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R計劃專項"反場箍縮磁約束聚變位形研究"項目啟動會在我校召開
11月13日,ITER計劃專項2011年度國內研究項目"反場箍縮磁約束聚變位形研究"啟動會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召開。科技部基礎司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處處長傅小鋒和中國科學院基礎局數理處副處長孔明輝應邀出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朱長飛到會並致辭,特邀專家俞昌旋、傅鵬、莊革、肖炳甲以及項目組成員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由物理學院執行院長劉萬東教授主持。
會上,朱長飛副校長代表學校致辭。他說,中國科大是國內最早設立等離子體物理專業的學校,與國內主要聚變研究所有著長期緊密的合作聯繫,取得了許多優秀的成果。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在中國科大建設反場箍縮裝置,開展反場箍縮裝置物理實驗研究,不僅能利用學校多科學交叉的特點凝聚高端等離子體的人才,還能有效地促進該領域的人才培養。
孔明輝副處長代表項目依託部門感謝科技部長期以來對中科院和中國科大工作的大力支持,並表示一定盡好依託部門的義務,督促項目實施,協助處理項目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傅小鋒處長充分肯定了中國科大在磁約束等離子體物理聚變領域的研究及人才培養方面做出的貢獻,他希望項目組人員團結奮進,希望專家組對項目提出建設性意見,促進該項目順利實施。
在隨後進行的會議上,劉萬東教授對「反場箍縮磁約束聚變位形研究項目」做了總體介紹,並匯報了項目的組織實施及進度安排情況。之後,各課題負責人依次匯報了課題的具體組織實施及計劃進度安排。
專家組成員在聽取匯報後,對項目實施進度安排、項目研究重點及研究內容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經過熱烈討論,各參會代表表示,未來將加強各課題間的交流和攻關,確保項目按時保質完成,為國家聚變能發展做出更多的成果和更大的貢獻。
反場箍縮實驗裝置(RFP)是一個環形磁約束等離子體裝置,是有別於託卡馬克、仿星器位形之外的磁約束聚變裝置,具有工程簡單、比壓高以及歐姆加熱直接可達點火條件等顯著優點,是先進磁約束聚變位形探索的重要方向。該裝置將側重於磁約束聚變等離子體物理研究,同時關注聚變等離子體和空間天體等離子體交叉科學問題,以期在基礎等離子體物理實驗方向上取得創新的研究成果。
(科技處、物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