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餐具廠衛生狀況堪憂,本報曝光當天即引起重視,市區兩級監管...

2021-02-07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

□楚天都市報記者 詹鈃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輝

昨日,本報A06版刊發了《「蒼蠅館子」如何禁塑成為難點》的報導,曝光了武漢市黃陂區一家一次性塑料餐具廠家,對其生產車間內的衛生情況表示擔憂。當天下午,武漢市市場監管局、黃陂區市場監管局對該廠家進行了突查。發現廠內生產衛生條件簡陋、企業地址與登記地址不一致、產品無生產日期等問題。這些問題已經要求該企業限期整改。

【現場】 生產衛生條件簡陋

昨天下午3時許,楚天都市報記者和執法人員一同抵達該廠區。

看見執法人員車輛後,廠內人員突然關閉了電動卷閘門。在餐具廠負責人試圖關閉另一側的卷閘門時,被趕到的記者和執法人員制止。

進入生產車間記者看到,滿眼全是摞得很高的紙箱。兩條生產線被圍在了紙箱中間,幾個工人熟練地將一旁紙箱內的碗、盤、杯子、勺子分開放進機器。幾秒鐘一套包裝好的成品餐具就出了生產線,進入紙箱。現場生產衛生條件簡陋。

經執法人員詢問,得知該公司為封包廠商,其餐具產品主要來自安徽鑫科生物環保有限公司。同時,執法人員查驗了相關產品的檢驗報告、進貨憑證,以及生產許可等資料信息,相關產品的生產許可及進貨渠道正在調查核實。

【產品】 包裝信息與實際不一致

執法人員在現場還發現,廠內產品存在包裝上的生產地址與實際地址不符、有保質期但未印製生產日期等問題。

工廠負責人解釋,因為公司原廠址在青山區,所以沿用了之前的包裝,造成地址、信用代碼都是原廠的信息。

「換了廠址生產,相關信息就都應該進行更改。」黃陂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稽查大隊執法人員表示,包裝信息不是兒戲,如果不符合實際情況就涉嫌違法違規。

當天,記者粗略統計了下廠房內已經包裝好的餐具,共有1300餘箱。廠內一名米姓負責人介紹,這些餐具批發價40元一箱,每箱100套,兩條生產線一天產量在2萬套。

【後續】 抽檢產品查驗是否合格

在武漢實施「限塑令」的大環境下,廠內餐具是否真的為「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需要進一步求證。

從外包裝看,包裝箱上清楚地寫明「可降解」字樣。但套裝餐具內,沒有可降解「JJ」標識和相應的可降解執行標準。

根據我國2020年12月31日起實施的《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通用技術要求》國標,餐具的降解性能應該滿足相對生物分解率≥90%。該產品是否能夠達到這樣的分解率,還有待監管部門進行後續的檢測、驗證。

執法人員表示,如果無法達到90%的分解率,那麼該產品有可能涉嫌虛假宣傳。

當天下午,執法人員在生產現場已經要求該企業對未實行分區管理、企業生產地址不一致、包裝不規範等問題責令整改,下步將對其分裝產品進行抽樣送檢,對分裝餐具生產情況以及進貨渠道進行查證,以採取進一步措施。

記者了解,去年起,武漢市場監管部門就已經開始在商超、農貿市場等地開展了「禁塑」的宣傳引導工作。目前,正加強對「禁塑令」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如今,武漢已經有兩家企業能夠生產可降解的塑料產品,中百倉儲、沃爾瑪等商超都已經用上了可降解的塑膠袋。

相關焦點

  • 揭秘餐具行業內幕,一次性餐具衛生引人憂患
    這樣的一次性餐具,誰敢用?最近在衡水做餐飲的劉女士就攤上這種煩欣事了!
  • 撫州有的餐廳一次性消毒餐具竟是這樣洗的!
    可這付了錢的所謂消毒餐具,衛生狀況卻是問題多多,有的不僅沒有消毒,甚至連肉眼都能看到裡面的灰塵。日前,記者對撫州消毒餐具市場現狀進行了一番調查,發現問題不少!正規消毒服務公司清潔第一步,一級初洗黃亞敏,在餐具消毒企業界無人不曉。他是撫州市潔康(洗刷刷)餐具消毒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在談到企業的生存狀況時,黃亞敏感嘆:生意不好做!
  • 環保餐具:生物類可降解一次性餐具
    因為泡沫一次性餐盒不耐高溫,且製作過程對環境造成破壞,已被淘汰,而且長期使用不合格的一次性餐盒會對身體帶來不良影響。現在都採用環保餐具,環保衛生,安全無毒,能減少環境汙染。嘉美公司生產的環保餐具是生物降解類一次性餐具,下面來了解一下生物降解類一次性餐具。生物類可降解一次性餐具是一種比較先進的環保產品。
  • 水果切片「裸賣」 衛生狀況堪憂
    但這些已切好的水果衛生狀況如何?切片水果生意這麼好,衛生狀況如何?記者在順城街附近的人行道邊發現賣切片水果的攤販正忙著削西瓜皮,路上車來車往,塵土飛揚,而浸泡著菠蘿的容器卻沒有任何遮蓋,西瓜削皮切片後用一根木筷裸露的插在泡沫盒上,「不蓋蓋子,灰塵進去怎麼辦?西瓜切片後裸露在外,衛生嗎?」
  • 一次性塑料製品廠該何去何從?
    最近,海南省政府發布的一紙公文引起了不少塑料圈朋友的關注。這則通知言簡意賅:海南即將即成立工作領導小組,推進在全省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緊隨其後, 海南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一份徵求意見稿公告。
  • 日式美學:一次性餐具的設計應用美學
    講究線條的設計,讓即棄餐具看起來恍如陶瓷一樣高雅,這是產品設計的初衷。
  • 增強環保理念 從網上訂餐不用一次性餐具做起
    昨天天津市餐飲行業協會向全市餐飲經營者發出倡議,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增強環保意識,切實遵守禁止使用一次性吸管以及不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餐具的相關規定,從源頭上減少不可降解垃圾物的產生。同時通過在餐廳張貼告示或主動提示等方式,將環保意識傳達給消費者,引導顧客改變消費習慣。
  • 剛說完禁塑,特魯多就被拍到使用一次性餐具...這打臉也太快了
    到時候,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次性塑料製品:例如塑料吸管、飲料攪拌器、塑料餐具、還有氣球塑料棒等等都會被禁用! 本來看到禁塑的新聞,感覺總理這回終於幹了件正事!但沒想到,這才剛剛過去兩個星期,特魯多就被拍到使用塑料刀叉吃披薩...
  • 《一次性餐具包》標籤詳解
    以「中大餐飲」定製產品為例,說明一次性餐具包標籤的依據法規綜上所述:一次性餐具包為食品接觸級的產品,製造商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需具備《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或《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或通過《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 環保餐具經銷,時尚創業之道
    隨著食品安全問題日益突出,人們除了提防添加劑以外,還對各類餐具是否環保十分關注。這也使得環保餐具的市場需求量與日俱增。以2011年3月份北京國際禮品展為例,環保類餐具頗受市場歡迎,相關生產企業在為期3天的展會現場,籤訂總價值超過6000萬元的訂單,比2010年同期召開的展會訂單額高出了2倍。再以天津某大型餐飲店為例,2011年第一季度該超市的環保餐具的總銷售額超過了160萬元,而2010年同期這個數字只有區區的30多萬元。
  • 瑞安一餐具消毒公司被曝光!
    近日就有熱心網友向市民監督團反映在仙降街道街頭村的一家餐具消毒公司存在生產環境髒亂差現象市民對就餐使用的餐具表示擔憂……市民監督員 吳萬宣:我們發現了一些衛生問題,像更衣室硬體設施不到位、沒有洗手烘乾機等、無菌室內門窗都是開放的,還有健康證等相關證件沒有掛起來。希望有關部門要做好監管,給市民一個安全的食品安全環境。
  • 飯店一次性餐具塑料味太重的舉報,市場監管局要不要受理?
    消費者反映某飯店提供的一次性餐具塑料味較重,涉嫌不合格,請求市場監管部門處理。今天市場法律交流群的群友針對市場監管部門是否具有管轄權的問題進行討論,經過群友討論,初步形成以下共識:一、一次性餐具屬於食品相關產品法律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下列活動,應當遵守本法:(三)用於食品的包裝材料、容器、洗滌劑、消毒劑和用於食品生產經營的工具
  • 【碗·聞】廣東惠州消毒餐具行業更上新臺階
    回首幾年前,惠州市區註冊的餐具消毒單位共有15家公司,餐具集中消毒基地8間,普遍規模小,廠房不足800平方米;生產設備老化、破舊,都是2000年以前產的設備,屬於半自動化程度;產能低,日產能5000——20000套消毒餐具不等;質量檢驗室形同虛設,對消毒餐具少有逐批檢驗。大部分餐具消毒單位負責人衛生管理意識低下,2016年全年接群眾投訴消毒餐具質量問題高達6起。
  • 廣州人你還敢用一次性筷子嗎?你知道上面的圈圈數代表了什麼嗎?
    你,還在用一次性筷子嗎?臺灣《三立新聞》2013年報導,當地有消息指「免洗筷」,即是香港稱為「即用即棄筷子」上刻兩圈代表回收兩次,三圈代表回收三次,回收三次後便要銷毀。而且筷子隨著回收次數愈多,筷子外觀會出現瑕疵,而筷子的顏色亦會因為漂白次數太多而變得愈來愈白。
  • 「消毒餐具」洗滌視頻曝光:洗刷水3天換1次!
    我們到餐館吃飯時,經常會用到「消毒餐具」,每套「消毒餐具」用塑料膜包起來,看起來很衛生,但也有消費者投訴,打開包裝後餐具有怪味兒,
  • 廣西來賓用甘蔗渣生產環保餐具,一公司年產1萬噸食品級環保餐具
    近日,廣西來賓企業用甘蔗渣生產的環保餐具火了,迅速引起了萬千網友的圍觀熱議。
  • 創業好項目:全降解一次性環保餐具招商中
    創業好項目:全降解一次性環保餐具招商中……誠招海南省範圍各市、縣獨家銷售代理商      從今年8月1日起,政府機關食堂、醫院等開始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製品一次性餐具和塑膠袋,12月1日起,全省將全面禁塑,必須更換使用全降解塑料替代品。目前是塑料替代品入市宣傳佔位的最佳時期。   重慶瑞竹集團是以「竹纖維+澱粉」為原料的全降解生物製品一次性餐具的專業生產廠家,具有生態、健康、環保、有機、全降解、無汙染特性。
  • 農安縣鑫寶康餐具清洗廠因生產環境衛生不合格被停產
    6月1日上午,我們跟隨農安縣衛生監督所嚴所長一行人來到位於農安縣燒鍋鎮汽車產業開發區的鑫寶康餐具清洗廠開展檢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