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小泰銘的手術費用湊齊了!

2020-12-17 海南日報數字報
  本報海口12月10日訊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盧裕元 通訊員遊子儀)今年9月11日,海南日報曾報導過海膠集團西達分公司職工子弟葉泰銘患地中海貧血症,造血幹細胞配型成功,卻無錢接受骨髓移植手術一事。年僅9歲的葉泰銘牽動著百萬海墾人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心。記者12月10日從海墾控股集團工會獲悉,小泰銘接受骨髓移植手術所需費用已經湊齊。

  今年9月7日至9日,海墾職工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踴躍捐款,葉泰銘獲得27.96萬元善款捐助。11月28日,廣東省東莞臺心醫院通知葉泰銘於12月10日前往該醫院化療,然後接受骨髓移植手術,手術費用約50萬元。目前,葉泰銘家人已在醫院繳納了3萬元用於術前檢查等,帳戶內剩餘25萬元,骨髓移植手術費用還缺口25萬元。為此,葉泰銘的父親葉茂近日向海墾控股集團工會提出了求助申請。

  海墾控股集團從海墾(知青)幫扶互助基金中劃轉25萬元,幫助葉泰銘完成此次手術。

  「為了我兒子手術的事,海墾集團的各位領導、同事們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做了很多工作,傾注了愛心,我發自內心地感激他們!」葉茂說。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小泰銘的手術費用有著落了
    9月7日以來,海南日報、海南農墾報、南海網等媒體關注報導了葉泰銘的病情,在墾區乃至全社會引發廣泛關注。  在病房裡,海南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黃捷向葉泰銘的父親葉茂詢問了孩子的病情和手術費籌集情況,鼓勵葉泰銘要堅強樂觀,戰勝病魔,並轉達了苻彩香的關切問候。黃捷告訴海南日報記者,省紅十字會十分關注葉泰銘的病情和移植手術進展情況,將聯合愛心企業施以援手。
  • 還記得你資助過的海墾職工子弟小泰銘嗎?他已病情穩定重返校園
    還記得你資助過的海墾職工子弟小泰銘嗎?2018年,患有重型β地中海貧血症的海南橡膠西達分公司職工子弟葉泰銘的病情引起了墾區及社會愛心人士的關注小泰銘近照。葉茂告訴記者,經過長時間的治療,小泰銘的病情已經穩定下來了。於去年年底從東莞臺心醫院返回海南休養,目前處於恢復期,今年小泰銘已經重返校園,繼續求學之路。墾區和社會愛心人士的熱情幫助,他們一直銘記在心,這次他分別向海南省慈善總會、海墾集團工會、海墾集團黨委宣傳部、海南橡膠工會等單位贈送了錦旗,向一直關心、愛護小泰銘的愛心人士們表示誠摯感謝。
  • 海南日報數字報-颱風中,手術48小時未合眼
    人物簡介: 林野川 海南骨科醫院醫生 推薦人(單位): 海南骨科醫院 投票編號: 3050  ■ 本報記者 馬珂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到大型紀錄片《遇見海南人》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斬獲國內外12項大獎;從海南日報開啟《絲路話古今、尋夢萬裡行》大型跨國採訪活動,到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期間所彰揚的海南精神、海南文化,讓人更加清晰看到一個開放包容、自信圖強的海南。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陳藝文
    人物檔案  陳藝文,1999年生於海南海口,曾獲2015年首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一米板及三米板雙冠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農貨「出圈」
    海南日報記者注意到,在今年天貓「雙11」新品牌熱賣榜中,「李子柒」農產品品牌排名躍居第三。在李子柒天貓旗艦店,一款速食螺螄粉成為爆款,月銷售量超90萬單。  「很多年輕人喜歡買李子柒牌農產品,它所代表的是綠色健康、田園鄉愁。」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走訪多家椰子產品企業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聆聽各界學者、專家和業內人士的聲音。邢少戀告訴海南日報記者,「三禾椰娘」在不走商超渠道、不做鋪天蓋地宣傳的情況下,短時間內取得這麼好的銷售成績,出乎她的預料。  不過,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內地同類企業強大的營銷攻勢,讓邢少戀感覺壓力不小,有時,她也不得不為內地企業品牌代加工產品。
  • 海南日報數字報-2013年金椰子高球賽亮點頻出
    在這些參賽球手中,絕大部分人都曾到海南打過球。一名大連球友說,這幾年到了冬季,去海南打幾天高爾夫球、順便再度幾天假,已經成了大連高球發燒友雷打不動的安排。大連不少高球愛好者近年紛紛開始在海南買房,幾乎成了「半個海南人」。省文體廳群體處處長、賽事組委會秘書長劉平久透露,在比賽期間,很多球手詳細向組委會詢問金椰子高球賽的組織、推廣城市和發展計劃。
  • 海南日報數字報-讀海南日報客戶端 牽掛家鄉防風抗風
    本報海口10月4日訊 (記者陳蔚林)今天晚上,直到從海南日報客戶端上獲悉颱風「彩虹」擦過、文昌無人員傷亡和無房屋倒塌的消息時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陳厚志:守住證據 正名歷史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陳厚志21年來無償地尋找倖存的海南慰安婦,幫助貧困的慰安婦聯繫援助解決她們現實生活中的困難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加坡的「海南生活」
    試試儂店裡的『歌碧歐』和咖椰包羅,比起海南的味道怎麼樣?」7月29日下午,「老爸茶」店裡的幾位七旬老人,圍坐一桌,每人面前一杯被他們稱為「歌碧歐」的咖啡,和一碟蘸著椰絲椰蓉的甜麵包。他們或講文昌話或講瓊海話,你一句我一句,聊著關於海南的事情。  這些喝「老爸茶」的老人,得知我們是海南日報來採訪的記者,非常熱情。其中一位有著儒雅氣質的老人,招呼我們落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來海南 自由購
    9年前,國家在海南開展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試點,如今海南離島免稅新政開始實施。時間在變,時代在變,時局亦在變。站在當下看未來,離島免稅政策之於海南的意義與作用也在不斷與時俱變、尋求更大突破。  免稅店銷售火爆 電子產品受追捧  7月1日,海南日報記者前往三亞國際免稅城,了解新增酒類、手機等免稅商品銷售等有關情況。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百花嶺」名稱由來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位於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腹地的營根鎮,四周環繞著大大小小的山嶺十餘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最美紅燭映天涯
    今晚,由海南省教育廳、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光明日報海南記者站聯合推出的2015年度「尋找海南最美教師」大型公益活動頒獎盛典在海南大學思源學堂隆重舉行。10名最美教師用他們的動人事跡,向大家展示了三尺講臺上所演繹出的精彩人生。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羅保銘對此次評選活動十分重視。在晚會現場播放的事先錄製短片中,羅保銘向全省奮戰在教育一線的老師們道了一聲誠摯的「老師們好!」
  • 海南日報數字報-鍛造海南咖啡真味道
    文\海南日報記者 鄧鈺  儘管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海南咖啡便名聲在外,盛名之下的海南咖啡產業
  • 海南日報數字報-產品「土味」濃 購買熱情高
    「網際網路+愛心扶貧」公益平臺——海南愛心扶貧網正式上線運營後,一個個激動人心的數字跳動著,愛心市集的成交量不斷攀升。  火山巖味雞、富硒黑豬肉鹹鴨蛋粽子、保亭紅毛丹、瓊中蜂蜜、北緯18度紅心火龍果、凍幹芒果乾……海南愛心扶貧網上,海南各市縣獨具特色的「土味」農產品一應俱全,新鮮上線。記者了解到,網站集中展示銷售的均為海南貧困戶或扶貧合作社生產、提供的各類產品和服務。  「網站一上線,訂單量就不斷更新和增長。」
  • 海南日報數字報-在鹽丁
    椰島風情  ■ 孔令娥(海南)    在儋州鹽丁的海灣裡,遍布大大小小黑色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木材寶庫海南的喜與憂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貢  南國有佳木。花梨、沉香自不待言,最近海南省內甚至出臺了黃花梨的鑑定標準。  清代時,記載海南島著名樹木最多不過82種。
  • 海南日報數字報-無法割捨的海南滋味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海南人的清晨,從一碗熱騰騰的粉湯開始。佐料豐富的粉湯,鮮、香、鹹,滋味飽滿。但若要說到味道的層次,還需再加一抹辣,才能夠真正讓味蕾得到滿足,打開一天的食慾。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發揮優勢 做足海南房車露營旅遊文章
    本報海口12月22日訊 (記者羅霞 通訊員王金強)海南發展房車露營旅遊潛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