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故宮到渥太華歷史博物館:

2020-12-25 中國政府網


在北京故宮受到李克強總理特殊款待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選擇在全面展現加拿大歷史的歷史博物館進行「回請」。當地時間9月22日晚,特魯多夫婦在這裡舉行盛大歡迎宴會,款待中國總理夫婦及隨行主要成員。

此前一天,特魯多夫婦剛剛邀請李克強總理夫婦來到夏列頓湖總理官邸,共進一頓簡單的溫馨晚餐,其中一道菜,是特魯多夫人親自在後院種出來的小土豆。一天後,在歷史博物館舉行的這場晚宴隆重而盛大,來自加拿大多個省、市負責人和前任政要悉數出席,共同盛情歡迎李克強總理夫婦。

從北京故宮到渥太華的歷史博物館,中加總理的兩次相聚,映射出中加兩國關係「快速升溫」的進程。在晚宴前的致辭中,李克強說:「這兩年很多人都問過我,中加關係能不能改善?在這裡,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大家,不用為中加關係擔心,中加關係前景廣闊!」


中加關係曾在過去很長時間走在中國和西方大國關係前列。1970年,加拿大與中國建交,是較早與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之一。1973年,現任特魯多總理的父親、時任加拿大總理的皮埃爾·特魯多成為史上首次訪華的加拿大總理。但在進入新世紀的一個階段以來,中加關係因種種因素一度出現波折,由暖轉冷。

直到去年12月,小特魯多「子承父業」當選加拿大總理後,李克強立刻向他發出賀電和訪華邀請,中加關係開始出現轉機。李克強隨後在北京會見了特魯多,並與夫人程虹在故宮特殊款待了特魯多夫婦。特魯多緊接著參加了杭州G20峰會。不到一個月時間,李克強總理就對加拿大進行正式訪問,中加關係由此走上「快速升溫」軌道。

有媒體認真梳理,李克強此訪是中國總理13年來第一次到訪加拿大,也是中加總理年度對話機制第一次啟動。而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中加總理實現互訪,更是中加關係史上從未有過的「第一次」。


「這表明中加關係在邁向新的階段,符合兩國利益,也符合國際社會期待。」李克強22日與特魯多會談後共見記者時說,「我們一致認為,中加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和良好的合作關係,推動中加兩國關係發展,符合兩國人民意願,也有利於世界和平穩定和繁榮。」

在此前「開誠布公、坦誠交流」的會談中,兩國總理一致決定啟動中加自貿區可行性研究,並且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到2025年,中加兩國貿易額、互訪人員數量都要比現在翻一番。

會談後,兩位總理還見證了中加「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等14份政府、企業間協議籤署,合作項目涵蓋貿易、投資、金融、旅遊、教育、司法合作等諸多領域。

「中國和加拿大都是世界舞臺上非常重要的國家。保證兩國穩固堅定關係,符合我們所有人利益。」特魯多說。


在20多天前訪華期間,特魯多給李克強帶來了一份「準備了43年」的特殊禮物:他父親1973年訪華時為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定製的白求恩紀念章。而在22日的活動中,李克強也以這枚紀念章為例闡述了中加「傳統友誼」。

「這枚紀念章是中加友誼深入人心的象徵。」他說,「當前中加關係面臨新的機遇,應該提升兩國政治互信友好合作務實交流,打造中加關係新的『黃金十年』。」

越來越多人明顯感受到了中加關係「回暖」的信號。在22日的晚宴席間,一位年近90的加拿大女市長舉杯走到李克強身邊向總理夫婦敬酒。她說:「我曾經去過中國18次。看到中加關係終於恢復快速發展,我真是太高興了!」

李克強當天早些時候對中加兩國媒體強調,中加兩國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和良好的合作關係,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

「中加之間有著很強的經濟互補性,我們堅定政治互信,必將推進務實合作深入開展,造福兩國人民。」李克強說。(任春)

相關焦點

  • 從北京故宮到渥太華歷史博物館:中加關係「快速升溫」
    從北京故宮到渥太華歷史博物館:中加關係「快速升溫」 任春/人民日報客戶端 2016-09-24 07:49 來源:澎湃新聞
  • 博物館歷史:紫禁城曾有3個博物館 毛主席兩遊故宮
    北京的博物館從民國初年正式興起,最早的博物館與「皇家禁地」紫禁城密不可分,經過時代變遷,昔日的紫禁城最終也成為了今天的故宮博物院。故宮午門位於天安門與端門之北,俗稱五鳳樓,平面呈倒凹型,形似宮闕。北京的首家博物館國立歷史博物館經過14年的籌備,於1926年10月10日在這裡正式開館。
  • 衛星看中國四大博物館,北京故宮面積最大,陝西博物館藏品最多
    >分別是北京故宮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和西安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館)下面我們用衛星地圖看看這四座博物館一、北京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位於我國首都北京》是世界三大宮殿之一建館時間:1925年藏品數量:168萬件建築規模: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二、臺北故宮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館位於我國臺灣
  • 從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到國家博物館
    《丹宸永固》是故宮博物院推出的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九95周年的展覽,正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展出。據說展覽火爆、遊人如織,故宮已採取限流措施,云云。午門展廳風頭一時無兩。若將時間退回到1918年,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離開辦公6年的地點國子監搬遷到故宮端門到午門區域。此時,從午門城樓北望,文華殿、武英殿是成立於1914年的古物陳列所。
  • 臺北故宮or北京故宮?究竟誰更能代表故宮博物館?
    故宮文物南遷的這段歷史,讓兩岸間形成這樣一個普遍印象:抗戰時期,存放在北京故宮中最有價值的文物,早已經打包南遷,那些留在北京的文物都是些不值一提的瑕疵品,比如,臺北故宮的鎮院之寶精品中的精品翠玉白菜,正是蔣介石從北京運到臺北故宮的。
  • 日本姑娘來北京旅遊,「撞臉」故宮博物館名畫,網友:前世有淵源
    要說外國遊客來中國最嚮往的地方,當屬首都北京了,畢竟北京集人文、景點、美食與一身,看了故宮對於他們來說真的是不虛此行了,一到節假日,像北京長城、故宮、頤和園等著名景觀都會看到數不清的外國人拿著相機興致勃勃的拍照留念。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香港視角演繹故宮文化
    北有北京故宮博物院。雕梁畫棟,堆金彩畫,稀世珍寶,匠人工藝……紫禁城見證六百年歲月流轉,故宮博物院沉澱九十五載寒來暑往,故宮文化凝聚五千年華夏文明之美。南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西眺大嶼,南望港島,上寬下窄,中西合璧……西九龍文化區緊鄰維港,故宮文化博物館2022年預計啟幕,將故宮文化繼往開來,承先啟後。
  • 兩岸故宮PK:北京勝在底蘊歷史 臺北贏在服務營銷
    為什麼臺北故宮的翠玉白菜那麼有名,北京故宮卻好像沒有「鎮館之寶」?所謂內行看門道,去這兩個博物院,應該看什麼?  歷史沿革不同  兩岸故宮博物院的興建時間,其實只差了37年。北京故宮博物院設立於1925年10月10日,而臺北故宮博物院始建於1962年。不過,因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是坐落於紫禁城內,所以算上故宮的歷史,那可就是有600多年了。
  • 繼臺北故宮要「去中國化」後,下一個是臺灣歷史博物館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自新任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上任後宣示,要做「臺灣民眾的故宮」被批「去中國化」後,日前,臺灣歷史博物館前主任秘書徐天福稱,史博館從今年7月1日起,罕見閉館整修3年,從河南博物院考古出土的文物都要被送到臺北故宮、「中研院」史語所及臺灣美術館。對此,徐天福質疑青銅器、唐三彩等中華文化都是從大陸出土,難道是要「臺灣化」?
  • 絕美古董鐘錶,美到忘記時間|大英博物館|北京故宮|古董|銅鎏金
    《延禧攻略》劇照到了清朝,皇帝們對鐘錶這一藝術品的收藏興趣達到鼎盛,他們想方設法收集各種各樣的珍奇鐘錶,賞玩鐘錶成為皇室成員的一種時尚。康熙皇帝還在內務府造辦處專門設立了「自鳴鐘處」,從全國招募人才學習鐘錶製作技術,嘗試著自己生產鐘錶。
  • 瀋陽故宮的歷史變遷
    距今近400年歷史,始建於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朝入關前,其皇宮設在瀋陽,遷都北京後,這座皇宮被稱作「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後來就稱之為「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一共住過3位清朝皇帝: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
  • 故宮為什麼周一閉館?2018年北京故宮博物館星期一暫停開放
    全國的博物館等公益館舍基本上都在周一閉館,而故宮全年周一閉館也於近日正式成為規定政策。也就是說,故宮周一閉館嗎2018的信息得到了肯定的回答,這表明遊客如果要去故宮旅遊錯過周一最好。自2013年起,基於不斷增長的觀眾數量對故宮古建築和文物造成的極大壓力,依照國內外博物館均實行周一閉館的慣例,故宮博物院開始試行周一半天閉館,並在積累了相關經驗的基礎上,於2014年起正式實行除國家法定節假日和暑期外,全年周一全天閉館。
  • 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
    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文物收藏主要來源於清代宮中舊藏,是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從2014年1月1日起,北京故宮博物院幾乎每周一閉館。北京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故宮即紫禁城內。北京故宮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5A級... 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內。
  • 瀋陽故宮、北京故宮、臺北故宮三個故宮各有什麼特色?
    故宮指的是皇帝住的地方,也叫皇宮,可臺北皇宮並不是皇帝的居所,它比較特殊,臺北故宮確切地講應該是叫博物館,裡面收藏了大量的稀世珍寶。大家最熟悉的故宮應該是北京故宮,它位於北京城內,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居於世界五大宮之首,至今已經580多年的歷史,多數人都去領略過它的風採。
  • 北京博物館學會新設「歷史與藝術影像專業委員會」
    大雪節氣初至,北京立刻冷得凍手凍腳,讓人喪失做事的意志。順義區的雅昌藝術中心二樓會議廳,滿頭白髮的祁慶國老先生聲音洪亮、中氣十足地宣讀著北京博物館學會關於成立歷史與藝術影像專業委員會的批覆,並向大會提交了歷史與藝術影像專業委員會推薦委員候選人名單。
  • 瀋陽故宮+北京故宮 今年聯辦特展
    今年,瀋陽故宮將與北京的優質文化資源展開對口合作,故宮學院瀋陽分院將完成揭牌。同時,瀋陽故宮與首都博物館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今年「五一」就將迎來首博的「佛造像精品展」。同時,力爭與北京頤和園、園林博物館開展館際交流與合作。  昨日,瀋陽市政協委員、瀋陽故宮博物院院長白文煜接受遼瀋晚報採訪。去年,經國家文物局公示,瀋陽故宮博物院成功晉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 野島剛推新書 望北京故宮另設文物博物館(圖)
    原標題:野島剛推新書 望北京故宮另設文物博物館(圖)   吸引野島剛做這些調研的不是故宮的文化價值,而是背後的政治關聯。英國有大英博物館,美國有大都會博物館,法國有羅浮宮,日本有國立博物館,但是北京和臺北卻各有一個故宮,「你不覺得很奇怪嗎?為什麼會有兩個故宮?」野島剛喜歡在採訪裡用反問的方式發問。「不會啊。」「這就是問題奇怪的地方,世界上哪有一個國家,有兩種有同樣名字的博物館,為什麼?
  • 北京除了故宮博物館,還有哪些我們值得一逛的博物館呢
    現在故宮博物館是非常熱門的話題,但是今年的故宮博物館有一千多件展品已經在太原展出,這又是歷來一次規模巨大的博物館展覽合作,所以他們,攜手開展了很多的文化活動進行交流和研討,此次展覽聲勢浩大,讓很多感興趣的人們都想要紛紛前往。
  • 北京文化底蘊之故宮和故宮博物院有什麼區別?
    它在歷史上曾是六朝都城,從燕國起到2019年的今天,這2000多年裡,北京市在各個方面都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內涵,這些使得北京的文化底蘊日漸加深。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建成。銅器方面:故宮是世界上收藏中國青銅器數量最多的博物館。
  • 全球熱門博物館排行:羅浮宮第一 北京故宮第二
    中新網5月24日電 法國《歐洲時報》刊發文章稱,法國巴黎羅浮宮博物館在2016年失去全球最多遊客人次寶座後,最新統計報告指出,羅浮宮2017年以810萬參觀人次再度成為全球最熱門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則排名第2。資料圖:雪後的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