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視?日記曝出罕見內容,愛因斯坦竟用3個詞語形容中國人

2020-12-17 米爾觀天下

看到這一幕真的令人很痛心!誰又能想到,愛因斯坦的眾多言論中,居然有這樣一段形容中國人的言論,而且句句扎心。據媒體13日報導,愛因斯坦一本旅遊日記罕見曝光,其中詳實地記載了愛因斯坦十年間的所言所聞,包括對旅途的思考。愛因斯坦對旅途中遇到的人和事有很多批註以及評論,特別是對中國人的評論。

愛因斯坦的旅行日記裡有這麼一段:中國人吃飯,有的時候不坐長凳子,都是蹲著的,就像是歐洲人在茂密的森林裡解手的動作一樣,就連中國的小孩都是一副無精打採的樣子。如果說中國人取代了其他種族,那就太可惜了!對於像我們這樣的人來說,缺乏思想太枯燥了。而且,愛因斯坦還使用這3個詞語來形容中國人:勤勞、骯髒、遲鈍的人。

這裡我們能夠看出一個問題,愛因斯坦對中國人有很深的種族歧視。但是,誰又能想到,愛因斯坦還致力於倡導美國民權運動,反對種族歧視,他的圖像還曾經是聯合國難民署的宣傳圖標。不過,從愛因斯坦生存的年代來說,他的日記裡面反映的確實是那個時代一部分中國人精神面貌的寫照,這一點我們不可否認,畢竟知恥而後勇。

就在愛因斯坦這本日記裡面的言論公開之後,引發不少網友熱議:當時西方文明確實比東方文明先進,這種言論其實就是鼎盛文明遇到衰落時期文明的一種偏見,可見一個人的智商和人品並不成正比、其實這些都只是小事實,愛因斯坦敢去思考一下2000年前嗎?那個時候他們照樣被稱之為猴子,而且是野蠻又落後的猴子。

正所謂文明是一個社會進步的標籤,如今中國文明東方禮儀被世人稱讚,中國人的精神風貌更是讓人嘆為觀止,這些都是我們知恥而後勇的結果。因為閉關鎖國的影響,在歐洲傳教士滿懷崇敬來中國之後,他們的熱情和尊敬全部被愚昧消磨殆盡,在他們眼裡,中國的燦爛文化已經不復存在,中國人的只是慵懶。

這恰恰給了我們一個教訓,任何時候都不要固步自封,一定要開放包容,這樣才能夠有容乃大,才能夠佇立於世界之林,才能夠被大家所敬仰,才能夠讓中國越來越強大。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私人日記曝光,歧視中國人稱讚日本人,他還值得尊敬嗎?
    愛因斯坦愛因斯坦,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著名的人道主義者和反戰人士。卻在自己的私人日記中寫下了不少歧視性言論,尤其是對中國人的……一、愛因斯坦「歧視」中國人,「歧視」其他種族愛因斯坦私人日記據《衛報》6月12日報導,這本日記從德語論文集中抽取,單獨翻譯成英語出版。
  • 愛因斯坦:中國人缺乏邏輯思考能力,沒有數學天賦,勤勞但是遲鈍
    畢業後卻沒有在學術界謀得一份工作,後來他找到了一份瑞士專利局的文員的工作,這份穩定的工作讓愛因斯坦可以在業餘時間進行自己感興趣的理論物理研究,他提出的相對論,促進了人類思想進程。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名人,對中國人的評價確是「骯髒、遲鈍」,這樣的詞語確實讓國人都感到不舒服。
  • 愛因斯坦曾在日記中怎樣評價中國人?字裡行間讓人深感憤怒
    原來公開的愛因斯坦的日記中有著很多貶低中國人的言論,在日記之中,中國人被描述成了一個愚昧,麻木,落後的族群,那麼為什麼世界知名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會對中國人產生這樣的偏見呢?我們又應該如何對待這種歧視和偏見呢?首先,我們不妨把目光投放到上世紀二十年代愛因斯坦的中國之旅。
  • 如何看待愛因斯坦當年關於中國的日記?
    我孤陋寡聞,原來還不知道愛因斯坦曾經在1922年12月到過中國上海,並且寫了日記。愛因斯坦生於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逝世,當時應該是43歲。今天才看到關於這件事情的文章。關於這件事情,共有數篇文章,我瀏覽了幾篇,它們所用的素材,包括照片都是一樣的。這些文章標題的傾向性接近,觀點也大體接近。
  • 100年前愛因斯坦到訪中國,將見聞寫成日記,如今公開後字字扎心
    愛因斯坦也因此第一次來到了中國,雖然只在上海逗留三天,但他受到了上海青年的熱烈歡迎。他離開上海之後,把在中國的所見所聞都詳細地記錄到了日記裡。他的這本隨身日記在後來被普林斯頓大學公開出版。
  • 愛因斯坦遊覽中國,寫了一本日記,上面怎麼描寫中國人的?
    1879年3月14日,愛因斯坦出生於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烏爾姆市。與常人相比,愛因斯坦的生活軌跡簡直不可思議。在同學們都還在上中學的時候,他自學完了高等數學和微積分,直接領先了別人一步。但此時的他也只是個默默無聞的青少年。直到1919年,40歲的愛因斯坦才聲名顯赫,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科學大家。
  • 愛因斯坦為何說中國人「勤勞、骯髒、愚鈍」?網友意見不一分歧大
    而提及歷史灰暗時刻,最繞不開的便是清末民初那一段時期,那一段時期的中國,用「山河破碎、國弊民窮」來形容都不為過。 上世紀20年代的中國處在混亂之中,愛因斯坦之所以會來到中國,主要是因為他去日本講學必須途經中國,他在中國短暫的停留了兩次,一次是去日本的途中,也就是1922年11月3日,首次到中國的他在中國吃了午餐
  • 愛因斯坦在遊記中是如何評價中國人的?
    愛因斯坦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個智者,對於人類世界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進作用,在二戰期間,真是由於他從德國到美國,勸說美國羅斯福總統研發原子彈技術,那麼戰爭可能還會持續。原子彈是愛因斯坦最偉大的傑作,而作為猶太人來說他痛恨希特勒的種族歧視,但是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真正的愛因斯坦嗎?今天我就和大家說說一個不為人知的事情。
  • NBA明星竟然用辱華詞彙給中國人拜年!哪些英文詞是在歧視中國人?
    不可以隨意用來稱呼中國人的。可能很多中國人都不了解的是,Chink這個詞帶有很強的蔑視侮辱意思。Chink的本意是縫隙,後來被歐美人用來形容中國人,來諷刺中國人眼睛小。還記得去年,拉維奇做眯眯眼的動作被國內外網友使勁噴的新聞嗎?
  • 愛因斯坦第一次來中國,就說出了「驚人語錄」,是歧視還是事實?
    愛因斯坦,是一位享譽全世界的物理學家,他曾經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提出過相對論,他提出相對論的時候據說全球只有屈指可數的幾位科學家能夠讀懂。他對物理學的建樹和伽利略、牛頓齊名。愛因斯坦與中國的聯繫建立在20世紀初期,當時愛因斯坦的理論和相對論相繼傳入中國,特別是相對論一出,在中國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可以說,愛因斯坦也備受中國人民的尊重。然而,愛因斯坦初次來到中國,就留下了驚人語錄,實在是讓人咂舌,1922年7月,43歲的愛因斯坦在完成論文的路上,沿途訪問科倫坡,新加坡,香港和上海。
  •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愛因斯坦曾途經中國
    在這短短幾天之內,究竟是何緣故,導致世界公民愛因斯坦竟然在日記中寫下:如果有一天其他種族都被中國人取代了那將是可悲的。這般歧視言論的背後,引人深思。 這便是愛因斯坦對於中國人的最初印象。 麻木,為生活奔走的窮苦群眾,是當時時代背景下的大多數人,亦有據可查。在愛因斯坦的筆下還記錄著諸如「中國人吃飯時不是坐在凳子上,而是像歐洲人在叢林裡解手時那樣蹲著」之類的言語。
  • 愛因斯坦第一次逗留上海時的日記
    愛因斯坦日記(11月14日)裡的描寫比較詼諧。 愛因斯坦 第一次逗留上海時的日記
  • 愛因斯坦曾來到上海,在日記中寫下對中國評價,為何讓國人憤怒?
    1922年秋,愛因斯坦訪問亞洲,到日本和中國轉了一圈。在這次亞洲之行中,愛因斯坦自然而然地在日記裡寫下了在中國的所見所想。只是沒想到,當這些日記被公布於眾之後,引發了很多國人的憤怒。在日記裡,愛因斯坦對中國人的評價基本以負面為主。
  • 愛因斯坦與上海的緣分
    3月16日,《我的世界觀》譯者、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方在慶來到愛因斯坦在上海住過的浦江飯店(現中國證券博物館),實地講解愛因斯坦與上海的故事。該活動由建投書局、中信出版集團、中國證券博物館共同主辦,也是建投書局「從書店出發·閱讀城市計劃」的一部分。
  • 用firemen形容消防員 《小豬佩奇》被批性別歧視
    觀察者網3月22日報導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英國動畫片《小豬佩奇》最近又火了,不是因為洗腦的豬叫,也不是因為「吹風機鼻子」,這一次,他們涉嫌「性別歧視」。倫敦消防局近日連續發文指責《小豬佩奇》等動畫片裡用「firemen」而不是「firefighters」來形容消防員,會讓女孩子不想當消防員。
  • 愛因斯坦:中國人最大的缺點就是缺乏邏輯思維,還沒有數學天賦
    而在訪問的過程中,愛因斯坦卻表示中國人「骯髒、遲鈍」,缺乏邏輯思維,還沒有數學天賦,這樣的評論確實讓國人都感到不舒服。 愛因斯坦為什麼會對中國人產生這樣的負面評論呢? 因為愛因斯坦也是第一次來到亞洲各個國家,於是便通過日記的方式,將這次旅行所看到的東西都記錄了下來,當然也包括愛因斯坦對這些地區的印象。
  • 形容草的詞語 有哪些形容草的詞語
    當然形容草多草少的詞語也有很多,那你知道形容草的詞語有哪些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形容草的詞語有奇花異草、草色青青、依草附木、綠草如茵、綠氈鋪地、草木欣榮、百草豐茂、寸草不生、草木皆兵、草長鶯飛、春暉寸草、一草一木、寸草不留、綠草遍地、百草凋零、芳草悽悽等等。
  • 愛因斯坦曾說中國人骯髒且遲鈍,後來卻被一位中國天才「打臉」
    但是誰都沒有想到,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在百年之前說中國人骯髒且遲鈍。好在有那麼一位數學家,替我們爭回了一口氣。聰明活絡如愛因斯坦,晚年卻被一位中國天才「打臉」,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曾路過中國,留下日記古代人民深受封建思想的侵害,長期的壓迫使他們逐漸失去了自己的意志,淪為統治者維護封建專制統治的工具。
  • 華人,別被人用英語罵了還不知道 語言歧視
    最為著名的例子,莫過於英語中的「Negro」或者「Nigger」(直譯的話就是「黑鬼」),在美國,黑人自己說這兩個詞沒關係,會被認為是自嘲,但它如果從其他人的嘴裡蹦出來,那麻煩可就大了,公開道歉、辭職謝罪都是常事。而針對華人的種族歧視敏感詞同樣存在,並且可謂花樣繁多。下面我們為大家科普幾個英語裡對華人的主要歧視詞語,出國的時候防身用。
  • 節氣日記每天寫,篇篇都是形容詞,語文老師教你用創新角度寫日記
    隨著天氣逐漸寒冷,小學生們的日記內容也和天氣緊密相連。今天寫上學路上快被凍僵了,明天寫媽媽讓我多穿衣服,年年歲歲花相似,還有偷懶的小學生,把去年的日記再抄一遍。你們當語文老師看不懂嗎?天氣、季節日記天天寫,篇篇都是流水帳。學生們不禁發問:為什麼要我們寫天氣預報呢?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能力,通過日記的形式,鍛鍊的是觀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