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火土雞湯——小時候過年的味道

2021-02-26 醉美微江夏



粉絲福利來啦

原價200元/柴火土雞湯

粉絲價180元/柴火土雞湯

(PS:江夏區內送貨上門,每天限5份)

再送30個土雞蛋

Tell:18871868461


於三百年前清代傳襲至今,

歷來位列宮廷御膳石材供皇族王室饗食;

相傳慈禧太后非土雞不食

土雞駕到!!!


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地理優勢,採取林中自然放養的模式,培育出了獨具特色、倍受消費者青睞的年份土雞,它們或登頂遠眺,或林間漫步,它們的生活就是這樣的自然灑脫。饞了吃蟲子,餓了食苞谷,無汙染,無激素,無抗生素殘留,它們的飲食就是這樣的純淨自然。


它們可是有著高貴血統的土雞,最有特色的當屬「飛雞」,它是現在市場稀有土雞品種,本身野性十足;再加上用土法足足餵養一年以上甚至兩年,營養最為豐富。



您可以熬個柴火土雞湯,

在這雨季裡犒勞一下自己的胃,

也溫暖自己的心;



當歸柴火土雞湯:氣血雙補,滋補肝腎。



杞子紅棗柴火土雞湯:補血養顏、益精明目。



或者給孩子來個蒸雞蛋,

土雞蛋,柴火灶,起鍋淋上一點豬油,

那爽滑,那醇香,那口感,

不禁讓我們想起外婆家的味道,

讓我們的孩子也來享受一下這美味吧!



粉絲福利來啦

原價200元/柴火土雞湯

粉絲價180元/柴火土雞湯

(PS:江夏區內送貨上門,每天限5份)

再送30個土雞蛋

Tell:18871868461


微江夏微信公眾平臺

江夏區門戶微信公眾號

027-87956533

為您解決去哪好吃上哪好玩兩大世界難題

相關焦點

  • 【追憶】 懷念老家土雞湯
    可能是最近運動量稍微有點大,食堂的夥食也比較清淡,一到夜晚,我就坐在陽臺的沙發上冥想小時候老媽做的雞湯,那是溫暖的味道。小時候喝的雞湯是家裡養的土雞,毫不誇張地說現在市場上賣的土雞幾乎都是假的,因為農村養雞的人都幾乎沒了,去哪吃土雞喝土雞湯,那都是騙人的。在這裡普及一下,土雞是怎麼來的,怎麼長大的以及怎麼到肚子裡去的。
  • 白領的福音,土雞湯來襲
    大家還記得過節回家時媽媽熬雞湯的香味嘛,那味道繞梁三日不絕,可是!!身在異鄉的我們就只能靠想像了麼!絕不!雖然媽媽不在身邊,可是媽媽的味道卻一直可以在。這時候天陽天老媽土雞湯出現啦!!就是白領的福音,每個人心中媽媽的味道!!天陽天土雞湯,不含香精,不含色素,最重要的是它不含防腐劑!!!它不會讓我們這些精英小白領們臉上起痘、身材走樣,甚至千年不腐!!而且它是真的有肉有肉啊!!對於我們這些無肉不歡的人兒來說真真是極好噠!這肉還不是普通的肉!它可是在深山裡養足180天的土雞肉!有錢~就是這麼任性~
  • @蘭溪人,過年來一口小時候的味道!
    小時候,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有一個用來招待客人的點心盤,裡面裝的是各式各樣的過年點心,米胖糖、花生糖、芝麻糖、紅茴茴……過了年,便難見它們蹤影
  • 柴火灶、農家鍋,過年回家體驗兒時的味道……
    小時候,每到做飯時,總會蹲在泥土砌成的柴火灶旁給外婆打下手,幫忙添柴燒火。聽著柴火聲、炒菜聲,時不時吞著口水,伺機偷上幾嘴,是我們兒時最幸福的時刻。在農村,家家都有柴火灶,大多用泥土堆砌而成。《說文解字》中說:灶,炊穴也。早在遠古時代,我們的先祖發明鑽木取火後,慢慢學會用土將火圍起來煮食,這就是最初的灶,也是漢字象形文字「灶」的來源。
  • 柴火灶、農家鍋,過年回家找尋兒時的味道……
    投稿方式:小編微信號LC0878或者郵箱:157870701@qq.com                       小時候,每到做飯時,總會蹲在泥土砌成的柴火灶旁給外婆打下手,幫忙劈柴添柴燒火。聽著柴火聲、炒菜聲,時不時吞著口水,伺機還偷上幾嘴,那是我們兒時最幸福的時刻。
  • 阿姑農產品,小時候的味道
    小時候,糧食少,但僅有的黑饃香的就叫人直流口水。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由於家裡條件不好,買不起菜油,孩子們用辣椒麵撒上鹽,條件好的加些花椒粉,早上上學時吃著黑饃加辣子,是實實在在的一種享受。如今,那種味道再難找到。
  • 小時候,年的味道是這樣的
    春節,俗稱過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現在,由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已經從「有沒有」過渡到了「好不好」,所以,盼著過年,就是為了家人團圓,家人一起其樂融融。可在我小的時候(改革開放之前),除了家人團圓,還有一個盼頭,就是過年可以改善生活。小的時候,日子過得很苦。但那個年代有那個年代的年味。
  • 倡導就地過年,家鄉的味道我們負責送到!
    不到一個月,就要過年了。乾燥、寒冷的空氣中,突然就有了一點過年的味道。原本,去年春節那些缺失了的相聚,今年一直覺得可以補回來,但眼下的情況似乎並沒有那麼樂觀,一些地區突然就嚴峻了起來,讓今年的返程計劃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非必要不返鄉,多地倡導就地過年。疫情,真的一點也不能鬆懈。
  • 揭秘3:紅蘿蔔主題午餐~快來吃美味的紅蘿蔔柴火乾飯、臘肉香腸小蘿蔔丁泡菜~等著您喲~!
    ▲2015年第二屆紅蘿蔔採收節員工餐✿2015年的紅蘿蔔採收節大傢伙兒們可是沒有享受到美味的紅蘿蔔柴火乾飯啦,小莊和同事們可是美美的飽餐的一頓。哦,不是,而是幾頓呢。不僅有紅蘿蔔乾飯,還有美味的香腸臘肉等等。
  • 那些年最念念不忘的:故鄉撫州的美食和小時候的味道
    那些年,卻有著讓我們流連忘返的味道。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年味道嗲到心口卻又讓我們大了肚子、長成胖胖噠的壞傢伙們,看看是否能夠勾起你年少時的回憶。當我們逐漸長大,最念念不忘的便是故鄉的美食和小時候的味道 。
  • 小木桌:您的柴火餛飩好了,請享用
    是無意在人民網上看到這家柴火餛飩的。一開始吸引我的,不是上面描述多好吃,原料多新鮮,外皮兒是不是超薄,餡兒是不是很足,而是它的名字:又見炊煙,柴火餛飩是哦,懷舊,溫暖,像縷縷炊煙,給了你一種家的味道。所以哦,給大家推薦一波,在南京的小夥伴,找個周末可以直接去哦,不在南京的話,那你有機會來南京玩,可以試一試。
  • 想念兒時砧板肉的味道
    所以,當時流行一句話:「大人盼種田,小孩盼過年。」小孩為什麼盼過年,因為過年有好吃的,能吃到香噴噴的白米飯,能吃到渴盼已久的肉,甚至能吃到紙包糖。因為過年有新衣服穿,新衣新褲,還有媽媽親手做的棉鞋,感覺特別暖和,精神倍兒爽。因為過年了,孩子們不用上學,可以瘋玩,打雪仗,捉迷藏,大人也不會管。
  • 龍潭鄉:手工豆腐家鄉味道
    傳統鐵鍋柴火煮出來的豆漿,做出來的豆腐,才是小時候吃到的那種味道。       俗話說「好料好水出好豆腐」,傳統工藝製作的手工豆腐之所以色、香、味俱全,關鍵在於有天然好食材和天然好水。       需要提前一晚將選好的黃豆用山泉水浸泡一夜,將泡好的黃豆倒入磨豆機中磨漿濾渣、去渣取漿,大灶布好,漿汁入鍋,以熊熊柴火燒之煮沸,邊煮邊要撇去面上浮著的泡沫,等豆漿開始冒泡,就開始用微火,並用扇子扇火,直到豆漿被完全燒開,此時整個房間裡豆香四溢。
  • 【薦讀】陳培元:有家鄉的味道才是過年
    有家鄉的味道才是過年 ——鄂前旗 陳培元回家過年!一定要回家過年!家有年的味道,家有親人問候,有父親的關注,有母親的守候……逃離了喧囂的鬧市,我向家鄉奔去。我的家鄉在鄂託克前旗,那裡地廣天藍,水草豐美,沒有過重的生活壓力,也沒有讓人喘不過氣的生活節奏,只有濃濃的恬靜與淳美,有讓人永遠不會忘記的年味!
  • 「地瓜幹,怎麼做出小時候的味道?」
    小時候,一到冬天就會吵著吃紅薯幹,爸媽沒時間做,就會跑到外婆家裡
  • 柴火灶,農家鍋!長安這家餐廳玩得就是鄉土味和創意!
    東莞長安網(dgcaw.com)合作微信:378286559長安資訊·街坊爆料·新鮮趣事·吃喝玩樂·品牌推廣傳統打邊爐已成為不少街坊常用的餐飲方式,但對於資深吃貨來說,對味道的挑剔往往讓TA們吃無所吃。近日,一家「勝仗柴火灶」農家大鍋的飯店在烏沙低調試業,於10月27日正式開業!開業期間全場菜品68折!!!
  • 養生|產後大補湯——當歸黃芪土雞湯
    現在推薦一款適合產後調養的滋補湯--當歸黃芪土雞湯,湯裡放了始興當地窖姜和補氣血藥材黃芪、當歸、紅栆,不止香味更濃鬱,營養價值也更高,湯中土雞肉肉質鮮香,味道鮮美,姜香濃鬱,湯甘暖胃,常使非坐月者也垂涎三尺。
  • 過年加道菜|富陽:米粿香 就是團圓的味道
    在富陽新登鎮,年初一的飯桌上,幾乎都在複製這一幕——過年吃米粿是這裡家家戶戶的傳統。當地有一句話,吃了冬至粿,粿接粿。意思是當地人吃米粿,可以從冬至一路吃到元宵,足見他們對這款食物的喜愛。 何豔華說自己的米粿沒有秘訣,「我的手藝,其實是家裡的味道。」
  • 「鼠殼粿」,那是阿嬤的味道......
    每個人都有一個阿嬤,她守護著你的童年,她可能比你的父母還疼愛你;她懂得特別多,她會做各種家常菜和雜鹹、各種粿;她喜歡潮劇、總是很虔誠的拜神、喜歡嘮叨我們多穿件衣服;很多人小時候都是她帶著的,記得喜顛時甲阿嬤,甜甜坐在門腳口哦古,記得喜顛時細,阿嬤擔,食大著愛聽話莫除人;鼠殼粿是潮汕過年的獨特的年味,潮汕歸鄉遊子回家必吃的菜品
  • 爆米花的味道,是兒時最美好的記憶!
    昨天休息,和母親一起去親戚家串門,走到附小路的時候,被甜甜的爆米花的味道吸引了,是記憶中傳統的爆米花的方式。現在的爆米花有各種口味,小時候只有放了糖的甜甜的味道。小的時候爆米花的老師傅總是會在過年過節的時候出現的村子裡,那時候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聽著爆米花「嘭」的一聲互相嚇唬,一聽到爆米花的老師傅的吆喝聲,第一件事就是衝進去找母親要小麥、玉米、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