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來自一對雙胞胎的啟示 SETD8C302R突變導致p53p21功能缺陷和WEE1抑制劑敏感性

2021-02-19 AdvancedScienceNews
腫瘤是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由自發的或致癌物質暴露引起的基因變異累加所驅動,包括單核苷酸變異、插入和缺失、拷貝數改變和結構變異。隨著高通量測序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腫瘤相關基因變異被發現,然而,目前已知的基因變異並不能完全解釋腫瘤的發生發展,因為很多腫瘤是由隱藏在無義突變中的罕見有害突變所致。因此,深入發掘腫瘤相關罕見變異並研究針對性的治療策略是目前本領域面臨的挑戰。


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李雯、應頌敏、沈華浩教授團隊聯合北京應急總醫院王洪武教授在線發表研究論文「SETD8C302R Mutation Revealed from Myofibroblastoma-Discordant Monozygotic Twins Leads top53/p21 Deficit and WEE1 Inhibitor Sensitivity」。該研究從一對就診的同卵雙生雙胞胎(10歲,一位患肺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另一位健康)出發,通過全基因組測序,以人類基因組數據和患者健康姐妹基因組為參照,在患者賴氨酸甲基轉移酶SETD8基因上發現一個罕見單核苷酸突變(rs61955126T> C,SETD8C302R),後續圍繞SETD8進行功能學實驗,發現SETD8的缺失誘導了明顯的DNA損傷修復反應和DNA複製缺陷,引起基因組不穩定,而SETD8C302R點突變導致p53/p21功能缺陷。值得注意的是,SETD8C302R點突變腫瘤細胞對WEE1抑制劑(處於II期臨床試驗的抗腫瘤藥物)的敏感性增強,提示WEE1抑制劑可能是針對SETD8C302R突變腫瘤的潛在候選治療小分子藥物。目前應用WEE1抑制劑的多個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https://www.clinicaltrials.gov/ct2/results?term=WEE1&flds=aby&Search=Apply&age_v=&gndr=&type=&rslt=)。


文章發表在Advanced Science (DOI: 10.1002/advs.202001041)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博士研究生李淼和北京應急總醫院教授王洪武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李雯教授、應頌敏教授和沈華浩教授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原文連結: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001041

相關焦點

  • 《科學》:P53蛋白真是邪了門了!哈佛科學家發現,錯義突變的P53本身沒有促癌活性,但能干擾正常P53的抑癌活性,促進腫瘤的發展
    檢測發現,很多帶有p53錯義突變的造血幹細胞的增殖能力明顯增強,比正常細胞有優勢,而這些錯義突變往往造成了P53蛋白的功能缺失。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雜合體p53突變細胞的增殖能力也明顯增強,也就是說,有部分P53蛋白的功能正常,也無濟於事。原來,P53蛋白要發揮作用需要先形成四聚體。
  • Nature Medicine:華人學者發現BRAF突變黑色素瘤抵抗靶向治療的新機制
    研究人員在存在治療抵抗的黑色素瘤細胞系中檢測了STAG蛋白家族的表達情況,發現在一些細胞系中STAG2和STAG3存在表達下降,其中一些細胞系同時對BRAF和MEK抑制劑具有抵抗特性。研究人員找到了可能與治療抵抗相關的STAG2基因突變,但是在他們的體系中找不到任何可能的STAG3突變,回顧之前發表的一項BRAF抑制劑治療的研究發現在治療前樣本中存在一些STAG3突變,而攜帶這些突變的腫瘤會在治療之後很快出現抵抗。隨後研究人員利用黑色素瘤細胞系和腫瘤移植小鼠模型發現敲低任何一種蛋白的表達都能降低對BRAF抑制劑的敏感性,這種作用由MAPK信號途徑的重新激活所介導。
  • 基因突變:罕見腦部疾病的發生機制
    正常野生型小鼠神經元(左)比GPT2基因突變的小鼠神經元(右)突觸更多 在少數情況下,新生兒會出現一種尚未被命名的神經紊亂,近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研究提到:來自巴基斯坦和阿曼的兩個家庭中的兄妹就出現了這種情況
  • PNAS:片段篩選發現HIV逆轉錄酶抑制劑
    2015年6月9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PNAS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三種針對HIV-1逆轉錄酶的片段化抑制劑,能夠有效抑制HIV-1逆轉錄酶活性,為HIV
  • 美國FDA加速批准Osimertinib (AZD9291) 用於EGFR突變肺癌
    Osimertinib 是第一個獲批的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克洛維斯腫瘤公司所研發的 Rociletinib 是另外一個快被批准的三代 TKI。刷新後 EGFR 突變檢測項目也獲 FDA 批准,在原來的臨床相關突變檢測(第一版)中增加了 T790M「耐藥」突變的項目(cobas EGFR Mutation Test v2)。有大量臨床研究證據表明:在使用一代 TKI 後產生耐藥的肺癌患者中,Osimertinib 能讓半數患者的腫瘤退縮。
  • Science子刊:我們找到了帕金森病和阿茲海默病的共同元兇
    在阿茲海默病患者腦內,由β澱粉樣蛋白形成的斑塊和tau蛋白形成的神經纏結導致了位於海馬體和前額葉皮層的神經細胞死亡,使患者的認知和記憶功能衰退。而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由α-synuclein蛋白形成的路易氏體主要影響中腦的黑質部分,導致患者的運動功能受損。
  • 新藥:B型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的「升級版」
    近年來科學家在原有第一代B型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司來吉蘭、第二代單胺氧化酶抑制劑雷沙吉蘭的基礎上,研發了新一代B型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其中包括沙芬醯胺和唑尼沙胺兩種有廣闊前景的新藥。這兩種藥物不僅在單胺氧化酶抑制方面有了進一步改進,更重要的是增加了離子通道的調節功能,展現了不同於以往藥物的新特性和優勢,被認為是B型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的「升級版」(MAO-B inhibitor plus)。
  • NEJM報導全球最罕見的雙胞胎類型:由兩個精子進入同一個卵母細胞產生
    同卵雙生的雙胞胎,由同一個受精卵分裂而來,DNA序列完全一致(基因突變除外),性別當然也必然一致;而異卵雙生的雙胞胎,由不同的精子和卵子分別發育而來,跟普通的兄弟姐妹並無區別。該論文報導了世界上第二例半同卵雙胞胎,也是首個在懷孕期間被確定的半同卵雙胞胎。並闡述了他們的誕生原理:兩個精子進入同一個卵母細胞,並分裂成了一對雙胞胎,這種情況非常罕見,以至於到目前為止全球僅發現了2例。
  • 打卡 |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1.17)
    我們會發現,臨床上許多人用了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後出現了刺激性乾咳而導致停藥,那麼今天就來學習一下什麼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具有降壓作用,可以延緩和逆轉心室重構,阻止心肌肥厚的進一步發展,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和心功能,減少心律失常的發生,還能提高生存率,改善預後。
  • 當年火爆網絡的一對雙胞胎小蘿莉,如今長這樣!
    (點擊上面藍色字訂閱微信)微信搜索:yulequanmingxing大家還記得10多年前一對火爆網絡的臺灣小蘿莉雙胞胎嗎
  • 認知功能障礙:五大研究新進展
    一項納入147例遺忘型MCI患者發現,至少伴有一個ApoEε4等位基因的患者更容易在2年內轉化為AD。至少伴有一個ApoEε4等位基因的患者發生AD的年齡更輕。另一項研究顯示,一種罕見的錯義突變TREM2與AD發生風險增高顯著相關,與該基因的非攜帶者相比,攜帶該基因者認知功能表現更差。此外,兩個與早發性AD相關的基因位點也被發現。
  • 抗流感病毒藥物:神經氨酸酶抑制劑
    WHO和美國CDC推薦神經氨酸酶抑制劑(NAI)為抗流感病毒一線治療藥物,該類藥物主要通過與神經氨酸酶的天然底物唾液酸競爭,選擇性抑制病毒包膜上神經氨酸酶的活性,阻斷酶活性位點,進而阻斷病毒顆粒從被感染宿主細胞脫落,阻止病毒在宿主細胞問擴散,從而減少病毒在體內的複製。
  • 患者招募之三:新藥FHND9041膠囊招募EGFR-TKI突變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1.組織學或細胞學確診,已不適合手術或放療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患者;2.既往存在敏感突變(包括Del l9、L858R等);3.T790M+患者:既往接受EGFR-TKI(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阿法替尼等)持續治療後疾病進展(需要有影像學證據);既往治療線數可超過1線;4.EGFRm+一線治療患者:需EGFR敏感突變(包括外顯子19缺失或L858R,兩者單獨存在或共存其他EGFR位點突變均可
  • 醫學之謎:懷孕期間再懷孕,造出不同胎齡雙胞胎
    2017年10月30日,《紐約郵報》報導過一個新聞。美國加州的孕媽Jessica Allen ,在2016年4月,通過中介以3萬美元的酬勞,為一對來自中國的劉氏夫婦代孕。植入受精卵後,Jessica Allen強調她和取得醫生同意後,還按照醫生要求戴了保險套和老公啪啪啪。後來的產檢中,發現自己懷了雙胞胎,劉氏夫婦很開心,又加薪到了35000美元。
  • 幸運媽一年連生2對雙胞胎,超狂機率她驚呼:好像中樂透!
    (圖/翻攝自募款網站GoFundMe)美國佛州一名媽媽竟然在一年內連生2對雙胞胎,去年3月才生下一對雙胞胎兄弟後,年底又生下另外一對雙胞胎,彷佛像中樂透一樣的好運,連她自己也不敢相信驚呼,「這也太瘋狂了吧」。
  • 【雙胞胎迎娶雙胞胎】臨猗孿生兄弟娶了孿生姐妹
    臨猗楚侯一對孿生兄弟2月15日將一對孿生姐妹娶進家門,他們當天的婚禮照在運城微信朋友圈裡瘋傳。  昨天中午,記者前去探訪。兩對新人早早在新房等待,院子裡還有幾個繞來繞去等待搜羅點笑料的「逗比」,他們的目的就是看一看新郎和新娘像不像,有沒有喊錯媳婦牽錯郎的橋段。
  • 2015JUA臨床指南:間質性膀胱炎和過度敏感性膀胱(更新版)發布
    來源:《國際泌尿外科雜誌》 作者:日本泌尿外科協會(JUA,Japanese Urological Association)由日本泌尿外科協會所制訂的間質性膀胱炎和敏感性膀胱的臨床指南間質性膀胱炎的定義:患者出現敏感性膀胱之症狀(如膀胱區域不適、壓迫感或疼痛,並常伴隨有尿頻和夜尿)以及膀胱的病理改變。不過,之前應排除能引起上述症狀的其他病變。對於那些有敏感性膀胱症狀的患者,但不存在膀胱的病理改變,或其他能說明這些症狀的原因者則為敏感性膀胱。
  • 周公解夢:夢見雙胞胎
    夢見雙胞胎有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者的主觀想像,請看下面由(周公解夢官網 )小編幫你整理的夢見雙胞胎的詳細解說吧。  夢見雙胞胎,反映做夢人互相對立的個性。  夢見雙胞胎在打架,表示內心中有強烈對立的自我。  夢見雙胞胎一起快樂地玩耍,表示你的內心中,雖然有不同的自我,但不同自我之間相處都很和諧。
  • 李蘭娟院士:確切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在患者體內發生突變,並對致病性產生影響!
    貿然復工復產極可能引發新一輪的感染浪潮,更令人擔憂的是,隨著感染人數的增多,新冠病毒(SARS-CoV-2)在傳播過程中發生的變異也將越來越多,新冠病毒疫苗和藥物研發將會變得極其困難。目前,SARS-CoV-2的基因組調查數據顯示,單核苷酸變異(SNVs)是十分豐富的,然而,即便多項研究表明SARS-CoV-2在傳播過程中發生了廣泛的變異,然而,這些突變是否對新冠病毒的傳染性和致病性造成影響的相關研究卻十分匱乏。
  • 失散20多年的雙胞胎姐妹,通過YouTube和Facebook相遇了
    剛看完因為購買翻新手機而在網絡上擦出緣分火花的紐約小夥Matt和橘子哥的故事,今天又發現一對離散20多年的雙胞胎姐妹因為YouTube而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