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味不夠?上個小島去試試!

2020-12-15 海南日報數字報
  春節到海南來玩海!  

  藍天、白雲、陽光、沙灘、大海,這裡是海南島!春節,到這來看海、賞海、玩海,與大海來一次親密接觸!

  如果覺得海島味不夠濃,那就到小島上去浪漫一番,分界洲島、猴島、蜈支洲島……海南的小島可不少。

  如果太熟悉三亞的海灣,不妨到陵水發現新海灣新魅力,清水灣、香水灣、土福灣,這些海灣絕對沒有人潮擁擠。

  如果還是覺得看不夠,那就坐上郵輪遊艇去深海,投入大海的懷抱吧!

  ■ 本報記者 黃媛豔

  春節去哪兒?海南走起。作為國內知名的海島度假勝地,春節假期玩轉海島成為許多遊客行程中必不可少的亮點。無論是因《私人訂製》火熱的蜈支洲島,首個海島型國家5A級旅遊景區分界洲島,還是萌猴遍地的猴島,海南的海島遊都讓遊客樂翻天。

  三亞海島玩不停

  熱辣陽光、清凜海水、細澀沙灘、葳蕤植物、斑斕貝殼、鮮美魚蝦、動感項目……在蜈支洲島,遊客可以體驗海島度假的別樣精彩與刺激。

  蜈支洲島又名「情人島」,坐落於三亞市北部的海棠灣內,北與南灣猴島遙遙相對,南鄰亞龍灣。馮小剛《私人訂製》的熱映,讓蜈支洲島著實火了一把。來到蜈支洲島,除了看景,豐富多彩的海上娛樂項目不容錯過。目前,蜈支洲島已開展30餘項海上和沙灘娛樂項目,滿足不同需求的度假遊客。

  在潛水項目中,當人們逐漸潛入水底時,重力、向下的加速度、色彩層次的遞增,都不斷地向潛水者發出挑戰,沐浴在溫暖的海水中,與魚兒盡情地暢遊嬉戲,時間在飛快地流逝;當然,遊客也可挑戰「紐西蘭動感飛艇」,750匹瑪麗,6629CC排量,最高航速可達68節的飛艇,在急速漂移過程中,可做出360度旋轉動作,刺激、過癮;乘坐著「豪華衝浪摩託艇」,遊客可在最高航速80節,外置高清防水攝像頭的摩託艇中,悄然留下自己在海上馳騁的每一個精彩瞬間;獨具特色的「海天飛龍」,以海水噴射作為動力,帶領遊客如海豚般潛入水中,躍出海面,又如鋼鐵俠般在空中懸浮、翻滾……

  如果遊客還想再沉浸在三亞美麗的島嶼風光中,椰子島將讓遊客不虛此行。乘坐船隻抵達椰子島,島上生長著各種灌木和蕨類植物,盡情張揚著充滿野性的生命力。特別是島上那上萬棵椰子樹,一律以慣有的姿態直指天空,讓人不得不舉首仰望;穿過1000多畝的莽莽椰林,一條潔白如銀、狹長如練的沙灘,將碧藍透亮的港灣一分為二,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映入眼帘,一邊是靜若處子的河港,一邊是波濤澎湃的海洋,令人不禁感嘆大自然造物的神奇。

  如果在椰子島上玩累了,遊客完全也可以移步位於西島西南方的牛王島,伴著最原始的海島風光,欣賞著壯闊的海天一色、鬼斧神工的礁石景觀、雄渾的日出日落景象。

  分界洲島感受「海洋文化」

  乘坐動車一路向北,陵水絕美的島嶼風光和特色資源也絕對讓遊客拍案叫奇。

  作為我國首個海島型國家5A級旅遊景區,分界洲島位於海南省東線高速公路牛嶺出入口,遊客在距離海岸最近的東線高速公路與東環高鐵上,甚至就可看到像美女仰臥在碧海上的分界洲島。

  清潔的細沙、湛藍的大海以及熱帶原始島嶼特有的生物資源、海洋魚類資源、海底珊瑚雨林,和多種刺激的海洋旅遊項目,分界洲島讓人留戀。分界州島既是海南熱帶與亞熱帶氣候的分界線,也是陵水與萬寧的行政分界線,其適宜度假休閒、靜心養神,更被稱為是「心靈的分界線」。

  這裡的海水與藍天一樣明澈,陽光能毫無阻礙地射入到十幾米深的海裡,海天難分。站在高一點的位置看腳下的大海,更是讓人驚豔,薄荷綠、青黛、淺藍、深藍、靛藍……直至延伸到天邊。

  作為景區特色項目,分界洲島「海豚灣」日前更名為「海洋文化館」,整合海豚灣的海豚、海獅表演,餵養海龜、鯨鯊、海豚、海獅等,珊瑚館觀光,海撈瓷器館觀光等特色旅遊項目,旨在打造國內規模最大、最具觀賞特色的海洋文化館。在這裡,遊客可以在海裡與海豚親密接觸,傾聽海豚音;觀賞海底珊瑚雨林、熱帶魚群等海洋生物,甚至還可以下潛到島嶼巖石岸邊,觀賞水下的奇特海底地貌。

  分界洲島是中國唯一全潛艇體驗地,不論男女老少,遊客不需任何設備可乘坐潛艇輕鬆遊覽海底世界。通過潛艇兩側明亮巨大的觀景窗口,遊客可以近距離觀賞該海域的各類珊瑚、熱帶魚、海膽、海星、貝殼和沉船、飛機殘骸等,感受海洋的無窮魅力。

  當然,如果您是海釣愛好者,分界洲島將是您行程中的必去之處。分界洲島是海南魚類最豐富的海域,並先後多次舉辦省內外的各種專業海釣比賽,目前景區內已有浮遊磯釣、船釣、平臺釣等配套設施。

  南灣猴島共享獼猴之樂

  來到陵水,怎能錯過一群可愛的獼猴?陵水縣城南5公裡處的南灣半島上,坐落著我國唯一的島嶼型獼猴自然保護區———南灣猴島。

  面積100公頃的南灣猴島上,山嶺蜿蜒起伏,將南中國海圈出一汪新村澙湖,大小巖洞無數,奇巖怪石嶙峋,灌木叢生,樹木成蔭,四季花果飄香。秀麗的風光,溫和的氣候,使得南灣猴島成為是獼猴生息繁衍的理想樂園,目前,近2500隻中華獼猴(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穴居其中。

  為讓人們充分領略南灣風光,當地企業在新村與猴島之間架設了一條2138米的全國最長的跨海觀光索道———猴島索道,索道猶如一條凌空彩鏈橫跨新村港灣,將神秘的南灣猴島、迷人的熱帶港灣、濃鬱的「疍家民俗」、喧鬧的漁港風情等串成一線。乘纜車在海面越空滑行,遊客可俯瞰港口千帆竟發,漁排並立,如雪沙灘上椰林婆娑搖曳,可平視白雲映襯天空的蔚藍,也可眺望海際與天際遠遠相連。

  來到猴島,當然要和猴子嬉戲。南灣猴島素以「人猴和諧相處」的旅遊形式享譽旅遊圈,猴兒們是完全放任自由地棲息在島上。遊客在公園裡漫步,隨處可見猴子們三五成群地在草地上、樹林中、枝丫間旁若無人地嬉戲,有些頑皮的猴子會突然從樹上蹦到了遊客的肩上。

  與猴子們玩耍一番後,遊客們可來到南灣猴島附近的漁港,體驗獨特的疍家民俗,品嘗地道的疍家海鮮,在婆娑海風的輕拂中,放鬆身心,享受最為本真快樂的「海南假期」。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舌尖海味 鮮潮澎湃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幾乎是將魚蝦蟹貝從海中打撈上來的那一刻,瓊島漁家人便迫不及待地生火支鍋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尋味舌尖上的鶯歌海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慧玲  不論依山或是傍海,不同的地理環境孕育了千姿百態的飲食風味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風與陽光 相戀的海味
    文\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進入到冬天,北方已經冰天雪地寒風凜冽,可是在海南,反而感覺氣候更好了
  • 海南日報數字報-醬爆蝦餅:裹起濃鬱海味
    善用本土海味食材,是瓊島的特色「絕活兒」。新鮮的海味產品,經過水煮、清蒸、爆炒、煎炸、燜焗等不同烹飪工藝,食材口感、味道呈現出豐富層次感,刺激著味覺神經。三亞美食——醬爆蝦餅,便取材於海,蝦與餅的巧妙融合,食客一口便可共同品味到蝦的鮮滑與餅的香脆,炎炎夏日,再配以清補涼,悠哉消暑乘涼,全身心的幸福之感,也就如此。  美食如美景,需留心尋找,不可多得。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所以,針對當前新聞輿論工作,也只有放在黨和人民偉大事業的滔滔大勢中去忠實記錄風雲、忠誠矢志奮鬥、忠勇亮劍爭鋒,才能獲得其根本價值。  「當前海南正處在深入落實中央『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入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決戰決勝全面小康、全面建設國際旅遊島,實現海南綠色崛起的關鍵時期。」
  • 海南日報數字報-把海鮮做足海南味
    在海南,從美食小街到燒烤排檔到酒樓飯店,甚至是尋常百姓的餐桌上,海鮮都是不可或缺的美味。  每逢開漁時節,大量鮮香海味登上食客餐桌。有一千雙手,就有一千種味道。新鮮的海味產品,經過清蒸、爆炒、燻烤、油炸、燉煮等不同烹飪方式,呈現出不同的佳餚特色。三亞益龍海景漁村酒樓,不拘泥於傳統烹飪工藝,嘗試將海鮮與最地道的本土食材相結合,用特色的料理方式做出最地道的海南味,吸引了遊客紛沓而來。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農貨「出圈」
    其中,海南消費者「剁手」24.1億元,全省對外銷售額2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阿里巴巴平臺上累計銷售1406個縣域的41萬款農產品,開設38萬家貧困縣網上店鋪,越來越多的農產品從鄉村走進全國大市場。  在2億元的對外銷售額中,海南許多農產品「C位出道」。
  • 海南日報數字報-讀海南日報客戶端 牽掛家鄉防風抗風
    本報海口10月4日訊 (記者陳蔚林)今天晚上,直到從海南日報客戶端上獲悉颱風「彩虹」擦過、文昌無人員傷亡和無房屋倒塌的消息時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陳藝文
    人物檔案  陳藝文,1999年生於海南海口,曾獲2015年首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一米板及三米板雙冠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百花嶺」名稱由來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位於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腹地的營根鎮,四周環繞著大大小小的山嶺十餘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來海南 自由購
    9年前,國家在海南開展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試點,如今海南離島免稅新政開始實施。時間在變,時代在變,時局亦在變。站在當下看未來,離島免稅政策之於海南的意義與作用也在不斷與時俱變、尋求更大突破。  免稅店銷售火爆 電子產品受追捧  7月1日,海南日報記者前往三亞國際免稅城,了解新增酒類、手機等免稅商品銷售等有關情況。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加坡的「海南生活」
    試試儂店裡的『歌碧歐』和咖椰包羅,比起海南的味道怎麼樣?」7月29日下午,「老爸茶」店裡的幾位七旬老人,圍坐一桌,每人面前一杯被他們稱為「歌碧歐」的咖啡,和一碟蘸著椰絲椰蓉的甜麵包。他們或講文昌話或講瓊海話,你一句我一句,聊著關於海南的事情。  這些喝「老爸茶」的老人,得知我們是海南日報來採訪的記者,非常熱情。其中一位有著儒雅氣質的老人,招呼我們落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貧困戶的小銀魚乾成了「網紅」產品
    ■ 本報記者 劉夢曉  「真沒想到,我生產的小銀魚乾能在海南愛心扶貧網上賣得那麼好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陳厚志:守住證據 正名歷史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陳厚志21年來無償地尋找倖存的海南慰安婦,幫助貧困的慰安婦聯繫援助解決她們現實生活中的困難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走訪多家椰子產品企業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聆聽各界學者、專家和業內人士的聲音。與海南島上傳統種植的椰子不同,他種的椰子樹個頭矮,椰果金黃,採摘人員不需要爬樹,踩著半人高的梯子,便能輕鬆地將一串串金黃的椰子摘下來。  「這是文椰3號,是從馬來西亞引進後經篩選改良培育出的新品種,我們管它叫『金椰子』。」羅世傑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新品種的椰子樹不僅個頭矮,容易採摘,而且產量高,價格比較穩定,平均每個果的地頭收購價可達6元,一畝地的年收益在1.5萬元左右。
  • 海南日報數字報-美舍河畔的美麗傳說
    文\海南日報見習記者 梁君窮 實習生 鄭景瑩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李白筆下的瀛洲亦虛亦實,似夢似真。  傳說中瀛洲是海外仙島,歷史上吸引了許多方士、文人的想像和追尋。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最美紅燭映天涯
    今晚,由海南省教育廳、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光明日報海南記者站聯合推出的2015年度「尋找海南最美教師」大型公益活動頒獎盛典在海南大學思源學堂隆重舉行。10名最美教師用他們的動人事跡,向大家展示了三尺講臺上所演繹出的精彩人生。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羅保銘對此次評選活動十分重視。在晚會現場播放的事先錄製短片中,羅保銘向全省奮戰在教育一線的老師們道了一聲誠摯的「老師們好!」
  • 海南日報數字報-無法割捨的海南滋味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海南人的清晨,從一碗熱騰騰的粉湯開始。佐料豐富的粉湯,鮮、香、鹹,滋味飽滿。但若要說到味道的層次,還需再加一抹辣,才能夠真正讓味蕾得到滿足,打開一天的食慾。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發揮優勢 做足海南房車露營旅遊文章
    本報海口12月22日訊 (記者羅霞 通訊員王金強)海南發展房車露營旅遊潛力如何?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夜宵江湖
    麻辣火鍋、麻辣小龍蝦、香辣烤魚、羊肉烤串……這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再配上一杯冰啤酒或者老鹽檸檬水,夜晚的味道剛剛好。  不過,海口夜色裡的味道,絕不僅只有這些泊來品。屬於本土的味道在哪裡,就要跟著老海口人的腳步去尋找了。  老海口人吃夜宵,喜歡去找巷子裡的老店,只有經過時間的檢驗,沉澱下來的味道,才是真正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