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歲的孩子午睡難,不願睡和不需要睡是兩回事,需仔細分辨

2020-08-26 墨仔媽媽育兒


前兩天有個媽媽諮詢我了一個關於孩子需不需要午睡的問題,她兒子現在3歲多,馬上要上幼兒園了,但是從2歲多開始就不好好午睡,把他按在床上午睡怎麼都睡不著,但是每次玩到下午4、5點的時候就困了要睡覺,如果此時讓他睡,晚上的覺肯定拖到23點左右,如果此時不讓他睡,孩子又困得顛三倒四,到底該怎麼辦呢?

其實這個媽媽遇到的問題非常常見,很多孩子在2歲以後,都不願意好好睡午覺,精力旺盛活蹦亂跳,讓家長誤以為孩子不需要午睡了,但是往往到了下午就電量嚴重不足需休息,這個睡覺的時機就非常尷尬,離正規的午睡時間太晚,距夜晚入睡的時間又太近,所以最後出現的必然結果就是:晚睡。

因此,我們一定要搞清楚,孩子是不是真的不需要午睡了。


如何判斷孩子需不需要午睡

1、參考嬰幼兒國際睡眠標準及大數據

調查表明,85%兩歲孩子、65%的三歲孩子、25%的四歲孩子、15%的五歲孩子每天都會小睡,從生物學角度來講,在三歲到五歲之間,如果孩子在夜間能獲得充足的睡眠,白天有時可以不小睡。------《寶寶不哭之白天小睡》

從大數據上來看,2-3歲這個年齡段的絕大多數孩子還是需要小睡的,4-5歲之間的孩子需要小睡的比例相對來說就減少了。

我們再來參考《嬰幼兒國際睡眠總量和睡眠結構標準》,從下面這個表格中能看到,24-36個月的孩子白天小睡的次數是1次,也就是說這個階段的孩子是需要1次午睡的。

通過對比這些數據,我們能做到心中有底,如果你家孩子確實不需要午睡了則不必擔心,如果你家孩子依舊保留午睡習慣也是件好事,畢竟幼兒園有午睡這個環節啊。

2、仔細地觀察孩子的表現

標準歸標準,我們只做參考不能生搬硬套,關鍵還是要從孩子的行為表現中去觀察他是不是需要午睡,因為整體來說,2、3歲的孩子精力旺盛,像個小馬達,很容易就扛過困意。

如果孩子出現下面這些表現的時候,則表明他其實是需要午睡的

  • 孩子不牴觸午睡,能夠積極配合家長,上床以後能很快睡著
  • 孩子牴觸午睡這個事情,但是在家長的強制下最終也睡著了,並且能睡1個小時或以上
  • 早晨醒來的時候,孩子的狀態、情緒比較好,但到了中午及以後,他會出現沒有耐心、無緣無故發脾氣、比較煩躁的狀態
  • 孩子晚上入睡前容易哭鬧,出現小月齡時期那種過困的鬧覺狀態
  • 到了中午及以後,發現孩子有肢體動作不協調而導致的摔倒情況
  • 中午及以後,能明顯地看到孩子有發呆、打哈欠、揉眼睛、沒精神
  • 如果白天沒有小睡,會明顯影響到夜間睡眠,比如入睡前哭鬧、突然亢奮、入睡困難、睡後大哭
  • 帶孩子出去玩,孩子會在車上睡覺

當孩子出現以上這些表現的時候,其實就表明孩子是需要午睡的,晚上的電量根本不足以維持一整天的消耗,一定要中途休息充個電。

如果孩子的表現是下面這樣的,則說明他確實不要午睡了:

  • 從早上起床到晚上入睡這期間,孩子的情緒很穩定,不會出現暴躁、亂發脾氣等讓人捉摸不透的情況
  • 精氣神十足,完全看不到困意
  • 夜晚睡眠的情況沒有任何影響,包括入睡時間合理,入睡前的狀態正常,一晚上都能安睡
  • 夜晚的睡總時長能夠達到11個小時的連續不間斷睡眠
  • 如果白天在正常的午睡時間段睡著了,夜間就得花很長時間才能睡著
  • 白天讓孩子午睡,但孩子躺在床上真的就是睡不著

以上這些表現則說明孩子真的不需要午睡了,其中夜間睡眠能夠達到11個小時的連續睡眠這個參照標準是個硬性標準,我們必須保證孩子的夜間睡眠總時長是足夠的,所以如果孩子夜間睡眠時長達不到這個年齡段的時長標準,不夠11個小時,那麼你就需要仔細觀察一下他白天的行為舉止,以此來客觀判斷他是否需要白天小睡一下來彌補夜間睡眠,而不是因為孩子不願意睡就真的不讓他睡了。

雖然有一些孩子確實不需要午睡了,但是如果可以的話,堅持讓孩子午睡是很有意義的,就像我們成年人保持午休的習慣一樣。

新的研究指出,白天的小睡有利於身體健康,讓孩子受益終生,所以,當您一直想「我的孩子何時可以放棄小睡了」這個問題的時候,最好的答案就是「永遠不要放棄小睡」--------《寶寶不哭之白天小睡》

睡眠缺失的孩子,或者說在疲倦狀態下的孩子,特別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比較短,認知能力、社交能力都會受到影響。

回想一下我們上學的時候,下課鈴一響,同學們都趕緊趴在桌子上睡覺,尤其是下午的第一、二節課,困得睜不開眼睛,如果能夠午睡一會兒,學習狀態則完全不同。

所以,如果可以的話,請堅持讓孩子午睡。

不過,就像文章開頭那個媽媽的煩惱一樣,讓一個2、3歲的孩子午睡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自己的孩子兩歲半,前段時間也在拼命抵抗午睡,明明很困但就是不睡,這是為什麼呢?

那些明明需要午睡的孩子為什麼不肯睡覺的原因

1、為了玩,抓緊一切時間玩

那些2、3歲的孩子啊,如果用成語來形容他們就是「生龍活虎、活蹦亂跳、上躥下跳、精力旺盛」,號稱「鐵人三項運動員」,此時的他們已經完全取得了自己身體的控制權,世界那麼大,才不要回家。

他們對生活充滿了激情,在家裡有玩具,在外面有小夥伴,根本玩不夠,午睡在他們看來根本就是浪費時間,他們才不管午睡對自己身體有啥好處,總之在沒玩夠之前,休想讓我睡覺。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正坐在地上擺弄他心愛的小汽車,此時你讓他睡覺很可能就是對牛彈琴,你決定來硬的,抱起他就往臥室走,你會發現他們掌握了一種讓你抱不起來的對抗姿勢,像個泥鰍一樣從你手裡滑到地上。

2、一直沒有養成規律的作息

很多孩子在小月齡階段就沒有養成過規律的作息,睡覺完全沒有固定的流程和時間,一切隨緣,那麼這樣的孩子到了2、3歲以後,午睡、夜晚睡覺更不願意按部就班了。

規律的作息安排對孩子的影響體現在秩序感的建立上,到點睡覺、到點吃飯、到點活動已經成為他體內的「作業流水線」,不用家長費太多心思,只需要按照時間表執行就行,而沒有規律作息的孩子,本身生物鐘的運轉就不按套路出牌,一天一個樣,午睡自然就很難固定下來。

如何確保孩子的午睡能夠順利進行呢

1、早上不要睡懶覺

有些孩子前一天晚上睡得很晚,家長一般都會讓孩子次日睡個懶覺,比如睡到九點左右(實際上很普遍的現象是晚睡會導致早醒),如果九點左右起床,那麼早餐、早上的戶外運動、午睡基本上都會推遲,一整天的作息相當於全部後移了,午睡自然要麼沒有要麼接近黃昏。

因此,不論孩子前一天幾點睡著的,第二天早上請保證孩子在7:30左右起床,這樣的話午睡才能按時進行,晚睡情況也會逐漸改善,作息規律慢慢就會走上正軌。

2、不要錯過早晨的戶外活動

不論多大的孩子,「吃玩睡」的科學作息模式都是非常有效的,孩子早上起來以後,吃完早飯就出去運動吧,2、3歲的孩子適合騎車、攀爬、跑步、跳躍等耗能比較大的運動,時間保證在1小時以上,玩得暢快了,午飯吃得好,午睡也有著落。

如果孩子起的晚,洗漱、早飯這一系列事情做完,估計已經10點多了,戶外活動的時間就會被擠掉,所以,保證早起也是戶外活動能夠順利進行的前提。

3、午睡也需要睡前流程

大家都知道夜間入睡前需要固定的、充滿儀式感的流程,其實午睡前也是需要的,尤其是大孩子,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午睡是一件浪費時間的事情,所以建立一套有趣的睡前流程能夠讓他們欣然接受午睡。

午睡的睡前流程和夜間睡前流程其實沒有多大差別,可以直接照搬:

  • 午飯結束後開始進入午睡睡前流程
  • 可以將臥室窗簾稍微拉上,使光線不要那麼強烈(此步驟不適合小月齡寶寶)
  • 打開輕柔的音樂
  • 和孩子一起躺在床上看書
  • 等待入睡

睡前流程的目的就是讓孩子保持安靜,情緒不要太激動、興奮,音樂、看書這些舒緩的活動就能發揮很好的鎮靜效果,創造一個「安靜時分」(因為篇幅有限,下一篇文章將詳細講一下安靜時分的重要性)

4、學會判斷孩子的疲倦狀態

在講小月齡寶寶的睡眠時候說到過一個詞叫做「睡眠時機」,大孩子其實也有睡眠時機,並不是說孩子大了以後就不需要捕捉這個信號了,我們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判斷孩子是否疲倦了。

1)行為表現

  • 活動強度降低,變得越來越安靜
  • 對玩具、周邊的人都失去了興趣
  • 眼神呆滯、注意力不集中、開始犯迷糊
  • 眨眼速度減緩、上下眼皮子打架
  • 會哼哼唧唧、發脾氣、粘人
  • 沒有斷奶的孩子開始找奶吃,想要奶睡
  • 一直哈欠連天

大體上的表現就是這些,如果家長仔細觀察還會發現自己孩子獨特的睡眠信號,比如我兒子,因為膚色比較白,發困的時候眼圈就開始發紅,有一次出去玩沒有午睡,到了下午困到極限的時候,兩個眼袋發青發黑,還有些浮腫,嚇了我一跳,以為是眼睛發炎了,等到次日睡醒來眼袋又恢復了正常。

2)清醒時間標準

不同年齡的孩子兩次睡眠之間的清醒時間是不一樣的,總體趨勢肯定是保持清醒的時間會越來越長,下面這些時間數據可以作為參考,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大概計算一下,孩子清醒到幾點的時候就可能撐不住了,那麼接下來就可以注意觀察他的疲倦信號了。

  • 18個月:4-6小時
  • 2歲:5-6.5小時
  • 3歲:6-8小時
  • 4歲:6-12小時

以2歲的這個數據為例,假設孩子早上7點起床的,那麼到了中午12點-13:30之間,就是他要開始犯困的時間了,到這個時間段他應該會表現出疲倦信號。

當孩子出現睡眠信號的時候,就說明他疲倦了需要睡覺,那麼這個時候就趕緊帶孩子上床準備睡覺,不要耽擱,因為很有可能會錯過睡眠,大孩子不像小月齡寶寶,困極了開始鬧覺,他們抵抗睡眠的能力只會越來越強。

孩子錯過小睡該怎麼辦

我們經常會帶孩子出去玩啊,聚會之類的,那麼很容易就錯過午睡,到了下午4、5點的時候孩子就困了,這個時候讓不讓孩子睡覺呢?

個人建議可以這樣解決

  • 困了就睡,但不要睡太久,時間控制在45分鐘左右即可,讓孩子打個盹,如果是在車上,孩子晃著晃著就睡著了,那麼下車的時候叫醒他就行。
  • 緊接著把晚飯、夜間入睡時間全部提前,讓孩子早早入睡。

【墨仔媽媽寄語】

很多家長擔憂自己的孩子不午睡上幼兒園以後該怎麼辦,首先我們應該要確認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的不需要午睡,很多情況下,孩子並不是真的不困,而是因為文中所說的那些客觀原因導致的錯過小睡,因此,家長要先判斷,再進行調整,保持小睡的習慣還是有諸多好處的。



我是嬰幼兒睡眠顧問墨仔媽媽育兒,專注分享嬰幼兒睡眠、大運動發展、母乳餵養知識,感謝您的關注、點讚、評論及轉發哦

相關焦點

  • 孩子不午睡,就硬逼他睡?
    開學了,很多家長,尤其是家裡有娃初入園的家長,看著在家不午睡的娃,就開始覺得頭疼了。畢竟,聽說幼兒園是要求午睡的……孩子不午睡,到底要不要逼孩子睡午覺呢?不午睡≠睡眠不足孩子所需的睡眠時間有個體差異的。有些孩子通過夜間睡眠,就可以充分休息,確實不需要白天睡眠的補充。而且隨著孩子年齡增加,這種現象也會變得更加明顯。
  • 孩子這樣午睡反而影響健康?科學午睡表明:睡得多不如睡得對
    家長們都知道孩子午睡的好處很多,但有些孩子不願午睡,只能家長去逼著孩子午睡,或者沒有良好的午睡習慣,這令很多家長頭疼不已。但你知道嗎?孩子的午睡大有學問,專家表示,每個孩子的午睡習慣不同,家長們應該為自己的孩子「一對一定製睡眠」。
  • 寶寶不午睡,幼兒園排隊扇耳光,一招教你判斷孩子需不需要午睡
    小美今天就跟大家說道說道逼孩子午睡,小心2大「後遺症」有研究表明只有25%的4歲兒童和15%的5歲兒童還有午睡的習慣大多數寶寶都不!愛!午!睡!>孩子是否需要午睡?不能「強娃所難」並不意味著要完全否定午睡孩子到底需不需要午睡還是要依據狀態而定畢竟充足的睡眠對寶寶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
  • 孩子的午睡需求影響聰明度?兒科醫生:假的,不想睡就不睡
    鄰居家有個4歲的小男孩貝貝,因為疫情的原因今年一直在家待著,每天中午都會聽到貝貝媽媽的怒吼聲:「中午該睡覺了,再不睡我可要揍你了!」孩子卻帶著哭腔說:「媽媽我不困,我不想睡。」很明顯貝貝想要拒絕,但每次都逃不過媽媽的魔掌,有時甚至會伴隨著眼淚進入睡眠,一次社區親子活動中,貝貝媽媽和幾位鄰居就說到孩子的睡覺問題,貝貝媽媽率先表示:「孩子必須得午睡,不睡影響孩子的聰明度,每天要求貝貝最少睡2個小時。」
  • 2歲寶寶一定需要午睡?為什麼有些孩子就是不肯睡?媽媽不要多慮
    曉月家的孩子2歲了,坐、爬、走都沒問題,對外界事物也逐漸有了清晰的認知。可讓曉月鬱悶的是:每當到了中午時,都想讓孩子睡一會兒,問孩子「你睡不睡覺?」,她卻回應說「我就不睡!」。2歲寶寶到底要不要午睡呢?
  • 幼兒園強制午睡悲劇合集!孩子需不需要午睡,看兩點就知,別強迫
    文 | 幸孕姐不久前,西安一家幼兒園被曝出老師打孩子事件,原因是午休時,有的孩子不願睡覺,老師便通過這種方式強迫孩子午睡。事情一經曝光,大家紛紛對其表示譴責。對此,幸孕姐想說,強制孩子午睡,最容易發生意外,難道幼兒園老師不知道後果嗎?
  • 娃幼兒園午睡睡不著,要被老師勸退學…
    因為根據孩子的睡眠發展模式,3歲左右的娃開始進入與成人相同的睡眠模式,不需要天天午睡了。記得當時土根第一天上幼兒園,一天的活動量直接把土根累垮了。當然後來是慢慢適應了。,也是有科學依據的,根據孩子的睡眠發展模式,3歲左右的娃開始進入與成人相同的睡眠模式,不需要天天午睡了。
  • 孩子在幼兒園午睡睡不著,老師這麼做
    翔在公立幼兒園中班,不愛睡午覺。小班時老師說下還勉強躺下睡,上中班後就不願意躺下了。老師跟燕說,中午把孩子領回家睡一段時間,如果孩子還是不能午睡,那就只能轉學了。燕很惶恐。有在幼兒園當老師的鄰居說,幼兒園老師也很辛苦的,2-3個人照顧30個左右的孩子,活動、遊戲、講故事,午間需要休息補充體力。但是如果有孩子不睡,老師就沒辦法休息。確實理解老師的不易。
  • 孩子午睡很重要,若是4點不注意,孩子傷身體不如不睡
    朋友家的孩子欣欣今年3歲了,性格活潑可愛,精神頭特別足,可以玩一整天也不嫌累,最近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級,欣欣媽媽擔心孩子在幼兒園不習慣午睡,試著幫助孩子提前養成午睡的習慣,結果每次中午欣欣都不愛睡覺,這讓朋友很著急有點擔心。
  • 午睡不睡危害大,哄睡方法大比拼,總有一款適合你
    小孩不睡覺,全家齊上陣,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0-2歲的小孩,午睡和晚睡都困難,3-5歲的小孩午睡困難,有沒有?針對這些小孩不睡覺,咱們看看都有什麼好辦法。把哈子抱在懷裡,嘴裡念叨著,胳膊搖晃著,是能哄睡著,可是放不下,一沾床就醒,那就抱著睡吧。2、 悠著睡,這個需要全家總動員,搞個小床單,4個大人一人拿一個角,小孩放中間,然後開啟人工吊床模式,4個大人一起搖晃床單,直到小孩睡著,放到床上。3、 開車睡,這個更高級,抱著孩子出門上車,開著小汽車溜達幾公裡,把小孩晃悠睡著了,抱回家,放到床上接著睡。
  • 要不要午睡?趴著睡還是躺著睡?
    初中學習壓力大,晚上基本要到11點後才睡,早上6點就要起床,中午不補個小覺,感覺身體吃不消。」小李還表示,在班上,像自己這樣的「睡神」佔多數。 但也有學生表示,午睡因人而異,沒必要「一刀切」。「尤其是學習效率相對較低的人,完全可以利用午睡這段時間來學習。」午睡時間選擇到老師辦公室看書的三年級小學生男生小徐告訴錢報記者。
  • 孩子午睡有這三種壞習慣,會讓疲憊感「成倍增加」,睡了不如不睡
    這樣睡更崩潰浩浩今年進入一年級,家裡距離學校也就10分鐘的路程。為了讓孩子充分休息,下午能有個良好的學習狀態,寶媽幾乎是定時定點強逼著浩浩午睡。而且人在午睡後,大腦和身體各個機能還沒有恢復到正常水平,是需要有一段時間來調整和緩衝的,一下子進入到緊張的學習和工作狀態,反而會適得其反。
  • 怎樣為孩子選圖書? 孩子不願午睡怎麼辦?
    二歲 隨著視覺以及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幼兒能夠用眼睛直視一樣東西,並且能掌握物體或圖形的輪廓以及分辯不同的形狀。 為他選擇畫面清楚,色彩明朗,造型大而簡單的看圖辯物之類的書,內容近於日常生活,題材最好可引起親子間的對話。 父母可利用說故事引發幼兒的好奇心。   三歲 三歲孩子在語言能力方面已經由單字句發展到雙字句或三字句,因此較能與父母或其他人溝通。
  • 孩子到底需不需要午睡?這個問題別一刀切,關注指標更實際
    孩子不午睡,難倒大批媽媽昨天群裡剛聊到孩子午睡的話題,寶媽們一談起「別人家的寶寶」,都羨慕得不得了。上午一小覺,下午一小覺,晚上又是美美的一覺到天亮。再一看自家的熊寶寶,簡直沒有規律可言,從一歲開始就經常拖到下午二三點才睡,有時乾脆就不睡,兩歲的生日過後,午睡是什麼?完全不知道。
  • 小孩到底要不要午睡?兒科醫生建議:能不睡就不睡
    除了保證有質量的夜間睡眠,家長們還會讓娃中午小睡一會,為了讓其身體得到休息,更有活力地面對下午的學習和娛樂。不過午睡的時間有講究,睡得時間多並不代表睡得好。家長注意把握分寸,否則錯誤的午睡方法反而會耽誤孩子的成長。
  • 孩子需不需要午睡?科學家們研究發現:要看孩子的三種表現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在許多媽媽的認知裡,孩子需要午睡才能恢復精力,這也是一種良好的睡眠習慣,因此即便孩子不願意,也會經常會哄著他睡個午覺。因此,還是讓我們回到最根本的問題上來吧,拋開家長的意願,孩子到底需不需要午睡?
  • 別強迫孩子午睡,當心傷智力毀身高,究竟需不需要睡,看三點就知
    ,和同齡人的差距不止是學習1、免疫力據德國睡眠專家通過研究發現,人體在中午1點是白天睡眠的高峰階段,此時如果能夠睡個短覺,可以有效刺激體內的淋巴細胞,導致免疫細胞更活躍,從而促進免疫力的提升。孩子在經歷一上午的活動後,腦力和體力都處於一種倦怠的狀態,會讓他們感覺到疲勞,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會有所下降,如果能夠午休,就能夠調節孩子的神經系統,然後以更好的狀態恢復工作。
  • 寶寶、小孩中午睡不著,幼兒園可以強制午睡嗎?
    有研究表明:只有25%的4歲兒童和15%的5歲兒童還有午睡的習慣,大多數寶寶,都不~愛~午~睡!  孩子是否需要午睡?看狀態!  不能「強孩子所難」,並不意味著要完全否定午睡!小孩到底需不需要午睡,還是要依據狀態而定!畢竟,充足的睡眠,對寶寶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
  • 新生兒睡不踏實怎麼辦?孩子睡多久才叫「睡飽」了?
    文/嫻寶蠶豆麻麻姐妹發來微信說,自己家剛出生不久的寶寶總睡不踏實,請教新生兒睡不踏實怎麼辦?就如前面說的,如果蠶豆沒有午睡到六七點就蔫了,會易怒、煩躁、行為障礙、活動能力降低等表現,這就是睡眠不好造成的能量不足所致。所以,孩子能擁有好的睡眠還是非常重要的。那孩子睡多久才叫「睡飽」了?
  • 有一種崩潰,叫孩子不午睡
    老母親比孩子更需要午睡 誰家還沒有一個不愛睡午覺的娃,每次聽到哄睡這兩個字,老母親都禁不住老淚縱橫。坦白地講,在睡午覺這件事上,比起孩子的需求,其實是大人更需要「孩子午睡」,帶小屁孩一整天,就猶如打一場攻堅戰,午睡就是決戰雙方的停戰時刻,讓老母親喘口氣,回回血,積蓄起對付下半日和晚上繁重勞作的精神和肉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