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老師特別喜歡罰學生抄寫作業,動輒十遍二十遍地抄寫,說是熟能生巧,讓學生長記性。於是,有些孩子只是抄寫作業就要到很晚,往往是一邊哭一邊寫。
大部分家長遇到這種情況一般都是讓孩子堅持寫完,畢竟老師也是為了孩子好。不過,也有個別家長卻對此不滿,並直接懟了回去。最終,這位老師被責令向該家長道歉。
認真看了看家長和老師的聊天內容,個人支持這位家長的做法。
客觀地講,這位家長在教育孩子上有一定見解,而且提出的問題也切中了要害。簡單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罰抄作業浪費孩子的時間,還有其它學科需要學習。
2,懲戒作業可以有,但要有方法。
3,不要為了懲戒而懲戒,懲戒作業要有明確目的。
筆者也從事過多年教育工作,對這位家長的觀點還是比較贊同的。
現實中,懲戒作業的確可以幫助一些孩子改正壞習慣,但是,如果懲戒作業布置得太多,或者只是老師為了處罰而處罰,往往會適得其反。有的孩子會因此厭惡這門學科,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求知慾。
回想我的學生時代,小學一二年級時也遇到過一個喜歡動不動就布置抄寫一二十遍生字詞的語文老師,講真,那段時間我真的有些厭惡上語文課了。大部分學生也是敢怒不敢言,而這位老師最常用的懲罰手段也是罰抄作業,為了應付這位老師,我也曾用印藍紙或同時拿三支筆寫過作業。那真的只是為了完任務,根本沒有消化吸收的時間。好在後來更換了老師,沒有影響到我對文學的喜歡。
再看這位老師的回覆,看到不同的聲音,沒有虛心接受,反而拿二十年教齡反擊,甚至說該生家長是「第一位奇葩」。看似沒有髒字,態度卻十分惡劣。最終該老師因此被要求向家長道歉,從某種意義上講,也算是咎由自取。
二十年教齡不代表就有正確的教育方式,我上面提到那位喜歡罰我們抄寫作業的語文老師,也是一位擁有多年教齡的老師。如果一個老師沒有與時俱進的想法,沒有接受合理建議的心態,沒有自我反省反思的餘地,那麼他很難成為一個合格的老師。
當然,這個家長也有一點做的不妥,他不應該在一個100多人的群裡直接向老師提出意見,這會讓老師下不來臺。如果這位家長私下向老師表達自己的想法,我想事情也不至於發展到撕破臉的地步。
這件事,沒有贏家,最終受影響的還是孩子們。
老師的出發點可能是好的,最終因此向該家長道歉,恐怕他也很難心服口服。那麼,通過這件事,該老師在眾多家長面前落了下風,在今後的工作中,多半也只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家長看似獲得了老師的道歉,但只要他的孩子還在這位老師的班級裡,多半還會有不必要的擔心。客觀地講,老師不該因此為難孩子,但老師會選擇冷落或者不管。即便給孩子換個班級,其他老師敢不敢盡心盡力地教育也很難說。
這件事反映出的矛盾,不僅僅是個別家長和老師之間的互相不信任,也是在提醒個別老師需要跳出固有思維習慣,學會虛心接受意見,學會反思自己。
結語:老師要有師德,家長要多理解。無論老師還是家長,我相信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只是因為交流不當出了問題。在教育孩子上面,老師和家長應該是相輔相成互相協作的,切不可站到對立面,那樣只會害了孩子。
PS: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