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易經,這3個問題搞不清,讀一輩子易經也白搭

2020-12-13 天機易測

易經,自古就是一本指導中國人認識世界,認識人生,認識自我的全息智慧學。可是,由於其發端太早,中國人在石器時代就明白了八卦,文王之前就有了歸藏易和連山易。到了文王老爺子坐牢期間,才整理出64卦的卦象。注意!只是卦象,沒有所謂的爻辭,彖傳,象傳什麼的。

易經的發端

這些都是後來經過周公,孔子等儒家學者長期總結後加上去的。所以,任何一個人想像研究其他學問一樣研究易經,一定是行不通的。因為,易經是我國古代高級知識分子集團智慧的結晶。

但,我們不要忘了。從伏羲,文王,周公到孔子,這些人是站在不同的時代背景和知識體系下看待易經的。所以,我們死扣周易原文,也只能做一個古文研究者,而無法走進真正的易經世界。

易經

我們學習任何一門學問,最終是為了學以致用。這是最根本的。那麼易經的真正的學以致用其實都集中在3句話,更準確說是3組詞。

1、陰陽本是一氣

說到陰陽,真可謂眾說紛紜,但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陰陽就是哲學裡的矛盾的對立與統一。人們把這個世界上一切能形成對立的兩個方面都認為是陰陽,比如黑與白,高與矮、胖與瘦、強與弱、美與醜等等。其實這種理解真的很粗暴。

易經中的陰陽本是無形的,是氣的狀態,準確說是太極一氣的升與降的兩種方向和狀態。總的來說是一而不是二,是一體而不是分化。正如我們的一呼一吸,都是在吞吐著一口氣而已。但是正是這一呼一吸才維繫著我們的生命,我們的太極。

陰陽一氣

所以,現代人講養生,每天圍繞吃什麼,喝什麼,這不是根本,因為氣可以推動形,但形不可以駕馭氣。正如我們開心時可以多吃東西,但多吃東西並不會讓我們真正的開心。所以說,吃貨兒,一般獲得不了真正的快樂!

2、剛柔本是一體

那麼上文說的陰陽,其實質為一氣的變化,是後天世界沒有萬物時,太極升降成兩儀,而後有天地,有天地之後才有的萬物,才有的人。所以,易經繫辭傳中有這樣一句重要的話: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

陰陽合德就是到了後天世界,有了萬物,有了人,之後才會有剛柔。那麼如果說陰陽是氣,那麼剛柔才是後天世界陰陽的最好表現。

那麼易經中又是怎麼描述剛柔的?

動靜有常,剛柔斷矣。剛柔相推而生變化。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剛柔者。立本者也...

我們會發現一個規律,易經是將剛柔作為陰陽的具體變現,從而引出了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動靜。

中國有一門武術叫做太極拳,太極拳的精髓就是剛柔並濟,後發先至。剛柔之道正如那連綿不絕的波浪,一波趕著一波,一浪淹沒一浪,看著時剛柔並至,實際又是連綿的一個整體。

剛柔相推以成卦

到了醫院,你會明白,無論是心跳還是呼吸,都是波浪線在上下推動,這就是剛柔。人生不可過剛,更不可過柔,剛柔一旦失當,人生必出問題。因為剛柔本是一體,這個體就是陰陽之氣,太極之氣,生命之氣。

3、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

有了陰陽之氣,到了後天的剛柔之形,才有了人生的動靜進退之道。人生在世,一呼一吸,剛柔轉化,動靜進退,其實就是這些。文王六爻卦中,最主要的看法就是明白動靜之道,一個卦裡有陰陽就是剛柔相推,剛柔到了一定極限就會產生動靜之變,就會有變爻,動變就是人生的進退。

動靜之機

有陽剛之氣者進,懷陰柔之氣者退,但人生不可終進,也不能總退,真正的大智慧者,往往就是把握住了人生的動靜之機,進退之道。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

易經這3句話,是最普通的,但也是真正的天規,往往被人忽略,可是真正讀懂,領悟的人,沒準在悶聲發大財。可以說,讀一輩子易經,看不懂這三句話,也是枉然。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總覺得讀不對《易經》
    在《易經》的學習上,首先要有一顆平常心,與學習一些其他的學問、技能保持同樣的心態,不要覺得學習《易經》是一個什麼了不得的事情,雖然,《易經》中研究的確實都是一些「高、大、上」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一開始就給自己帶上了一個思想的壓力,覺得他的內涵高深莫測,恐怕自己的能力有限,領悟不了,那可就糟了。
  • 易經:人這一輩子,有3個錯誤不能犯,不然可能萬般辛苦碌碌無為
    人的一生很漫長,總難以避免犯一些錯誤,對於一些小錯誤,並不會妨礙什麼,無傷大雅,反而是從中學習到一些知識,吃一塹長一智,但是有一些錯誤是堅決不能犯的。著名的國學大師南懷瑾說過,人有三個基本的錯誤不可以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 為什麼要學習易經?易經入門基礎知識
    但是這一點點對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很重要。《周易》是智慧之海,《周易》的每一卦每一爻每一個字,可以說都是充滿智慧,只不過我們有沒有這個能力,能不能「悟」到的問題。周易學習如何入門說明周易重要性的第四句話,是「生命寶藏」。在歷史上,孔子對《易經》的評價是相當高的。
  • 《易經》智慧:經典三句,值得你一讀再讀
    因此,如果我們生活在現代世界中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那麼當我們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我們必須學習祖先的精通以及祖先的彎曲和延伸與「經歷」!2、人生的六個步驟潛龍勿用、見龍在田、終日乾乾、或躍在淵、飛龍在天、亢龍有悔。
  • 「鬼」怕《易經》,為何南懷瑾卻告誡世人晚上不要讀《易經》?
    不讀易,不可為將相。這句話是否經常聽老人提及,有沒有很耳熟的感覺。雖然現在這個社會易經沒有了將相的稱謂,但《易經》依舊備受追捧。它作為群經之首,是諸子百家的思想啟蒙,也是對中華文化影響最深的一部巨著,是中華文化的神經。
  • 《易經》教學第一講:學習易經有什麼用
    我想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學習《易經》最大的作用不僅僅是算命,更重要的是改命。《易經》就像是一部做人做事的人生手冊、行動指南。《易經》認為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不能違背天道,「人在做,天在看」,所以按照天道來做就吉,不按照天道來做就兇。我不知道各位看過《易經》這本書沒有,能看得懂嗎?很多人回答,看過,但看不懂。但是《易經》這本書裡有兩個字你肯定看得懂,哪兩個字?
  • 為什麼要學習易經?
    每個人學習《周易》的目的是不相同的,有的人純粹是好奇,看了我的文章就想了解一下;有的人認為易經是一門智慧,想學習裡面的哲學知識;當然我不否認還有人就是過來,就是想用易經算命的。這裡面沒有對與錯!易經自古以來都被分成兩派,象數與易理派。
  • 易經適合什麼人學?這3種人最適合學習易經,看看你在其中嗎
    易經作為我國群經之首,歷代都被人們重視和研究。易經的智慧用「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8個字來概括,可以說是十分的恰當。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學習易經,最主要的目的無非就是試圖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感悟更多世間的智慧和道理,從而能讓我們的人生少走很多彎路。
  • 《易經》有多深奧?南懷瑾:晚上不要讀易經,一不小心天就亮了!
    《易經》有多深奧?南懷瑾:晚上不要讀易經,一不小心天就亮了!世間都說: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周易》。這句話說得一點不為過。《周易》在中國,本就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南懷瑾先生:「千萬別晚上讀《易經》,不然一下子天就亮了。」為什麼南懷瑾告訴我們說,千萬別讀《易經》呢?在世人的認知裡面,《易經》是可以闢邪的,但凡是心不正的妖魔鬼怪,都害怕《易經》。但是南懷瑾大師的意思可不是這個。
  • 郭春雲:你會讀《易經》嗎?
    八卦即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代表天、澤、火、雷、風、水、山、地八個自然物象。古代先賢用簡單的八卦符號囊括了天下萬物,「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八卦分別用三個爻象來表示,所以八卦又叫做三爻卦。八卦為什麼要用三個爻來表示,而不用兩個或者四個來表示呢?這也是有講究的。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國語·周語》:「人三為眾,女三為粲,獸三為群。」
  • 三讀《易經》,豁然開朗,原來讀懂國粹有脈絡,是如此簡單!
    要弄懂《易經》,現在在我看來易如反掌,只是前期沒人帶入門白白的浪費了很多時間,開始讀時,不但不知道該記什麼,讀什麼,學什麼。現在理清後,豁然開朗,就像讀小說一樣流暢。看《易經》,就像看地圖。這四個字的意思和現在都有差別,你要一頭扎進去,很快就會暈頭轉向。這就叫鑽死胡同,終歸是此路不通。怎麼辦?先把大框框搞清楚。《易經》,一言以蔽之,就是變化的書,易就是變化。這下,《易經》這張地圖,你就找到南北東西方位了。那些表示卦的長橫短橫,組合在一起都是在講變化。
  • 易經提醒:一個男人後半生的運勢,多半是從扔掉這3樣東西開始的
    易經提醒:一個男人後半生的運勢,多半是從扔掉這3樣東西開始的古人曾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一本周易定乾坤。論語講的是天下君王治國安邦之大計,而易經則是講乾坤萬物運行規律之大智。易經將世界抽象為「乾、坤、離、坎、震、巽、艮、兌」幾個意象,配以五行、時空,生出無窮變化。
  • 易經的智慧曾仕強教授易經為什麼淪為算命工具易經三大特性是什麼
    他講這句話其實是有很重很重的使命感。因為他知道他的父親也就是周文王把《易經》寫完下來,主要是為了教化。但是在當時民智未開,而且商朝是一個非常迷信的時代,你要一下子破除迷信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先把這個《易經》的宗旨寫出來講出來,所以一直傳到現在。我們都知道有這句話叫做"人為萬物之靈"只是有很多人搞不清楚。這句話到底是誰說的,為什麼要說,搞不清楚。
  • 現在學習易經算晚嗎,易經是怎麼來的,越早知道越好!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易經,不要求人人都成為研究易經的專家,從古到今,有幾個人能把易經都參透?我們懂得點皮毛的東西,也能指導我們的生活,比什麼也不懂強吧。《三字經》裡說讀書先要從六經讀起,首先就是讀《易經》。現代人讀《易經》不容易,因為都是古文,現在我們的書本是簡化字,有些生僻字連讀音都不知道,更別說是弄懂意思了。
  • 11歲女孩央視講《易經》火了 孩子該不該學易經?
    其實是錯誤的,簡單的說《周易》和《易經》的區別就是從屬關係上的不同,《易經》包含了《周易》,按照南懷瑾老師的說法《周易》和《易經》的區別在於:《周易》是周文王被商紂王囚禁在「羑裡城」的時候,他研究《易經》所作的結論。我們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都是從文王編著了這本《周易》以後,開始發展下來的。所以諸子百家之說,是源自於當時《易經》所畫的八個卦象。唐朝宰相虞世南曾言:「不學易,不足以為將相。」
  • 易經:發現身邊冒出這3個人,暗示你的人生將到達巔峰,好好把握
    易經:發現身邊冒出這3個人,暗示你的人生將到達巔峰,好好把握西方有《聖經》,東方有《易經》,《易經》中的每一卦,都涵蓋了事情發展趨勢的1種規律性。更為奇妙的是,如果你跟隨易經做決定,依照它說的去做,便會離取得成功再進一步!縱覽從古至今,大成者,都讀過易經!
  • 易經的這套卡牌火了!原來卡片記憶法,才是學習易經的捷徑
    答案是肯定的,早在幾千年前,我國的先賢們早就開發出了這種大智慧,並且寫進了一本書當中,這本書就是活躍歷史千年,被無數聖人、哲學家奉若金科玉律的《易經》。易經究竟有多神奇?易經的神奇之處,其實可以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陰陽思維更是易經的核心,充滿著辯證法,很像是西方哲學的思想體系。
  • 易經入門:十句話帶你讀懂易經
    易經,為容易學習的經典,而非《難經》。解析:  1、為什麼說易經容易學習呢?因為易經雖然是一本無字天書,但它創立了八個符號來描述對人類生存影響甚大的八種自然現象,就是上述所說的八卦。  2、我們講易經有三個關鍵詞,就是:陰陽、五行、八卦。整個易經學術的核心,就只有這三個詞。
  • 讀《易經》必須先讀《繫辭》,《繫辭》第一章就有三個重點
    我們從2020年10月21日開始,已經在自媒體平臺上,發布了十多篇讀解《易經》的文章。我們發布這些文章的目的,只是為了跟大家分享我們對《易經》的理解,尤其是跟大家分享我們對《易經》的讀解思路。被稱為群經之首的《易經》,本來就非常難讀,要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的人去研究,也不會有這麼多的註解和說法。
  • 《易經》洩露3大成功定律:能贏到最後的人,從不是靠努力和聰明
    把握了基本定律,便是把握了相對性正確地建立途徑,不會像1個蠅子般埋頭亂撞。下面就來給各位講下《易經》裡的3大取得成功基本定律,希望對你有用。注重1個「變」的內涵,世間萬物全是不斷地發展更改著的,不因人的信念為遷移,人要懂得依據事情的發展規律性做出對應的更改。《易經》64個卦,代表整個宇宙的變化規律:最開始從太極一,到陰陽變化的兩儀,再到四象:老陽、少陰、少陽、老陰,再到八卦:乾、坤、坎、離、震、巽、兌、澤,最後是八卦兩兩相重,衍變出八八六十四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