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飛人離婚,這本來沒外人什麼事,可是今天看到作家黃佟佟的一篇文章,大感興趣,不由得拿來作談資。
話說山東媳婦有一次去上海婆婆家吃飯,保姆做了五塊紅燒肉(估計是東坡肉),她嘗了一塊,覺得很好吃,又伸筷去夾,婆婆不樂意了,一人一塊的肉,你吃兩塊,另一個人怎麼辦?
山東媳婦家裡從小也是嬌生慣養,父母巴不得多吃一點才好,作為演員,明知身材是資本,有一次在微博上曬她一口氣吃了九個肉丸子!多麼的隨性和恣意啊!
這絕對與錢的問題無關,而是家庭作風和生活習慣的對決。
上海人會過日子是出了名的,不提前打電話回家,家裡肯定沒有多出一口人吃的米飯。孩子帶同學回家吃飯,爸爸會到廚房跟媽媽說:切細一點,這樣盤子看起來可以裝得滿一點。素菜如果隨意吃的話,紅燒大排肯定是一人一塊,我小時候暑假裡去上海姆姆家寄養,跟表哥爭的不過是大排的大小,一人一塊的規定那是不言自明的。我那家庭條件極好的表姐,教女有方,氣溫在35度以上,可以吃一支冰棒,不然不可以。當我還追求把奶油蛋糕作為下午茶的點心時,她家早就把玉米當作主食……
(我上海姆姆的家,典型的上海弄堂房子,給我美好的童年記憶,以前是法租界,現在已經是文保單位。)
把食物堆得滿滿的,隨性地吃,吃不完下一餐吃剩菜的習慣,在上海人家裡是不大有的。
周末去歐尚看到冰鮮櫃裡有生了膏的小魷魚,一陣驚喜,拿了6隻去過秤,賣魚的不由分說往裡面又加了一把,訓我:「這麼幾隻,一斤都沒有,怎麼賣啊!」我覺得他的行為是強買強賣,可他肯定認為我小氣鬼投胎「做鬼不大」。我忍氣吞生把魷魚帶回家,果然一餐沒吃完,第二餐味道就差了。
這時候,我就想到這上海婆婆和山東媳婦,孰可忍孰不可忍啊!
主料:小魷魚500克,韭黃一小把150克
輔料:蔥姜蒜各少許,油20克,鹽少許,老抽5毫升,生抽20毫升,料酒20毫升,白糖5克
做法:1、小魷魚清洗乾淨,剪破眼睛放出汁水,拉去肚裡的內臟,儘量保持整體的完整。
2、燒開一鍋水,裡面放2片薑片和一點料酒,水開後下洗淨的魷魚,再次燒開後馬上撈出用水衝涼,可以保持魷魚的脆嫩。
3、鍋留底油,加入蔥姜蒜爆香,下魷魚翻炒1-2分鐘,加老抽生抽上色,加料酒,加糖加小半碗清水,燒開後改中火煮15分鐘入味。
4、煮魷魚的同時,把韭黃洗淨切寸段,用另一個加少許油鹽翻炒片刻,炒軟斷生即可裝盤。
5、把燒入味的魷魚連同湯汁盛到韭黃上。
小貼士:不喜歡韭黃的衝味,可以換成豆芽,也可以什麼蔬菜都不墊。
只要回復「目錄」,即可得到可可美食的菜單目錄。此篇被編入「墨魚」,只要回復「墨魚」或「魷魚」即可得到同類菜譜。
歡迎關注我的美食公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