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2020-12-19 浙江在線

2018-11-03 00:11 |溫州新聞網、蒼南旅遊

一部讓人垂涎三尺的下飯紀錄片首播了,

小編餓著肚子咽著口水看完了50分鐘,

感受著涼夜給我帶來的「酷刑」......

「罪魁禍首」就是這部由原《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再次操刀,重新起航拍攝的大型自製紀錄片《風味人間》,這一次,陳曉卿導演帶領我們探索美食的視角由中國轉向全球,宏大美食世界,更大程度講述全球範圍內以美食為線索的人文故事。對於吃貨們來說,福利似乎更多了......

網友評論:看了餓到想揍人

微博上有網友說看了節目「餓到想揍人 」!另外一個網友則對一款土豆泥混牛奶的拉絲奶酪非常感興趣,稱「饞得我想跳樓」



這裡有簡單直接近距離拍攝的美食,隔著屏幕,也能聞到味道!

看完《風味人間》,

下面一起跟著小編走進溫州,

去把溫州美味嘗個遍。

蒼南篇

蒼南繼光餅 | 上過央視的百年燒餅

去過蒲壯所城的遊客,經常看到當地的人們喜歡吃一種乾巴巴的小麵餅,卻不知這普普通通的麵餅卻是相傳了幾百年的繼光餅,當地人也有稱它鹹光餅。它色澤金黃,外脆內軟,充滿芝麻香氣,很適合搭配茶、豆漿食用。

 精英博客@一攝鍾影/攝

馬站煎包 | 金黃香脆的街頭小吃

蒼南的馬站煎包已有六十年的歷史。純正的馬站煎包扁小而圓,裡面擠滿肥肉,用筷子一插,褐色的濃汁就會從裡面冒出來。除了鮮嫩可口,煎包的價格還很親民,經常一出攤便被搶售一空。

鹿城篇

燈盞糕 | 香氣瀰漫整個大街小巷

燈盞糕外皮為大米與黃豆浸泡後磨成的米漿,肉餡以蘿蔔刨成的細絲為主料,加上豬腿肉和雞蛋,用新鮮的豬油炸過後,鬆脆爽口,獨具風味。

溫州膠凍 | 柔嫩爽滑的魚「果凍」

溫州膠凍口感清涼、滑潤,以黃魚膠或其他魚類的膘作原料,加水煮沸,溶化後冷卻即成。吃時用刀切成小塊,用醬油、米醋、胡椒粉等調味一蘸,那叫個美味。

永高魚餅 | 口感極好的鮮魚餅

永高魚餅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完全採用東海新鮮野生海水魚為主原料,配以獨特的調味品,肉質鮮嫩,鮮而不腥,韌性極好。

龍灣篇

扣蘭 | 龍灣特有的海濱小魚

「闌胡,亦名彈塗,海濱小魚也。形如鰍,長二三寸,潮退跳擲泥塗,無慮數千萬頭。」也許我們對於它的另外一個名字「跳魚」會更為熟悉,龍灣人管當地的野生闌胡品種叫「扣蘭」,扣蘭是龍灣特有的,另外還有花闌、闌胡狗、長短棒等品種。

靈崑蝤蠓 | 溫州人首選的蝤蠓

蝤蠓學名鋸緣青蟹,頭胸甲殼短而扁寬,青綠色,前緣鋸齒狀,故名,生活於泥質灘涂,以魚蝦為食。蝤蠓含蛋白較高,低脂肪,還含糖類及多種維生素,溫州人尤為喜愛食蝤蠓,是宴席上的佳品。靈崑蝤蠓品種名貴,身材短小、殼硬,乾淨、肉質鮮嫩,是很多溫州人首選的蝤蠓品種。

甌海篇

澤雅包頭魚 | 溫州農家招牌菜

澤雅水庫的包頭魚,可是遠近聞名的農家招牌菜。魚頭可以紅燒、可以剁椒、也可以做清湯。所用的魚來自澤雅水庫,魚頭顏色黑,魚肉鮮嫩潤滑,連魚骨嚼起來也鮮美,絕無半點魚腥味。不過,更讓人稱道的是,廚師還將包頭魚魚肉做成了傳統的溫州魚丸,和魚頭一起來煮湯,為這道菜增色不少。

米醴瓊酒 | 浙南地區的地方名酒

米醴瓊酒,是浙南地區的地方名酒。其歷史悠久,工藝獨特,口味醇正。歷來是甌江兩岸禮宴嫁娶的瓊漿,是饌奉賓朋的玉液。米醴瓊酒在傳統釀造工藝上,主要採用優質大米,以白酒為基,雙釀而成,呈琥珀色,酒體精亮透明。其工序繁蕪,有制曲、浸米、蒸飯、發酵等流程,共64道工序。2011年,米醴瓊酒釀造技藝被列入第五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洞頭篇

鮸魚丸 | 魚肉鮮嫩無比

做魚丸是仔細活,冬季的鮸魚肉鮮嫩無比,不需要添加別的調味品,魚肉條切好之後,放些鹽、姜沫跟碎蔥進行抓拌、摔打,讓魚肉纖維扭絞上勁,通過揉搓做成魚泥,入滾湯中撈熟,一碗熱騰騰的鮸魚丸,不帶任何味道,完全取魚的味道,就能讓你食指大動。

蝦蛄 | 體肥膏滿

蝦蛄,溫州方言稱「蝦蛄彈」,以它體健善蹦、一彈半尺遠的特性命名;外地有叫它「螳螂蝦」的,原因是它的長相像螳螂的外形;而洞頭漁村操閩南語的居民,則叫它蝦蛄,這是收入《辭海》的正宗稱謂。入秋以後,蝦蛄體肥膏滿,是品嘗的最佳時節。到洞頭旅遊觀光的人們,總愛在海鮮排檔點上一盤,或清蒸,或椒鹽,或燒湯;作冷盤,也作熱菜。烹飪方法各異,肉嫩味鮮依然,儼然是海鮮中的佳品。

樂清篇

清江三鮮面 | 味夠鮮、料夠足、湯夠濃

為了保證麵條足夠鮮香,三鮮面一般都會放三種以上的海鮮,選以新鮮的本地食材現煮現賣。當一碗正宗清江三鮮面出鍋,光是麵湯就不時散發出濃濃的鮮味。

白象香糕 | 必備伴手禮

白象香糕,在當地又俗稱板糕,始創於清朝末年,距今已有百年歷史,以「公記」牌和「公久」牌兩大香糕最為有名。剛蒸炊而成的香糕軟糯適中,甜甜的香味撲面而來,聞著就想要多吃幾個。

大荊炒粉幹 | 最誘人的農家菜

大大的鐵鍋、豬油、土鴨蛋……成就了赫赫有名的大荊炒粉幹。剛出鍋的炒粉幹嚼起來韌性十足,豬油完全滲入其中,與蔬菜、海鮮和雞蛋的香味充分融合在一起,每一口都散發著親切的農家氣息。

瑞安篇

湖嶺牛肉 | 處處擺牛肉、路路牛肉香

瑞安湖嶺鎮在全國頗負盛名。在湖嶺興湖路,每走幾步都能看到一家牛排店,店內無一例外地擺著牛排、牛肉、牛筋等與「牛」字搭邊的食品。每家店門口都擺放著不鏽鋼大鍋,裡面燉煮著新鮮的牛排,現做現賣、濃香撲鼻。

莘塍五香乾 | 簡簡單單,卻是至上美味

莘塍五香乾始創於清朝同治九年,一百多年來從街頭巷尾的叫賣小攤,到現在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五香乾百年名坊。它以口感柔韌和回味鮮美而遠近聞名,雙缸醬油成就了別具一格的風味。

永嘉篇

永嘉麥餅 | 食之鬆脆弱,爽口不粘牙

麥餅是溫州的名小吃,也是永嘉人長久以來的主食之一。那鬆軟脆香的麥皮,咬上一口,就會炸出濃鬱的肉汁,梅菜的鹹味蓋住了肉的油膩,讓人回味無窮。

楠溪素麵 | 一口氣能吃兩碗

 車壇影協@楠溪一江/攝

楠溪素麵煮出來看似和普通的麵條無甚區別,但它做的過程可不一般。素麵做好之後,必須在太陽下暴曬幾天。這個時候,白色的素麵掛滿了村前院後。纖絲翻飛,素麵飄飄的場面很是賞心悅目,堪稱楠溪一景。

 圖源:楠溪江旅遊

文成篇

文成拉麵 | 必去一吃的文成味道

 @李清穎/攝

文成拉麵已有幾百年歷史。它的味道在拉麵,佐料只是一種點綴。在二新街的劉基貢麵館裡,有著最正宗的文成拉麵,拉麵湯色濃氣香,麵條柔滑透黃有嚼勁,配上肉絲雞蛋等調料,口感十足。

九層糕 | 香糯而微甜的糕點

九層糕,又名九重糕、千層糕,取長長久久,步步高升之意。它是由多層米麵層重疊而成,外表呈淡黃色,層勻美觀,乳香甜潤。或蒸或煮或煎,各有風味,不容錯過。

平陽篇

順溪黃年糕 | 嚼勁滿滿的年糕

順溪黃年糕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了。在平陽,只要說起順溪黃年糕,幾乎是家喻戶曉。這種比普通年糕要稍大的黃色年糕,憑藉其獨特的嚼勁和淡淡的草灰味道,成為各酒店、排檔的主打主食。

懷溪番鴨 | 鴨湯濃鬱中帶著清甜

「懷溪番鴨」以平陽懷溪鄉本地放養的番鴨、紅酒、生薑等為原料,在去除鴨肉腥味的同時能夠最大程度保持著鴨肉原有的香味,鴨湯鮮美醇厚,令人胃口大開。

泰順篇

綠豆腐 | 用牙膏做成的豆腐

雖然它叫豆腐,但口感卻和豆腐完全不一樣。吃過的小夥伴都會覺得它跟牙膏的味道有點像,沒錯,綠豆腐的製作確實用了牙膏來替代凝固劑,所以吃起來還帶著牙膏的清香。

泰順婆餅 | 讓人百吃不厭的脆香餅

婆餅是泰順最具山城特色的風味小吃,家家戶戶擺酒席、招待客人或是做點心時都會買些婆餅回去。婆餅皮脆、餡鮮,入口脆香,讓人百吃不厭。

(原標題《看完風味人間,我被饞哭了!附舌尖上的蒼南周邊美食》,編輯 謝甜泉)


1541175096000

相關焦點

  • 《風味人間》高山族烤野豬,方法原始簡單,只加一點這個就能饞哭
    《風味人間》高山族的烤野豬肉,製作方法簡單原始,但是香味能飄滿山。只是因為加了一點這個,瞬間把人饞哭了。《風味人間》跨越了世界上好幾個洲,20多個國家,只為了拍出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看完之後,感覺《風味人間》也確實做到了。但其實大家最喜愛的還是咱們中國大地上的美食,尤其是一些少數民族的美食,讓人感到又新奇又美味,很想有機會能嘗一嘗。《風味人間》除了在內地尋找美食,也沒忘了到寶島臺灣一探美食文化。高山族是生活在生活在寶島臺灣的少數民族之一,在飲食上也是有很獨特的地方。
  • 《風味人間2》這樣拍美食,隔壁小孩又雙叒饞哭了!
    看過風味人間第二季《螃蟹橫行記》的網友,相信都跟瞧妹一樣,邊看邊流口水。沒有什麼比吃螃蟹更吸引人的了,從視覺到味蕾,都是饕餮盛宴。風味人間節目組對全世界螃蟹的吃法全部介紹了遍,跨越東西方,螃蟹的菜品豐富多樣,顛覆了瞧妹只知道香辣蟹的淺薄認知。
  • 冷筍入鏡《風味人間》 來看這些四川高山美食!
    昨日《舌尖上的中國》一、二季導演陳曉卿與其團隊,新推出了大型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該片的第一集——《山海之間》,用50分鐘的時間,講述了世界各地的約20種美食,饞哭了隔壁小孩也讓網友感慨:「看完片子,再也不想說人間不值得」。
  • 《舌尖》導演新作《風味人間》首播 瓦屋山冷筍入鏡
    在被譽為《舌尖》升級版的《風味人間》第一集,來自四川眉山市洪雅縣的瓦屋山冷筍得以入鏡。《風味人間》還未播出,但網友得知消息後,都紛紛被饞哭,很多網友都在吶喊:又有「下飯菜」了!四川美食眾多,為什麼選擇洪雅瓦屋山?為什麼選擇冷筍?10月28日,成都商報記者與拍攝團隊和拍攝者取得聯繫,為你揭開這背後的故事。
  • 現實生活中這些人,比饞哭10億人的《風味人間》美食家更懂享受!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關於美食,人們總是津津樂道。而美食相關的紀錄片,總是能夠俘獲觀眾的眼睛。提起最熱門的《風味人間》,想必很多美食家已經按耐不住「一品為快」的味蕾衝動。
  • 《風味人間》一個秘訣做好醃火腿,風味絕佳,金庸生前最愛
    《風味人間》中介紹了一個做好醃火腿的秘訣,可以讓火腿的風味絕佳,非常出眾。金庸先生生前就特別喜愛這種火腿。《風味人間》中說了很多火腿的做法和吃法,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火腿之所以能成為美食紀錄片的常客,主要是因為火腿承載了人類的歷史文化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因為過去沒有電沒有冰箱,把肉類醃製起來是一種很好的儲存方法。這次《風味人間》講到了火腿在醃製過程中使用的一個訣竅,能讓火腿風味絕佳。最早醃製火腿的時期可以追溯到唐朝,那時人們就已經開始製作火腿並遠銷海外了。
  • 《風味人間》溫暖收官 精彩講述中華美食故事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在12月16日上線第八集「風味之旅」,將鏡頭對準幕後工作者,揭秘尋找風味過程中的奇遇,帶領觀眾探索美食背後的故事。攝製組在冬牧場拍攝深入無人區、親嘗鯊魚肉 首度揭秘《風味人間》幕後故事在前七集中,《風味人間》向觀眾展示了許多全球風味,有些難得一見,有些獨具特色,第八集「風味之旅」記錄下節目組與這些美食相逢的過程,堪稱「美食紀錄片」的「紀錄片」。
  • 《風味人間》VS《野生廚房》:誰的文案更下飯?
    最近品牌君發現,綜藝江湖中又湧現出兩檔「下飯」節目,一個是《風味人間》,另一個則是《野生廚房》。光聽名字就知道,這必定又是兩檔吃飽飯才敢看的節目,事實上也確是如此。它們不光畫面看得人直咽口水,連文案都很饞人!
  • 揭秘:《風味人間》中的美食在哪裡拍的?
    陳曉卿再次「操刀」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首播近一周,片中雄膏+雌黃合璧的「禿黃油拌飯「在今天的熱搜榜上依舊熱度不減。10月28日,《風味人間》第一集一播出,就在豆瓣拿下了9.4分的高分評價。不同於以往聚焦中國視野,此次《風味人間》的腳步遍布六大洲二十多個國家,在展現中國美味的同時,國外美食也依次亮相,各色美味的拍攝地更是把觀眾帶到了全球視角,僅播出的第一集《山海之間》就出現了13個國家或地區,誘人食物的拍攝地不僅收穫了屏幕前想大快朵頤的「饕餮」型粉絲,還收穫了一批想探索「詩和遠方」的旅遊型粉絲。
  • 東南亞經典美食 海南雞飯 風味人間
    美食節目《風味人間》,每次看完之後,裡面介紹的各種經典美食總令人垂涎欲滴。其中海南雞飯最令我印象深刻,因為去東南亞國家旅遊時必定會點這道菜。聽以,當自己再次從節目中看到久違的海南雞飯,哪怕隔著屏幕也能感受到雞飯的香氣!
  • 《風味人間》探索 中外美食的奇妙緣分
    我希望大家對我們的產品也能夠一直喜歡下去。」從中國到世界:「國外美食同樣能引起共鳴」《風味人間》全片共8集,分別為「山海之間」「滾滾紅塵」「落地生根」「餚變萬千」「香料歧途」「江湖夜雨」「萬家燈火」和「風味之旅」,從多種角度探索和解讀食物背後的歷史文化。
  • 企鵝號美食季:把各種美食包進自製春卷皮,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企鵝號美食季:把各種美食包進自製春卷皮,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春卷皮薄酥脆、餡心香軟,別具風味,是常見的家常菜色。春卷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少量維生素及鈣、鉀、鎂、硒等礦物質,因捲入的餡料不同,營養成分也有所不同 企鵝號美食季:把各種美食包進自製春卷皮,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 十堰這些讓人饞哭的美食,冬天安排起
    十堰這些讓人饞哭的美食,冬天安排起 2020-12-18 1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吃貨最愛的《風味人間》火了,紀錄片收割流量的時代到了?
    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原來的味道,《舌尖》第一、二季的導演陳曉卿帶著「舌尖上的世界」——《風味人間》回到了大家的視野。《風味人間》開播後口碑流量雙豐收,在騰訊視頻上線一天多播放量就已經達到了1.9億次,豆瓣評分高達9.4分。
  • 《風味人間》開播,美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沉寂了好幾年的陳曉卿終於在昨日回歸,由他總導演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一集開播。一個晚上的時間,單在騰訊視頻的播放量就達到1.4億,可想而知「陳曉卿」這三個字在美食界的影響力。當然,這個數據背後也透露出當下的中國人對於美食究竟有多麼喜愛。
  • 火車上,有沒有被別人帶的美食饞哭過?網友:一車廂的人都饞哭了
    火車上,有沒有被別人帶的美食饞哭過?火車上的時間是最漫長,也是最有趣的,特別是坐長途火車,能看到全國各地的美食,有些人就會帶很多好吃的,比如燒雞、醬牛肉、鴨脖、黃瓜、白酒等美食,一路吃個不停,看著就讓人饞,突然就覺得自己手中的泡麵不香了,人家吃什麼都香,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
  • 《風味人間》:美食背後的故事
    繼《舌尖上的中國》後,中國人胃裡的饞蟲,又被另一部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勾起。但在紀錄片總導演陳曉卿看來,這個節目並不只是美食紀錄片這麼簡單。
  • 家樂福攜手《風味人間》介紹中國美食文化
    人民網訊 今年最值得期待的美食探索記錄片《風味人間》,由陳曉卿導演再操刀。10月28日起每周日晚在浙江衛視、騰訊傲視開播,再掀舌尖盛宴。 該片跨越六大洲拍攝,從全球視野的角度裡審視中國美食的獨特性,在歷史演化的過程中探究中國美食文化的流行和變化,深度探討中國美食和人的關係,立足全球的視角,再一次挑起人們對美食探索的味蕾。 這次家樂福攜手《風味人間》開啟了美食探索之旅,以新鮮食材致敬美食,服務大眾之心致敬美食。從即日起,家樂福推出片中同款菜譜和食材,全渠道同步發售。
  • 《風味人間》:不同於以往的美食紀錄片,它有更廣闊的視野
    美食永遠都不會說謊。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美食名流匯集,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穎的資訊。《風味人間》:不同於以往的美食紀錄片,它有更廣闊的視野陳曉卿導演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自開播之後,吸粉無數。老觀眾們不免拿《風味人間》和陳曉卿導演之前的《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紀錄片來做比較,或者直接將其看作是《舌尖》的繼續。其實,不然,這一次的《風味人間》早已不同,比《舌尖》系列有了更精彩、優秀的地方。這一次,陳曉卿導演不再只是展示美食,講好故事,展現人文情懷,他將紀錄片的視野擴展到了全球,他們的口號便是「全球視野下恢弘中華美食文化之旅」,展現中西方的美食差異。
  •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什麼時候播出在哪可以看
    ­  拍美食的紀錄片有很多,但美食的微觀世界又是怎樣的?10月28日,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與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將在騰訊視頻全網獨播。記者昨日獲悉,為創作這部作品,總導演陳曉卿帶領團隊不僅走遍全球20多個地區來尋找全球風味,還採用了許多全新的拍攝方式來探究食物不為人知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