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戰」第一戰,美國瀕臨「珍珠港」戰敗

2021-02-21 如松

11月29日的文章《如松:病毒點燃了三戰戰火》中已經明確說到,「三戰」已經打響,現在進行的是「三戰」進程中的第一場戰役。

經過二十多年的經濟全球化之後,美國的司法、議會、行政體系已經全面腐敗,deep state藉助瘟疫的全球大流行,在美國大選過程中以內外勾結的方式通過舞弊對美國的憲政體系進行了網絡戰和超限戰。既然外部(簡稱為「伊朗集團」)以幹涉美國大選為手段對美國的憲政體系發起了進攻,美國自然也會反擊(或進攻),雖然直到美國大選時才讓這場戰役進入了高潮階段,但「三戰」的第一場戰役卻是從年初開始的。

 

第一部分,美國和同盟者在2020年對伊朗等國進行持續的攻擊。

1月3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國際機場附近,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將軍遭美軍三枚飛彈襲擊而陣亡。蘇萊曼尼在伊朗相當於軍魂式的人物,是事實上的二號人物,這次襲擊直接打斷了伊朗武裝力量甚至整個國家的脊梁。

更重要的是,在過去幾千年的戰爭中,戰爭最基本的場景都是士兵衝鋒在前,靈道在後(古代帶頭衝鋒的武將終歸還是少數),更大的靈道甚至躲在千裡之外的皇宮(或堡壘)中,這就讓士兵與靈道犧牲的概率完全不同。就因為靈道在戰爭中的生命風險很小,一旦戰勝則收益很高,這種風險與收益的不對等就讓戰爭頻發。但蘇萊曼尼事件開啟了新的戰爭模式,讓士兵和靈道承擔的生命風險趨於平等,甚至讓boss先走,這是世界軍事史上劃時代的改變。

但當時的人們或許不會想到,蘇萊曼尼之死居然給伊朗2020年的國運定了調。

3月開始,新冠病毒開始在伊朗流行。伊朗病毒流行的最大特色是每日新增感染病例長期居高不下,基本都在2500例上下波動,這與其它國家的流行特徵明顯不同。到10月中下旬開始,每日感染病例開始出現飆升。可以說伊朗是受病毒大流行蹂躪的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或只有美國的病毒流行特徵與伊朗類似。

 

7月,伊朗境內頻繁出現爆炸,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內就發生了七起。爆炸地點基本圍繞著首都德黑蘭周邊地區,但最南端也達到了阿瓦士。被炸毀的基礎設施包括屬於核設施的離心機加工廠、電廠、通訊設施、軍港、化工廠等。雖然伊朗一直聲稱是因內部問題引發了爆炸,但不會有人相信伊朗政府的解釋。伊朗遭到的攻擊很可能來自下述兩種方式之一:第一,隱形飛機或隱形無人機的轟炸;第二,網際網路攻擊。而且前者的可能性更大。

最糟糕的是,雖然伊朗被炸的七葷八素,但自己卻找不到確鑿的證據指認兇手,伊朗體會了牙齒被打掉還要咽進肚子裡的滋味。

就在2020年進入年尾、伊朗認為自己的黴運已經結束之時,11月27日,一直深居簡出的伊朗「核彈之父」法克裡扎德在德黑蘭的大街上被襲擊身亡,這次不是無人機,也不是隱形飛機,而是無人機槍「作案」(更準確地說是「衛星+無人機槍」聯合作案)。就在法克裡扎德的葬禮還未結束的12月1日,伊朗革命衛隊最高指揮官沙赫丹乘坐的車輛又在敘利亞遭到無人機的襲擊,被炸的粉身碎骨……

2020年,包括國防部副部長、聖城旅副司令在內的眾多伊朗高級將領都以這樣的方式為國捐軀,哈梅內衣現在最煩惱的問題是,自己手下已經沒有了可用的將軍……

到了12月中旬,伊朗人的心中或許在想,2020年終於就要過去了,讓黴運告一段落吧。但據伊朗媒體12月16日消息披露,伊朗港口再次突然傳來了密集的爆炸聲,停靠在港口周邊的多艘貨輪瞬間被炸成了火球……

如果不是川普顯擺,讓伊朗知道了擊殺蘇萊曼尼是美國所為,否則從年初到年尾,自己的將軍和核彈之父不斷被殺、基礎設施不斷被炸,伊朗卻只有懵逼……

年底的時候,哈梅內衣一定要問問自己:

一旦自己要對美國、以色列、歐洲甚至沙特發動戰爭之時,碼頭、軍火庫、飛彈發射基地、通訊基地、軍艦和軍港會不會在一夜間被炸毀?軍事能力會不會在一夜間損失殆盡?如果內衣的覺悟提高到了了這樣的水平,戰爭狂人就被閹割了。

內衣這樣的boss在未來肯定也會成為無人機、隱形飛機、無人機槍的攻擊目標,但僅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通過滲透以掌握boss的位置、行蹤。此時,boss看著自己身邊的一眾人等,個個都像是間諜,個個都像是索命鬼……,手下人稍有異動就會被無情地擊殺,而人人自危的局勢是毒菜者內部政變的溫床。

將軍們不斷被幹掉,基礎設施和軍事設施被不斷破壞,自己還不知道敵人來自何方,內部人人自危,這就是不對稱戰爭,這就是伊朗2020年的遭遇。

2020年底,沙特與以色列籤定了協議,前者向後者開放了領空,明年以色列的F35可以隨時隨地、靜悄悄地到伊朗境內「巡航」,而伊朗依然不知道敵人來自何方,哈梅內衣已經走在了絕望的路上。

伊朗已經成為「三戰」第一場戰役中即將戰敗的國家。

 

伊朗(和伊朗的盟友)自然不甘心被動挨打,也會以同樣的方式(網絡戰、不對成戰爭)發起反擊,這就是這場戰役的第二部分,美國本土自「911」以來再次遭到攻擊。

日本有報導說,他們已經在實驗室中合成了新冠病毒,這讓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的可能性加大。但無論新冠病毒是來自自然界還是來自實驗室,全世界的很多人或團體卻都在利用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為實現特定的目的服務。

美國更是如此!

新冠病毒開始大流行之後,美國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封鎖措施,這是必要的。當時對病毒的了解有限,缺乏對患者的治療手段,社會陷入恐懼,開啟封鎖措施是必要的。但不斷延長強制封鎖就是另有圖謀,因為強制封鎖必然帶來兩個結果:其一是通過增加財政支出對居民進行補助,其二是無數中小企業停工,大企業可以照常營業,最終的結果就相當於政府直接向壟斷的大企業和網際網路企業輸送了巨額的利益。而這些大企業傳統上都是民主黨的盟友,也就理解了民主黨為什麼會矢志不渝地推動強制封鎖措施。

基於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民主黨主持的部分州開始推動郵寄選票。事實已經證明,郵寄選票揭開了「舞弊」這隻潘多拉盒子,死人票、外星人票、跨州(跨縣)投票、非選民的兒童投票等齊齊出籠,讓很多地方的選票數遠超過了本地區的選民人數!

等等。

外部的網絡攻擊、deep state內外勾結進行的舞弊行為直接讓美國大選引爆了美國的憲政危機!這是伊朗等國(這是美國情報總監的說法,伊朗等國通過網絡等手段幹涉了美國大選)對美國發起的網路戰。

伊朗2020年全年都在遭遇莫名的攻擊,雖然伊朗找不到兇手,但世界上有幾個國家具有這種攻擊能力?誰都想得到。所以,對美國大選進行網絡戰、通過舞弊行為引爆美國的憲政危機,本質上是伊朗等國對美國發動的反擊。

11月3日投票日之後,在沒有任何一方宣布認輸、美國國會也未予確認任何一方勝選的情形下,媒體就宣布拜登木偶勝選,而且拜登木偶也儼然是一副已經登基的樣子要接管美國合法政府的行政權力。這是內外勾結、通過網絡戰對美國國會和合法政府進行的斬首行動。一旦斬首行動最終取得成功,美國運行了200多年的憲政體系將被顛覆(即選舉制度名存實亡),合法總統也將被「舞弊總統」所取代,美國就結束了自己的使命。未來的國家或許還會被稱為美國,但已經不是過去的美國。

伊朗被斬首的是將軍,美國被斬首的是合法總統;伊朗被炸毀的是有形的基礎設施,美國被炸毀的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基礎設施」——美國的政治體制,這場「三戰」過程中的第一場戰役,表面看起來伊朗的境遇很悽慘,但美國的處境卻更加危險、更接近戰敗。美國一旦戰敗,比二戰中的珍珠港戰敗嚴重的多。

美國憲政危機結束的時刻,就意味著「三戰」第一場戰役的結束!

戰爭的形式一直在變化,冷兵器時代先有戰車稱雄,後有騎兵崛起,熱兵器時代的伊始主要是陸軍集團作戰,然後是步炮協同、海陸空協同作戰,到海灣戰爭時期電子戰、信息戰、自動武器系統開始發揮威力。「三戰」第一場戰役在演繹未來戰爭的主要形式,網絡戰,生化戰、信息戰、太空戰、斬首行動、滲透和反滲透與戰場上的熱火戰爭互相結合,智能武器將集中登上戰爭的大舞臺,讓當代戰爭上升到了全新的高度。未來,一旦大國之間爆發大規模戰爭,預計很多戰法會讓今天的人們大跌眼鏡,原來戰爭還可以這麼打!

當「三戰」第一場戰役結束之後(或者美國為了儘快擺脫自己的憲政危機向外轉移矛盾),就會將對伊朗以及盟友的攻擊擴大化,引爆新的、更大規模的戰爭!12月19日,媒體報導美國情報總監已經將外國勢力幹涉美國大選的情形報告給了美國總統;12月20日,弗林將軍接受福克斯電視臺採訪時說到,美國將對幹涉美國大選的國家進行反擊。這說明美國已經找到了向外轉移內部矛盾的目標,川普「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自己的敵人,未來會怎麼行動?

既然伊朗等國已經以網絡戰的方式將戰火引入了美國本土,就已經觸發了北約憲章的第五條(共同防禦條款),世界將面臨「911」之後北約的第二次集體出兵,讓戰爭擴大化!

如松直播間:

https://m.qlchat.com/wechat/page/live/2000004845458347

《如松看財富之道》銷售連結:http://item.jd.com/12054343.html

《如松看人權貨幣》銷售連結  http://item.jd.com/11993888.html

《如松看貨幣之道》銷售連結  http://item.jd.com/11705115.htm

相關焦點

  • 珍珠港事件的三個秘密
    偷襲珍珠港原載:《檢察風雲》2021年第11期作者:姜森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
  •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做了些什麼讓日本差點遭到滅頂之災?
    ,又名偷襲珍珠港或珍珠港事變,是日本海軍於美國時間1941年12月7日對美國海軍夏威夷領地珍珠港海軍基地的一次突襲作戰,是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日本偷襲珍珠港其實,日本在發動侵略戰爭之初,其戰敗的結果就已經註定,日本軍部的高管們能做的也就是儘量延緩那一天的到來。
  • 偷襲珍珠港日本人忘了一件事,後悔莫及,結果導致戰敗|視頻
    ▲S級潛艇美國對潛艇重要性的認識始於一戰,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給美國人好好上了一課,但一戰時期的美國正在建造中的S級和T級(也稱AA-1級)潛艇,設計有缺陷,動力和武器裝備落後,▲V級潛艇於是美國就開始向潛艇戰的先行者德國學習,對1919年2月投降的德國U140號潛艇(U139型)進行了為期兩年的測試,並以此為藍本研製了V級潛艇。
  • 日本的情報收集(三):珍珠港的碧舟居士
    大家都知道情報戰最活躍的時期,是冷戰時期,那時美蘇兩大陣營你來我往端的是非常熱鬧,但是人家是冷戰,就是情報機構的人忙,到了,號稱戰鬥民族的蘇聯在聯合國拿鞋敲桌子也沒把美國怎麼樣,自己反而是一夜崩塌,被算計了。但是日本人可不是這樣,二戰打著打著覺得美國礙事了,立馬就幹了珍珠港,自從地球上有美利堅合眾國以來,誰敢這樣拿刀剁過美國人?
  • 偷襲珍珠港解讀
    研究此次事件的成敗得失,有利於我們了解二戰歷史和今天美日關係之緣,對未來戰爭的偷襲戰也有一定借鑑或啟迪作用。偷襲珍珠港(英文:Attack on Pearl Harbor,日文:真珠灣攻撃)是指由二戰時期日本政府策劃的一起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珍珠港的軍事事件。
  • 《中途島戰役》:日本戰敗的結局早已註定
    對日本來說,最好的結局就是:通過珍珠港事件,一開戰就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主力,然後迅速佔領東南亞,獲取戰略資源,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此後,日本海軍依託大東亞共榮圈內的資源,不斷主動出擊,使美軍難以恢復元氣,最後不得不與日本媾和。這裡面的關鍵點是:不能讓美國發展起來。
  • 二戰中,日本偷襲珍珠港原因真相
    但以日本方面的角度來看,日本偷襲珍珠港,絕非愚蠢的決定,而是日本國內諸多的軍事、政治、外交人才,經過長時間反覆討論做出的挽救日本的正確決策。日本襲擊珍珠港一、二戰中的日本說起二戰中日本戰敗的原因,很多時候都離不開資源問題。沒錯,日本國土面積小,國內資源少是日本一直以來都面臨的困境。
  • 第十七本書 《擁抱戰敗》
    下面,我就從三個方面為你來講述書中的重點內容。首先,我們說一說日本戰敗後為什麼會擁抱打敗自己的敵人美國。然後,我們再看看美國漫長的軍事佔領對日本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以及遺留了怎樣的問題。最後呢,我們再分析一下日本是怎樣重建國民心理與民生經濟的,它為什麼能重新崛起為世界經濟強國 。
  • 橡樹 | 由軍事角度,詳說珍珠港事變
    在1938年7月末至8月初的張鼓峰會戰,日軍以第19師團為主力的偏師,對抗蘇聯遠東軍區,及蘇軍遠東方面軍步兵第32師,第40師和機械化第2旅等優勢兵力。是役,日軍關東軍各部在未得到東京方面命令,即下克上,擅動發起戰役層級的攻擊。日軍強大的聯合艦隊,以及關東軍主力並沒有投入作戰。但是,這股日軍偏師確給蘇軍帶來很大的損失。
  • 帝國崛起、南海資源、民族主義:為什麼和美國必有一戰?【文案】
    1940年6月的第一條禁令,美國砍向了工具機,宣布對日本實施工具機等高技術產品出口禁運,當時日本高效能、高精度的工具機全靠從美國進口,沒有先進的工具機,就沒有先進的艦艇飛機坦克。 當日本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北部後,美國發布了第二條禁令,禁止向日本出口廢金屬,這對日本是一個巨大打擊,但並非致命。
  • 岡村寧次在中國的最後一戰,最恥辱的並不是戰敗
    更令岡村丟臉的是,此戰竟然有300多名日軍向中方軍隊繳槍投降,這在以往是不可想像的。會戰以岡村部隊終點回到原點而結束,是岡村自1937年在東北帶兵打仗以來,失敗最徹底、最大、最慘重的一戰。一向以老辣善戰、城府深嚴著稱的岡村寧次,此次為何如此慘敗?
  • 攀登新高山1208——山本萬裡奔襲珍珠港之三
    雖然從12月6日開始,他就已經知道美國太平洋艦隊3艘航空母艦都不在港內,但是他仍抱有一線希望,萬一貪圖享受的美國人趕在周末晚上回到珍珠港呢?這是日本海軍的艦載機群第一次出現在珍珠港的上空,也是最後一次。
  • 80年前的珍珠港之戰,在親歷者眼中是怎樣的場面?
    7時57分,魚雷機隊隊長村田重治向美軍戰列艦投下了第一顆魚雷,緊接而來的是一次快、狠、準的空中獵殺,意外的打擊讓港口內戰列艦上的美國水兵措手不及,不少人尚未反應就在劇烈爆炸中喪生。到目前為止,日軍的偷襲成功得出奇。第一波攻擊得手後,淵田美津雄還想指揮對珍珠港再次發起的攻擊,但第一航空艦隊指揮官南雲忠一對他們的表現已非常滿意,下令特混編隊返航。
  • 【殺器之美】弓鰭魚號潛艇,沉默的珍珠港復仇者
    與珍珠港有了斬不斷的牽絆 ▼十九世紀就被發明出來的潛艇,優秀作戰能力在一戰中被徹底展現:1914年9月22日,德國U-9號潛艇在一個多小時內就接連擊沉3艘英國巡洋艦。整個一戰,各國潛艇共擊沉戰鬥艦艇192艘、商船約5000餘艘(約1400萬噸),其中被德國潛艇擊沉的商船就約1300餘萬噸。而被擊沉的潛艇也有265艘,其中德國損失200餘艘。(第141期講過德軍U型潛艇) 一戰之後各國紛紛開始大力發展潛艇。到了二戰,有5000多艘(2000多萬噸)運輸船,300餘艘大中型水面艦艇被潛艇擊沉。
  • 「皇國興廢,在此一戰」,日本為何總是以戰爭賭國運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模仿東鄉平八郎發出訓令「皇國興廢,在此一戰」,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美軍損失了四艘戰列艦和兩艘驅逐艦,188架飛機,2400名軍人喪生,1250人受傷,這不僅震驚了美國,也震驚了世界。
  • 伊恩·託爾: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決定日本、德國命運的是珍珠港事件
    希特勒在日本突襲珍珠港四天之後的周四做的事情才是讓美國人團結起來的最終原因——他在可以不行動的情況下選擇向美國宣戰。羅斯福在戰前與英國的秘密對話中,已經承諾美國會採取「歐洲優先」的戰略。「歐洲優先」戰略在軍事上的邏輯性不容置疑,但是這一理念在美國民眾中一直不受歡迎,他們(在珍珠港事件發生後)非常想找日本人報仇。
  • 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
    從戰後所發現的資料表明,珍珠港事件其實是一場能源戰,說得更確切一些,就是日本因為美國對其實施石油禁運而採取的極端措施。美國希望通過卡住能源供給來遏制日本石油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物資,與戰爭結下了不解之緣。日本作為一個島國,資源匱乏,能源短缺因此成為其稱霸世界的致命弱點。
  • 珍珠港事件︱如果沒有日本當年的偷襲,世界又會怎樣?
    於是,第二天,即12月8日,美國正式對日宣戰,復仇行動開始。在隨後(1942.6.4~6.7)的中途島之戰(Battle of Midway, 日本人稱之為:ミッドウェー海戦)中,日軍以4艘重型航母、1艘重型巡洋艦、248架艦載機、3057名日軍的傷亡代價而慘敗。如果說,珍珠港事件是日本戰敗的導火索的話,中途島之戰則是日本投降的轉折點。
  • 美國瀕臨「亡天下」!川普背後是萬丈懸崖!美國憤怒風暴將奪回「三個美國」!
    但這次,如果共和黨和保守主義失敗了,美國建國精神和基督信仰慢慢被徹底篡改,美國就「亡天下」了,也同時永遠「亡國」了! 美國瀕臨「亡天下」!川普背後是美國萬丈懸崖!美國憤怒風暴將奪回「三個美國」!現在,有三個道路選擇問題擺在美國人面前:美國人何處去?美國未來何去何從?美國文明要怎麼抉擇?對美國人來說,自由與權利正在被深暗勢力聯盟嚴重侵蝕。首先,左派民主黨通過「政治正確」、「反種族歧視」、「反宗教歧視」、「反性別歧視」等一系列手段剝奪美國人的言論自由。
  • 珍珠港被偷襲,唯一投票反對開戰的美國女議員,最後結局怎麼樣?
    珍珠港的重要作用當時的珍珠港放著美國所有的艦艇以及兩艘航空母艦,而日本偷襲珍珠港也是想要成就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在當時美國並不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是他在這其中卻大發了戰爭財,他將自己的軍隊以及各種軍事武器租借給了德意志,並且幫助蔣介石培養飛行員,在這次戰役中,美國雖然保持中立,但卻是保持著有傾向性的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