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閩寧協作消費扶貧周啟動,拼多多助寧夏農民福建吃貨共享數字經濟紅利
從「幹沙灘」變成「金沙灘」,數字經濟正全面賦能東西部協作扶貧。12月18日,「山海攜手 優品雲行」閩寧協作消費扶貧周在寧夏啟動,「寧夏優品館」消費扶貧專區同步上線。本次消費扶貧周旨在創新電商消費扶貧模式,促進東西部協作扶貧產品電商上行。
-
法國有波爾多,中國有賀蘭山東麓,寧夏葡萄酒產區推介會昨在廈舉辦
9月26日下午,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推介會在廈門市翔鷺國際大酒店舉行,推介會由寧夏回族自治區商務廳、寧夏回族自治區博覽局、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管委會主辦,來自廈門市酒類銷售行業協會、廈門建發美酒匯酒業有限公司、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寧夏西鴿酒莊、新華網寧夏頻道等單位的嘉賓及媒體代表100餘人出席。
-
中國美酒茗釀濮陽推介會盛大舉行,震撼全場
12月16日,瀘州老窖戰略新品——中國美酒茗釀在濮陽舉行推介會。這是茗釀全國30天5省6城推介會的第五站。此前,瀘州老窖官宣發文稱企業將在2019年進入「搏命」模式。茗釀此舉,正是落實「搏命」棋局的重要一子。
-
閩寧對口扶貧協作中的「市場之手」——市場為媒 山海攜手譜新篇
剛到寧夏時,手裡沒有多少錢,是銀川當地的朋友借錢給我,幫我闖過了創業之初的重重難關。有很長一段時間,到寧夏創業的福建企業家基本是「散兵遊勇」。直到1996年,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正式啟動。1997年4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建省對口幫扶寧夏領導小組組長的習近平同志來到寧夏,進行了為期6天的對口扶貧考察,並在銀川召開了閩寧對口扶貧協作第二次聯席會議。
-
「閩寧情深話協作」架好勞務協作「連心橋」 開啟脫貧攻堅「加速度」
勞務協作是困難群眾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搭上閩寧勞務協作的快車,寧夏困難群眾走出大山,飛向東南沿海增收致富,開啟脫貧攻堅「加速度」。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的飛毛腿福建電子有限公司,2018年響應閩寧對口扶貧協作號召,招收了大量來自寧夏的貧困務工人員。如今,在這裡就業的固原籍員工就有1000多人,包括建檔立卡戶847人。來自固原市原州區的陳滿庫就是其中一位。
-
臨夏市招商引資暨重點項目廈門推介會昨在思明區舉行
帶項目找夥伴 臨夏來廈推介臨夏市招商引資暨重點項目廈門推介會昨在思明區舉行,重點推介50個招商項目(記者 何炳進 攝)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夏思萱)「中間是黃河兩邊是崖,兩邊是崖峽口裡呀有兩朵雲彩……」在昨日下午舉行的臨夏市招商引資暨重點項目廈門推介會上,臨夏市政協副主席、工商聯主席、光彩會會長馬春芳現場即興演唱了一首《一輩子不分開》,讓臨夏市與廈門市思明區兩地濃濃的情誼在現場湧動。
-
接續奮鬥 續寫山海豪情——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事跡在福州...
7月3日,中宣部以雲發布的方式,向全社會宣傳發布了「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的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消息傳來後,在福州大學師生中引發熱烈反響。學校自2013年起積極組建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加入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對口支援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三營中學。
-
網龍助力固原學前教育信息化升級 打造閩寧協作教育名片
閩寧協作又一教育成果落地!11月24日,由寧夏固原市教育體育局和福建網龍網絡公司聯合打造的寧夏固原市學前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將輻射當地430所幼兒園,全面助力固原市學前教育信息化升級。寧夏固原市學前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啟動儀式在固原市第九幼兒園舉行固原市學前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是固原市教育體育局和網龍網絡公司合作開發的學前教育信息化平臺。
-
閩寧24年山海相連,福建採訪團用腳步丈量新寧夏
深入寧夏各閩寧協作示範基地 用鏡頭和文字記錄閩寧協作24年發展成就 本次活動由福建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報紙副刊工作委員會、東南網聯合主辦,在為期8天的時間裡,採訪團一行將前往昔日「貧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區,感受群眾生活的滄桑巨變;前往易地扶貧搬遷的閩寧鎮與紅寺堡區,感受群眾幸福新生活。
-
寧夏同心:南安村用菌菇打造閩寧示範村新範本
寧夏同心縣南安村是一個生態移民村,也是閩寧協作示範村之一。近年來,按照「政府引導、村兩委為主體、群眾參與」的發展思路,和「公司+基地+村集體+農戶」的生產模式,南安村食用菌產業實現了企業、村級集體經濟和農戶的多贏。24日,「援建之光閩寧24年」採訪團走進同心縣下馬關鎮閩寧協作食用菌項目基地,了解食用菌種植、銷售、產業模式等情況。
-
【圖片故事】閩寧協作:一棵艾草的扶貧之路
在寧夏固原市彭陽縣古城鎮,鮮綠的艾草長勢喜人,獨特的香氣撲面而來,清新熱烈如夏日陽光。走進古城鎮閩寧協作艾草產品加工扶貧車間,工人們正在各自崗位上忙活。目前,這裡可生產艾草產品20多種,每天出廠產品1000多件,以線上銷售為主銷往全國各地。 一棵艾草,帶動一個產業。
-
閩寧模式,縛住「貧困」蒼龍
24年來,以閩寧鎮幫扶為起點,福建、寧夏兩地攜手,跨越山海,推動以西海固為重點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脫貧,走出了一條康莊大道,開創出一條具有示範意義的扶貧協作之路。寧夏回族自治區十二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董玲認為,閩寧兩省區扶貧協作抓真章、見實效,最基本的經驗在於強化頂層設計,把中央推動東西部協作戰略部署和閩寧兩省區在扶貧開發中積累的經驗和智慧結合起來,建立起持續帶動、持續突破的長效機制,這是「閩寧模式」成功實踐的戰略前提。
-
「醉美濟南,茗釀中國美酒」
以中國美酒名義,致敬美好生活!12月14日,瀘州老窖戰略新品——中國美酒茗釀在濟南喜來登酒店舉行推介會。瀘州老窖養生酒業榮譽董事長付全貴,以及濟南市各界領袖人士受邀參加了此次推介會。這是一場視覺、味覺的雙重盛宴,這是一場酒文化、茶文化的文化大餐。
-
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中的福州教育人系列報導③|羅彬:支教是...
海峽教育報記者 羅小春編者的話截至2019年,福州市共向寧夏派出18批230名教師,每人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以李丹等教師為代表的支教先進群體以濃濃師愛詮釋了高尚的師德和人生價值。今年7月初,中宣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了「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的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
-
閩寧結對扶貧成功探索出東西部攜手實現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
央廣網銀川12月15日消息(記者廉軍)記者15日從寧夏脫貧攻堅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經過24年的久久為功,閩寧結對扶貧成功探索出東西部攜手實現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福建幫助寧夏培訓教師上萬名,派遣教育、醫療、科技等專業技術人員2000多名;累計投入幫扶資金33億多,先後援建公路385公裡,打井窖1.5萬眼,修建高標準梯田22.9萬畝,完成危房危窯改造2000多戶,支持建設閩寧鎮和110個閩寧示範村,修建了一大批水利水保、農村電網、道路、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近60萬貧困群眾從中受益。
-
寧夏旅遊推介會在大阪舉行
原標題:寧夏旅遊推介會在大阪舉行 新華網大阪10月28日電(記者馬興華)寧夏回族自治區旅遊推介會28日在日本大阪帝國飯店舉行,日本關西地區旅遊界人士等約50人出席。 寧夏旅遊局局長楊柳在推介會上說,寧夏地處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的中樞位置,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
-
八閩情暖六盤山 閩寧共圓小康夢
央廣網北京7月6日消息(記者廉軍 萬存靈)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東西對口協作24年來,在寧夏六盤山連片特困區,福建援助寧夏群體接續奮鬥、勇於擔當,開創了一條東西幫扶、實現共同富裕典範道路。
-
食博會昨在會展中心開幕 各地美食薈萃市民大飽口福
相關福建對口幫扶寧夏產業發展 寧夏紅枸杞果酒、鹽池灘羊、菊花八寶茶、鼎和辣椒醬……昨天,來自寧夏的18家企業紛紛拿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領」,150餘種極具寧夏特色的名優產品從產地直運來廈,為廈門居民和採購商帶來一場好吃、好看、好玩的特色美食展。
-
寧夏六盤山特產館開業 位於倉山利嘉鴻航食品城內
福州新聞網1月1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張鐵國)1日上午,閩寧協作消費扶貧項目啟動暨寧夏六盤山特產館開業儀式在榕舉行。這是馬尾區與寧夏固原市原州區加大產業協作、拓展協作領域、推進對口幫扶的實際舉措,也是閩寧協作的又一成果。 閩寧協作,是199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親自推動建立的東西部扶貧協作發展模式。
-
【扶貧攻堅看寧夏】閩寧鎮:東西扶貧協作的「霸王花」
閩寧鎮福寧村鳥瞰圖談扶貧攻堅,不能不提寧夏;說東西扶貧協作,不能不提「閩寧模式」;要談要說這兩個「亮點」,第一站繞不開寧夏永寧縣西部的閩寧鎮。1996年,福建和寧夏啟動了對口扶貧協作,作為起點,閩寧鎮從無到有、由弱到強,見證了閩寧攜手從單向扶貧到互利共贏的20載。如今,曾經的戈壁荒灘變成了現代化的生態移民示範鎮,4.4萬多祖祖輩輩生活在西海固貧困山區的農民走出大山,通過移民搬遷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開發建設初期的500元增長到2016年的10350元,增長了20.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