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讀者學堂張志斌:囚徒困境給我們日常推廣中的啟示

2020-12-04 樊登小讀者之家

大斌小課 丨成長贏丨 發起人張志斌

這是張志斌公眾號的第925日更原創文章

在了解囚徒困境前有一個概念需要了解-次優化問題。

一個企業的各組成部分都盡力完成各自的工作,但企業未能實現整體最佳效果,這就是次優化問題。

就如同樊登讀書、小讀者學堂、各種代理機制的設計,有時各代理商和公司之間為了完成好各自的工作,都想各自利益最大化,最終卻沒能實現整體最好的結果。

我們來看看囚徒困境,幫大家進一步理解這個問題。

假設你我合謀作案,不幸被抓住了。如果我倆誰都不招供的話,我們都會判5年監禁。

但是警察將你我隔離,並向你提出了一個交換條件:如果你招供的話,你今晚就能回家,而我將被判20年監禁。警察向我提出了同樣的條件。但是警察又警告我們,如果我倆都招供的話,我們都要做10年牢。我該招不該招呢?你呢?

如果你真招了的話,我也必須招供。做10年牢總比20年牢來得好。

如果你不招供,我還是得招。這樣我就可以免除牢獄之災,不用做5年牢。

最後想辦法,發現只有招供是最好的。你也發現只有招供是最好的。最後在這樣理性的思考下,你我都招供,然後每人被判10年監禁。如果你我都不招供,只有5年牢獄。

這就是囚徒困境,每個人看似做的理性的選擇,但是結果卻並不是最好的。

囚徒困境問題也就是在代理制下面的次優化問題。

如果解決這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需要一個「說了算」的帶頭人,帶頭人能夠帶領大家做違背本身意願的事情,但最終卻有利於系統內的各方。

一個企業的各組成部分都盡力完成各自的工作,但企業未能實現整體最佳效果,這就是次優化問題。

這幅畫可以幫助我們更輕鬆的理解!

對於 囚徒困境這一話題,你有什麼問題或者想法?歡迎一起在評論區交流哦~

相關焦點

  • 如何突破生活中的囚徒困境?
    突破囚徒困境只有一種方法:所以有人的行為都應該符合集體理性。哪些事是我麼生活中的囚徒困境?每天到了下班時間還不肯走,怕準點走了留給領導的印象不好,所以都要僵持一會兒且爭做不是第一個走的人。大商城中 A這款衣服成本為100元,為了利潤店家們都預定好300元賣,但是堅持不了多久,價格就變成了100元附近了。家庭中 別的孩子都報了奧數班,所以也給自己孩子報奧數,因為對考試有用啊。別的孩子又報素描班、小提琴班、鋼琴班,為了不落後別人家的孩子,於是家長也跟著報。
  • 我對生活中「囚徒困境」的理解
    「囚徒困境」是博弈理論裡的一個命題,是由美國蘭德公司的兩名學者1950年代提出來的,這個理論可以用一個故事來描述:兩個嫌疑犯作案後被警察抓住,分別關在不同的屋子裡接受審訊。警察知道兩人有罪,但缺乏足夠的證據。
  • 如何利用囚徒困境,讓選擇的利益最大化?
    唐寂看了一眼電視,答道:「是囚徒困境。」2. 囚徒困境2.1「囚徒困境」理論簡介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是博弈論的非零和博弈中極具代表性的例子。非零和博弈是指博弈中各方的收益或者損失的總和不是零,區別於零和博弈(例如「你」贏就一定「我」輸的對賭),是一種合作下的博弈。
  • 一文讀懂囚徒困境
    這樣的情況經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出現,即每個人都守規矩,那麼一個不守規矩的人就會獲得好處;若每個人都不守規矩,則人人都會失利。這樣的現象背後,隱藏著「囚徒困境」的秘密。我們用贏利表將兩名囚徒面臨的博弈問題表示如下(見圖3-1):圖3-1 囚徒的困境贏利表是兩個局中人且策略離散情形常用的一種表達博弈的工具。
  • 漢和資本:投資中的「囚徒困境」
    來源:雪球「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是博弈論中的一個經典例子,從小到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大到企業之間甚至國家之間的競爭中,都可以看到「囚徒困境」的存在。那麼在權益投資中,也存在「囚徒困境」。今天我們就試著探討「囚徒困境」在權益類投資中的體現,並尋找應對這一困境的辦法。
  • 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是什麼意思?
    生活中,人們常常會陷入「囚徒困境」的兩難境地,不知該做出何種抉擇,但不管遇見怎樣的難題,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倘若採用巧妙的方法來解除困境,不僅能夠將難題化解,還可能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利益。那麼,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且聽小編為大家解惑。
  • 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 2016年03月16日 15:2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綜合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囚徒困境」的基本模型如下:有兩個共同犯罪的囚徒被警察抓住了,但是警察卻缺乏足夠的證據指控他們所犯的罪行
  • 「囚徒困境」在商戰中的應用,竟然還可以這麼玩?
    這樣的情況經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出現,即每個人都守規矩,那麼一個不守規矩的人就會獲得好處;若每個人都不守規矩,則人人都會失利。這樣的現象背後,隱藏著「囚徒困境」的秘密。囚徒的困境贏利表是兩個局中人且策略離散情形常用的一種表達博弈的工具。
  • 囚徒困境與溢出效應是怎麼回事?
    今天阿江想與大家分享兩個金融中的,一個比較有趣,另一個是描述宏觀經濟現象的。下面就聽阿江一一道來吧。第一個是「囚徒困境」,這是博弈論中一個非常著名的案例。我們姑且把它當一個故事來看,故事中有兩個囚徒。他們犯事被捕,被分別關押在兩個不能互通信息的房間,接受嚴厲的審問。警方暫時沒有證據給他們定罪,提出他們誰先主動交代就能得到釋放,同時還會有舉報獎勵。
  • 法國總統憂心脫歐談判:小夥伴們當心囚徒困境…
    法國總統憂心脫歐談判:小夥伴們當心囚徒困境… 文/維多利亞2018-01-05 19:46:09來源:FX168財經網
  • 囚徒困境模型
    本文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紹囚徒困境,第二部分是參考該模型做的三個練習囚徒困境指兩個囚徒被抓後,選擇相互背叛還是忠誠的博弈問題囚徒困境的實驗:囚徒AB被抓後,信息不相通,警察告知對方,互相指控,雙方都判5年;互相沉默,雙方都判2年;一個指控一個沉默,
  • 博弈論之囚徒困境
    今天我們來講博弈論中一個非常經典的模型,叫做囚徒困境。兩個人因盜竊被捕,警方懷疑其有搶劫行為,但未獲得確鑿證據可以判他們犯了搶劫罪,除非有一個人供認或兩個人都供認。即使兩個人都不供認,也可判他們犯盜竊物品的輕罪。
  • 囚徒困境的困境究竟在哪?
    不知道手機前面的各位有沒有聽說過囚徒困境,這是一個很經典很有代表性的博弈論模型,甚至由此能產生很多關於生活中事例的思考,下面先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囚徒困境。以上就是模型的樣子,我們可以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假定我是囚徒中的一個,如果對方揭發我,那麼我不可能傻傻的保持沉默蹲十年,我也會揭發蹲八年,如果對方沉默,我當然也要選擇揭發,這樣可以額直接獲釋,所以無論對方怎麼選我都是選擇揭發對自己最有利咯,我是這麼想的,對方也不傻
  • 《博弈與社會》:人類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博弈與社會》:人類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  內容簡介  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但基於個體理性的決策常常與集體理性相衝突,導致所謂「囚徒困境」的出現,不利於所有人的幸福。人類如何走出「囚徒困境」,走向合作共贏?本書用博弈論的視角給出了答案。
  • 囚徒困境——這才是人性!
    今天分享心理學裡經典的:「囚徒困境」遊戲,也被稱為「囚徒二難」或者「囚徒博弈」。這是一個鬥智的遊戲,往往做到最後,卻是一個兩敗俱傷;或者一方大勝,另一方全輸的結局。這就是人類內心最深處的自私。「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國蘭德公司提出的理論,後來由顧問艾伯特·塔克以囚徒故事加以闡述,並命名為「囚徒困境」。
  • 囚徒困境與社會心理學
    此題的最優解是合作,但二人間無法相互信任,囚徒會選擇相互揭發認罪,而非共同沉默合作。也就是說,納什均衡往往會落在非合作點之上。這一特殊「博弈」,被廣泛用來說明,為什麼合作在對雙方均有利時,仍然常常顯得尤為困難。囚徒困境,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均頻繁出現。
  • 合作的真相(重複囚徒困境的探討)
    博弈論中有個非常經典的案例叫囚徒困境。在囚徒困境的遊戲中,有兩個對策者,他們可以選擇:合作或者背叛,每個人都必須在不清楚對方選擇的情況下,做出自己的選擇。不論對方選擇什麼,背叛總比合作收益要高。所謂困境是指,如果雙方都選擇背叛,其結果比雙方合作要糟,個人最優策略卻是集體最糟策略。
  • 小米和華為的囚徒困境
    小米和華為在價格上的死拼讓我想起了囚徒困境的博弈問題,描述如下:警方逮捕甲、乙兩名嫌疑犯,但沒有足夠證據指控二人有罪。於是警方分開囚禁嫌疑犯,分別和二人見面,並向雙方提供以下選擇:認罪並作證檢控對方或是保持沉默。 若一人選擇背叛,而對方選合作,則此人將即時獲釋,合作者將判監10年。若二人都選合作,則二人同樣判監半年。
  • 你我皆是深陷在囚徒困境中,怎麼逃出去?
    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問題是,人類的個人理性有時能導致集體的非理性,損害集體的利益。生活中的囚徒們聰明的人類因為自己的聰明而束縛著,現實生活中的價格競爭、環境保護、人際關係等方面會頻繁出現類似情況,甚至關於宇宙外星生物存在的猜想,也可以用此做解釋。
  • 從「囚徒困境」現象談企業競爭情報及價格戰中的合作雙贏
    【摘要】本文從博奕論的經典命題「囚徒困境」現象出發,論述了「囚徒困境」現象及其普遍意義,「囚徒困境」現象與企業競爭情報以及價格戰中的合作雙贏;運用「囚徒困境」博奕對兩個勢均力敵的競爭對手之間的價格進行了分析,認為價格戰是可以避免的,合作可以帶來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