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巨穴的準確穴位圖及作用

2021-02-07 艾本初

文章摘要:

大巨穴也叫腋門穴,此穴有傳輸胃經水液之作用功效,屬足陽明胃經,經常按摩大巨穴對治療腹痛,腹瀉,小腹脹滿,小便不利,疝氣,遺精,陽萎,早洩等相關疾病有特效。

大巨(Dàjù)  

【所屬經絡】  

足陽明胃經  

【國際代碼】  

ST27  


【定位】  

在下腹部,當臍中下2寸,距前正中線2寸。  


大巨穴位描述  

臍中下2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共2穴(按身體對稱軸對稱,左右各1穴)。  

大巨穴物質為外陵穴傳來的地部水液,其下傳之水為脾土中的外滲之水,來源及流經區域巨大,如同巨大的淺溪,故名大巨。  


【腧穴釋義】  

大為小之對,巨即巨大,穴在腹部最大隆起處,故名大巨。  

大,飽滿充實之意。巨,同鉅,富也。大巨者,像腹壁之豐滿光澤,而內容又復鉅富也。本穴適當腹部隆起最高大處,內應小腸及膀胱部位,其所包裹者至為豐富珍貴,有如巨大之倉庫,小腸屬手太陽經,膀胱屬足太陽經,二經俱稱巨陽。古太與大通,故本穴命名取「大巨」,以其功用在兩太陽經也。其主治為小腹脹滿及小便不利,故名為「大巨」。  



【穴位解剖】  

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有第十一肋間動、靜脈分支,外側為腹壁下動、靜脈;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內部為小腸)。  


大巨穴的準確穴位圖

【取穴法】  

仰臥位。從肚臍沿前正中線向下量2橫指(拇指),再水平旁開2(橫指),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本穴。  



【大巨穴的取穴方法】  

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大巨穴位於人體下腹部,當臍中下2寸,距前正中線2寸(從肚臍到恥骨上方畫一線,將此線四等分,從肚臍往下四分之三點的左右三指寬處)。〖解剖位置〗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有第十一肋間動、靜脈分支,外側為腹壁下動、靜脈;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內部為小腸)。  


【主治病症】  

①小腹脹痛;②疝氣;③小便不利等水液輸布排洩失常性疾患;④遺精,早洩等男科疾患;⑤失眠。  


大巨穴的作用  

①小腹脹痛:②疝氣:③小便不利等水液輸布排洩失常性疾患:④遺精,早洩等男科疾患。現代常用於治療腹直肌痙攣、腸梗阻、膀胱炎、尿瀦留等。配天樞、足三裡治療腸梗阻:配中極、膀胱俞主治膀胱炎、尿瀦留。 

 


【艾灸參數】  

隔物灸儀艾灸時間:30-50分鐘;溫度:38-50℃;  

艾條懸灸時間:10-20分鐘;  

艾炷灸時間:3-5壯。  


【經驗應用】  

①現代常用於治療腹直肌痙攣、腸梗阻、膀胱炎、尿瀦留等。配天樞、足三裡治療腸梗阻;配中極、膀胱俞主治膀胱炎、尿瀦留。  

②《馬氏溫灸法》:治失眠,睡前灸此穴配太溪。



圖文來源於網絡 侵刪



相關焦點

  • 【十大艾灸保健穴位】足三裡穴位準確穴位圖及作用
    足三裡穴位描述〖延年益壽穴〗犢鼻下3寸,脛骨前嵴一橫指處。
  • 承扶穴的準確穴位圖及作用
    承扶穴位描述  在大腿後面,臀橫紋的中點。共2穴(按身體對稱軸對稱,左右各1穴)。  承扶穴的準確穴位圖【取穴法】  俯臥位。於臀下橫紋正中點,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本穴。  承扶穴位的作用  ①腰、骶、臀、股部疼痛:②痔疾。現代常用於治療坐骨神經痛、腰骶神經根炎、下肢癱瘓、痔瘡等。配飛揚、委中主治痔疾:配環跳、懸鐘主治下肢痿痺。  【艾灸參數】  隔物灸儀艾灸時間:30-60分鐘;溫度:38-48℃;  艾條懸灸時間:10-15分鐘;  艾炷灸時間:5-7壯。
  • 穴位:曲池穴的4個作用
    其實這個穴位可以用神奇來形容,雖然曲池穴是大腸經上的一個穴位,但是曲池穴的作用確實是非常的廣泛的,甚至是如果遇到了不知道怎麼治療的疾病,也可以先從曲池穴下手。曲池穴就像是一個水池,但它裡面裝的不是水,而是滿滿的陽氣。這一池子的陽氣,最突出的作用,就是能夠幫助我們穩定血壓。
  • 手部穴位圖(手心穴位圖)及按摩保健療法
    根據中醫經絡學,人體最重要的12條經絡中,與手相關的有6條,此外,手部還有99個穴位(區)。醫學專家提示,按摩或按壓這些穴位,能起到治療疾病和保健的作用。勞功穴:位於手掌心橫紋中,仰掌握拳時中指尖所指處。
  • 健康小妙招:按摩中脘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 穴位養生:屁股上有什麼穴位(1)
    屁股上常用的穴位有環跳穴、承扶穴、仙骨穴、長強穴和腰奇穴。各穴位的具體位置和功效如下:1、屁股穴位之環跳穴側臥屈股,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中1/3交點處為環跳穴。按壓此穴能增強臀部皮下脂肪的代謝能力,消除多餘脂肪,同時對下肢痿軟、腰痛、陽痿、便秘等有療效。
  • 簡單八個穴位按摩 快速瘦手臂(圖)
    核心提示:中醫瘦手臂最有效的方法是進行穴位按摩。下面8個穴位按摩能快速有效瘦手臂,而且非常簡單,趕快看看吧。
  • 中醫養生:常按一個穴位能消水腫
    命門屬督脈,具有壯腰益腎、舒利關節、溫陽化氣、利水消腫的作用。  命門穴位於腰部後中線上,第2 腰椎棘突下。一個快速準確找到該穴位的簡易方法是:以肚臍為基準,水平環繞腰部一周,與肚臍對應的後腰中點處即為命門(如圖)。對命門穴進行點按,以每分鐘不超過60 次的頻率,按摩10分鐘左右,每日1~2 次,10~15 日為一個療程。點按時要使溫熱感滲透到穴位深層,乃至小腹。  頭面、眼瞼浮腫,配合掐合谷、點外關(腕橫紋直向上兩橫指處的手臂外側),各三五分鐘。
  • 【肩髃】肩膀的保健醫生 附肩髃穴的準確位置圖
    經常按揉肩髃穴,對於肩膀的酸、疼、僵、硬等各種病變有緩解的作用。命名 髃,骨間凹陷的意思,因為此處穴位位於肩端關節的凹陷處,所以稱肩髃穴。袪病療疾 肩周炎、中風、偏癱、高血壓、多汗症、手臂無力。部位 屬於手大腸經脈上的穴道。屈肘抬臂平肩,在肩端關節之間有兩個凹陷,其中前方的小凹陷就是穴位所在的地方。
  • 三個能降火氣的神奇穴位,你一定不知道……
    但要想準確「滅火」,除了分辨虛實,還要辨別哪個部位出現火。今天楊帆主任繼續講講冬季上火一般和哪些部位有關?又有哪些方法可以精準「降火」?肝火大——頭暈眼乾夜間暖氣太足導致的睡眠質量不好或經常熬夜打亂人體正常的作息時間,都會使得肝臟不能休息,於是只好加班加點排毒,造成肝火旺盛,容易頭暈眼乾。此外,還可能有急躁易怒、兩眼發紅等症狀。
  • 小兒推拿:小兒風寒感冒的穴位按摩(演示圖)
    理療的方法:  (1)天河水(要穴):尺.橈溝.從遠端至近端用布擦.用溫水或涼水(也就是把手抻直,手掌向上.從手腕到手肘中間的溝)  (2)清肺經:手無名指腹.兩支手都有,都要按摩.從手指近端向遠端推(注意這個穴位到兒童六歲就消失了)  (3)開天門:用拇指推印堂至髮際(推到發紅.不要把寶寶的皮膚推破)現在了解治療兒童發燒的穴位按摩了吧。
  • 墨菊有約:頭上的穴位你知道多少?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中的十二條經脈,皆上會於頭部,而且頭部上還匯集了眾多的穴位,這些穴位與經脈聯繫在一起,起到了運行氣血、濡養全身、抗禦外邪、溝通表裡上下的作用。穴位養生是中醫方法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通過不同的穴位,起到不同的養生的功效和作用的呢。頭部按摩你知道都有什麼樣的穴位嗎,其實頭部的穴位也是比較豐富的呢,來看看關於頭部按摩這些穴位的好處吧。安眠穴,經外穴名。
  • 手腳冰涼可按三個穴位
    手腳冰涼可按三個穴位 立冬過後
  • 冬天手腳冰涼,六大穴位幫你解決
    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6大穴位幫你解決這個問題!艾灸取穴:取俯臥位,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處,與肚臍相平的區域。
  • 健脾保「胃」,按揉4大穴位
    腿上最有名的穴位,是足三裡,有這麼一句話:要想安,三裡常不幹。古人很早就開始用艾柱來灸足三裡。【取穴】外膝眼,又叫犢鼻穴,犢鼻穴往下三寸兩筋間,我們四個手指併攏就是三寸,同身寸【功效】足三裡這個穴位能使胃腸健康,也能預防上吐下瀉,所以說捶腿捶這個穴,效果更好。最近天氣變涼,最是容易胃痛!
  • 5大助眠穴位,促進秋季好睡眠
    1、心俞和脾俞是心脾之氣輸注於人體背部的特殊穴位,採用摩法或灸法使穴位局部發熱,並將熱力滲透,可收補益心脾之功,         2、中衝為心包經的井穴,在此處刺血或掐揉,有清心除煩的作用。
  • 【穴位保健】認準四個穴位 讓溼氣無處可逃
    認準四個穴位 讓溼氣無處可逃指導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病科
  • 腳底十大保健穴位,您一定要知道!
    我們的腳部是穴位密集的地方,腳的穴位達到33個,經常按摩刺激腳底穴位可以養生保健,想要按摩刺激腳底穴位,首先要知道腳底的穴位都有哪些,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腳底十大保健穴位
  • 綠色穴位療法:人體自帶的「十全大補湯、六味地黃丸...」(實用)
    我們的身體上有很多的穴位,而這些穴位分布在我們全身的個部位,平常我們也知道通過按摩穴位來緩解身體的一些疼痛,常按摩可以起到養生保健
  • 8個穴位,從腳開始養生
    ,每個穴位都有不同的保健功效,下面給大家介紹腳上穴位的按摩保健法。照海穴:緩解咽喉乾燥照海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照,意為照射,海,象徵大水,「照海」顧名思義,指腎經的經水在此大量蒸發,具有吸熱的作用,按壓此穴能緩解咽喉乾燥、目赤、失眠等由於陰虛火旺引起的症狀。按壓時,感到酸、麻、脹就可以了;按壓時間不宜太長,5~10分鐘即可。內庭穴:祛胃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