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蘊樓品牌走出深閨,故宮文創版圖還有多大?

2020-12-16 北京日報客戶端

近年來文創圈最靚的仔——故宮今年持續刷屏。養在深閨的寶蘊樓品牌終於亮相:兩款貴金屬產品爆賣,與聯想、李寧、安踏等品牌聯姻的國潮產品將陸續推出。此外,「故宮文具」將於8月下旬在電商上線,使故宮文創產品的品類更加豐富,故宮的文創商業版圖正持續擴張。而相比一枝獨秀的故宮,還有更多皇家園林IP有待激活。

故宮大名鼎鼎,但它的孩子未必個個出名。寶蘊樓品牌就是個例子。

負責這一品牌的運營的是北京故宮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該公司由故宮博物院所屬故宮文化服務中心與北京文投集團旗下的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服務公司共同成立,公司成立之初,故宮就將寶蘊樓品牌注入。

但相比太和殿、乾清宮等知名景點,不對外開放參觀的寶蘊樓知名度並不高。「但沒名的娃也是咱家的,得疼!」為此,故宮文創公司來團隊決定:先從挖掘寶蘊樓的歷史開始,給這個品牌「講故事、找定位」。

在寶蘊樓的側樓闢出一塊辦公地,故宮文創公司團隊一頭扎進了這棟建築。實地感受加查找史料,團隊慢慢找到了寶蘊樓品牌的感覺。

史料記載,寶蘊樓是1913年初,為解決瀋陽故宮及河北承德避暑山莊所藏文物運到北京存放問題,而決定修建的。其1914年動工,1915年完工,是曾保存23萬件文物的故宮藏寶庫。

「我們給寶蘊樓品牌的定位是年輕、時尚、高端、國際。」 故宮文創公司相關負責人把品牌理念一一道來:「相比600歲的故宮,百歲出頭的寶蘊樓絕對是年輕的。同時它也是時尚和國際的,因為在故宮這樣的中式建築群中,它卻是一個西式風格建築,彰顯了我們文化的包容廣博。同時,由於它曾是一座藏寶庫,所以必須是高端的、大氣的。」

尋找定位的同時,寶蘊樓多次在媒體亮相也漸漸提升了知名度,團隊感受到,推出這一品牌的機會來了。

多方協調,反覆思量,在北京市委宣傳部、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市文投集團的共同支持下,故宮文創公司將目標鎖定了貴金屬產品。「這是最好的突破點。」故宮文創貴金屬項目負責人坦言,貴金屬產品價值高,故宮也具有較為成功的運作先例。為此,公司找來貴金屬最大的渠道發行方建行。2018年,三位「經紀人」——故宮、文投集團與建行籤訂了協議,共同推出「寶蘊樓」品牌第一款貴金屬產品——「乾坤吉祥珠」,並發布了聯合宣言,共同將「寶蘊樓」品牌打造成為具備傳統文化元素的時尚品牌。

貴金屬產品每年有一個銷售旺季,就是歲末年初。因此,乾坤吉祥珠也選擇這一時段首發。要說這款產品為何火爆?小小的金珠背後可有「乾隆」撐腰。原來,為了突出過年的吉祥勁兒,設計師把乾隆皇帝寶印中的「心願符初」元素融入了產品。此外,這一產品還以情侶款發售,打出「帝後福祉」宣傳,果然吸引了不少年輕情侶購買。產品上市兩個月,銷售額達2億元。

初嘗勝果,項目團隊馬不停蹄,緊抓今年年底西藏扎什倫布寺將進京在故宮舉辦開年大展這一熱點,選取吉象和貔貅兩個故宮與西藏共通的文化元素,於8月再推金飾手鍊產品,一周爆賣20萬套。

寶蘊樓品牌的發力只是故宮文創商業版圖擴張的一個縮影。最近,故宮聯合另兩家合作夥伴宣布「故宮文具」即將在電商平臺上線。

其實此前,在故宮淘寶、故宮商店等線上線下渠道都曾售出文具類文創產品。相比高大上的首飾、服飾、工藝品等,文具類產品是很多新生代消費群體,特別是學生群體最愛的文創產品品類。

正是看中這類消費群體的熱情,故宮此次將文具單獨拎出,以「故宮文具」為名開設網店。由此可以看出,故宮文創發展至今,分類已經越發細化,既有全品類的文創產品,還有專注單品類的故宮食品、故宮出版、故宮文具,更有瞄準年輕時尚國際定位的寶蘊樓等品牌。

天眼查信息顯示,故宮博物院擁有包括北京故宮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在內的16家企業的實際控制權,經營範圍包括餐飲服務、文物複製品、珠寶首飾、化妝品、日用品、文化用品等,真正將文創玩得風生水起。

然而,相比故宮文創產業的一枝獨秀,還有更多具有歷史底蘊的皇家園林IP有待激活。市文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茂非表示,中國的皇家園林是一座寶藏,不僅僅有故宮,還有天壇、頤和園、避暑山莊等等,希望將這些皇家園林IP逐一激活,形成品牌集群,為產業賦能,為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助力。

「皇家園林文化IP的成功運作離不開敏銳的市場嗅覺和成熟的商業運營手段,這就需要企業與園林景區攜起手來。」北京文服公司總經理兼故宮文創公司董事長王京說。手握故宮文創運營的成功經驗,目前,文服公司已與承德避暑山莊管理處和承德當地一家文化企業共同成立避暑山莊文創公司,讓故宮文創公司積累的成功經驗走出北京,發揮北京全國文化中心的引領帶動作用。

相關焦點

  • 來自故宮的新年禮——小米有品上架故宮春聯禮盒
    【TechWeb】小米有品今天上架了一份不一樣的新年禮盒——故宮寶蘊樓「宮禧」新春禮盒,售價99元。宮禧,音同「恭喜」,恭賀新禧。寶蘊樓位於故宮西華門內武英殿以西,本是故宮內唯一做西洋建築,因樓內藏品都是歷代文物精華,得名「寶蘊樓「,後被打造成為故宮推出的時尚品牌。
  • 故宮文創這樣造品牌
    故宮研發的文創產品。(來源:故宮文創官網)2018年5月18日,在故宮文創產品專賣店前,一款3D明信片自動售貨機格外引人注目。杜建坡攝(人民視覺)2019年1月25日,故宮文創快閃店現身上海南京路,遊客在快閃店內挑選文創產品。
  • 故宮博物院新增慈寧宮等四大開放區域(圖)
    寶蘊樓展覽。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攝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攝   10月,故宮裡的棗子熟了,銀杏葉泛起點點黃色,紅彤彤的柿子壓彎了枝頭。在這個豐收的季節,故宮博物院迎來了建院90周年。從10月10日起,開放4大區域、推出8大展覽,這是故宮博物院慶祝誕辰日的獨特方式。雁翅樓、慈寧宮、壽康宮、寶蘊樓……走進這些被影視劇一次次演繹的宮殿樓閣,仿佛揭開了一層層大清後宮的神秘面紗。
  • 除了故宮,博物館文創還有哪些值得看?
    在文創領域,故宮憑藉前院長單霽翔的段子手風範和個人魅力、2017年全年15億元的文創收入,以及社交媒體上的創意互動,成為了當仁不讓的博物館界網紅。根據2019年1月全國文物局長會議的公開資料顯示,全國博物館總數已經達到5136家。作為5136分之一,談博物館文創必談故宮。
  • 習近平川普同遊故宮!那些讓川普驚嘆的殿、樓、齋,用英文怎麼說?
    寶蘊樓 Hall of Embodied Treasures川普抵達北京後,第一站就去了故宮。據新華社報導,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在故宮博物院迎接了川普和夫人梅拉尼婭。兩國元首夫婦在寶蘊樓簡短茶敘。
  • 博物館文創的「故宮經驗」
    運用知名館藏打造IP,助力產業提升文化內涵,拓展品牌影響力,它的意義和價值又在哪裡?這一個個問題,備受博物館同業關注。作為故宮博物院文創團隊中的一員,有一些思考和感受,與大家探討與分享。首先,文創工作是博物館整體工作的一部分,配合展覽,服務觀眾,以藏品研究為基礎,以文化宣傳和教育為目的。
  • 故宮文具將上線 商業版圖還能擴多大
    這是繼故宮淘寶、故宮出版、故宮文創、故宮食品、上新了故宮後,故宮在電商開的第6家店。北京青年報記者查詢天眼查發現,故宮博物院擁有16家企業的實際控制權,共有12家存續或在業。    故宮受眾最廣產品獨立開店    對於很多網友,尤其是90後網友來說,入故宮這個「坑」的第一件寶貝就是故宮推出的文創膠帶。
  • 李文儒揚州論劍:故宮文創也有失敗案例
    故宮口紅、故宮膠帶、故宮書籤……這幾年,一件件帶著金碧輝煌黃色,或是富麗堂皇紅色的生活用品,正在悄然走進生活之中。花費不多,卻有一種接觸「皇家生活」的感覺。「故宮文創」品牌,線上線下創造了令人咂舌的銷售奇蹟。如今,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就將落戶揚州。
  • 臺北故宮院長:文創讓文物活起來
    原標題:臺北故宮院長:文創讓文物活起來  臺北故宮博物院名列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有69萬件珍貴藏品。從最早的絲巾、領帶、領帶夾、雨傘、布料、桌巾、扇子、小錢包、名片夾、鑰匙圈、筆記本、文具等日常用品,到圖像授權、出版品授權印製、合作開發、品牌授權等幾種衍生商品通道;近年來,更致力於發展兼具藝術與實用性的文創商品,早已跳出了文物複製品的局限。
  • 理上網來|孔子文創、泰山文創,如何像故宮文創一樣火
    山東是文化資源大省,擁有孔子、泰山、黃河等全國知名的文化IP,應如何借鑑國內先進經驗,乘勢而起、打造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孔子文創、泰山文創、黃河文創等特色品牌?學故宮,學什麼故宮文創是近年來「文創熱」的典型代表。
  • 瀋陽故宮首次以文創產品為主體辦展 用「盛京禮物」賀新春
    17日,瀋陽故宮舉辦「盛京禮物——瀋陽故宮迎春文化創意展」。此次展覽為2020年「到瀋陽故宮過大年」系列文化活動之一,也是瀋陽故宮首次以文化創意產品為主體舉辦的展覽。展覽從寶殿英華、赫赫八旗、永享福運、稀世之珍、新春賀禮五個單元,選取近百種瀋陽故宮精品文創產品,展示瀋陽故宮文化創意產業自身的優勢特色以及創新的研發理念。
  • 脫銷的「膠帶」掀開臺北故宮文創商機
    臺北故宮登錄保存處處長金士先認為,「朕知道了」膠帶之所以在市場上取得成功,是文創人員將奏摺中死板的文字與紙膠帶這個在青年中非常流行的東西巧妙結合的結果。  與「朕知道了」同時亮相的紙膠帶,還有金文、青銅器以及回龍紋三種圖案。唯獨「朕知道了」一登場,就大受歡迎,其他幾種則銷量平平。說明其他幾個紋飾對普通民眾來說,太過抽象,不能引發人們對當下生活的聯想。
  • 古今內衣代言人郝茹莎走出「深閨」(圖)
    古今內衣代言人郝茹莎走出「深閨」(圖)2010/4/16/13:53來源:搜狐    【慧聰服裝網】 讓品牌代言人從宣傳圖片中走出來,走出「深閨」,到全國市場中去展示、演繹產品的多姿和品牌的尊貴。
  • 臺北故宮的文創之路:歷經50餘年三個階段
    與李玉華一樣,大部分來到臺北故宮觀展的遊客都對這些有獨特「臺北故宮」印記的文創商品流連忘返。然而他們未必清楚的是,就是這些充滿創意的紀念品,已經創造出巨大的商機。  來自臺北故宮的最新統計顯示:截至去年,其總體營收大約9億元新臺幣,其中文創產業收入高達8億餘元新臺幣,數字直逼門票收入,成為一大穩定利潤來源。
  • 故宮開咖啡館,餐飲能否拯救博物館的文創焦慮?
    這種關注度,一方面來自2007年星巴克被迫退出故宮後,關於故宮能否有咖啡餐廳的爭議一直綿延不絕;另一方面,此次開業的角樓咖啡館並不是一個單純喝咖啡的地方,其貫穿著故宮的文創思路與產業脈絡,使之成為博物館「餐飲文創」的一次開創性探索。
  • 臺北故宮文創40年 在傳統中創新
    《朕知道了》紙膠帶更位居文創商品銷售前10名,與故宮明星《翠玉白菜》周邊商品並駕齊驅。(記者林至柔攝)文物更親民、生活化到2006年至2008年任職的臺北故宮院長林曼麗,提出了「old is new」的概念,讓臺北故宮文物更為活化,首次引進授權廠商開發文創產品、與外界品牌合作。
  • 臺北故宮重視文創產品開發 成主要收入來源
    臺北故宮重視文創產品開發 成主要收入來源 2014-07-26 14:48:45早期臺北故宮的文創產品比較簡單,基本都是原尺寸複製典藏文物。但在2000年以後,他們開始強調對文物價值進行開發和利用,文創產業逐漸起步。目前,臺北故宮的文化創意綜合能力在世界博物館中已名列前茅。  在開發文化創意產品方面,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的觀念,對所有博物館從業者都很有啟發。
  • 故宮裡面的東華門
    所以你看故宮裡頭,唉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任何一個地方,它都有中國來自傳統文化或者精華或者糟粕的東西展現。就你在裡頭走一趟,你絕對不白走。你聽聽導遊阿姐說怎麼弄,你回頭自己查查歷史掌故,你能長很多見識。你像西側這寶玉樓以前也沒開過,寶玉樓是後建的,是都皇上退位以後見1913年建的,為什麼建這寶玉樓?
  • 故宮又來「搶錢」啦!向著文創們,衝鴨!
    >《故宮日曆》是介紹故宮藏品、傳播傳統文化的普及讀物,承載的是故宮的歷史與文化,至今已形成了品牌效應,備受社會公眾喜愛和追捧。包括《故宮日曆》普通版、定製版、黃金典藏版、漢英對照版,以及《故宮滿漢全席日曆》《故宮如意日曆》《故宮月曆》等相關產品。是出版物與文創的結合創新。高顏值,高背景,高追捧,「三高」日曆誰能不愛呢?
  • 讓科普場館走出「深閨」 企業能幹啥
    原標題:讓科普場館走出「深閨」, 企業能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