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色的公主床、數十個芭比娃娃、成套的童話故事書……5歲的心心(化名)過著公主般的生活。由於父母常年忙於生意,心心的好朋友是一隻棕色的泰迪熊,她成了一位留守的「孤獨公主」。
留守兒童泛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到城市打工,而他們卻留在農村生活的孩子們。但在一些富裕家庭裡,也有一些「富孩子」成了新型「留守兒童」,衣食無憂的生活背後是精神的空虛和教育的缺失。12月10日,記者走訪了省城幾個富裕家庭,傾聽含著金湯匙的「留守兒童」的呼聲。
最好的朋友:棕色玩具熊
石雙林是孝義一家洗煤廠的老闆,在他和妻子的經營下,生意做得順風順水。考慮到省城的綜合條件較好,兩年前,他在省城太榆路附近買了一套大房子,將母親和女兒心心從老家接來一起住。
石雙林的家很是氣派,牆上掛著大大的超薄液晶電視,高檔沙發臥在一側,兩尊碩大的古色古香的花瓶矗立在門兩側……心心的房間裡更是堆滿了數不清的玩具熊和芭比娃娃。
「心心很喜歡這些玩具,有時可以坐在地板上玩一整天。孩子不喜歡幼兒園,一去就哭鬧,我們只好給她報了早教班,每周末去上課。有時老師會布置一些大人和孩子一起讀英文的作業,我年紀大了,也不會讀。」心心的奶奶對記者說。
由於洗煤廠需要料理,搬來太原不久後,石雙林就和妻子一起又回到孝義住了。大概兩周回太原一次,遇到業務多的時候,有時一個月也見不到女兒,心心的生活全由六十多歲的奶奶照料。談到孩子的生活,老人說:「每次心心父母從太原回孝義時,心心都哭鬧得很厲害,後來我就帶孩子出去玩,他們才能放心走。現在,孩子不大願意和樓下的小朋友玩,經常一個人對著玩具熊玩過家家。」
隨後,記者電話聯繫到了心心的媽媽。她告訴記者:「我也很想念女兒,可是孩子爸爸一個人料理廠子,我又放心不下。一想起女兒,總覺得很虧欠,只能是每次回家時給她帶些好吃的、好玩的哄哄她。」
孩子馬上就要上小學了,總不能還讓她「留守」在家吧?對於記者的提問,心心的媽媽表示:「我也考慮到這個問題了,我打算還是把孩子接回老家上小學吧,等她再大一點兒,再送到太原上學。」
採訪過程中,穿著蓬蓬裙的心心一直擺弄著一隻棕色玩具熊。當記者逗她,能否玩一下她的玩具熊時,心心用一口孝義普通話,奶聲奶氣地說:「不給玩,這是我媽媽給我的!」
最幸福的事:給父母背課文
今年24歲、剛從大學畢業的史景龍,算是一個曾經的新型「留守兒童」。
因為家境優越,史景龍從小就生活在同學們「羨慕」的目光裡。史景龍的爸爸是一名高管,工作很忙,媽媽是個女強人,經營著一家美容院。「由於爺爺奶奶年事已高,我基本上是保姆看大的,聽大人說,我直到3歲才會開口叫媽媽。」回憶起童年,史景龍對保姆張阿姨的感情最深,「張阿姨早已經不做這行了,可是只要我一有空,就去她家蹭飯。」「上小學那會兒,老師會經常布置背課文的作業,並要求家長籤字。這是我最苦惱的時候,因為我父母很晚才回家,我只能讓張阿姨給我籤字。那時的我,覺得給父母背課文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史景龍說,他媽媽一直都很忙,直到他高考時,才在家陪了他一個月。
現在,史景龍一個人住著一套房子,在他的臥室裡,很少看到與家人的合影,更多的是NBA明星海報和閒置的吉他。他也和大多數剛畢業的大學生一樣,忙著找工作。提及為何不與父母一起住時,他說:「我已經適應了一個人的生活,我現在和他們沒話說,住在一起,兩句話不對就會吵。」
心理專家:每周抽一天時間陪孩子
衣食無憂、零花錢裝滿口袋的孩子們,心裡卻是空虛的,急需父母的愛來填滿「孤獨」的童年。
婚姻家庭心理專家張老師分析,在類似於「半空巢」的家庭裡,這些企業家子女的童年遠沒有普通家庭的孩子幸運。「忙工作」,似乎是世界上對於我國企業家的統一的認知。這些童年在保姆或老人看護下度過的孩子,就成了另一種意義上的「留守兒童」。
孩子的父母花大價錢送他們學習各種特長,甚至出國深造,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親情關懷和家庭教育。這些「留守兒童」雖然擁有富足的物質生活,但心理卻是匱乏的。在他們心中,對於父母的情感也很模糊,有時會覺得即使父母在身邊,也不會關心自己。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很容易形成孤僻、冷漠的心理,有時會影響到孩子長大後對社會的認知。
中國人很注重親情,對家的概念特別注重。賺錢以後,買大房子,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會住在一起。看孩子,已經成為老人享受天倫之樂的標誌之一。而不同時代的人有著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教育理念也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尤其在童年時代,孩子認知的形成多數來源於家庭教育中的人際互動。缺乏父母關愛、或在老人寵溺下成長的孩子,很容易養成驕縱任性的個性,在面對挑戰與壓力時,也不容易承受挫折與困難。
張老師建議,關愛孩子的成長,最重要的是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而不僅僅是外在的物質條件。富裕家庭的孩子大都擁有最多最好的教育資源和生活條件,但其實孩子們最需要的,還是父母的關心與愛。忙於工作的家長們,在一周內,至少抽出一天的時間作為「家庭日」,專心陪伴孩子,分享他們生活中的快樂與憂愁。
本報記者 田曉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