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前雙十二,中國爭氣機殲-8III首飛,卻成了爭議機!

2021-03-02 大水來

雙11和雙12是中國最近些年最流行的節日,主要目的就是網絡購物,誰都想不到,就在2020年雙12這一天,中國航空工業發布了了一則消息:【殲8Ⅲ飛機首飛成功】,主要內容是:1993年12月12日,殲8Ⅲ飛機首飛成功。


這一款戰鬥機的簡介是:該機在殲8B飛機基礎上,裝配了與「八二工程」相當的國產化航空電子綜合火控系統,換裝了新研發動機,並移植了殲8D受油機的技術成果,增強了武器系統能力,飛機作戰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其實在中國航空史上,還是一款大名鼎鼎也是絕無僅有的爭氣機,領導人對其給予了深重厚望,但是誰都想不到,該機的結局反而非常慘澹,非但沒有爭氣,反而帶來了巨大的爭議,可以說是爭議機!

殲-8III在中國航空工業史上,承載了太多的期望和巨大的失敗,可以說是中國航空工業的一座特殊豐碑

一款戰機為何帶來巨大的爭議,主要原因是,領導給予厚望並投入巨資,最終全部失敗,項目取消,和僅僅停留在圖版上的殲-9戰鬥機相比,這一款戰鬥機可算是短平快的代表,誰都沒有想到,最終會慘澹撲街,簡單一點介紹這一款戰機,對我們國家航空工業發展還是非常有現實意義。

這一款飛機的起源來自於兩側進氣殲-8B戰鬥機的改造,上世紀80年代中國航空工業極其落後,而美國有意向中方提供美國F-16戰鬥機的部分先進航電,包括先進脈衝都卜勒雷達以及HOTAS雙杆操縱系統,先進慣導系統以及1553B先進數據總線,配合中國從義大利進口的阿斯派德中距空空飛彈,可以說,基本拿到了超視距空戰的第一張門票!誰都想不到風雲突變,美方收了我們數億美元,卻不發貨,最終被激怒的中國航空人開始努力,開始了很多自主研發項目,包括殲-10,飛豹,也有這一款號稱爭氣機的殲-8III,主要目的是依靠國內最新成熟技術拿到一款先進的高空高速戰鬥機,超視距攻擊敵方來襲的飛機。

由於設計師認為難度很小,所以就製造了2架樣機,兩架都先後墜毀,最終項目取消

對於這一款飛機來說,601所和112廠聯合提出了兩大改、兩適應、8相關的設計方案,兩大改主要內容是,換裝國產最先進的渦噴-14崑崙發動機,提高飛機的爬升率和加速性,飛機最大爬升率提高到200米每秒,改裝基於「八二工程」的全套先進航電設備,包括數位化火控系統,配備中距攔射空空飛彈,具備下視下射能力。

兩適應則是移植殲-8D戰鬥機的空中加油技術,而且增加先進綜合電子對抗系統,提高生存力,而8相關則是掛載霹靂-8,霹靂-11和霹靂-12三種先進空空飛彈,其中半主動雷達制導飛彈霹靂-11首先試驗,之後是主動雷達導引頭的霹靂-12飛彈,具備超視距攻擊,發射後不管能力,同時攻擊2個目標能力。

殲-8III戰鬥機1991年項目開始,2001年結束,10年心血徹底打水漂

除此之外,還增加了新型外補償空速管,增加了12種炸彈掛載能力,提高載彈量,換裝先進HTY-4A零零彈射座椅,彈射高度從0到升限18公裡,彈射速度從0到1000公裡每小時,採用電子防滑系統,提高飛機過載能力,改善用戶抱怨較多的可靠性和維修性,外加飛機減重。

這個改進,從技術難度來說並不大,通過提升發動機,以及換裝新型航電和機載武器,提升成熟飛機作戰效能,這是全世界各國常見的路徑,但是非常神奇的是,飛機卻很悽慘的失敗,兩架樣機都墜毀,第一次墜毀,飛行員和機場指揮之間溝通不暢,飛機落在電纜溝中全毀,第二次墜毀,則更悽慘,飛機在閻良上空起火燃燒,最終墜毀。

事後來看,殲-8III戰鬥機貌似短平快的改進,背後卻隱藏了巨大的風險,戰鬥機空中起火燃燒,這是巨大的質量問題,最大的風險來自於渦噴-14發動機,雖然這是一款渦噴-13的小改型號,但是貧弱的中國航空發動機工業根本無力支撐,推力增加200-300公斤都造成了嚴重的惡果:空中停車如家常便飯,就像心肌梗塞頻發的病人,完全不指望上戰場。

殲-8III戰鬥機失敗之後,不僅僅是601所,中國所有設計師都受到了一次極其震撼的教育,對於飛機改進,必須遵循分步走的策略,一個個部件考核成熟後才能裝機,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一步到位,而且測試也是先易後難,避免一次墜機損失所有先進設備。

相關焦點

  • 八三工程,性能優於殲-10 — 不爭氣的爭氣機殲-8III
    任誰都想不到空中美男子殲-8居然還有一款三代改型,而且初始設計性能要求優於殲-10戰鬥機,只不過試飛過程兩次重大事故,直接導致了這款爭氣機的落幕。這款新銳機型來自殲-8戰鬥機,大家應該還記得美國人為獲得蘇聯戰略進攻緩衝區,當年特別大方向中國推薦F-16/79戰鬥機。目的就是用於攔截圖-22以及其他戰鬥機,不過這款猴版戰機性價比不高中方看不上,至於後續格魯曼為了解決生存危機,願意向中方提供24架F-14「雄貓」戰鬥機以及配套AIM-54「不死鳥」,由於時間關係這些都成了可望不可及的事。
  • 步子邁太大,被發動機給毀了的新機,八三工程殲-8III
    這款新銳機型來自殲-8戰鬥機,大家應該還記得美國人為獲得蘇聯戰略進攻緩衝區,當年特別大方向中國推薦F-16/79戰鬥機。目的就是用於攔截圖-22以及其他戰鬥機,不過這款猴版戰機性價比不高中方看不上,至於後續格魯曼為了解決生存危機,願意向中方提供24架F-14「雄貓」戰鬥機以及配套AIM-54「不死鳥」,由於時間關係這些都成了可望不可及的事。
  • 春節特別報導⑥|「爭氣機」殲-10的奮鬥路:發動機實現國產 空戰力克同代重型機
    總體來看,解放軍航空部裝備的第三代戰鬥機主要可以分為兩條線,以各型殲-10為主中型機,和以殲-11平臺為代表重型機,這兩者也彼此形成了「高低搭配」。和從蘇-27演變而來的殲-11系戰機不同,殲-10我國自主研發的首款三代戰機,由於從設計到製造全部由自己「操刀」,也常常被稱為「爭氣機」。
  • 日本二代戰鬥機終於退役,將被F35取代,差點和殲8用同款雷達
    圖片:拍的不錯在80年代後期,隨著蘇-27、米格-29的出現,日本也持續不斷對F-4EJ進行改進。圖片:西屋公司的AGP-66有趣的是,F-4EJ-KAI的改進,和我國的殲-8II系列有點像。雖然氣動布局迥異,「空中美男子」更重視高空高速截擊能力,但在中美「蜜月期」的「和平珍珠」計劃中,50架殲-8II正打算改裝APG-66雷達,但這一目標直到10年後,才隨著使用首臺國產脈衝都卜勒機載火控雷達、能夠發射源自「阿斯派德」的霹靂-11半主動雷達制導中距空空飛彈的殲-8H首飛,才得以實現,應該說,F-4EJ-KAI,在空戰性能方面,估計和殲-8H半斤八兩,但無法和使用「射後不理」
  • 一夜間上千架戰鬥機全部失蹤, 日本衛星拍到的畫面中國卻笑而不語
    中國空軍目前擁有1400多架各種類型的戰鬥機,其中三代機數量佔據了半壁江山,數百架蘇-27、殲-11大量入役,殲-10也不含糊
  • 殲八III為什麼下馬?
    好多人都聽說過殲八III的名字,這是89年中美合作的「八二工程」也就是所謂的「和平珍珠」計劃被洋基佬腰斬之後,在中央軍委那都掛上號的「爭氣機然後,在南邊的成都,98年春天,殲十首飛成功。殲八III作為國產戰鬥機本來就面臨著引進機種蘇27的競爭壓力,現在殲十又殺將出來,兩種國產戰鬥機必然有一個要被拼掉,所以殲八III的壓力陡然加大。然而,好不容易新的試驗機在98年9月到位,結果又在次年5月下旬的飛行中左發燃油系統洩漏,發動機起火,飛機墜毀,飛行員跳傘重傷。
  • 連續兩次墜毀下馬,殲10吸取慘痛教訓終得勝利
    -10A戰鬥機首飛紀念日,1998年3月23日,這是一個值得中國軍迷和航空工業界銘記的日子,這是中國航空事業的分水嶺,在此之前,中國航空工業研發戰機總是充滿了失敗和沮喪,而且型號研製的主體就是抄襲加抄襲,自主研發項目成功很少,而在此之後,則是一個成功接著一個成功,殲-10B,殲-10C,梟龍A,梟龍B,殲-20如下餃子一般滾滾而出。
  • 「殲20首飛10周年」成熱搜,是普通人對國家強大的共情|長江評論
    11日,「殲20首飛10周年」一躍成為熱搜話題,大家一邊議論著殲20十年來從驗證到列裝,從驚鴻一瞥到司空見慣的不平凡的歷程;一邊如偵探般從官方圖片、文字中的蛛絲馬跡裡找到下一個可能曝光的「黑科技」軍事裝備。11日大家就為官方發布的一張飛行員頭盔的模糊倒影圖裡的神秘飛行器而討論得不亦樂乎。為什麼1月11日會成為軍迷們的節日?
  • 印度的爭氣機,「光輝」戰鬥機到底怎麼樣?
    美國學校裡的ABCD對應於中國學校裡的優良中差。在很多人眼裡,「光輝」頂多算中上,給B是慷慨得離譜了。但吐糟久經磨難的」光輝「不厚道,就像點評王寶強看不住老婆一樣沒勁。「光輝」最重要的是建立了印度航空工業的ecosystem,有可能在未來提供升級和進一步研發。當然,有可能而不是肯定,這才是科學態度。最低限度,今天的印度航空工業的狀態比30年前還是要強太多了。
  • 從初代殲-11到終極殲-7:中國空軍的「影子家族」殲擊機
    1990年5月30日(此時殲-7E已經首飛成功12天)作為「解決殲-7Ⅲ遺留問題」而立項,第二年8月首飛的殲-7ⅢA(最終定型時改稱殲-7D),雖然後來也只生產了32架,但這些「加塞兒」產物於1995年量產後,卻裝備了當時正緊張備戰的南京軍區空29師夜航團。
  • 成飛復仇記:38年前殲9慘敗下馬,今天殲20極速2.6馬赫贏回
    為了這一刻,成都所等了38年,38年前2.6馬赫高速殲9下馬全所上下都哭了,10年辛苦化烏有大家就要問了,都隱身飛機了,飛這麼快有啥用?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1980年,老大瀋陽飛機研究所卻捷報頻傳:殲8飛機正式定型,同年,瀋陽飛機研究所的殲8II戰鬥機項目正式國家立項上馬,開始了30年艱苦攻關屢戰屢敗的徵程。
  • 春節特別報導⑦|「中華側衛」殲-11:蘇-27在華極速升華 「絕配」 殲-20
    值此新春佳節之際,整理了殲-5、殲-6、殲-7、殲轟-7、殲-8、殲-10、殲-11等解放軍經典戰鬥機的小記,通過講述這些國產戰鷹的守衛祖國領空故事,展現些許人民空軍成立至今的崢嶸歲月,以饗讀者。到了1992年年底,包括蘇-27SK和雙座型的蘇-27UBK在內的24架首批戰鬥機全部到位,中國空軍終於正式進入了三代機時代。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光靠「買買買」換不來國防安全的,我國決定引進蘇27的生產線和部件,組裝這種當時中國還無法生產的先進戰鬥機。
  • 不當過氣網紅:外媒盛讚中國殲10C,這是一條更有活力的龍!
    在殲20這一我軍顏值擔當面前,曾經的「爭氣機」——殲10戰鬥機似乎光芒盡褪,成為網友們和軍迷口中的過氣網紅。但是,作為主力裝備之一的殲10戰鬥機卻在成飛的不斷努力下發展壯大,多種改進型戰鬥機穩步提升,成為我軍戰鬥力的可靠保障。
  • 中國殲-10還能飛多久?「擊落F-22」的舊聞傳達了何種期待?
    」,而隨後,甚至傳出了「殲-10戰機在福建擊落F-22」的假消息,總之,在當時的大佬們看來,作為我軍最新銳戰機的殲-10,足以與當時的歐洲「雙風」並列,成為新世紀三大新型戰機。」,殲-10戰機也不例外:從1998年3月23日首飛,到2004年3月11日設計定型批產,再到2009年下半年殲-10B型戰鬥機01號機出現,到2013年年底殲-10B型戰鬥機定型批產,乃至隨後更新的改型殲-10C型戰鬥機出現。
  • 美國六代機剛剛首飛,中國型號緊隨其後,2025年前或將首飛!
    最近,美國空軍宣布,下一代戰鬥機NGAD取得重大進展,全尺寸樣機製造完畢,並進行了首飛,某些消息顯示,試飛時間超過了7周,相當於2個月,而且還打破了很多記錄
  • 殲8已首飛50年:「空中美男子」老了,你還會記得他嗎?
    殲-8第一架原型機,注意0001的編號。現在網絡上對殲-8有讚譽、也有質疑,但對任何武器的評價都不該脫離時代背景。殲-8首飛恰逢建國20周年,國土防空作戰的壓力仍未減輕,U-2高空偵察機持續窺探,東南方向面對強敵的F-4、F-105,北方要面對米格-23、圖-22等超音速戰機。此時殲-8橫空出世,在當時的重要意義可想而知。
  • 如果當年殲10不幸下馬,沈飛這一魔改殲8已計劃好備胎上位
    -8IIACT原型機,鴨翼很醒目,威猛 攝影20年前的1998年,中國第一種自行研製的第三代戰鬥機——殲-10實現了首飛,並在2003年進入空軍領先試用。在90年代初,中國從俄羅斯引進了當時很先進的第三代重型戰鬥機蘇-27,並且逐步以許可證方式在沈飛生產。
  • 89年巴黎航展:蘇27太霸氣,米格29摔飛機,只有殲8打醬油
    1986年8月,中航技公司代表中國航空工業首次參加英國的範堡羅航展,但當時只攜帶了殲8Ⅱ、殲7M、殲教7、強5、運7、運8、運12、直9等模型參展,展臺也只有18平方米,布置簡單,除了模型、照片外,還有幾個景泰藍的瓶子。在那個年代,不少外國人以為中國是來賣飛機模型或者工藝品的!
  • 破爛背心裏面挺立著中國的脊梁
    原創 航空知識 航空知識在殲20首飛十年的今天,我想起來的卻是這2張照片。當終於有了軍機項目時,這群人真的是廢寢忘食,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擠了又擠,只為造出中國的爭氣機!
  • 高顏值的殲-10C堪稱中國版「陣風」,30年前差點下馬
    殲-10更是中國空軍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型國產殲擊機,自從2003年裝備部隊之後,成為我軍迄今為止批產數量最多的三代機。從1983年立項以來,殲-10成為了中國人設計的第一種第三代殲擊機。應該說,它是中國航空工業最具分量的裡程碑,在此之前中國只能在蘇制戰機基礎上縫縫補補,而殲-10設計之初就放眼世界先進水平,是我軍第一型「出生就不落後」的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