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打邊爐對口味重或食辣的地區來說,完全可以顛覆其對食物的理解。如從湖南來的小蔡吃了一次海南海鮮打邊爐後,驚嘆:「魚肉的味道居然是甜的!我以前怎麼沒吃出來呢?」於是海南朋友小梁自豪地回答:「因為你以前吃的魚都讓佐料喧賓奪主了。」
海南打邊爐的底氣,在於原材料「正點」,無汙染、生態天然。
據說「打邊爐」一詞,源於廣東人對其特色火鍋的稱法———「打甂爐」,古漢語詞典上「甂」讀bian(一聲),後人偷懶寫成「邊」,漸漸地也就將錯就錯了。
據說廣東「打邊爐」與一般的「火鍋」不同。火鍋坐下來吃,而「打邊爐」站著吃;火鍋用金屬器具,中間燒木炭,「打邊爐」是用瓦罉;「打邊爐」的筷子也是竹製的,而且特別長,約比普通筷子長一倍,便於站立涮食。
到了海南,這些個講究統統去掉了,鍋可以是金屬的,也可以是陶瓦的;爐可以燒木炭,可以使用煤氣做燃料,也可以是電磁爐。但最重要的是食材,這讓許多內地人大開眼界。
清水為鍋底,一般放幾片生薑去腥,有的也放少許蔥蒜、枸杞、紅棗之類。食材中亦有主次之分,海鮮火鍋,主食材是魚、蝦、蟹等;羊肉火鍋,以新鮮的乳羊肉為主;當然還有牛肉火鍋、鴨腸火鍋、雞仔火鍋等等。
無論哪種食材,皆原汁原味,鮮味十足,可以根據各自口味配製喜歡的沾醬。待主食材吃得差不多了,鍋裡的清水已經變成一鍋鮮美無比的高湯,這種湯營養豐富,又保留了食材中的多種維生素,喝後很容易被人體吸收。
喝上一碗營養湯,再放入各類蔬菜,如苦菜、冬瓜、生菜、蘿蔔、冬菇、豆腐等,調節一下胃腸裡的葷素比例。最後加麵條,填補那些還需要澱粉墊底的肚皮,於是就沒有不滿足的了。
總之,打邊爐有三大好,一是原材料必須新鮮,無汙染,否則一煮便「露餡」,立刻可與店家交涉;二是烹飪方法簡單,無「地溝油」之憂,亦因無油、少油對身體更健康;三是邊涮煮邊趁熱吃,想吃多少煮多少,不浪費。
從全省的分布情況來看,沿海地區以海鮮打邊爐為主,火山地區以石山乳羊打邊爐為主,此外還有椰子片煮仔雞,「魚」+「羊」=「鮮」等特色打邊爐。
如今,三亞已成為海鮮打邊爐最著名的城市,許多回頭客喜歡奔著疍家人漁排打邊爐去。由柴油小木船送至海上漁排,在搖曳瀲灩的天光水波山色中,開懷朵頤。三亞市區亦聚合了南部市縣的打邊爐品牌,如鶯歌海打邊爐等。春園海鮮廣場起源於三亞灣路邊打邊爐:上世紀90年代初,食客自行購買海邊小船上打撈的海鮮,再經國企下崗職工設簡易攤點清潔、加工,打邊爐。
陵水、萬寧的幾個海灣,海鮮打邊爐味道也十分正宗,適合自駕客前往。
海口則集中了全省各地的打邊爐品牌。但打邊爐相對而言少登大雅之堂,一般只有半排檔式或純排檔式場所才提供。因此,想吃打邊爐的朋友們注意了,細心尋找海口小街小巷的小店,都可以吃到非常不錯的打邊爐,且價格公道,味道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