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哪裡好玩兒 臺北故宮博物館值得一去

2020-12-18 伊秀女性網

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懂得享受生活、娛樂身心、釋放壓力。而這其中的方式很多,但是其中最受人歡喜、減壓效率最高的方式那就是旅遊了!和朋友、和愛人或者是獨自一人,離開家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既可以開闊眼睛又可以豐富生活。世上好玩兒的地方那麼多,那在臺北,什麼地方值得一去呢?

要說到臺北值得一去的地方,臺北故宮博物館一定是其中之一。下面就來為大家說說故宮博物館為什麼值得一去!

「臺北故宮博物院」又被叫做「國立故宮博物院」,它的原始名字是中山博物院。臺北故宮於1962年開始建造,於1965年正式完工,1966年以「中山博物院」為名正式投入使用,最後定名為「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員佔地總面積約為16公頃,其宮殿的修建樣式是仿照北京故宮博物館的樣式建造的,內藏古今珍品上萬件。也正因為如此,臺北故宮博物院又被稱為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其建築的設計模仿了中國傳統的宮殿建築樣式,米黃色牆壁、淡藍色的琉璃瓦屋頂、青石鋪設的基臺和潔白的白石欄杆。

這所有的一切,都把臺北故宮襯託得更加古色古香、典雅清麗。去到臺北故宮,你自然而然的就會被臺北故宮那一股濃厚的歷史氣息所吸引,走在故宮裡面,細細品味著中國古代傳統藝術與文化的韻味,那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原創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相關焦點

  • 臺北旅遊該去哪 故宮博物館值得一覽
    臺北故宮,又叫故宮博物館。始建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距今已有九十多年的歷史。整個建築模仿中國古代宮殿式風格,不僅有眾多珍貴的藏品,它還賣許多有意思的紀念品。臺北故宮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館內藏品總量雖然不法與北京故宮相提並論,但是它也珍藏了許多世間珍寶。1.散氏盤。
  • 臺北遊記:101、臺北故宮博物館
    昨晚,我們去了臺北101觀賞夜景,或許是因為太高了,或許是因為與期待值有很大的差距,或許是因為隔著玻璃,並沒有覺得很壯觀或很美。個人覺得,或許在陽明山觀臺北夜景會更有FEEL呢!點擊翌日......今天睡到九點多起床,然後收拾行李,打個的搬去臺北的一家大酒店落腳。整頓好行李後,與兩個表妹一起去茶餐廳吃了粵菜(好感動,好多天沒吃米飯了,此時深刻認識到自己是地地道道的廣東人),吃完飯後我們就去臺北故宮博物館。
  • 繼臺北故宮要「去中國化」後,下一個是臺灣歷史博物館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自新任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上任後宣示,要做「臺灣民眾的故宮」被批「去中國化」後,日前,臺灣歷史博物館前主任秘書徐天福稱,史博館從今年7月1日起,罕見閉館整修3年,從河南博物院考古出土的文物都要被送到臺北故宮、「中研院」史語所及臺灣美術館。對此,徐天福質疑青銅器、唐三彩等中華文化都是從大陸出土,難道是要「臺灣化」?
  • 一個人看完臺北故宮博物館需要30年的時間,而臺北不止有博物館
    這是一座適合自由行的城市,慢下來去體會不一樣的慢生活。來臺北,你不用起大早,睡到自然醒去享受一頓Brunch,喚醒一天的好心情。在臺北的街巷中有很多小資的餐廳,比如《康熙來了》小S強烈推薦的M ONE Cafe就是一家熱門Brunch餐廳,低調奢華的裝修,熱情周到的服務,菜品也是分量足口味地道,記得一定要提前預約,不然可能會等很久。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否認臺北故宮將改名為「華夏博物館」
    臺北故宮博物院。(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島內上周傳出臺北故宮博物院將由原來隸屬於臺行政主管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歸屬於臺文化主管部門的三級機關,甚至還傳出將改名為「華夏博物館」,被質疑「去中國化」,引發輿論熱議。
  •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之說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 文物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北京形勢嚴峻,國民政府決定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與此。
  • 臺北故宮南院再度轉型 前院長:大英博物館會變來變去?
    本報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9月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故宮南院主題將重新定位為「地理大發現時代東亞地中海概念中的臺灣福爾摩沙」。對此,博物館界有兩派看法。一派認為以臺北故宮現有館藏與研究,不足以撐起新主題。另一派認為,新一代博物館是「沒有界線的博物館」,臺北故宮不必局限於館藏,應連結其他博物館打造新方向,南院的新嘗試值得鼓勵。
  • 「去中國化」?臺灣有人建議臺北故宮改名「華夏博物館」
    據臺灣《聯合報》等多家臺媒11月26日報導,外傳臺「行政院」推動組織改造,擬將隸屬於臺「行政院」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屬臺「文化部」。26日,民進黨「立委」黃國書稱,有人擔心臺北故宮降級後矮化,建議改名為「華夏博物館」、「亞洲博物館」。對此,臺「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說,目前沒有任何討論,至於「降級」說法,他稱博物館是文化機構,很難用行政層級論定。
  • 中國最年輕的故宮,中國三大博物館之臺北故宮的文物來自哪裡?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英文: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也是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為臺灣省規模最大的博物館。
  • 臺北是五月天粉絲必遊之地 去故宮博物館要注意開放時間
    很多人都喜歡去臺灣旅遊,在臺灣你可以感受到與大陸不一樣的風土人情,而且還可以買到很多便宜的用品。臺北故宮博物館文化內涵很高,是值得一遊的景點。到臺灣旅遊,感受與大陸不一樣的風土人情與景色,是很多人的目標,或者早已被規划進日程中。
  • 最年輕的故宮——臺北故宮
    去臺灣一定要去臺北故宮博物院看看這些國寶,中國的四大故宮中,臺北故宮算是最年輕的後起之秀了,但是知名度卻毫不遜色,這和他的歷史成因有很大的關係。在臺灣,和大陸一樣也有一個故宮,裡面有很多的奇珍異寶,非常受人追捧,甚至民間傳言臺北故宮的文物數量和價值可以媲美北京故宮。
  • 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值得一去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文物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當時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與此。來這裡之前最好做點功課,畢竟這裡收藏著故宮一半的珍寶,而且大部分都必留在大陸的更加貴重,值得細細品味。臺北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自 南京 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 北京 故宮、 瀋陽 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
  • 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哪裡的國寶多?
    北京故宮老照片   兩大故宮博物院,哪裡的國寶多?   北京故宮博物院   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內,是在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綜合性博物館,其文物收藏主要來源於清代宮中舊藏
  • 「矮化」臺北故宮還想改名「華夏博物館」?臺當局新提議被罵「頭殼...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為推行所謂的「組織改造」,臺當局又把主意打到了臺北故宮博物院上。據臺媒26日報導,臺「行政院」欲將臺北故宮改隸「文化部」,由所謂「二級機關」降為「三級機關」,更有民進黨籍「立委」建議將其更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消息一出,立即在島內引發質疑。
  • 博物館很無聊?奧美拍的臺北故宮,比遊樂場還好玩
    如此這般與大眾 social,除了打開博物館的知名度,也是為了激發大眾到現場一探究竟的欲望。更傳統一點的方式還有策展:與打造文化周邊的邏輯一樣,它們都是通過宣傳具有歷史感的物品,進而傳播整個展覽空間。然而,這些常規操作,並非沒有 bug。說白了就是:如果對文物不感興趣,我沒事兒費那麼大勁去博物館做甚?
  • 港媒刊文「北京故宮藏品勝臺北」 臺北故宮回應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臺北故宮「兩道大菜」——「翠玉白菜」、「肉形石」,盛名在外。 不過,圍繞著這兩件文物的爭議也始終未消。這不,最近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又登上了媒體。 6月5日,香港經貿商會會長李秀恆在《香港商報》刊登一篇題為「北京故宮藏品勝臺北」的文章。文章背景是,5月29日「好事多磨」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正式舉行動土儀式。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否認要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
    本文轉自【海外網】;原標題:【傳臺北故宮要改名"去中"惹非議 院長忙否認】圖為臺北故宮資料圖 海外網11月30日電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引起島內輿論鞭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30日連忙澄清稱,「絕對沒有改名問題」。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吳密察30日赴臺「立法院」參與審查預算時稱,一個禮拜以來,關於對臺北故宮的報導,有幾項是誤導,「首先,絕對沒有改名問題,即使『行政院』有問我,也是談對於像『故宮』這種重要博物館行政怎樣安排,但一直沒談改名問題。」他還稱,自己一切尊重臺行政機構。
  • 臺北故宮or北京故宮?究竟誰更能代表故宮博物館?
    臺北故宮故而,兩岸間形成了這樣一種認知:臺北故宮才是最有資格能夠代表1937年以前北京故宮文物收藏水平的博物館。關於北京與臺北故宮誰的文物藏品多?哪家的當屬精品?再來將這一數據與故宮的文物收藏數量作一對比,據近些年的故宮文物統計資料顯示,早在上世紀80年代,故宮就將1000多份明清檔案劃分給了檔案館,隨後剩下的文物共達186萬件,所以,被打包至臺灣故宮的文物數量,實際上只佔故宮文物的20%都不到。
  • 出行浪漫臺北,賞臺北故宮博物院,觀101大樓
    到臺灣的第一站,我來到了臺北故宮博物院,群山環抱下的臺北故宮博務院,以它雄偉的姿態歡迎每一個遊客的到來,拾級而上,漢白玉做成的圍欄,高大的牌坊,雄偉的宮殿,用心體會這裡的一草一木,會被臺北故宮博物院深深迷住,到了夜晚,博物院又以不一樣的姿態展現在你的眼前。
  • 臺北故宮博物院:感覺中華文化之絕妙,臺北的魅力!
    故宮絕對是值得一去的地方,除了廣為人知的翠玉白菜和肉形石,故宮有太多的珍寶,是我見過的珍品最多的博物館,展出的器物保存完好,檔次很高,不愧是皇家收藏,真是當時全國文物的精華都運來臺灣了。據說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展出的只是一小部分,要看完的話要很多很多年,所以展出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我們去的時候正好碰到唐伯虎書畫展,真跡多多啊! 看完故宮真感覺中華文化之絕妙啊!臺北的魅力,我想有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因為有故宮博物院,這個集中華瑰寶的地方,所以建議至少流出半天時間慢慢體會。故宮博物院到藏品真是嘆為觀止,分為書畫,瓷器,擺件等,分為三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