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的順序能影響你的進食量,也就能限制熱量攝入了:
第一步,先喝湯:這裡指的不是雞湯、肉湯、奶油湯等高熱量、高脂肪的湯,而是指清淡的蔬菜湯。能量低,還能佔一點胃的體積,減少進食量,又能刺激胃酸分泌,利於食物消化。
第二步,吃蔬菜:蔬菜富含膳食纖維,也能進一步增加飽腹感,而且還能延緩人體對碳水、脂肪的吸收。
第三步,吃肉類:湯和菜下肚,已有三分飽,此時吃些瘦肉、魚肉、雞肉等,補充蛋白質。更建議選擇脂肪低、蛋白高的瘦肉、魚肉等。
第四步,吃主食:除了米飯、饅頭,還可以吃點雜糧粥、玉米、番薯等,補充碳水化合物。
此外,吃飯的時候還要養成幾個小習慣。
吃飯最好細嚼慢咽,時間應該不少於20分鐘。因為胃部把「吃飽的信息」傳遞給大腦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吃得太快,大腦來不及接收到信息,就容易出現吃撐的狀況。
兩餐間隔4-6小時,讓胃部有充分的時間來消化上頓的食物,這樣不至於沒胃口,也不至於餓過頭。
人在極度飢餓的時候容易吃過多的食物,很容易就吃過飽,如果感到飢餓了,這個時候可以先喝杯酸奶、吃點水果或一小把堅果墊墊肚子,相對更容易控制進食量。
來源:健康河北官微 BTV我是大醫生
編發:宣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