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為大家分享的文章,是來自我們「分享官招募」的第一篇文章,想了解更多活動可點擊此處了解。活動正在進行中,歡迎大家來投稿。
文 | 大宇媽媽
我是大宇媽媽,我的兒子大宇今年虛歲13了,如果把譜系障礙孩子分小齡和大齡,那麼我們就屬於大齡孩子了。
我家小孩功能不高,能力也不是很好,和那些鋼琴過十級,畫畫得過獎的孩子比起來,他只要情緒平穩,沒有問題行為,我就上謝天、下謝地、中間謝祖宗了。
幸運的是,大宇一年年長大,他的成長與我的心願沒有出現太大的偏差。
01 8個月開口說話的神童,
卻在2歲時診斷為自閉症
現在回想起來,大宇其實在一周歲之前就表現出很多異常了,只不過是當時初為人母的喜悅和忙碌,讓我沒有過多的在意。
很多家長發覺孩子不對勁都是從沒有語言開始的,可是我家大宇八個半月就開口說話了,那個時候他會告訴我糖是甜的,想去廁所了就會說尿尿……大宇曾經一度成為我們小區裡的明星寶寶。
大宇在一天天的長大,但是他的技能卻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展,慢慢的我們發現孩子會出現踮腳尖走路,不應答,聽不懂任何指令,教什麼都不愛學,帶他出門也不和其他小朋友玩,只知道低頭一個勁兒的沒有目的地的往前跑,喊他也不知道回頭,就好像喊的不是他,一點兒安全意識也沒有,遇見行人或者車輛都不知道躲。
我至今都記得,大宇一周歲生日剛過沒多久就迎來了春節,那天我帶大宇回娘家,剛好遇見表哥一家人來做客,表哥的孩子和我弟弟家的孩子很快就抱團玩在了一起,唯獨大宇一個人在角落裡擺弄著一輛玩具車的輪子。
表嫂走過去逗他說,「宇,你怎麼一個人在這裡啊?小汽車是在地上跑了……」可是大宇連頭都沒有抬。大宇姥姥為了緩解尷尬就把他抱到了臥室裡。
這時表嫂說了一句話:這孩子不對勁兒。傍晚客人走了以後,大宇的姥爺還埋怨表嫂「大過年的淨說些不中聽的話」。那時候,在別人眼裡,大宇的症狀已經是很明顯了。
大宇在貼鑽石畫
那段時間,大宇的姑姑開始偷偷查閱自閉症相關信息。大宇的姑姑和姑父都在醫院工作,對孩子的成長可以說比我這個做媽媽的還細心。
之後,在大宇不到兩歲時,大宇姑姑就帶著他去濰坊的一家醫療機構做了檢查,醫生的診斷是:自閉症傾向。
我上學的時候有一門課程是《幼兒精神與心理保健》,裡面提到過自閉症,我知道自閉症這三個字的分量有多重。
當我知道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傾向後,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這麼好的一個孩子怎麼可能是自閉症呢?
第二天,我們一家人馬不停蹄的去了濟南兒童醫院,當天醫生就給出了診斷:中重度孤獨症。
孤獨症?初聽到這個詞時我還在心裡暗自高興,看來孩子沒什麼大事兒,無非就是性格高傲孤僻嘛,再加上我兒子這曠世的容顏,絕配!
大宇的奶奶卻早已站不住了,身體抵在桌子上問醫生:「大夫,這病好治嗎?」醫生說:「不太好治,目前只能是幹預訓練,你們當地有訓練機構嗎?」
我傻乎乎的接話:「大夫,我們當地醫生說是自閉症……」沒等我說完,醫生意味深長的看了我一眼:「一個意思,就跟你有大名,還有一個小名,哪個名都是喊你。」
那一刻,全家人的天塌了。
02 機構裡年齡最小、能力最強,
可卻被一眼看穿
從濟南回來後,大宇的姑姑一邊聯繫康復機構,一邊又聯繫到濟南軍區總醫院。我們在給孩子報名康復的同時,又不信邪的到了濟南,然而得到的還是一樣的診斷結果。
當年《海洋天堂》正熱播,這是當時國內唯一正確客觀的描述自閉症譜系障礙的一部電影。其原型就是田惠萍老師家的孩子楊弢。
大宇的姑姑是哭著看完的,而我壓根兒就沒敢看。後來得知影片的開始,就是大福爸爸帶著大福去自殺。
大宇的手工作品
孩子剛被確診的時候,我還在上班,有時候實在壓制不了悲傷的情緒了,就躲在衛生間裡哭一會兒,被同事發覺後,我還不想如實相告,因為她們都知道,我有一個如此俊秀聰明的兒子。
回到家裡,我也不敢過多的表現出悲傷,家裡雙方父母的身體都不好,特別是大宇的奶奶和姥姥,姥姥多年前就得過腦溢血,從鬼門關上溜達了一圈兒,算是撿回了一條命。奶奶的身體從大宇確診後更是雪上加霜,跟著著急上火,突發了腦梗,幸好救治及時,沒有造成嚴重後果。
為了帶孩子康復,我們全家總動員。我離職後,和大宇姥姥組成一個班,大宇爺爺和奶奶是一個班,我們半個月一換班。另外,姥爺給我們支援生活費,姑姑支援康復費。
孩子康復需要家長陪同,我火速離職,和姥姥組一個班,爺爺和奶奶一個班,半月一換班。再由姥爺支援生活費,姑姑支援康復費。
康復了一段時間後,我依然不肯接受孩子是自閉症譜系障礙的事實。
因為在機構裡,大宇的年齡最小,老師和家長們都很親切的喊他「小不點兒」,可他的能力可不算弱,大運動,手部精細,比起那些沒有口語的孩子,大宇是你讓他說什麼他就能說什麼,但是沒有主動語言。
我的兒子真的是自閉症嗎?我又一次在心裡問自己。
春天來了,我帶大宇去了北京,來到了北京大學第六醫院,我國診斷自閉症的權威機構。賈美香大夫的一句話讓我徹底從夢中醒來,她說:一看這個孩子就知道是經過幹預康復後的……
03 媽媽情緒失控、暴飲暴食,
一件小事讓她徹底悔悟
父親的突然離世讓我開始痛恨自己,厭惡孩子。
自從幹預以來,大宇姥姥和我一起陪伴孩子康復,大宇的姥爺自己留守家中,有時候一個人就不愛做飯,總是糊弄著吃點兒,那天我傍晚見到我爸時還好好的,夜裡就接到電話說是已經住院了,結果天還沒有亮我爸就去世了。
大宇在學習做飯
孩子確診帶給我的傷痛還沒有緩過勁兒來,父親的突然離世帶給我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我開始痛恨自己,恨自己沒有能力,不能像其他媽媽那樣可以獨當一面,可以自己陪著孩子進行康復,那樣的話,也不用帶著身體原本就不好的母親,而把父親獨自留在家裡了。
我也討厭孩子,為什麼是自閉症,為什麼我會有一個自閉症的孩子……
後來,我開始失眠,變得脾氣暴躁,甚至還動手打了大宇。我開始暴食暴飲,好像唯有吃東西才能緩解壓力,緩解情緒,玩的體重從當初的一百一十斤,胖到一百五十多斤……
大宇奶奶及時發覺了我情緒上的變化,她讓我在家休息,她和大宇爺爺默默承擔著大宇的康復,濰坊,北京,鄭州的來回跑,其實,哪裡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我負重前行。
有一天夜裡,我小姨突然打來電話,讓我趕緊打開電視,看CCTV13頻道,說是我遠在哈爾濱的大舅看到正在播放一個紀錄片,講的是一個自閉症孩子經過科學的幹預已經可以入學了,我大舅沒有我的電話號碼,只好先打給我小姨,讓我小姨再通知我。
那晚,我邊看節目邊流淚,我突然發現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愛著大宇,可是我作為一個母親,卻是一直在逃避責任。
04 被迫入園孩子偷偷溜走,
一滴油如何融入水中?
之後,爺爺奶奶帶大宇在鄭州康復,期間我在家積極學習自閉症的幹預知識,還報名參加了各種家培班,這也讓我得到了進步的機會。
在鄭州康復一段時間後,大宇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齡。其實,我內心一直有一種想法,那就是孩子上了幼兒園,將來是不是就能進小學呢?
大宇在超市結帳
抱著這樣的心態,我開始為兒子尋找幼兒園。我家所居住的小區出了南門,向右拐不到500米就有一家幼兒園。可是經過詢問後得知,人家只收心智健全的孩子。
最終有一家私立幼兒園同意接收大宇,條件是我需要支付雙倍的學費。我想,別說只是拿雙倍的學費,就是3倍、4倍,我也是願意的。我甚至對園長說,我不要求孩子能學到多少東西,我需要的只是一個大環境。
萬萬沒有想到,這次的幼兒園融合之旅,帶給我的是前所未有的驚嚇。大宇竟然趁著保安爺爺不注意,偷偷的從幼兒園裡溜走了!當老師發現大宇不見時,已經在幼兒園附近找不著孩子了。
萬幸的是,大宇被一家小超市的好心老闆收留,老闆報警,我們才能找回了大宇。
提醒各位家長,在孩子不具備入學能力的時候,千萬不要盲目的進幼兒園或者是學校,不要以為孩子到了那樣環境就可以自然而然融入集體。設想一下,如果你連最基本的遊泳技能都沒有掌握,就讓你獨自去大海裡,那可能嗎?連梁靜茹都沒有這樣的勇氣。
喜禾爸爸蔡春豬曾經說過一句話:普通孩子如果是一碗水的話,那咱們的孩子就是一滴油。
就在我準備重整旗鼓,再戰濰坊時,得到了市婦幼保健院成立了兒童康復科的消息,於是,大宇在機構又待了三年。
轉眼間,大宇八周歲了,再待在機構裡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了。
2017年,我帶大宇來到了特殊教育學校報名,並成功通過面試,順利的入了特殊教育學校的小學部。
大宇和他的老師同學們
特殊教育學校實行的是小名額班制,一個班只有七、八個孩子,配有正副班主任兩名教師,還有各種課程的任課老師。學校顧及到我們班男生多,還特意安排了一名男教師跟班。
學校裡配有資源教室,個別訓練化教室,感覺統合教室,烹飪教室,模擬超市,還有豐富多彩的各種活動課。
讓我感動的是,學校為了大宇在內的幾個自閉症孩子,特意花費幾十萬元添加了一套調節自閉症孩子情緒行為的教學設施。
有人一聽說是特殊教育學校從心裡就排斥,認為特殊教育學校裡面的孩子都是一些能力比較弱,上不了普通學校的孩子。
我想說的是,現在的政策雖然規定6-15的孩子可以接受義務教育,但還是要看孩子具體情況的,難道說,大宇在特殊教育學校就是失敗了嗎?那些在普校裡當「空氣」的孩子就是成功的,就不是自閉症了?
大宇獲得的獎狀
愛,不是滿足家長的虛榮心和自尊心,愛,是帶領孩子走一條適合孩子的路。既然命中注定我們的孩子是星星,那我們就把自己當成黑夜。既然我們的孩子註定呆萌,那我們就拉低我們的情商值。既然註定我們的孩子是一隻蝸牛,那我們就放慢自己的腳步。
05 學習生活自理、社區融合,
自閉症孩子的幹預沒有終點
風雨十年幹預路,如今我也把自己磨礪成了一名老家長。有幾點心得體會,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不要「迷信」黃金期,不要認為孩子過了六七歲,幹預就沒用了。
孩子最初被診斷為自閉症時,家長悲痛欲絕的同時,也是很急迫的,恨不得用所有的財力和物力把孩子馬上治好。但是經過多年的努力和堅持之後,孩子的進步可能並不如人意,這個時候就會有一部分的家長變的很焦慮,有一部分家長會變的麻木,還有一部分的家長會直接選擇放棄。
但是,大齡自閉症人士也是需要康復訓練的,並且是有效果的。如果放棄幹預,孩子是會退化的,而且退化的速度是斷崖式。
老師助殘日表演
我曾見過一個四十多歲的譜系障礙的人士,他是我國第一批被診斷為自閉症的人。聽他的家人說,他小時候的能力非常不錯。
但是隨著長大,他的能力卻在一點點的喪失。本來可以用語言來表達需求的,可在十幾歲時就不會說話了。本來還可以做一些簡單家務,可到二十幾歲時什麼都不會了。本來能說「餓」和「飽」,可到三十多歲時已經不知道饑飽了,看見食物就想吃,不給他就會用攻擊,破壞,自殘來獲得。到了四十歲時,大小便都不能自理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在他小的時候,大家都會去教他,去幫他,同齡孩子會主動和他溝通……這就在無意中完成了幹預。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接觸的人越來越少,畢竟不會有人再去教一個成年人。這就讓他處於一個放養的狀態,能力自然而然的也就退化了。
所以,大齡自閉症人士也是需要繼續幹預訓練的,這可以幫助他們已經學到的能力得以鞏固,能夠繼續向前發展。作為家長,不管我們孩子的年齡多大,一定要義無反顧的堅持。
其次,不要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家長不要眼高手低,要真正找到孩子的興趣點。要尊重孩子,態度真誠的誇獎孩子,特別是阿斯伯格和高功能的孩子,家長不要過於逼他們的學業。咱們的孩子多刻板,到時候你想給孩子減壓也減不下來。
「低典重」的孩子就更不用說了,和那些智力有障礙的孩子比起來,人家的孩子是「學不會」,咱們的孩子是「不會學」。別到時候家長把孩子逼的行為百出,孩子把家長氣的嗷嗷直叫。
第三,自閉症孩子除了核心障礙之外,還存在著感知覺異常,孩子的聽覺,觸覺,嗅覺,味覺,視覺,都處在一個高敏或者低敏的狀態,伴有抽動的孩子還要注意神經元異常放電。這就需要家長朋友們長期細緻耐心的去觀察。
最後,我認為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希望家長們不要只注重語言,認知和學業,而放鬆了生活自理,行為和情緒上的自我管理。
語言,學業,認知,如果沒有得到泛化,一切都是零。社會規則和生活自理方面並不需要太多的認知和理解。就好像是要過馬路,這個顏色亮了(紅燈)就不要過馬路了,這個顏色(綠色)亮了就能過馬路了……
老師教大宇及同學們認識紅綠燈
阿斯伯格的孩子哪一個不聰明啊?為什麼還會被拒絕在學校之外呢?所以說自理和社會規則是第一位的,學業和認知是放在第二位的。
這幾天,我越發了深刻的體會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在不斷的成長,可是我卻沒有跟上他的腳步,我一直在用老眼光看待孩子。以後的日子裡,我將會和大宇一起成長,寬容孩子的成長偏頗,包容孩子的成長差異。
一路走來,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你若感恩,就有未來,你若堅持,就有花開。願每個孩子都能脫胎換骨,願每位家長都能涅盤重生!
————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