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古鎮豆製品文化公園」籌備意見調查表

2021-02-19 石牌門戶網

隨著國家法治化的推進、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思想覺悟不斷的前進,全國各地都在打壓各類黑作坊、小作坊,豆腐行業也不例外。石牌老鄉單槍匹馬在外面的競爭更激烈,有技術、講職業道德的生產幫工也不好找,咱石牌老鄉的地盤也逐漸被外面的人蠶食,眼看市場份額越來越小了,今年很多老鄉都被迫改行或者轉讓豆腐攤位了。難道我們願意放棄從事了多年的豆腐生意?

石牌,作為全國知名的豆腐之鄉,空有其名。因為除了咱們辛勤勞作的全國各地近4萬老鄉起早貪黑從事豆腐行業以外,咱石牌本地並沒有一家規模豆腐產業。無論是各級關心石牌的領導還是遊客慕名而來,除了看石牌古鎮幾條歷史悠久的古建築以外,並沒有看到一家現代化並富有石牌豆腐文化的豆製品生產企業。這估計也是大多數石牌老鄉的痛點。

改革開放40多年,咱石牌幾輩人外出創業,從事豆製品行業的生產和銷售,為全國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健康生活,提供了優質的豆類產品,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是有目共睹的,所以石牌,才被授予「中國豆腐之鄉」榮譽。但是,青壯年背井離鄉,外出創業,把年邁的父母和正需要得到父愛母愛的孩子,都留在石牌本地,造成了石牌特殊的留守兒童群體,沒有享受到好的教育和素質教育,孩子的童年和成長生活,沒有父母的參與,也許會帶來終生遺憾;也造成了石牌眾多的留守老人,沒有很好的得到身體和生活的照顧,沒有從心靈上享受到子女的孝道和家庭的溫暖。俗話說:子欲孝而親不待,等到我們想孝敬父母的時候,才發現父母已經老了,我們來不及了……

石牌商會通過走訪、考察和市場調研,做出了「石牌古鎮豆製品文化公園」的可行性方案,希望藉助各位老鄉的力量,自發眾籌,建設好咱石牌自己的豆製品中央廚房,為全國各地的老鄉,成本價提供各類豆製品產品,老鄉不需要生產了,因為我們的供應價和您的生產價持平,而且黃豆來源更有保障,產品質量更穩定,產品種類更豐富,從而轉做全國各地的「石牌古鎮豆腐專營店」的老闆。市場還是在您手裡,我們統一品牌營銷,使品牌內涵更豐富。類似周黑鴨、蘭州拉麵、沙縣小吃等知名食品行業,一夜之間,全國各地都有石牌豆腐專營店。資源共享,平臺交流,抱團發展,遠比各自做豆腐坊強很多。

石牌商會在全國每個省,尋找優秀的石牌豆製品生產企業,向周邊200公裡範圍內的加盟店供應產品,採用統一的品牌營銷、統一生產工藝、統一的售後服務體系,在全國銷售品質一樣的豆類產品,併集中諮詢和解答。通過優質的豆類產品營銷,把全國各地的遊客帶回石牌旅遊,帶動石牌本地的經濟發展和城市提升,不斷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環境。

石牌古鎮豆製品文化公園,集中華中區域豆製品工具、設備、輔料和原材料的廠家商家,建設華中地區最大、最專業的豆製品交易展覽中心,並開辦豆製品培訓班,每年舉行一次相關設備輔料和原材料的交易展覽展示、人才交流、技術交流、營銷交流等,通過展會,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做大做強石牌豆腐產業。

石牌古鎮豆製品文化公園,成立黃豆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農民種植高蛋白黃豆10萬畝,提升老鄉經濟收入。和大專院校合作,從土壤改良、黃豆種植、到收割、儲存、到生產工藝、產品改良、豆腐文化博物館、豆腐DIY體驗、豆腐全宴的品嘗、工廠遊玩、創業扶持、法律諮詢、財稅扶持等等,一條龍為各位石牌老鄉做好服務。

讓您輕鬆創業,低價就做股東,共享石牌紅利,做強豆腐產業!

▲ 註冊商標

石牌商會聯繫人

相關焦點

  • 千年商埠 水墨石牌
    石牌古鎮枕山面水。漢代名曰蘭水城,三國稱荊城,隋代為荊臺縣(今石牌鎮中心仍叫荊臺村),宋代設荊臺鎮。
  • 幽深古鎮石牌,圓你穿越千年之夢,中國豆腐之鄉石牌鎮
    石牌鎮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文明的古鎮,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長達2000多年,悠久的歷史孕育出豐富的歷史文化和人文景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作為漢水的重要節點城鎮,鍾祥石牌因濱臨水陸交通要道之便利,成為商賈雲集之地,而商人又因商務需要在此建公館、修戲樓,導致石牌商貿業發達,這從古鎮的山街和關帝廟戲樓反證了古鎮的繁華。
  • 石牌刁河公園晚遊
    說是公園,似乎有些牽強,然而,當下,它卻又是古鎮石牌最亮麗的風景。        刁河公園落成於去年,是石牌作為戲曲特色小鎮最先推出的一個景點。說實話,自從縣城搬遷至高河,十多年來,石牌真的沒有多大變化,街道擁擠,環境雜亂,尤其是人們休閒,除了去皖河大壩(同碼大堤)走走,還真的找不出有什麼好地方。因此,作為石牌人,誰不希望家鄉有一個閒暇時節讓人休養身心的地方呢?
  • 疫情下的石牌豆腐郎,加油!
    石牌古鎮以豆腐聞名全國,有著8萬人口的小鎮,就有3萬在外打拼的豆腐郎,他們遍布在以石牌為點的東西南北,四面八方,以候鳥的方式生活生存,其中艱辛用一個「照業」實在太顯單薄。趙本山有段經典名言:同志們,別炒股,風險太大了,還是做豆腐最安全!做硬了是豆腐乾,做稀了是豆腐腦,做薄了是豆腐皮,做沒了是豆漿,沒賣完長毛了是臭豆腐!
  • 石牌:戲曲文化特色小鎮呼之欲出
    佔地總面積7785平方米的徽班博物館,設計堅持紮根地域性、融合文化性、響應時代性理念,借鑑懷寧傳統建築風格,結合現場展館功能及傳統城隍廟型制,將展示、典藏、交流、服務等功能組成有機體,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國戲曲工作者的文化體驗基地、戲曲愛好者的旅遊目的地。  建設徽班博物館,只是我縣致力打造石牌戲曲文化特色小鎮「長徵」中的一步。
  • 藏在潮州意溪鎮石牌村裡的一抹綠色——石牌公園
    石牌村位於意溪鎮北橋路中段,從金山大橋往橋東方向,村中有一個隱藏於鬧市之中的石牌社區體育公園。以綠色、生態、健康為主題,突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運動健身等特點,成為村民健身、休閒、娛樂、觀光的好去處。
  • 如何借石牌戲曲古鎮的節點來盤活安徽全域旅遊資源(二)
    我們先來研究一下,安徽的徽州以及江浙的古鎮旅遊市場,其核心品牌名片是徽派建築,戴老闆以前從事旅遊經濟行業,曾問過很多遊客,為什麼來江浙玩而不是去安徽的徽州或者安慶的石牌老街玩。後者對我的提問感到一陣無語,因為對她們而言,都是徽派文化自然偏向售後服務好的江浙旅遊了。
  • 關公竟是石牌豆腐創始人
    學關公 行鴻運 拜關公 結善緣 公竟是石牌豆腐創始人黃豆產出率高,口感好,且殼薄、渣少、蛋白質高,富含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為當地人製作豆製品創造了有利條件。 豆腐,由關羽傳入石牌,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並一直傳承下來。如今的石牌豆腐及豆製品,更是成為了一張地方名片,是當地歷史的一個縮影,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和經濟價值。
  • 中餐廳 長江之戀 第一天穿越長江三峽,停靠煙雨濛濛的石牌古鎮
    中餐廳的遊船起航,穿過長江三峽,帶著大家來到了行程營業的第一天,停靠在煙雨濛濛的石牌古鎮。五人一分兩組,三人去購買食材,兩人發單,一邊是巴王寨,一邊是石牌古鎮。湖北省鍾祥市石牌古鎮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這個悠久歷史文明古鎮特有著漢代和明清傳統的文化,距今已有2000多年了,古街衢橫縱交錯,一直保留明清原有的風貌,街巷有山街,上正街,集街,西街,衣街,東街,杉南街,藥王街,火神街,仁和街等老街10條,蘿蔔口等巷道3條。各街巷的丁字路口或Y字形方式,而很少出現十字型。
  • 湖北石牌食品在荊門高新區烹製美味 日產食品60噸
    4月8日上午,記者來到湖北省荊門高新區的湖北石牌食品有限公司,在外包裝車間看到工人們正在進行食品裝箱、封口、打包,一箱箱打包好的豆製品成品,正等待裝車,準備發往全國各地的大型連鎖超市。「我們現在是滿負荷生產,每天生產休閒豆製品30噸、魔芋30噸,到3月底才把前期積壓的訂單逐步兌付完。」望著眼前這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該公司銷售總監宋峰松說,因疫情影響,湖北石牌食品有限公司前期大量的訂單積壓,無法跟經銷商及時兌付,終端面臨無貨可賣的現象。
  • 古鎮石牌飲食文化之十三:蒸籠格子
    石牌城鄉,家家戶戶都以吃蒸籠格子為敬。在酒席正酣之時,端上一籠熱氣騰騰,香味撲鼻的蒸籠格子,宴席就又進入了一個新高潮.我住了幾十年的衣街,就有一家聞名鎮內外的蒸籠製作世家,鄰裡人皆稱之為「孫格子鋪」。這家店的老者是一位虔誠的基督信徒,身材短小的老人成天戴著老花眼鏡看聖經。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他幾個孫子都以約翰,保羅、彼得、瑪麗亞為小名,學名分別為中.華.民.國。
  • 皖河石牌段濱水溼地公園景觀工程呼籲而出
    自懷寧縣石牌鎮納長河、潛水、皖水來水,向東流經江鎮,入七裡湖、八裡湖,再經山口,於安慶市西郊流入長江,全長42公裡。皖河,在安慶的歷史、文化多方面佔有重要地位,安徽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該地區石牌鎮因為曾經是懷寧縣的首府,又加上懷寧素有安徽的首府首縣之稱的緣故,所以民間常有說石牌就是懷寧,懷寧就是石牌一說。
  • 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石牌戲曲文化小鎮項目案例
    安慶市懷寧縣石牌戲曲文化小鎮項目簡介懷寧縣石牌戲曲文化小鎮位於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石牌鎮,總佔地面積2.18平方公裡,總投資約15.59億元。安慶市懷寧縣石牌戲曲文化小鎮以市場化方式進行整體開發,文化旅遊深度融合,以戲曲產業化為核心打造戲曲特色小鎮,把石牌鎮建設成為全國戲曲工作者的文化體驗地和世界戲曲愛好者的旅遊目的地。
  • 懷寧石牌派出所:愛挑的擔子不嫌沉
    提醒:點上方↑「懷寧獨秀論壇」免費訂閱    靜靜的皖河流淌不息,千年古鎮石牌就座落於皖河之濱。作為一方社會穩定的維護者,懷寧縣公安局石牌派出所始終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立警為公、執政為民,以實際行動踐行「站起來是把傘,為百姓遮風擋雨;俯下身是頭牛,為人民鞠躬盡瘁」的錚錚誓言,古鎮處處呈現祥和安寧景象。
  • 厲害了我的石牌豆腐! 讓央視記住了你的「鄉愁」
    而今,在電視上也能回味鄉愁~吃石牌豆腐 品湖北鄉愁……由湖北廣播電視臺精心製作的四集《記住鄉愁》湖北篇,陸續在CCTV4播出。《石牌古鎮——急公好義》,您看了嗎?凌晨兩點,晨曦未露之時,石牌的百姓就開始了他們一天的勞作:磨漿做豆腐。當黃豆漿溫度升至110攝氏度時,老匠人便開始搖漿,過濾、點漿、成型,一絲一毫都掌握得精妙。成品瑩然如玉,口感綿滑。這種傳統做法已在石牌悠悠延續了兩千多年,如古鎮石板上的豆香不曾褪去。
  • 想你了,石牌老街!
    石牌港元朝時,石牌寨設石牌巡檢司,並一直延續到明中葉廢除石牌寨,設炮臺長山和巫山,屬寶池鄉。 長山公園內的「石牌的沿革」民國時為石牌鄉。石牌村是中心地帶,人們去石牌猛將堂趕集,聚集人群漸多,百姓見有商機,逢節擺出商品出售交換。這樣一來,促成人流物流,各種店鋪相繼形成,形成了石牌集鎮。
  • 遵義:赤水籌備端午龍舟賽暨民俗文化美食節活動
    遵義:赤水籌備端午龍舟賽暨民俗文化美食節活動 2015-06-16 13:23:00 導讀:6月10日,赤水市「我們的節日·端午節——2015年赤水市龍舟賽暨民俗文化美食節」活動籌備工作調度會召開。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馬華,副市長呂平出席會議並對活動組織籌備、安全保障、宣傳氛圍營造等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 石牌的傳說
    我們家從懷寧臘樹窠搬到石牌時,我才5歲多,石牌是我度過童年和少年時代的地方。下放農村的8年間,石牌是我經常回望、心馳神追的所在。1976年招工在懷寧縣農機二廠工作了三年,雖然住在貓山,也還是石牌街上的常客。這樣算起來前前後後我在石牌在皖河兩岸生活了13年,一晃眼幾十年過去了,當年在石牌的記憶還是那麼鮮活,有許多美好的東西值得回味和追懷。
  • 關於安石太(安慶-石牌-太湖)一級公路建議
    晉熙老街、西風禪寺、樸初文化園,太湖禪文化定不能錯過。晚上來到中國戲曲小鎮石牌,感受戲曲之源。麻塘湖畔蛙聲震震,戲曲迴蕩,頃刻間仿佛回到了童年。仰望星空,忘卻了一切煩惱。第二天,中國僅剩的兩個戲神碑金雞碑,洪鋪鎮的這一塊您一定不能錯過了。
  • 餐飲業綠色標準徵求意見會暨第四屆中國國際飯店業大會籌備工作會議在海口龍泉花園酒店召開
    2019年11月11日上午,《餐飲綠色外賣管理規範》、《餐飲企業綠色後廚管理規範》餐飲業綠色標準徵求意見會暨第四屆中國國際飯店業大會籌備工作會議在海口龍泉花園酒店召開。海南皇馬假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俊忠,省酒餐協副會長、海口愛晚亭餐飲有限公司總經理董其,省酒餐協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剛,海南師範大學教授唐少霞,方園認證中心主任鄭石華出席會議,來自海口香格裡拉大酒店、海口萬豪酒店、海口喜來登酒店、海南君華海逸酒店、海口天佑酒店、海南鑫源溫泉大酒店、海口香江國際大酒店、海南瓊菜王、大院餐飲服務(海南)有限公司、瓊菜記憶餐飲有限公司、海南瑞聯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海南十八碗餐飲文化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