省滄縣, 舊時也是在七月立秋節時, 家家食水餃子( 1933年鉛印本《滄縣誌》) 。六月一日過「半年節」, 山東萊陽、即墨等地, 家家中午吃餃子, 下午則吃中午剩的餃子。鄒平一帶, 也要吃用新麵包成的餃子。六月六, 「曬衣節」, 萊陽一帶, 又要吃餃子, 民間甚至有「六月六, 看谷秀,不吃 ( 水餃) 光臭頭」的俗語。與長島相反, 在招遠、黃縣一帶, 民謠則說「入伏的餶飿 , 立秋的面」。魯西南和冀北山區, 民間有在七夕( 或前一天夜裡) 包「乞巧餃子」和吃「乞巧餃子」的風俗, 此種乞巧不僅求女工精湛, 似乎還包括會做餃子的手藝。河北省張北一帶, 端陽節和中秋節時, 人們均食餃子( 1935年鉛印本《張北縣誌》) 。在老天津, 除冬至時吃倭瓜餡餃子, 或吃連湯餛飩、連湯扁食之外, 人們在十月初「送寒衣」時, 也要吃餃子。在山西定襄, 過去日子困苦, 過年吃過餃子後, 要等八月十五才能再吃一頓, 故有戲言: 「剛剛年初一吃了一頓餃子, 跟著八月十五就又吃了一頓。」從上述種種情形可知, 餃子在各地民間的傳統節令中, 已是一種應時食品。

相關焦點

  •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要求各地做好2018年元旦春節期間食品藥品監管工作
    (一)加強重點品種和重點區域食品安全監管。針對「兩節」期間消費特點,以米麵糧油、肉製品、水產品、乳製品、酒類、保健食品、飲料、茶葉、調味品、糕點等為重點品種,以食品生產集聚區、集貿市場、商場超市、旅遊景區、城鄉結合部、農村地區等為重點區域,加大日常監督檢查和專項抽檢力度,加強食品安全風險排查和食品安全隱患綜合治理,深入開展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治理和畜禽水產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獸藥殘留超標專項整治,嚴防不合格食品流向餐桌。
  • 臺商情報│臺灣民俗文化節開幕 小吃飄香
    圖,中新社分享「比臉還大」的「轟炸大魷魚」、竄紅全臺的「龍捲風土豆」、媲美北京小吊梨的臺灣雪梨汁、人氣食品大腸包小腸新華社報導,2015北京寶島臺灣民俗文化節當日在這裡開幕。熱力四射的臺灣少數民族表演開場秀,為文化節暖身,吸引許多人駐足觀看。更多人則是聞香而來,開幕式還沒結束,小吃攤位前已陸陸續續有遊客排隊嘗鮮。這項民俗文化節活動將持續至7日。主辦方透露,美食方面有130多家攤位,以每攤提供約3種估算,現場約有400種不同口味的臺灣小吃,供大陸民眾選擇。
  • 生活氣象|醃臘肉吃刨湯 小雪節氣話民俗
    在我國,小雪節氣有哪些民俗呢?1、醃臘肉民間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餘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 閬中張飛 華珍亮相2017「一帶一路」清真食品國際發展峰會暨「首屆國際清真食品博覽會 」
    2017「一帶一路」清真食品國際發展峰會暨「首屆國際清真食品博覽會」於2017年3月16日至22日在成都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食品報社和四川國際商會主辦。張飛牛肉、華珍牛肉一直是地方百姓和國內外遊客喜愛的清真食品,在這次會展期間,特別是華珍牛肉的宗教、民俗和文化底蘊受到國內外參展商的高度關注。
  • 春節期間,這種食品火了!
    想輕鬆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速凍食品無疑是最好的選擇。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速凍食品是不少消費者購買年貨時的重要一項。同時,一些速凍食品企業也為「就地過年」忙得熱火朝天。近日,記者在北京一家超市發現,在速凍食品區域,不少消費者正在精挑細選準備帶回家的產品。
  • 春節期間,這種食品火了! ​
    想輕鬆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速凍食品無疑是最好的選擇。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速凍食品是不少消費者購買年貨時的重要一項。同時,一些速凍食品企業也為「就地過年」忙得熱火朝天。近日,記者在北京一家超市發現,在速凍食品區域,不少消費者正在精挑細選準備帶回家的產品。
  • 這種食品火了!
    想輕鬆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速凍食品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同時,一些速凍食品企業在節前也正為「就地過年」忙得熱火朝天。速凍食品產銷兩旺臨近春節,北京一家超市,在速凍食品區域,不少消費者正在精挑細選準備帶回家的產品。
  • 聚焦食品安全法_網易財經
    食品安全法誕生記:四次審核終成正果 二00四年曝出阜陽「大頭娃娃」劣質奶粉事件,成為「修法」的直接動因——只不過當時目標是「食品衛生法」。 隨後,「蘇丹紅」事件、PVC保鮮膜致癌事件、含孔雀石綠水產品、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標、食品包裝袋苯超標、福壽螺事件、豬肉瘦肉精超標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頻發。二00七年底,國務院法制辦會同有關部門對食品衛生法修訂草案作了進一步修改,並根據修訂內容,將「食品衛生法修訂草案」名稱改為「食品安全法草案」,由此這一概念首次正式浮出水面。
  • 天水民俗專家李子偉:野菜只是「下菜」,不可多食!
    上世紀六十年代常搞「憶苦思甜」,吃野菜糰子和代食品,那個味道記憶猶新。許多野菜都是中草藥,對某些疾病有輔助療效,相關的人群為了健康的原因,多食之還是可以的,如果從營養的角度出發,大多數野菜的營養不及種植蔬菜,當然也有個別野菜還是很不錯的。而且,野菜大多性寒,且有微毒,如果不注意食用方法,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所以不管食用何等野菜,都要用蒜泥,以之增味與解毒。
  • 醋,到底是酸性食品還是鹼性食品?
    可見它的酸,是深入人心的,所以大家一致表示,醋是酸性食品的!不過對於這一觀點,有人卻提出了另外的觀點,有網友表示:醋,雖然是酸的,可是卻是鹼性食品。那麼醋到底是酸性食品還是鹼性食品呢?隨後,記者走訪了各大超市,發現醋都是糧食釀造的,在眾多醋中,記者挑選了香醋、陳醋、白醋、米醋作為實驗檢測對象,送到了鎮江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 核汙染食品,終於還是來了!
    日本核汙染食品,終於還是來了。一萬三千多家商家涉嫌銷售來自日本核汙染地區的奶粉、麥片、大米、酒類等食品,觸目驚心!
  • 【維•百科】清真食品將成為奧地利主流食品?
    清真食品,即嚴格按照伊斯蘭教的飲食禁忌所做的食品。清真市場在奧地利及全球的潛力具大,前景遼闊。目前,奧地利已大量生產清真食品,將其產品廣泛推入本土市場,並且出口到阿拉伯國家。是否可以想像「清真維也納炸牛排」的口感如何呢?
  • 三全食品: 一年賣二十億水餃,卻被抽檢疑似攜帶非洲豬瘟病毒
    公開財報顯示,三全食品2017營業收入為52.56億元,其中餃子產品收入為19.85億元,佔比為38%;2018年上半年營業收入30.78億元,其中餃子產品收入為9.17億元,佔比為30%。換句話說,三全食品一年要賣出近20億元的水餃。這是三全食品的核心業務,也是重點發展方向。但是,就是這一一項拳頭產品,三全食品已經不止一次有問題。
  • GB5413.40-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幼兒食品和乳品中核苷酸的測定》解析
    GB14880-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中規定:核苷酸在嬰幼兒配方食品中的添加量為0.2g/kg—0.58g/kg(以核苷酸總量計)。  為保障國民健康、適應檢測工作的需求,國家衛計委出臺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5413.40-2016《嬰幼兒食品和乳品中核苷酸的測定》,於2017年3月1日正式實施。下面小編就該檢測方法進行解析。
  • 在使用食品安全標準時,如何確定食品的分類?
    目前,不同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通用標準對應不同的食品分類系統,因此,在使用食品安全標準時,一定要選擇該標準對應的食品分類系統並確定食品的分類
  • 新加坡食品被「大便菌」盯上,這次召回的食品居然能引發「腎衰」!
    新加坡這次食品召回事件,應該是第三次查到了「大便菌」,官方稱謂為「大腸桿菌」...含有高量大腸桿菌的兩批法國山羊乳酪「Crottin De Pays」已經從進口商的倉庫被緊急召回,目前還沒有在新加坡市場上進行售賣。
  • 【食品有意思】這些食品「潛規則」,看透不再被忽悠
    不想被商家「套路」,食品標籤才是試金石。 就像小芳、翠花起個Marry、Susan的洋名一樣,很多食品並沒有看起來那麼高大上,要認清它的真面目,得看產品名稱或類型,這裡才是規範的專業名稱。通過營養成分表能清楚看到每100克(毫升)或每份食品裡,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等營養素的量,還能通過NRV值知道這些營養素佔全天所需的比例。這下投資了啥,收益多少不就一目了然了麼,要不要為它們買單您自己掂量。
  • 青葉水——為食品安全的未來注入信心
    一時間,食品安全的問題,再次進入大家的視野,大家對這類黑心商家以及市場監管部門相關人員的失職瀆職是義憤填膺。除了中藥材、菊花和生薑以外,會用硫磺燻蒸的食物還有銀耳、棗子、枸杞、桂皮、花椒、八角、辣椒、豆製品等。
  • 洗冤錄:食品添加劑
    」這些詞關聯在一起,很多商家為了迎合消費者迷信天然食品的心理,一邊用片面的消息黑化食品添加劑,一邊打出「零添加,無食品添加劑」的口號,以此來謀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和經濟利益。在商人們賺得盆滿缽滿的時候,食品添加劑卻為此蒙受了很多不白之冤,是該為食品添加劑洗冤屈了。
  • 食品安全 重於泰山
    垃圾食品,是指僅僅提供一些熱量,別無其它營養素的食物,或是提供超過人體需要,變成多餘成分的食品。    垃圾食品包括:油炸類食品、醃製類食品、加工類肉食品(肉乾、肉鬆、香腸、火腿等)、餅乾類食品(包括所有加工餅乾)、汽水可樂類飲料、方便類食品(主要指方便麵和膨化食品)、罐頭類食品(包括魚肉類和水果類)、話梅蜜餞果脯類食品、冷凍甜品類食品(冰淇淋、冰棒、雪糕等)、燒烤類食品。    三無食品是指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證(或生產許可證)以及無生產廠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