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飲酒指南丨如果非喝不可,記住6點減小傷害

2021-02-22 醫道在心春暖杏林

飲酒沒有安全量,任何酒精的攝入都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喝酒+吸菸更是會大大加劇患癌症的風險。為了您的身體健康,健康專家呼籲大家:少一點會更好,不喝是最好。

除特殊人群外,如何喝酒實在無法避免時,建議做到以下幾點,降低酒精傷害:

《中國膳食指南》建議,如果不能避免喝酒的話,成年男女每天攝入酒精不得超過25克和15克。

男性每天最大飲酒量是啤酒1000毫升、葡萄酒250毫升、38度白酒1兩半、52度白酒1兩;

女性則為啤酒700毫升、葡萄酒200毫升、38度白酒1兩、52度白酒6錢。

這樣能減少對胃壁的刺激,且使酒精和食物混合在一起,降低它的濃度,延緩酒精的吸收,還可以攝入酒精代謝所必需的營養物質。

可選擇的食物有奶類和豆漿等蛋白質飲料,蘋果、南瓜等富含果膠的果蔬;全麥麵包、雜糧粥等富含澱粉和B族維生素的食物。

在同等量下,高度酒對肝臟等器官的損傷要大於低度酒。喝酒要慢些,小口喝,一通猛灌不僅易醉,而且對胃等器官的損傷更大。

各種酒混在一起喝,會讓人不自覺地飲酒過量。兩種以上的酒混著喝還會表現出某種「協同作用」,更容易引起頭昏、噁心、嘔吐,以及其他中毒症狀,對人體傷害更大。

在燙熱過程中,甲醇、醛、醚類等有機化合物,會隨溫度升高而揮發掉,同時乙醇也會揮發一些,使酒的濃度稍有降低,從而減輕對肝臟的傷害。

在喝酒間隙多喝白開水,可以加速酒精從尿液排出,減少肝臟負擔。

深厚的感情、熱鬧的氣氛,不用非要身體受損才能換得。

過節大家在一起就圖個熱鬧、開心,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感情到了位,不喝也陶醉。

最後康康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遠離菸酒!

相關焦點

  • 家家戶戶必備的2018春節健康飲食指南!
    肉再好吃,也不能貪,一到春節,各家各戶都會買很多肉存著吃。而這些儲存的食物如果烹調不當,很容易導致食用者肉毒桿菌中毒。肉毒桿菌是一種非常致命的毒素,肉毒桿菌廣泛存在於不新鮮的肉以及火腿、臘肉等肉製品,含有肉毒毒素的食品也能汙染其他食品,引起中毒。肉毒中毒多發生在冬季。
  • 春節攻略•初二丨親友聚會勿貪杯
    甚至有人喝出了胃腸疾病,得不償失。  春節走親訪友,各類聚會幾乎天天都有,酒更是宴席上的主角。酒逢知己千杯少,親朋好友聚在一起邊聊邊飲,更有拼酒勸酒諸多花樣,似乎只圖一醉才能盡興。殊不知,這種喝法卻損害了健康。  春節期間如何對待飲酒,也有不少講究。酒有白酒、紅酒、啤酒之分,營養師指出,從健康角度來說,如果飲酒當以紅葡萄酒為佳。
  • 春節心情好,也不能飲酒過量!
    春節聚會多,很多人見到親人或好久不見的朋友,情緒一激動,就容易飲酒過量。殊不知,飲酒過量的危害可是在伺機而動,尤其是高血壓人群,更是要注意!
  • 每年春節都喝得面紅耳赤,殊不知危險就在身邊!
    每年春節的飯桌上,總是少不了酒這個東西,酒桌上喝的面紅耳赤的也大有人在,也許是節日氣氛濃厚,大家總是不介意這份「面紅耳赤」,只顧著相聚痛飲的喜悅。這個時候,如果不及時解酒,還誤以為臉紅是能喝的表現而繼續喝酒,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乙醛對身體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隨之而來的醉酒、搏動性頭痛、胃腸反應,甚至酒精中毒、腦卒中、心肌梗死等都與之密切相關。
  • 春節酒局多,白酒、啤酒、葡萄酒混著喝,竟是這樣的後果!
    一年到尾,難得只有春節才能回家好好跟家人朋友聚一聚,許是少不了喝幾杯的一喝高興了難免白的和啤酒或者紅酒酒混著喝了。但是,在這裡也要溫馨提醒各位朋友,聚餐喝酒千萬別混著來,單喝一種就沒啥,但是兩個或者三個一起混著喝酒不一樣了,醉得快還容易傷身,這是為什麼呢?
  • 春節酒局多,白酒、啤酒、葡萄酒混著喝,竟是這樣的後果
    啤酒酒精含量雖然不高,但是其中含有二氧化碳,溶於水後形成碳酸,如果和白酒或紅酒混著喝,會加快人體血液循環,加速人體對乙醇的吸收,而白酒中乙醇含量較高,乙醇和水的含量約佔其組成的98%,所以,二者混著喝更容易醉,喝醉的程度也比單喝一種酒更嚴重,甚至導致酒精中毒。
  • 側耳傾聽丨陳勢安,非你不可
    「整座城市的安慰熄燈陪你失眠只點亮這一盞月光不戳破謊言」不管未來怎樣身邊的人怎麼看待都請記住「憑什麼我要對你非愛不可忍著的痛病變成了討厭的乾咳」你要是真的不愛我那我會頭也不轉的用力往前走如果有天你突然想起我了那時候 恕我不能再陪你消耗下去「你就是那種過客來得很誠懇 走的不負責任」
  • 【養生】飲酒不僅傷肝,酒後嘔吐傷食道!
    為了不讓宿醉影響自己第二天的生活和工作,不少人在喝多了以後都會選擇通過催吐的方式將喝下去的酒吐掉。但相比宿醉,催吐的方法其實更糟糕,因為這樣做完全有可能導致逆流性食道炎。經常催吐的人,甚至可能患上賁門黏膜撕裂症候群,在催吐的過程中出現吐血的情況。  不少人都有喝酒喝吐了的經驗,但嘔吐與酒精本身並沒有直接關係。
  • 驚呆丨男子誤喝甲醇中毒,醫生處方:接著喝!兩斤~~~
    搶救6天喝了近兩斤白酒8月4日凌晨4點,傅國林被緊急轉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急救部,此時,他幾近昏迷,醫院下達了病危通知書。正當一家人焦急地等待著搶救的結果,沒想到,醫生做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決定:「他們讓我們上街買酒,說要買五六十度的高度酒,用來解毒!」醫生態度堅定。
  • 春節年假最應該保養的其實是……
  • 【北美政事】選舉指南-北加苗必達
    點擊「矽穀子非魚」關注公眾號👆,獲取更多原創文章!今年這個春節,無勝於有!
  • 一碰酒就臉紅or臉白的人,誰更能喝?酒量真的能練大?
    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在體內代謝時有兩個主要的搬運工:一喝酒就臉紅,是上面第二種酶比較少或活性低,喝下去的酒精分解成乙醛後無法及時代謝,積在體內導致血管擴張,在面部體現為毛細血管擴張,臉就紅了。還是跟上面兩種酶有關係:乙醛在體內大量堆積容易引發猝死風險,所以大家千萬要記住:臉紅少喝,臉白不能喝,臉青儘量做到滴酒不沾;臉色變化不能完全反映酒量。酒量大的人,酒精的代謝能力好,體內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的數量多,或者活性高。
  • 【健康生活】春節喝酒勿貪杯,教你解酒有妙招
    展開最好的預防方法是在喝酒前,先吃些油脂食物,如肥肉、蹄膀等,或飲用牛奶,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來保護胃部,防止酒精「滲透」胃黏膜。 2.酒精不要和碳酸飲料,如可樂、汽水等一起喝,這類飲料中的成分能加快身體吸收酒精。 3.
  • 權威解讀:酒混著喝,為啥容易醉、傷身?酒不可雜飲 原因在這!
    常常有人說,「喝混酒醉得快」,北宋人陶谷撰著的《清異錄》亦有云:「酒不可雜飲。飲之,雖善酒者亦醉。」可見這個說法自古有之。
  • 春節飲食講究6件事,吃好喝好還不易胖!
    但這樣一來,您的身體負擔就大了,消化不良、便秘、肥胖等都可能找上門!今天,小二就來跟大家嘮叨一下春節飲食的注意事項:此時家家戶戶準備的食物都很豐盛,難免有些人會控制不住自己,食慾過於旺盛而「吃撐」了,甚至出現腹脹、腹痛的情況。因此,飲食要節制,三餐七分飽為宜,兩餐之間可以適當吃點小零食。
  • 春節期間糖尿病患者如何健康的去飲食?
    春節快到了,這幾天家家戶戶都忙著置辦年貨。
  • 滄州春節喝酒的要注意了!
    」獲取春節期間進出滄州規定雖然目前我國法律沒有禁止公民尤其是成年公民飲酒的規定法律也不禁止多人共飲共同參與飲酒的朋友一般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但如果有下列4種勸酒行為還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四種勸酒情形要承擔法律責任:第一,是強迫性勸酒,比如用「不喝不夠朋友」等語言刺激對方喝酒,或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制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第二,是明知對方不能喝酒仍勸其飲酒
  • 向未成年人飲酒說不(現場視頻版)
    10月21日,以「關愛成長 非成勿飲」為主題的「理性飲酒宣傳周」在全國拉開帷幕。
  • 籤了「飲酒免責承諾書」,有人喝死,同桌其他人沒有責任?
    一旦有人飲酒死亡,按照現行法律,與死者同桌共飲的人,都難逃干係,少不了要承擔責任,賠償幾萬甚至十幾、幾十萬塊錢。而且還要受到死者家屬埋怨,相互感情也徹底破裂了。     大家都知道飲酒可能會出現這種後果,但是還想喝,於是有人就想出了一個免責的辦法:喝酒前先籤訂一份協議。請看:
  • 傳統電視,沒有到非死不可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