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對這些壽司店進行調查時,服務員對於蟹籽的解釋說法不一,有人說蟹籽就是魚籽,還有人說蟹籽都是人工合成的。而對於蟹籽是否掉色,為何掉色卻無人給出解釋。記者分別在幾家壽司店購買了這種蟹籽壽司和魚籽壽司。我們觀察到,壽司上的蟹籽為橙黃色的小圓粒,而魚籽為顏色偏淺,個頭偏大的圓粒。記者準備好一張紙巾,分別擠壓蟹籽和魚籽後發現,蟹子手感偏硬,不容易劈裂,用力按壓破裂後掉色現象明顯,紙巾上滲透著橙紅色,還會留下橙色的薄膜。而魚籽則是很容易破裂,擠壓破裂後顏色相對比較自然,半透明的薄膜也隨著碾壓而融化。那這些橙色的蟹籽為何會掉色呢?是天然色素還是商家添加了什麼呢?為此,記者帶著在市場上購買到的幾種蟹籽壽司來到了哈爾濱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記者:這裡就是哈爾濱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的食品檢測中心。我手中拿的就是我們在市場上購買到的所謂的蟹籽壽司,已經對他們進行了標號處理。在之前的小實驗當中,我們發現,蟹籽壽司遇水會出現掉色的現象。那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現在,我們就將樣本交給工作人員進行檢測。
工作人員對我們送檢的4種樣本進行了提取、測量、分析,24小時後,檢測結果出來了!送檢的4個樣本中,都含有色素,1號樣本含有日落黃;2號樣本:檸檬黃、胭脂紅、日落黃;3號樣本:檸檬黃、胭脂紅、日落黃;4號樣本胭脂紅。由於送來的樣本有的魚籽沾上了泡菜、有的沾上了色拉醬,而色拉醬、泡菜當中是允許添加色素的....可能存在代入性
工作人員說,為了保證檢測結果的嚴謹性,我們應該對沒有沾染任何其他物質的魚籽進行檢測。在之前的暗訪調查中,我們的記者曾拍攝到,商家是從一個塑料盒中取出蟹籽後擺放到壽司上的,按照那個塑料包裝上的品牌,記者來到了道外區的一家冷鮮城。在這裡找到了壽司店所使用的那種盒裝蟹籽。
記者看到,在這個冰櫃裡,不僅有我們常見的橙黃色蟹籽,還有綠色、黑色、和黃色的。而對於這些蟹籽,商家說道,他們只是顏色不一樣,味道卻是一樣的。
商家承認魚籽內添加了色素,可是這些色素真是天然的嗎?記者在這裡購買了2份魚籽,一個是市面常見的橙紅色魚籽,一個是商家所說的本色魚籽,並將兩份樣本再次送到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的食品檢測中心。24小時後,檢測結果出來了!
送檢的紅色魚籽中含有檸檬黃,誘惑紅。
送檢的黃色魚籽中含有檸檬黃。
工作人員介紹說,按照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規定:魚子製品是不允許添加色素的,而此次檢測結果中所出現的日落黃、檸檬黃、胭脂紅等色素均為人工合成色素,並非天然色素。在這裡,我們也提醒大家,食用這種由添加了人工合成色素的蟹籽製成的壽司,市民還得謹慎啊!
零距離記者報導。
哈爾濱都市零距離更多資訊內容與精彩活動,盡在《都市零距離》(微信公眾號:dushilingjuli)如需爆料,反映問題,請撥打新聞熱線0451-86654321 或者直接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