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是五月天粉絲必遊之地 去故宮博物館要注意開放時間

2020-12-18 伊秀女性網

很多人都喜歡去臺灣旅遊,在臺灣你可以感受到與大陸不一樣的風土人情,而且還可以買到很多便宜的用品。臺北故宮博物館文化內涵很高,是值得一遊的景點。

到臺灣旅遊,感受與大陸不一樣的風土人情與景色,是很多人的目標,或者早已被規划進日程中。臺北作為臺灣的省會,是去臺灣旅遊不可不去的一個地方。天團五月天有一首歌是《任意門》,裡面提到了很多的臺北的小景點。五月天是臺北土生土長的樂團。有很多五月天的粉絲為了偶像而去臺北,走他們走過的路,感受他們生活過的地方。

五月天的歌曲中提到了信義路校園、七號公園、無名高地這類不出名卻陪伴了他們很多年的地方。而臺北也有很多世界著名的景點,臺北故宮博物院攻略就是其中之一。它被稱為是全球四大博物館之一,所以去臺北如果不去這個地方,會有遺憾。如果有學生證的話,進入博物館只用80臺幣,門票價格也不算高。而且在周末晚上是不用門票。

臺北故宮博物館對臺灣省內市民也不是免費開放的。其次,要注意的是博物館的開閉門時間,有很多人因為去的時間不對,錯失了遊覽博物館的機會。故宮展覽館和圖書文獻館是每天開放的。

而如果你對張大千先生感興趣的話,要選擇非周一和國家法定節假日的日子去,並且要提前預約。至善園也是周一閉館。去臺灣是要籤證的,出發前要注意檢查是否帶上了《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旅遊籤注、入臺證。【原創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相關焦點

  • 五月天景點|和男朋友約會—五迷必去的地點
    五月天《好好》MV拍攝地北投公園 : 臺北市北投區光明路像地熱谷還有溫泉博物館都是北投必去的地方,但是我們兩的攻略沒有做好,去的那天剛好都閉館,所以只能在門口拍拍照,假裝自己去過了。地熱谷 : 臺北市北投區溫泉路除農曆除夕日、大年初一及每周之周一不開放外,每周二至周日早上9時至下午5時免費開放
  • 臺北故宮餐桌上的"珍寶"(組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中國經濟網臺北12月30日訊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遊臺灣的必去之地院內收藏有自北平故宮博物館及瀋陽故宮,熱河行宮運到臺灣的諸多文物,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臺北故宮博物院為保護文物,禁止遊客拍照。
  • 珍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館裡的七大國寶,有生之年一定要去看一眼
    臺北故宮又稱臺北故宮或中山博物院,屬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1965年在臺北市陽明山建成,其包含了大量清代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熱河行宮中的藏品,是臺灣仿北京故宮建造的一座大型歷史博物館。相信了解臺灣的都知道,臺北故宮一直以來就號稱國寶眾多,更是頻頻展出一眾珍品和孤品。
  • 臺北哪裡好玩兒 臺北故宮博物館值得一去
    和朋友、和愛人或者是獨自一人,離開家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既可以開闊眼睛又可以豐富生活。世上好玩兒的地方那麼多,那在臺北,什麼地方值得一去呢?要說到臺北值得一去的地方,臺北故宮博物館一定是其中之一。下面就來為大家說說故宮博物館為什麼值得一去!「臺北故宮博物院」又被叫做「國立故宮博物院」,它的原始名字是中山博物院。
  • 「去中國化」?臺灣有人建議臺北故宮改名「華夏博物館」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申宏攝26日,臺灣「文化部」在「立法院」教委會針對「如何推動後疫情時代博物館、美術館、表演藝術館舍及各文化館舍之數位策展、線上藝文、數位行銷與服務」進行專題報告,多位「立委」針對臺北故宮與「文化部」合併一事質詢。
  • 最年輕的故宮——臺北故宮
    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臺北故宮博物院座落於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建造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佔地總面積約16公頃。為仿造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廣場聳立五間六柱沖天式牌坊,整座建築莊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
  • 圖文:去臺灣旅遊「必遊景點」(全文)
    去臺灣「必遊景點」包括:臺東縣蘭嶼,綠島,屏東縣墾丁公園,嘉義縣山,南投縣日月潭,清境農場,溪頭園區,臺北縣淡水金色水岸和八裡左岸公園,臺北故宮博物院和臺北101大樓,花蓮縣太魯閣。
  • 臺北遊記:101、臺北故宮博物館
    昨晚,我們去了臺北101觀賞夜景,或許是因為太高了,或許是因為與期待值有很大的差距,或許是因為隔著玻璃,並沒有覺得很壯觀或很美。個人覺得,或許在陽明山觀臺北夜景會更有FEEL呢!點擊翌日......今天睡到九點多起床,然後收拾行李,打個的搬去臺北的一家大酒店落腳。整頓好行李後,與兩個表妹一起去茶餐廳吃了粵菜(好感動,好多天沒吃米飯了,此時深刻認識到自己是地地道道的廣東人),吃完飯後我們就去臺北故宮博物館。
  • 臺北詳細的攻略指南 自由行必去的幾個景點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臺北必去的一個景點,整棟博物館的建築是非常傳統的中國式宮殿。臺灣是臺灣省省會,近幾年來越來越多大陸居民申請到臺灣遊覽。臺灣對中國大陸居民申請的要求也降低了。臺北故宮、陽明山、總統府、自由廣場、國父紀念館、101大樓等都是臺灣的著名景點。臺北故宮博物院是非常著名的博物館,因為坐落於山的旁邊,整棟博物館的建築又是非常傳統的中國式宮殿,所以很多人慕名而來。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去中國化」?新院長竟然說不排除在故宮裡建...
    臺北故宮博物院一直是大陸遊客訪臺必去景點之一。整座建築為白牆綠瓦的中國傳統宮殿樣式,而館內來自大陸的翡翠白菜、毛公鼎、肉形石,更成為必看的故宮三寶。 不過,近日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出「故宮臺灣化」的聲音。隨著臺灣行政機構改組,新任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在與媒體茶敘時表示,上任後的重要任務是讓故宮典藏文物和臺灣文化產生「連結」,讓故宮成為」臺灣人的故宮「。 「本土化」之名行「去中國化」之實 此言一出,立即引發外界對臺北故宮「去中國化」的擔憂。現實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為嚴重。
  • 一個人看完臺北故宮博物館需要30年的時間,而臺北不止有博物館
    這是一座適合自由行的城市,慢下來去體會不一樣的慢生活。來臺北,你不用起大早,睡到自然醒去享受一頓Brunch,喚醒一天的好心情。在臺北的街巷中有很多小資的餐廳,比如《康熙來了》小S強烈推薦的M ONE Cafe就是一家熱門Brunch餐廳,低調奢華的裝修,熱情周到的服務,菜品也是分量足口味地道,記得一定要提前預約,不然可能會等很久。
  • 臺北故宮白天歡迎陸客 夜晚留給本地人
    第1招 聲東擊西  阿里山上不去 就去別處驚喜一下  自赴臺遊開通以來,阿里山就是必遊之地,也讓這座名山不堪重負。從今年3月起,阿里山景區開始實行限客措施,每天只開放6000名團體遊客入園。中午12時以前開放團客3500人;中午12時後,再開放剩餘的2500名團客名額。
  • 繼臺北故宮要「去中國化」後,下一個是臺灣歷史博物館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自新任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上任後宣示,要做「臺灣民眾的故宮」被批「去中國化」後,日前,臺灣歷史博物館前主任秘書徐天福稱,史博館從今年7月1日起,罕見閉館整修3年,從河南博物院考古出土的文物都要被送到臺北故宮、「中研院」史語所及臺灣美術館。對此,徐天福質疑青銅器、唐三彩等中華文化都是從大陸出土,難道是要「臺灣化」?
  • 臺北旅遊該去哪 故宮博物館值得一覽
    臺北故宮,又叫故宮博物館。始建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距今已有九十多年的歷史。整個建築模仿中國古代宮殿式風格,不僅有眾多珍貴的藏品,它還賣許多有意思的紀念品。臺北故宮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館內藏品總量雖然不法與北京故宮相提並論,但是它也珍藏了許多世間珍寶。1.散氏盤。
  • 更名「華夏博物館」?民進黨要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黑手了
    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將改隸屬於臺文化部門管轄,引起爭議。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疾呼要三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關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爭議,經常圍繞在文物歸屬以及文物背後象徵的意義。這次有心人卻從組織改造下手,傳出將改隸臺文化部門,並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臺行政機構的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
  • 更名「華夏博物館」? 民進黨要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黑手了
    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將改隸屬於臺文化部門管轄,引起爭議。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疾呼要三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關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爭議,經常圍繞在文物歸屬以及文物背後象徵的意義。這次有心人卻從組織改造下手,傳出將改隸臺文化部門,並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臺行政機構的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且不論主事者背後的論述及思維為何,但想法之幼稚及不專業,形同兒戲,卻馬上被人看穿。
  • 中國最年輕的故宮,中國三大博物館之臺北故宮的文物來自哪裡?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英文: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也是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為臺灣省規模最大的博物館。
  • 臺灣親子遊之臺北篇
    經過周末的奮鬥,終於如期給大家推送臺灣親子遊之臺北篇了,有的朋友可能錯過了墾丁篇,此次臺灣親子之行一共8天8夜的行程,主要是墾丁+臺北兩地,關於出發前的機票、酒店、證件等準備事項以及墾丁的詳細攻略和美圖。這一篇將介紹臺北的詳細攻略!
  • 博物館很無聊?奧美拍的臺北故宮,比遊樂場還好玩
    宜家不就是個典型案例:家居商場搖身一變,成為消閒空間,哪怕什麼都不需要買,有事兒沒事兒人都樂意去逛逛。這個 idea 放到博物館身上會太大膽嗎?也許並不會。2019 年 9 月,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廣告片《未來,不期而遇》,由臺灣奧美為其量身打造,用極其厲害的洞察和創意,拓展,甚至顛覆了人們對博物館作為消費空間的全部想像。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否認要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
    本文轉自【海外網】;原標題:【傳臺北故宮要改名"去中"惹非議 院長忙否認】圖為臺北故宮資料圖 海外網11月30日電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引起島內輿論鞭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30日連忙澄清稱,「絕對沒有改名問題」。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吳密察30日赴臺「立法院」參與審查預算時稱,一個禮拜以來,關於對臺北故宮的報導,有幾項是誤導,「首先,絕對沒有改名問題,即使『行政院』有問我,也是談對於像『故宮』這種重要博物館行政怎樣安排,但一直沒談改名問題。」他還稱,自己一切尊重臺行政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