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華德·舒爾茨:星巴克如何走過那些風雨飄搖的日子

2020-11-22 山西商人網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本書叫《從頭開始》,它真實講述了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如何從零開始、成就夢想,並遠遠超越期待的故事。

這本書探討了人類共性、價值觀與人性光輝和領導力、企業在建立過程中所肩負的責任,以及如何在所在社區關愛照顧員工的社會責任感。

以下文章節選自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新書《從頭開始》,enjoy:

2008年是星巴克的滑鐵盧之年,但這卻並非緣於某一個錯誤的決策、某一個策略或是某一個人。就像一根脫線就能一寸寸破掉一件毛衣一樣,星巴克也是一點點垮掉的。雖說那時我已經不再管理公司的日常經營事務,但多少也有些責任。

在2007年時,我已經明顯察覺到公司的滑坡,去店裡的感覺尤其如此。來自蘇門答臘島和哥斯大黎加的咖啡豆的新磨濃香幾乎已經聞不到了。有時候,走進一家分店,只能聞到早餐三明治裡燒煳的奶酪味。

我們為提高效率而在店裡新裝的意式咖啡機太高了,擋住了顧客的視線,看不到咖啡調配師為他們製作飲品的過程,咖啡調配師也無法像我當初在米蘭為之著迷的情形一樣與顧客輕鬆互動。

在經營方面,公司此前做出了很多錯誤決策,如門店選址、店內咖啡之外的產品銷售、咖啡調配師的培訓、成品咖啡豆的包裝和儲存方式,等等。有些決策在當時看來可能是正確的,單從其優點來說並沒有問題,但綜合起來就影響了顧客的店內消費體驗和我們的品牌形象。

那年情人節那天,我在一封機密電子郵件中向公司高層表達了心中的擔憂:「我們急需做出應有的改變,以喚醒我們真正的『星巴克體驗』的優良傳統和熱情。」我如此寫道,「我們要回歸初心,推動改革,合理決策,使星巴克重拾特色,與眾不同。」

身為公司的董事長,我覺得自己就像一位前任船長,眼睜睜地看著愛船慢慢沉沒卻無能為力。我本來不打算重新擔任公司的CEO,但我對公司的愛,對夥伴及其家人的責任感,使得我在2008年再度出山。

再次坐上掌舵人的位子,在我的面前是各種艱難挑戰。我和星巴克的領導層,一邊要解決公司的內部問題,一邊要帶領公司安然度過這場經濟風暴。

小時候,我從觀棋中學會了下棋。有一天,我跟其中一位下棋。我走了一步棋,他很是失望。他皺著凌亂的眉毛,從棋盤上俯過身來,輕聲對我說道:「孩子,下棋高手不僅要考慮對手的棋路,還要把整個棋盤統籌考慮。」

「什麼意思?」我問道。「跟對手下棋,是單向的,」他解釋道,「但棋盤有很多角度,高手能把所有角度都考慮在內,然後落子。」

他的意思是下棋時思路要寬廣,我恍然大悟,此後棋藝大增。回想起來,這番真知灼見不僅提高了我的棋藝,還在我管理星巴克期間幫了大忙,在我再度擔任CEO期間尤其如此,因為需要考慮的角度太多了。

星巴克的衰落不是一步之差,同理,使其重回正軌也需要諸多步驟。在公司內部,我們將這個時期稱作公司歷史上的「轉型期」。那是一個緊張而令人激動的時期。我們當時所採取的諸多措施,為此後公司的發展搭好了框架。

重任CEO之後,很快,我就召集部分新老夥伴開展了一次集體研討,並將其總結為一份一頁紙的研討會備忘錄,明確表達了我們的新願景及實現步驟。我們將其稱作「轉型安排表」,並將其發給辦公室的每一位夥伴以及所有分店經理。

備忘錄上說,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世界上知名度最高、最受尊敬的品牌,激發並孕育人文精神」。

接下來,備忘錄概括了七條當務之事:成為無可爭辯的咖啡權威;以更好的培訓和新的收益吸引並鼓舞夥伴;重燃消費者對星巴克品牌的情感依戀;在全世界廣開分店,力圖使每一家門店都能給人「當地核心區域」的感覺;成為道德採購和環保的先驅;開發新產品以增加收益;秉持高效高利潤的經營模式。

公司的夥伴把這份備忘錄擺在辦公室桌上,張貼在門店裡。上述使命使他們覺得有了新的目標;星巴克重新將關注的中心放在了咖啡和利潤之外。我們有了超越自我的理由。這七個步驟還使我們心中充滿安全感,因為它仿佛一張地圖,指導大家如何安排時間,如何使用公司的資金。

做生意,不可眼高手低,那樣只會血本無歸。

做生意,要從細節處著手,面面俱到。

在星巴克歷史上這段風雨飄搖的日子裡,我們要紮根於細節。星巴克的領導層,包括我在內,都必須放低身段,不再把自己當成身家100億美元的業界巨鱷,而是像個個體商人一樣。

「當前最重要的,是找回初心,重整旗鼓。」我在一次會議上如此說道,「我們手上要沾泥!」我一邊懇切而談,一邊在身前伸開雙手。從此之後,「手上沾泥」成了我的口頭禪。

其實,這句話是有出處的。有一天,我經過星巴克的建築和設計部門,被一張海報吸引了眼球而駐足。那是一雙沾著泥巴的雙手,手掌向上,配以文字:「世界屬於少數勵精圖治之人。」我借走了那張海報,拿著它到了公司8樓,將其張貼在了星巴克的會議室裡,這樣一來,每次開會時,公司的管理人員就都能看到它。

「泥」這個詞還反映了我們事業成功的關鍵所在。它不在總部會議室裡,而是在實地,在門店裡,在門店經理和咖啡調配師身上。

我向大家坦誠講述公司的困境以及脫困之法,還要讓他們對公司復甦的前景樂觀起來。我的夥伴們,他們有能力扭轉公司的頹勢,我怎能對他們有所遮掩?他們需要真實的信息,這樣才能各司其職。我還相信,告訴他們真相,能強化他們對公司的信任,能激勵他們奉獻。我相信,他們會團結一致、心懷希望,為了共同的目標奮鬥,而非因害怕而臨陣脫逃。

我讓門店經理選擇「怎樣做,對顧客而言才是正確之舉」。如此一來,我就給了他們「決策人」的角色。

我還讓他們做到責無旁貸,讓他們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對彼此的責任,對家人的責任,以及對有賴於我們將「星巴克式體驗」發揚光大的公司前輩的責任。

我強調,我們過去所取得的成功並非「鐵帽子」。我們要靠每一天的工作、每一杯咖啡去維持它。

最後,我要求大家不要只盯著增加銷量這一件事。如果星巴克不能盈利,我們就會慢慢消亡。如果星巴克消亡了,我們就不能繼續創造人際連線,不能繼續追逐公司的核心目標。這個目標,過去是,並將一直是—在盈利和社會責任之間謀求平衡。

每名顧客都有權享用完美的飲料,有權在這個世態炎涼的世界受到禮待。希望我們的夥伴記住這兩點。

「星巴克這個品牌的能量,不在公司之外,」我做結語道,「而在你們諸位身上。」

2011年開始,星巴克連續30個財季實現了創紀錄的收入和盈利。

2007年,一份外洩的備忘錄非正式地開啟了星巴克的轉型之路,隨著星巴克扭虧為盈,逐漸轉向增長模式,這一轉變成為了星巴克歷史的一部分。對我而言,星巴克的轉型期令我大開眼界。我親眼看到大傢伙兒齊心協力的威力。我們將滅亡的陰影一揮而散,東山再起。

安然渡劫之後,我振奮精神,還浮起一個念頭:或許,星巴克的作用要遠超我最初的設想。如此發展下去,或許我們能把公司發揚光大,實現出人預料的大抱負。這個想法終會變得勢在必行。

相關焦點

  • 「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的經營哲學
    在初中的咖啡店中,我最早認識的和印象深刻的,莫非星巴克莫屬。相信很多人也和我一樣,接觸咖啡最早也是從星巴克開始的。但是最早的星巴克,不是一家咖啡店,他的業務僅局限於銷售袋裝咖啡豆,並且也向老客戶提供郵寄服務。使星巴克發生轉變的關鍵人物,就是被稱為「星巴克之父」的霍爾華德.舒爾茨。
  • 《將心注入》: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自傳
    星巴克何以成為星巴克?   這是一部霍華德·舒爾茨與星巴克的真實奮鬥史。舒爾茨和一群熱愛咖啡的人從西雅圖開始,從此與咖啡籤下生死契約,堅守激情、信念與尊嚴,將鮮明的價值觀融入星巴克。幾十年來,他們共同判斷是非、克服困難,並在企業發展的重要時刻完成自我顛覆和自我更新。
  • 「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用創造力和同理心共度艱難時刻!
    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01在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擔任星巴克(Starbucks)董事長兼執行長的那些日子裡,每天早上,他都會先為自己準備一杯咖啡,然後坐在電腦前查看不同門店的運作情況
  • 「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貧困影響了我的經營哲學
    從星巴克董事長兼執行長位置上退休後,霍華德·舒爾茨終於有時間回顧自己的人生和事業經歷,於是有了《從頭開始》這本書。書中透露了霍華德很多不為人知的成長經歷,也道出了他的人生信條和商業價值觀,這正是支持星巴克走向成功背後的價值體系。星巴克的成功表明,盈利與社會責任二者可以兼得。
  • 霍華德·舒爾茨:在星巴克逆襲人生 | 人物
    但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我們獲得了中國消費者的認可,相信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門店規模未來有望超越美國。」星巴克咖啡公司董事會執行主席霍華德·舒爾茨(下稱「霍華德」)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神採奕奕,他對落戶上海,剛開業的星巴克海外首家臻選烘焙工坊信心滿滿。事實上,霍華德在上海的工作行程非常緊,緊到每天幾乎只睡3~4個小時。
  • 如今的CEO霍華德.舒爾茨,不是星巴克創立者, 在美國已悄悄賣酒了
    星巴克是由兩位教師和一位作家建立你以為星巴克最初是霍華德.舒爾茨創立的?,其實是由三個沒有MBA學位的小夥子創立的。他們分別是Gordon Bowker(作家)、Zev Siegl(歷史教師)和Jerry Baldwin(英語教師)。1971年開設了第一家星巴克店。當時只銷售咖啡豆,但霍華德.舒爾茨一進入公司,把星巴克賣到了全世界!
  • 霍華德·舒爾茨月底卸任星巴克董事會主席,或將競選美國總統
    美國當地時間星期一早些時候,在西雅圖Pike Place市場內的第一家星巴克店內,一位身穿深藍襯衫的老者在店內的牆面上寫下了留言。並沒有多少顧客注意到,這位靠著1987年他親自安裝的咖啡吧牆壁的人正是星巴克執行董事長兼CEO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
  • 霍華德 · 舒爾茨要卸任了,他還在擔心星巴克缺咖啡豆
    星巴克標準化的產品幾乎讓人忘記了,全球咖啡連鎖企業也要靠天吃飯。即將在 6 月底卸任的星巴克執行董事長霍華德 · 舒爾茨(Howard Schultz),最近在接受時代雜誌採訪時再次強調了氣候對咖啡行業的威脅:氣候變化將對咖啡的質量和完整性產生更大影響全球變暖後,去哪裡買咖啡豆?
  • 星巴克舒爾茨:用夢想成就的事業
    事實上鮑德溫對咖啡吧的成功感覺並不好,濃縮咖啡是對星巴克銷售優質咖啡豆事業核心價值的扭曲,這會讓星巴克迷失方向。從企業聚焦的要求而言,鮑德溫的堅持無可非議。最後他說:「我很抱歉,霍華德。我們不能這麼幹,你得明白這一點。」  最終舒爾茨不得不決心離開星巴克,去開創自己的公司。  為了心中的理想,他和雪莉從繁華的紐約來到偏遠的西雅圖,夢想尚未實現,又將失去工作。
  • 星巴克創始人自傳面市:如何戰勝原生家庭桎梏 把命運抓在自己手裡
    霍華德·舒爾茨在書中如是說。近日,由磨鐵圖書策劃推出、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從頭開始》一書上市。這是「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的最新書籍,並且由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美國國防部前部長羅伯特·蓋茨等推薦。「我們的『原生家庭』、成長故事和經歷、與父母的關係,這些都將影響我們一生。」
  • 星巴克舒爾茨:把咖啡豆磨成金沙
    在2月初央視《對話》欄目的錄製現場,舒爾茨用他招牌式的微笑對一位自稱從未喝過咖啡的現場觀眾遊說著。在對話的過程中,他幾次不自覺地撫摸一下自己的臉。這個輕微的舉止讓人感到眼前這位身材高大、相貌英俊,並在十幾年時間裡創造出星巴克商業傳奇的美國人原來不失可愛。 「海盜」船長 「我現在主要的工作,就是到全世界的星巴克店去看望我的夥伴。」
  • 舒爾茨徹底離開星巴克,他在 31 年裡把賣咖啡豆的小店變成 28000...
    在加入星巴克、買下星巴克、領導這家公司三十多年後,霍華德·舒爾茨宣布將從星巴克公司董事會執行主席的位置上退下來。 「2018 年 6 月 26 日,我將正式離開公司並成為榮譽主席,」舒爾茨在給「星巴克夥伴」(員工)的信中這樣寫道。
  • 舒爾茨徹底告別星巴克 卸任的星爸爸真要競選總統了?
    霍華德·舒爾茨,星巴克現任董事會執行主席、前任CEO於6月4日宣布離開星巴克。40年間,舒爾茨將星巴克從一家西雅圖本土小店,發展為全球75個國家、連鎖超過2.8萬家門店、每年220億美元營收的國際化公司。
  • 舒爾茨回憶星巴克中國首店:美國人說在華賣咖啡肯定失敗
    騰訊財經 作者 李偉在習慣喝茶的中國市場,星巴克取得了成功。2017年4月中旬,星巴克創始人、董事會執行主席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再次來到中國,他剛剛卸任CEO職務,專注公司長期發展計劃、開發高階咖啡店市場。
  • 星爸爸霍華德·舒爾茨:我如何將拿鐵咖啡第一次引入美國
    以下文章節選自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新書《從頭開始》,由磨鐵圖書2020年10月出版
  • 星巴克如何從一間小店成長為全球咖啡連鎖巨頭
    1982年,後來擔任星巴克董事長和總裁的霍華德·舒爾茨先生加入星巴克,並擔任市場和零售總監。1983年,霍華德·舒爾茨在米蘭出差的過程中,深受意式咖啡館口味和氛圍的感染,回國後決定要在西雅圖複製意式咖啡館的模式,可惜三位創始人都對此不感興趣,霍華德·舒爾茨只好離開星巴克創立了每日咖啡。
  • 星巴克如何從一間小店成長為全球咖啡連鎖巨頭
    1982年,後來擔任星巴克董事長的霍華德·舒爾茨先生加入星巴克,並擔任市場和零售總監。1983年,霍華德·舒爾茨在米蘭出差的過程中,深受意式咖啡館口味和氛圍的感染,回國後決定要在西雅圖複製意式咖啡館的模式,可惜三位創始人都對此不感興趣,霍華德·舒爾茨只好離開星巴克創立了每日咖啡。
  • 十倍股星巴克的秘密:舒爾茨《將心注入》讀書筆記
    文|王海天   導讀:翻了一下星巴克股價,從金融危機的2008年最低的4美金,到今天的57美元,八年的時間上漲了10倍。最近讀舒爾茨的《將心注入》,講述了這個十倍股CEO如何從0到1。在這本書中,舒爾茨探討了一個消費品的產品、體驗以及品牌的建設。除此之外,還可以看到:一個企業,在不以利潤為本的情況下,如何還能做成一個全球的品牌。
  • 舒爾茨憑什麼把星巴克打造成全球咖啡第一品牌
    恰在工作期間,星巴克在Hammarplast定製了大量咖啡壺,大訂單讓舒爾茨很好奇。他便決定與當時星巴克的所有者Jerry Baldwin和Gordon Bowker見面,這次談話讓他對創始人身上散發出的創業熱情很是欽佩,不禁萌生了想要加入星巴克的想法,雖然當時這家小咖啡館名氣不大,受眾也很窄,對舒爾茨個人而言,更是意味著薪水驟減,然而他的直覺告訴自己,這是一次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