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教育部延遲開學,小學生現在都在家裡上網課學習。日常學習輔導和作業布置都是老師通過建立的班級微信群或者QQ群傳達。只是,線上教學和面授相比,學習效率還是不盡人意,缺乏老師的監督,小學生的作業完成質量普遍不高,很多家長想必都有同感。為了提高孩子在家學習做作業的自覺性,山東一位老師對沒有認真做作業的小學生進行了懲戒,讓孩子罰抄作業,結果沒想到引起家長強烈不滿,直接在班級微信群公開叫板老師。然而,沒想到卻被老師直接指責:從教二十年來遇到的第一個奇葩!
事件的詳情是這樣的:家長得知孩子被因為沒有認真做作業被老師懲戒進行罰抄,就在班級微信群中直接叫板,孩子的時間寶貴,所有的學習都要放在用功上,而不是浪費在呆滯死板的抄寫作業上。面對家長在班級微信群的當眾指責,這位小學老師回復的也十分有「內涵」,表示這位家長是從教二十年來遇到的第一個奇葩,孩子沒有認真完成作業,家長一不自知二不自省,反而本末倒置來教育老師,貴家長的水平太高了。
面對老師綿裡藏針式的回覆,這位家長也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物,他在隨後的聊天中直截了當地說明要去教育局投訴該名老師,而且一旦知道孩子在學校遭到了打擊報復或者不公正的待遇,他不僅要投訴還要去曝光。老師對於這段消息的回覆頗為玩味,值得推敲。老師先回復了「謝謝」,接著又表揚了家長,稱其是一位充滿正義感的人才,是祖國的棟梁,中國的教育有你一定會更輝煌。
班級微信群中老師和家長之間的這幾段對話截屏,傳播到網絡上之後,迅速引發了廣泛熱議。部分網友表示:這位家長如此厲害,你行你上,怎麼不把孩子帶回家自己教?但是,也有部分網友認為:家長只是就事論事,說話得體、邏輯清晰,家長並沒有覺得罰抄不對,而是認為單純的罰抄作業不是最好的懲戒方式。況且,全程對話中,家長也沒有任何辱罵老師的行為,倒是這個老師說話陰陽怪氣、咄咄逼人。
就我個人來看,對於這件事,我認為可以拆分成3個部分,分別是「罰抄」、「家長的公開叫板」以及「老師綿裡藏針式回復」。我們先一起談「罰抄」。對於教師尤其是小學教師來說,罰抄的最大好處就是「管理學生」。雖然它確實存在浪費時間的現象,但是,為了讓小孩長記性,學會承擔責任,「罰抄」是迫不得已的選擇。「罰抄」本身則可以強化孩子對知識點的記憶,同時對孩子進行紀律性服從性的教育,讓孩子初步如認識家庭與社會之間的區別。
接著,就是「家長公開叫板」。在班級微信群中,公開叫板老師的教育方式,自己心裡痛快了。但是,作為一個成年人,在一百多人的班級群裡義正言辭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便他說的話字裡行間中句句有理,也應當考慮到群裡所有人尤其是老師的感受。家長舒服了,老師卻下不了臺。教育部規定學校老師不可以在班級群中公開點名表揚或者批評學生,其實,家長在班級群直接公開叫板老師也並不合適。
最後,再看「老師綿裡藏針式的回覆」。首先,需要理解老師教育的難處,對於小學生,一般口頭教育、好言相勸都是左耳進右耳出,唯有懲戒性質的處罰才會讓孩子警醒和記住。這位老師之所以會讓學生罰抄作業,肯定是因為多次不聽教育後的延續。也代表老師重視孩子,對孩子的學習並沒有放棄。不過,老師在班級微信群的回覆方式確實不合適,遇到這種情緒比較激動的家長,應該直接回覆:「您有什麼好意見,咱們私下談。」這樣一同維護了家長、老師和學生三方的面子。
究其根本,個人還是支持老師的立場。老師要讓孩子罰抄作業,就是想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也是對孩子負責任的一種表現。現在最大的尷尬就是「負責任的老師遇不到理解的家長,理解的家長遇不到負責任的老師」。因此,即便家長不認可老師的教育方式,也建議私下找老師溝通,相信大部分老師都會尊重家長的意見。
那麼,你對「家長嫌罰抄作業浪費時間,微信群公開叫板老師」這個問題怎麼看?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