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故宮典藏珍寶:皇宮裡的精美唾器,卻也有重臣將痰吐侍女嘴裡

2021-01-16 走遍世界博物館

作者:M·辰

#瀋陽故宮篇-3#

親愛的小夥伴們,感謝您一路支持、跟隨「走遍世界博物館」從文明古國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臘、墨西哥、伊朗、中國一直走到歐洲系列的俄羅斯以及亞洲系列的土耳其等。現在,中國篇之——瀋陽故宮篇正在進行中……速度圍觀啦!

(掐絲琺瑯蓮蝠長方手爐,清中期)

瀋陽故宮是清代初期營建和使用的皇家宮苑,始建自努爾哈赤時期,建成於皇太極時期,是清朝在關外時期營造的龐大宮殿建築群,又稱盛京皇宮,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世界文化遺產。

清朝遷都北京後,盛京從昔日的「輦轂之地」轉變為「國初舊都」,盛京皇宮也成為「陪都宮殿」。之後,歷代皇帝源源不斷地把數量龐大的瓷器、琺瑯器、銅器等宮廷珍寶運送至此,並把歷朝聖訓、實錄、玉碟等珍藏在這裡,盛京皇宮由此成為名副其實的內務府大庫,所藏宮廷器物也以數量之多、種類之繁、製作之精而聞名於世。

今天,咱們就來欣賞一組瀋陽故宮博物院所藏珍寶:

皇宮裡那些不起眼卻價值連城的小玩意兒

(本文圖片由M·辰、色影拍攝,版權所有)

一、手爐

喜歡看清劇的小夥伴們一定對上面這件東西不陌生,皇宮裡的女眷們到了冬天幾乎人手一個,甚至是皇上的手中也離不開它——手爐。手爐,也稱「袖爐」、「捧爐」或「火籠」,其由火盆發展而來,是舊時中國皇宮和民間普遍使用的取暖工具。

手爐通常由爐蓋(爐罩)、爐身、提梁(提柄)三部分組成,爐身結構分為內膽和外殼兩部分;外殼多以漆器、銅器、琺瑯等工藝進行製作和裝飾,內膽為銅製;形狀有長方形、圓形、橢圓形等。使用時將燃碳放入內膽,通過內外兩層的空氣傳導,使人手捧時暖而不燙,起到暖手活血的作用。

據記載,清宮手爐取暖所用之碳取自易州所產硬木燒制而成,稱為「紅籮碳」。其堅硬耐燒,灰白不爆,使用起來極為方便,是手爐燃料的上乘之物。

最早的手爐出現於明晚期,是當時文人雅士几案上冬季常備的物件,它一來可用於暖手,二來也可作為書房文案的一種裝飾,顯得風雅逸致,別有一番斯文味道。到了清代,手爐傳入宮中,作為皇家御用品,其製作工藝得到進一步提升,併集多種工藝於一身,呈現出多姿多彩的藝術風貌。

(畫琺瑯瓜瓣花卉唾盂,清中期)

二、唾盂

唾盂,是文明用語,也稱「唾壺」、「唾器」,翻成大白話就是:痰盂。但在皇宮這種高大上的地方直接說「痰盂」,確實很不適宜,皇宮就不是個接地氣的地方。

話說回來,皇宮裡不能說痰盂(多噁心啊),咱寫文章也不能用這種讓人不舒適的大白話,所以本文也必須使用文明用語:唾盂。OK!

唾盂,最早是古代貴族宴飲時用來盛放獸骨和魚骨的容器,稱為「渣鬥」。想必當時的古人根本不需要唾盂這種費事兒的東西,有貨直接隨地唾即可。唾盂這種東西一定是文明到了一定程度後的產物。之後,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渣鬥逐漸演變為唾器(渣鬥仍保留,唾器為其衍生物)。

唾盂,直到上世紀還一直出現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其出現場合大到領導人會見外賓時兩沙發之間的小桌前,小到普通家庭的桌椅旁,都有它不卑不亢的身影。

清宮中的唾盂通常由上蓋和下盂兩部分組成。此件畫琺瑯瓜瓣花卉唾盂整體呈淡黃色地,以工筆重彩描繪多種花卉、瓜果與蝴蝶等,因蝶與「瓞」諧音,故該圖案有「綿綿瓜瓞」之意,寓意子孫昌盛。(綿綿瓜瓞:一根綿綿不絕的藤上結滿了無數大大小小的瓜,出自《詩經》)

唾器自發明以來一直就是一件文明用器,但在使用「唾器」上卻有些人極為變態、噁心、令人作嘔。

據記載,清重臣李鴻章在英國參加某貴族宴會時,席間就將一口濃重的肺物吐在了香檳酒杯裡,令舉座失色……還有更過分的,明朝的嚴世蕃(嚴嵩之子)每次咳嗽之後要將肺物吐在美豔的侍女嘴中,他一咳嗽侍女就張開嘴準備接應,之後再由侍女轉吐他處……

好啦,就說到這兒吧,再說辰館真要吐了。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百家號「走遍世界博物館」,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館。謝謝!

相關焦點

  • 瀋陽故宮典藏清宮珍品亮相國博
    畫琺瑯三羊開泰六角盆景以盛京皇宮為基礎建立的瀋陽故宮與北京故宮並列為目前中國僅存的最完整的兩大古代宮殿建築群,典藏有十分豐富的清宮珍貴文物。此次展示了200餘件(套)清宮藝術珍品,其中既有威嚴莊重、典雅靜穆的禮儀用器,帝後玉寶、玉冊,富麗華美、工巧藝絕的陳設佳器,紋飾精美、寓意吉祥的生活用器;又有富有文人意趣的君臣書畫,法相莊嚴、裝飾華美的金銅佛造像等。此外還精選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30餘件(套)清宮器物同場展出。
  • 康熙臨董其昌行書現身,瀋陽故宮藏清宮珍品在國博展出
    盛京皇宮是清朝入關前的政治中心,備受歷朝皇帝的重視。瀋陽故宮博物院以盛京皇宮為基礎建立,典藏有十分豐富的清代宮廷藝術珍品。康熙臨董其昌行書詩軸,詩後署款「臨董其昌」展覽海報瀋陽故宮博物館館長李聲能在接受遼寧媒體採訪時表示,瀋陽故宮十分重視原創展覽的策劃和展示,注重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傳播,陸續推出了「金玉滿堂——瀋陽故宮的奢華典藏」「龍耀帝鄉——清代宮廷御用品展」等精品展覽,此次與國家博物館合作推出的「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就是在這些精品展覽的基礎上,雙方緊密合作不斷打磨而成的
  • 瀋陽故宮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合作辦展——金滿堂,玉滿堂擺駕進京展典藏
    1月7日,記者從瀋陽故宮了解到,「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自2020年12月31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以來,大受觀眾的歡迎。在為期3個月的展覽期間,將為觀眾揭開中國最後一個皇朝的神秘面紗,展現清代宮廷藝術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最高工藝。
  • 東北瀋陽也有故宮,這是中國現存僅次於北京的最完整的皇宮建築
    一、視頻講解趁除夕有空而且人少,我來到瀋陽路看看瀋陽故宮附近尋求過年的氣氛,但是今年由於病毒的緣故所有博物館都關閉了,那麼我就在視頻裡為大家簡單講解一下當天我所見到盛京皇宮(瀋陽故宮)吧!視頻走起!我今天在視頻裡所拍攝的就是瀋陽最著名的標誌建築「一宮兩陵」的盛京皇宮,它就坐落在瀋陽方城裡的瀋陽路上。瀋陽路當年規劃修建了清代一條街,貌似始終不太火,當然這對保護文物有好處。瀋陽故宮又稱盛京皇宮,陪都宮殿,在皇宮兩旁都立有下馬碑,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可惜啊二十多年前被一輛沒下馬奔馳汽車給撞毀了一座!
  • 瀋陽故宮、北京故宮、臺北故宮三個故宮各有什麼特色?
    故宮指的是皇帝住的地方,也叫皇宮,可臺北皇宮並不是皇帝的居所,它比較特殊,臺北故宮確切地講應該是叫博物館,裡面收藏了大量的稀世珍寶。再加上北京故宮的展品都被放在舊木質的展廳裡,不能進行隨意改造,沒法用現代化手段使展品更加美倫美奐,所以會給人一種錯覺。
  • 瀋陽故宮的歷史變遷
    清朝入關前,其皇宮設在瀋陽,遷都北京後,這座皇宮被稱作「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後來就稱之為「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一共住過3位清朝皇帝: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 努爾哈赤把後金都城從遼陽向南搬到了瀋陽;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則在瀋陽建立了清政權;最後從瀋陽出發進北京紫禁城的,是他的兒子福臨,他做皇帝時,才6歲。
  • 中國旅遊景區大全之瀋陽故宮
    世人提到「故宮」時,默認指代的是「北京故宮博物院」,但其實,能稱之為「故宮」的,還有瀋陽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和南京明故宮(又叫「南京紫禁城」)。說起瀋陽故宮,別覺得它名氣沒有北京故宮大,就瞧不起它。其實瀋陽的故宮裡不但珍寶數量大,精品也有不少,今天就給各位介紹幾件。
  • 除了北京故宮、瀋陽故宮、臺北故宮以外,中國其實還有一個故宮
    在明清兩代,北京故宮又被人們叫做紫禁城,宮內的主體建築主要分為外殿和內殿兩個部分。外殿主要由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組成,平日裡是朝廷舉行重大儀式使用的場地。而內殿則是由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構成,這是皇帝和妃嬪子嗣們日常起居的地方。 到如今,北京故宮已經成為了5A級旅遊景區,吸引著眾多中外遊客前往膜拜。
  • 中國為什麼會有三個故宮,瀋陽故宮、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
    那些運送出去的文物,就有很多來自北京故宮。其實在全面抗戰之前,國民政府已經把故宮裡的很多珍寶運出,以防落入日寇之手,沒想到時局如此不利,國寶很快又要面臨轉移命運。據統計,國民黨在離開大陸前,運到臺灣的故宮文物一共有2900多箱。
  • 「有界之外」亮相故宮,呈現中西方珍寶薈萃與文化融合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表示,此次合作展試圖讓藝術靈感與精湛工藝在古老的紫禁城中精彩碰撞。澎湃新聞了解到,此次展覽集結了來自卡地亞與故宮博物院的藏品,同時也有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澳大利亞國立美術館、卡達博物館、瑞士拉夏德芳國際鐘錶博物館等博物館的藏品,共展出了800餘件藝術作品,最早展品可追溯至明代。
  • 沉睡在瀋陽故宮的旗袍珍藏:正版后妃穿著典範
    中國網5月28日訊 沉睡在瀋陽故宮的旗袍珍藏,歷數百年歲月的遮掩,於日前再次躍入人們的視野。作為首屆中國旗袍文化節暨「盛京1636」第三屆瀋陽國際旗袍文化節中的一個活動亮點,這裡正舉辦「花樣旗裝——瀋陽故宮館藏清宮后妃袍服展」。記者了解到,該活動已吸引大量觀眾前往,共同感受旗袍的文化魅力。
  • 瀋陽故宮博物院、張氏帥府博物館景區開放公告
    停止售票:15:45閉館時間:16:30(法定假日逢周一不閉館)精美展覽3月17日,瀋陽故宮恢復對外開放,線上轉線下,為滿足廣大觀眾的觀展需求,我館特將五個展覽延期。「金玉滿堂——瀋陽故宮的奢華典藏」「館藏珍寶展」「皇帝賀歲——清宮年事文物特展」「春色滿園——瀋陽故宮藏清代書畫展」「盛京禮物——瀋陽故宮迎春文化創意展」
  • 北京故宮珍寶館裡,到底藏著什麼寶?
    如今,涅槃重生於20世紀的紫禁城搖身變成了向國內外遊客敞開大門的故宮博物院,每天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國數萬遊客,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三大殿,以及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再加上御花園都是故宮中軸線上遊客必經之地。在故宮博物院的東區,還有兩處藏有頂級珍寶的宮苑同時也是嗅覺靈敏的遊客必到之處,它們就是鐘錶館和珍寶館。
  • 僅次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皇宮建築,瀋陽故宮值得打卡嗎?
    ▲ 圖為瀋陽故宮瀋陽故宮是僅次於北京故宮之外最完整的皇宮建築群,在建築上集漢、滿、蒙為一體。整個瀋陽故宮共有300多間建築,20餘個院落。▲ 圖為瀋陽故宮崇政殿北京故宮的琉璃瓦以鑲以黃剪邊,而瀋陽故宮的琉璃瓦則是鑲綠剪邊。在當時,黃剪邊是皇宮和廟宇的專用,親王則是以綠剪邊。
  • 這16本書,帶你走進一座「紙上的故宮」
    《故宮物語(譯文紀實)》作者: [日] 野島剛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4個故宮,36件珍寶,90個故事。國家寶藏的前世今生,故宮藝術的典藏讀本。本書以故宮博物院館藏國寶級古畫為引,以精美的文字解開中國古典藝術的「達·文西密碼」。
  • 皇帝的玩具箱——臺北故宮典藏數十件清代多保格
    臺北故宮典藏的「碧玉雕花多寶格」,裡面各式珍寶,如同皇帝的玩具箱。由臺灣公視與ARTE法德藝術電視臺合作,歷經兩年的策劃、拍攝,一部呈現多寶格之美的紀錄片「皇帝的玩具箱」最近入圍二○一○蒙特婁藝術影展,中午將在信義誠品店舉行首映會、今晚十時在公視首播。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了數十件清代多寶格,不只內含諸多珍寶,多寶格的開合,有相當多機關,隱藏著參不透的謎,小中現大,成為世界的縮影。
  • 臺灣:賞絕世珍寶 讀悠悠歷史
    賞絕世珍寶 讀悠悠歷史去過臺北的人都知道,到臺北,如果只有一天時間,只能玩一個地方,最應該去的地方一定是故宮,臺北故宮!臺北故宮不是古蹟,卻因藏有中國歷代稀世珍寶、頂級精品文物而聲名遠揚。這裡的每一件藏品都大有來歷,那是一段顛沛流離、輾轉萬裡的辛酸歷程。臺北故宮博物院坐落在臺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依山傍水。
  • 土耳其的託普卡帕,珍寶無數,堪稱土耳其的「故宮」
    在土耳其的託普卡帕皇宮,這裡珍寶無數,可以堪稱是土耳其的「故宮」,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很多愛旅遊的小夥伴都知道,土耳其是一個,擁有著非常重要地理位置的國家。特別是最大的城市,也是這裡經濟中心的伊斯坦堡。
  • 喉嚨裡卡痰吐不出來,嘴裡黏膩發苦?別急,知道了原因就好解決了
    喉嚨裡總有痰卡著,是一件讓人特別不舒服的事情,痰就卡在喉嚨裡,吐不出來也咽不下去,嘴裡會有種黏膩感,還常常發乾發苦,口氣會變得不清新,每天早上刷牙時,還會常常乾嘔。其實痰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當呼吸道內有髒東西時,呼吸系統為了排出髒東西,就會分泌出更多的黏液,把髒東西黏住,變成痰。吐痰其實是一種排出呼吸道髒東西的方式。偶爾有痰,或者感冒時有痰,這都是正常的。但是,若總是有痰,這就不正常了。引起喉嚨卡痰的原因較多,先找到原因,問題就好解決了。
  • 北京故宮、瀋陽故宮、臺北故宮,他們都是做什麼的你清楚嗎?
    說起故宮,在我們的腦子裡第一反應就是北京故宮了。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還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北京故宮,值得每一個國人去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