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打邊爐享受原汁原味的健康美味

2020-12-27 海南日報數字報
  ■ 本報記者  劉貢

  

  海南打邊爐對口味重或食辣的地區來說,完全可以顛覆其對食物的理解。如從湖南來的小蔡吃了一次海南海鮮打邊爐後,驚嘆:「魚肉的味道居然是甜的!我以前怎麼沒吃出來呢?」於是海南朋友小梁自豪地回答:「因為你以前吃的魚都讓佐料喧賓奪主了。」

  海南打邊爐的底氣,在於原材料「正點」,無汙染、生態天然。

  據說「打邊爐」一詞,源於廣東人對其特色火鍋的稱法———「打甂爐」,古漢語詞典上「甂」讀bian(一聲),後人偷懶寫成「邊」,漸漸地也就將錯就錯了。

  據說廣東「打邊爐」與一般的「火鍋」不同。火鍋坐下來吃,而「打邊爐」站著吃;火鍋用金屬器具,中間燒木炭,「打邊爐」是用瓦罉;「打邊爐」的筷子也是竹製的,而且特別長,約比普通筷子長一倍,便於站立涮食。

  到了海南,這些個講究統統去掉了,鍋可以是金屬的,也可以是陶瓦的;爐可以燒木炭,可以使用煤氣做燃料,也可以是電磁爐。但最重要的是食材,這讓許多內地人大開眼界。

  清水為鍋底,一般放幾片生薑去腥,有的也放少許蔥蒜、枸杞、紅棗之類。食材中亦有主次之分,海鮮火鍋,主食材是魚、蝦、蟹等;羊肉火鍋,以新鮮的乳羊肉為主;當然還有牛肉火鍋、鴨腸火鍋、雞仔火鍋等等。

  無論哪種食材,皆原汁原味,鮮味十足,可以根據各自口味配製喜歡的沾醬。待主食材吃得差不多了,鍋裡的清水已經變成一鍋鮮美無比的高湯,這種湯營養豐富,又保留了食材中的多種維生素,喝後很容易被人體吸收。

  喝上一碗營養湯,再放入各類蔬菜,如苦菜、冬瓜、生菜、蘿蔔、冬菇、豆腐等,調節一下胃腸裡的葷素比例。最後加麵條,填補那些還需要澱粉墊底的肚皮,於是就沒有不滿足的了。

  總之,打邊爐有三大好,一是原材料必須新鮮,無汙染,否則一煮便「露餡」,立刻可與店家交涉;二是烹飪方法簡單,無「地溝油」之憂,亦因無油、少油對身體更健康;三是邊涮煮邊趁熱吃,想吃多少煮多少,不浪費。

  從全省的分布情況來看,沿海地區以海鮮打邊爐為主,火山地區以石山乳羊打邊爐為主,此外還有椰子片煮仔雞,「魚」+「羊」=「鮮」等特色打邊爐。

  如今,三亞已成為海鮮打邊爐最著名的城市,許多回頭客喜歡奔著疍家人漁排打邊爐去。由柴油小木船送至海上漁排,在搖曳瀲灩的天光水波山色中,開懷朵頤。三亞市區亦聚合了南部市縣的打邊爐品牌,如鶯歌海打邊爐等。春園海鮮廣場起源於三亞灣路邊打邊爐:上世紀90年代初,食客自行購買海邊小船上打撈的海鮮,再經國企下崗職工設簡易攤點清潔、加工,打邊爐。

  陵水、萬寧的幾個海灣,海鮮打邊爐味道也十分正宗,適合自駕客前往。

  海口則集中了全省各地的打邊爐品牌。但打邊爐相對而言少登大雅之堂,一般只有半排檔式或純排檔式場所才提供。因此,想吃打邊爐的朋友們注意了,細心尋找海口小街小巷的小店,都可以吃到非常不錯的打邊爐,且價格公道,味道純正。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鹹水羊」:來自海邊的美味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侯 賽  時下的北方已進入深秋,海南島的天氣也慢慢變涼。  由於羊肉對身體有溫補的作用,秋冬兩季,海南人吃羊肉的次數也就逐漸多起來。
  • 海南日報數字報-原汁原味 吃出自然健康
    來海南除了看海,當然還要吃海鮮。而海南吃海鮮最好的地方,不得不提到臨高縣。臨高位於海南島西北部沿海,靠近北部灣漁場,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是傳統農漁業大縣。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有一種味道,叫瓊海
    這裡的美食妙在新鮮自然、原汁原味,不需使用高超技法刻意烹製,便自成一道道珍饈美味。  夕陽下,到散布在田園間的阿叔農家樂、萬泉河舊事、草根三味、多文人家等農家廚房品本地特色菜,是瓊海舌尖之旅的又一個必備行程:端坐于田園間的餐桌旁,清風徐徐吹過,抬眼是美麗的田園和農舍。
  • 海南日報數字報-無法割捨的海南滋味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海南人的清晨,從一碗熱騰騰的粉湯開始。佐料豐富的粉湯,鮮、香、鹹,滋味飽滿。但若要說到味道的層次,還需再加一抹辣,才能夠真正讓味蕾得到滿足,打開一天的食慾。
  • 海南日報數字報-當回「農民」 住在農家 樂在其中
    環境優雅的鄉村農舍,清新自然的鄉村景觀,噴香美味的農家菜餚,一幅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呈現在世人面前,點綴在海南的大地田園之間。近日,國家旅遊局公布中國首批鄉村旅遊「千千萬萬」品牌名單,海南171家農家樂獲評「金牌農家樂」。那麼,還等什麼?趕快走起,玩轉海南金牌農家樂吧!  吃: 品農家特色菜餚  初來農村,你以為農村只有粗茶淡飯?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農貨「出圈」
    勤富天貓旗艦店負責人蔣雲霞介紹,海南勤富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水產養殖、加工、內外貿易為一體的現代化水產企業,公司此次推出的酸菜魚魚片、紅鯛等健康速食產品成為爆款,十分受消費者歡迎。  海南春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嚴欣也認為,受疫情影響,無接觸配送培育了用戶網購零食的日常消費習慣,消費者更傾向於健康、速食、便捷的產品。「新消費習慣的養成、新興市場的快速發展,促成了網購零食的火爆。」
  • 海南日報數字報-塔市海鮮蘊藏著吃的學問
    文\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在塔市的紅樹林海邊,有一家海鮮店。
  • 海南日報數字報-來海南 自由購
    9年前,國家在海南開展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試點,如今海南離島免稅新政開始實施。時間在變,時代在變,時局亦在變。站在當下看未來,離島免稅政策之於海南的意義與作用也在不斷與時俱變、尋求更大突破。  免稅店銷售火爆 電子產品受追捧  7月1日,海南日報記者前往三亞國際免稅城,了解新增酒類、手機等免稅商品銷售等有關情況。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當前海南正處在深入落實中央『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入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決戰決勝全面小康、全面建設國際旅遊島,實現海南綠色崛起的關鍵時期。」在全省加強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省委書記羅保銘開宗明義指出,必須「高舉旗幟、凝心聚力,弘揚主旋律、打好主動仗,營造積極健康向上、團結穩定鼓勁的良好輿論氛圍。」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廚房」等你來品嘗
    ■ 本報記者 趙優  濃香四溢的海南粉、清爽香甜的清補涼……8月23日-26日,「海口城市餐廳」在四川省成都市春熙路熱鬧開業,為蓉城市民帶來原汁原味的海南美食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加坡的「海南生活」
    試試儂店裡的『歌碧歐』和咖椰包羅,比起海南的味道怎麼樣?」7月29日下午,「老爸茶」店裡的幾位七旬老人,圍坐一桌,每人面前一杯被他們稱為「歌碧歐」的咖啡,和一碟蘸著椰絲椰蓉的甜麵包。他們或講文昌話或講瓊海話,你一句我一句,聊著關於海南的事情。  這些喝「老爸茶」的老人,得知我們是海南日報來採訪的記者,非常熱情。其中一位有著儒雅氣質的老人,招呼我們落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摩星:期待海南更加國際化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作為一位喜歡旅行的外國人,摩星認為海南在中國的最南端,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北美味馬友魚
    文\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在瓊北的港口中,無論是東寨港、鋪前港、清瀾港,還是東水港
  • 海南日報數字報-國宴上的「椰風海韻」
    兩個月後,前來參加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的外國政要和嘉賓們,又在國宴上品嘗到了正宗的海南風味大餐——海南四大名菜的冷盤、海南的青龍蝦、海南的鮮檳榔花燉鮑魚……還有海南人生活中最離不了的清補涼、福山咖啡、鷓鴣茶,也一併走上了國宴,用獨特的美味徵服了參會的嘉賓。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夜宵江湖
    編者的話:  如果說海南的早餐很特別,那麼海南的夜宵則更「紅」!卸下一天的忙碌與疲勞,在寧靜的夜幕下走進海南喧囂、熱鬧而又煙火氣十足的夜宵「江湖」,是許多海南人和外地遊客的一種嚮往。
  • 海南日報數字報-讀海南日報客戶端 牽掛家鄉防風抗風
    本報海口10月4日訊 (記者陳蔚林)今天晚上,直到從海南日報客戶端上獲悉颱風「彩虹」擦過、文昌無人員傷亡和無房屋倒塌的消息時
  • 海南年味:雞、年糕、打邊爐
    海南日報記者 李幸璜 攝  「相隔千裡終團圓,共坐檀桌前。舉筷入口皆思念,同襯此時意。」在古人的詩句中,吃和團圓一直是一個不朽的話題。  又一年春節即將到來,人們的身心就像是被無形的力量控制,那一桌年夜飯會讓人想盡辦法在特定的時間回到老地方,經歷一次儀式,內心才覺得完整。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走訪多家椰子產品企業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聆聽各界學者、專家和業內人士的聲音。  今年37歲的邢少戀是海南本地人,從小在椰風海韻的文昌市長大。近年來,在海口做外貿生意的她偶然注意到,隨著健康生活的理念漸入人心,外地許多打著「海南島」旗號售賣的椰子油產品銷路非常好。於是,2016年,她返鄉創業,註冊「三禾椰娘」商標,開始專注海南本土高品質椰子油產品的生產。短短兩年多時間,椰子油年銷售額達300餘萬元。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陳藝文
    人物檔案  陳藝文,1999年生於海南海口,曾獲2015年首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一米板及三米板雙冠
  • 海南日報數字報-鍛造海南咖啡真味道
    文\海南日報記者 鄧鈺  儘管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海南咖啡便名聲在外,盛名之下的海南咖啡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