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經常去寺院,就會發現寺院的大殿佛前,經常擺放著很多的物品。這些都是學佛的信眾,在佛前做的供養。而在佛前做供養時,經常用的物品通常是:香、燈、油、水果、鮮花、食物等等。
每當初一、十五和其他的佛菩薩聖誕日時,信眾們就會來到寺院朝拜,並在佛前放下自己帶來的餅乾和水果等等貢品。因為佛前供水果,是一件常常發生的事情。所以有很多人都會問這樣的問題:「供佛最好用什麼水果?」「聽別人說,香蕉、梨等水果是不能供佛,這是真的嗎?」
這些可以供佛嗎?
在某些地方,人們說送梨、供梨是不好的,因梨有「離」的諧音,會讓人聯想到分離。因此,梨是不能上檯面來找到親朋好友的,尤其是關係親密且不想分離的好友。所以梨也自然不能供佛,寓意不吉利。那麼梨真的不能供佛嗎?
在某些地方,有的人說,香蕉也不能供佛。因為這個地方「吃蕉」是罵人的不禮貌的話。如果拿這個供佛,不就是罵佛嗎,所以也不能供。
還有些地方說,花生也不能供佛,因為花生是長在泥土裡的,泥土裡那麼髒,所以也不能供佛。如果這麼樣說話,那長在地裡的蘿蔔、人參、地瓜、土豆,是不是也不可供佛了呢?
供佛寓意
我們要明白供佛的真正含義,而不是流於表面的文字,在地方習俗上做文章。在佛前供果,是為了表達一顆恭敬、敬仰之心,是為了培養我們布施喜舍之心,去除慳貪吝嗇的習氣。同時又能起到莊嚴佛菩薩的氛圍。
佛真的需要我們供養嗎?並不是的,佛並不需要我們給予的這些。我們在佛前供養,只是為了給自己一個培福的機會,一個修行慈悲喜舍、去除惡習,明理通達的機會。所以供什麼樣的水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心是否存在著謙卑與恭敬,對佛法是否擁有虔誠與虛心的求學精進。
所謂的梨有「分離」的寓意,那只不過是世俗人的無稽之談,捕風捉影的可笑言論罷了。一個梨我們也可以認為是非常好的貢品,因為它可以代表「離苦得樂」。香蕉、花生等等不能供佛,也都是人為發明的所謂的規矩,並不是真正的佛門要求。所以,當你明白這個道理時,就要知道,只要你的發心是純正恭敬的,那麼任何水果都是可以供佛的。因為我們供佛本來就是要在心地上下功夫。
供佛的水果,一般要擺放多久?
一般供佛的水果,在晚上吃晚飯時,就可以取下來與大家一同享用了。現在很多人都沒有吃水果的習慣。但通過,供佛的水果,在晚餐時取下來食用,就可以養成一個非常良好的飲食習慣。
如果是在寺院裡的話,佛前所供養的水果,待師父準許了,我們便可以拿下來,與師父和義工們一齊分享。但是在沒有得到師父的允許前,我們不可擅自把供在佛前的水果拿下來獨自享用,這樣就犯了偷盜戒。
有很多人,在佛前供果,把水果都供爛了扔掉了,也不吃,這都是一種浪費的行為。另外有一些人,在給自己買吃的水果時,就買好的水果;但是在供佛時,就買些不好的水果。這種表現也是恭敬心不足,內心慳貪吝嗇心重的表現,需要及時的警醒自己改正。
看完這篇文章後,你有沒有了解了關於佛前供果的知識呢?希望大家都有精進學佛,明心見性,離苦得樂,往生淨土,南無阿彌陀佛。
(圖片來自網絡,若侵聯刪,感恩製作者。)
點擊關注不迷路,淨慧師兄與你一起學佛成長,增長福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