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和雙12是中國最近些年最流行的節日,主要目的就是網絡購物,誰都想不到,就在2020年雙12這一天,中國航空工業發布了了一則消息:【殲8Ⅲ飛機首飛成功】,主要內容是:1993年12月12日,殲8Ⅲ飛機首飛成功。
這一款戰鬥機的簡介是:該機在殲8B飛機基礎上,裝配了與「八二工程」相當的國產化航空電子綜合火控系統,換裝了新研發動機,並移植了殲8D受油機的技術成果,增強了武器系統能力,飛機作戰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其實在中國航空史上,還是一款大名鼎鼎也是絕無僅有的爭氣機,領導人對其給予了深重厚望,但是誰都想不到,該機的結局反而非常慘澹,非但沒有爭氣,反而帶來了巨大的爭議,可以說是爭議機!
殲-8III在中國航空工業史上,承載了太多的期望和巨大的失敗,可以說是中國航空工業的一座特殊豐碑
一款戰機為何帶來巨大的爭議,主要原因是,領導給予厚望並投入巨資,最終全部失敗,項目取消,和僅僅停留在圖版上的殲-9戰鬥機相比,這一款戰鬥機可算是短平快的代表,誰都沒有想到,最終會慘澹撲街,簡單一點介紹這一款戰機,對我們國家航空工業發展還是非常有現實意義。
這一款飛機的起源來自於兩側進氣殲-8B戰鬥機的改造,上世紀80年代中國航空工業極其落後,而美國有意向中方提供美國F-16戰鬥機的部分先進航電,包括先進脈衝都卜勒雷達以及HOTAS雙杆操縱系統,先進慣導系統以及1553B先進數據總線,配合中國從義大利進口的阿斯派德中距空空飛彈,可以說,基本拿到了超視距空戰的第一張門票!誰都想不到風雲突變,美方收了我們數億美元,卻不發貨,最終被激怒的中國航空人開始努力,開始了很多自主研發項目,包括殲-10,飛豹,也有這一款號稱爭氣機的殲-8III,主要目的是依靠國內最新成熟技術拿到一款先進的高空高速戰鬥機,超視距攻擊敵方來襲的飛機。
由於設計師認為難度很小,所以就製造了2架樣機,兩架都先後墜毀,最終項目取消
對於這一款飛機來說,601所和112廠聯合提出了兩大改、兩適應、8相關的設計方案,兩大改主要內容是,換裝國產最先進的渦噴-14崑崙發動機,提高飛機的爬升率和加速性,飛機最大爬升率提高到200米每秒,改裝基於「八二工程」的全套先進航電設備,包括數位化火控系統,配備中距攔射空空飛彈,具備下視下射能力。
兩適應則是移植殲-8D戰鬥機的空中加油技術,而且增加先進綜合電子對抗系統,提高生存力,而8相關則是掛載霹靂-8,霹靂-11和霹靂-12三種先進空空飛彈,其中半主動雷達制導飛彈霹靂-11首先試驗,之後是主動雷達導引頭的霹靂-12飛彈,具備超視距攻擊,發射後不管能力,同時攻擊2個目標能力。
殲-8III戰鬥機1991年項目開始,2001年結束,10年心血徹底打水漂
除此之外,還增加了新型外補償空速管,增加了12種炸彈掛載能力,提高載彈量,換裝先進HTY-4A零零彈射座椅,彈射高度從0到升限18公裡,彈射速度從0到1000公裡每小時,採用電子防滑系統,提高飛機過載能力,改善用戶抱怨較多的可靠性和維修性,外加飛機減重。
這個改進,從技術難度來說並不大,通過提升發動機,以及換裝新型航電和機載武器,提升成熟飛機作戰效能,這是全世界各國常見的路徑,但是非常神奇的是,飛機卻很悽慘的失敗,兩架樣機都墜毀,第一次墜毀,飛行員和機場指揮之間溝通不暢,飛機落在電纜溝中全毀,第二次墜毀,則更悽慘,飛機在閻良上空起火燃燒,最終墜毀。
事後來看,殲-8III戰鬥機貌似短平快的改進,背後卻隱藏了巨大的風險,戰鬥機空中起火燃燒,這是巨大的質量問題,最大的風險來自於渦噴-14發動機,雖然這是一款渦噴-13的小改型號,但是貧弱的中國航空發動機工業根本無力支撐,推力增加200-300公斤都造成了嚴重的惡果:空中停車如家常便飯,就像心肌梗塞頻發的病人,完全不指望上戰場。
殲-8III戰鬥機失敗之後,不僅僅是601所,中國所有設計師都受到了一次極其震撼的教育,對於飛機改進,必須遵循分步走的策略,一個個部件考核成熟後才能裝機,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一步到位,而且測試也是先易後難,避免一次墜機損失所有先進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