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1日是屬於中國第五代最先進型隱形戰鬥機殲-20首飛十周年的日子。殲-20列裝部隊更是大大提高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戰鬥力。殲-20獨特的鴨式布局也凸顯了中國智慧與特色。殲-20已成為中國空軍重要「殺手鐧」。
1月11日這個獨特的日子也因為殲-20等「重量級」裝備的首飛首試,成為中國軍迷的盛大節日。殲-20的登場意味著中國軍用飛機全面步入20時代,下一個X-20會在什麼時候首飛,令人期待。
殲-20的「十年」
《環球時報》為我們梳理了殲-20這十年中的一系列高光時刻:首次公開亮相是2016年11月,兩架殲-20現身珠海航展,首秀雖然只有一分鐘,卻引爆全場。此後,殲-20接連出現在國慶閱兵、朱日和沙場閱兵以及長春空軍開放日中。隨著裝備不斷完善,列裝部隊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展示內容也從最初的簡單過場到多機編隊飛行表演、高機動橫滾、垂直爬升,從雙機編隊,到四機、五機編隊,再到七機同框。
圖為殲-20
獨特氣動布局助力殲-20比肩F-22
談到隱形戰機,就不得不提到F-22。殲-20使用了全新的氣動布局形式,也就是「升力體邊條鴨式布局」。也成為世界上第一種採用這種布局方式的隱形戰鬥機。
據悉,這種布局的優勢之一是前置的鴨翼可以產生較強的升力,還比較有利於超音速飛行的機動性。在獨特布局基礎上,殲-20的「大邊條」,也就是機翼根部向前延伸的大後掠角翼面。在大迎角條件下,可以產生很強、很穩定的升力,機動性更佳。相比之下,F-22採用傳統氣動布局,性能上不如殲-20。
一代更比一代強——「努力做超越殲-20的飛機」
首飛十年後,殲-20還將向哪些方向繼續發展改進,也受到了外界的廣泛關注的,特別是前段時間空軍發布的視頻中出現殲-20動力發生變化的畫面,引發高度關注。
如今,許多資料顯示殲-20發動機有了不少變化,說明最重要的動力問題已經解決。近期還有新聞報導:在中航工業的宣傳片中,雙座版本殲-20已經「初露真容」專家表示:殲-20雙座版一旦研發出,無論是對空、對地、還是對海任務,都是「小菜一碟」,殲-20將會成為全功能多用途戰機。
圖為網傳「雙座版殲-20」
期待更強的「」首秀
10多年前,人們都在猜測殲-20的外表,以及真正的型號,有的保守,有的大膽。然而,事實證明更「敢想」的那群人猜得更靠近。如今我們對殲-20已經十分熟悉,許多網友已經開始推測五代半戰機的外表會有多酷炫了。
圖為最早對殲-20的猜測
自從殲-20率先出擊後,型號20的飛機就代表著「旗艦」,都是精英。例如運-20、直-20,都是同類航空武器中的最新最強。誰會是下一個20呢,會不會是「H-20」呢,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