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可·布雷斯(Michael J. Breus)博士是一位臨床心理學家,同時也是美國睡眠醫學委員會的外交官和美國睡眠醫學學會的研究員,專注於研究睡眠障礙方面的知識,並且在這一方面有相當多的成就。
(布雷斯博士)
長期以來,自殺一直都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我們在公共衛生方面投入了大規模的資金和人力等資源,卻一直在忽視這個問題。
布雷斯認為,睡眠也需要納入公共衛生的範疇,因為睡眠問題,特別是睡眠不足、嗜睡等症狀,都是自殺行為的警示信號。
睡眠障礙是抑鬱症和其他心理健康狀況的主要症狀之一,而這些疾病會顯著增加患者的自殺念頭和自殺風險。此外,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睡眠障礙會增加人們自殺的風險,這一數據與抑鬱症或其他心理健康問題無關。
布雷斯是電視節目《奧茲醫生秀》(《The Dr. Oz Show》)的主要成員之一,在節目中,他經常會科普一些與睡眠有關的知識,尤其是睡眠對精神和情緒健康的影響,以及睡眠紊亂會造成的後果。
布雷斯表示睡眠障礙既是抑鬱症與焦慮症的主要症狀,也是導致這些疾病加重的原因之一,這形成了一個典型的負向循環——睡眠質量差會增加患者抑鬱症和焦慮症的嚴重程度,並且讓這些疾病更難治療。
抑鬱症患者是睡眠障礙的「重災區」,根據布雷斯的說法,有超過75%的抑鬱症患者有失眠症狀,大約40%的患者患有嗜睡症,這是一種以睡眠過多為特徵的睡眠障礙。嗜睡症也發生在老年抑鬱症患者中,但是它在30歲以下的抑鬱症患者中更常見。
許多探索「睡眠對自殺風險的影響」的科學研究都把睡眠和抑鬱症聯繫一起。在過去三十年間,研究人員進行了許多相關研究,發現睡眠障礙會導致抑鬱症患者的抑鬱情緒以及自殺念頭的增加。這些研究表明:睡眠質量差與抑鬱症患者的自殺行為有關。
有自殺傾向的抑鬱症患者更容易做噩夢。隨著抑鬱症患者噩夢頻率的增加,自殺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抑鬱症並不是唯一一種被睡眠所影響,導致自殺風險提升的精神疾病。諸如焦慮症、物質使用障礙、創傷後應激障礙以及精神分裂症等疾病,都會受到(造成)睡眠障礙的影響,使人們面臨更高的自殺風險。
對於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來說,必須認真看待睡眠問題,對睡眠模式做出改變,並將其視為自殺風險增加的信號,作為治療的一部分加以處理,
類似抑鬱症、焦慮症等疾病往往是導致自殺的重要因素,但並不總是這樣。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進行了一項新研究,調查了已有的自殺死亡者數據中精神疾病的患病率,發現其實54%的自殺死亡者沒有已知的精神健康問題。其中一些人可能有未經診斷的精神健康問題。這個研究告訴了我們:自殺並不僅僅發生在精神疾病患者中。
要理解睡眠與自殺行為之間的關係,其中一個挑戰是將抑鬱從這個等式中分離出來。
睡眠對自殺的影響是否反映了睡眠問題與抑鬱症之間的密切關係?或者,睡眠障礙和自殺風險之間是否存在更具體、直接、獨立的聯繫?在過去的十年裡,許多研究者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即使沒有任何抑鬱情緒或症狀,睡眠障礙也會影響到人們的自殺風險。
這些研究都表明,睡眠障礙,特別是失眠和噩夢會增加自殺想法和行為的風險,而這些風險並不是由抑鬱症所引起的。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抑鬱不影響自殺風險。只是這些研究讓科學家們排除了抑鬱對自殺的影響,察覺到了睡眠問題本身也會增加自殺的風險。
噩夢似乎與自殺行為有著特別強烈的聯繫。研究表明,噩夢在有自殺傾向的人中很常見,而且即使考慮到精神狀況,噩夢與自殺行為的風險之間也有著強烈的關聯。研究表明,像噩夢和失眠這樣的睡眠問題持續時間越長,自殺行為發生的風險就越大。
最近一項特別值得注意的研究關注了老年人睡眠質量與自殺風險之間的關係。(65歲以上的人自殺率最高)這項研究特別把睡眠質量作為自殺的獨立危險因素,在分析中控制了抑鬱因素。科學家們發現在對這些老年人的10年隨訪期內,睡眠質量差與自殺風險高有關。入睡困難和缺乏深度睡眠也與較高的自殺風險有關。
失眠和噩夢是兩種最常見的與自殺行為風險增加有關的睡眠問題。但有新的證據表明,其他睡眠問題和睡眠障礙,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也可能導致自殺風險的增加。
越來越多的研究和案例表明睡眠與自殺風險密切相關,數百萬人患有失眠和睡眠呼吸暫停等睡眠障礙,或與睡眠質量差的時期作鬥爭。因此,我們迫切地需要更多有關「睡眠對自殺的獨立影響」的研究。
遺憾的是,對此,布雷斯表示目前暫時沒有一個比較明確的答案。我們缺乏足夠嚴格、大規模和長期的相關研究。但是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做出一些推測性的回答。
布雷斯認為,睡眠質量差和睡眠不足會對我們處理情緒、做出判斷和解決問題以及清晰思考的能力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睡眠問題也會深深影響我們對周圍世界的認知,以及我們在人際關係中的功能和感受。
睡得不好會讓我們:
情緒反應更強烈。
更傾向於對自己和他人的負面認知。
更容易受到壓力的影響。
處於一種持續的高度警惕狀態,導致躁動、不安和疲勞。
缺乏良好的判斷力和必要的應對技巧。
身體和精神上的「復原力」下降。
對周圍人信任感的喪失。
對社交產生厭惡情緒,逃避與人的聯繫。
看看這個列表,不難發現睡眠是如何與其他因素一起讓我們感到絕望、精疲力竭和情緒低落的,而這些因素往往存在於自殺風險最大的人身上。
由睡眠問題導致的自殺問題都會有一些前兆,我們需要對他人、對自己的這些變化隨時保持警惕:
情緒波動,包括過度的悲傷和焦慮,以及憤怒、沮喪、絕望和復仇的欲望。
談論精神上、情感上或身體上的痛苦,表示生活中缺乏目標,擔心成為他人的負擔。
遠離與朋友和家人的關係以及社交活動。
經歷過創傷、損失和危機,包括親人的死亡、經濟損失和負擔、重大生活變化(包括失業、離婚或與伴侶分居)。
不再關心自己的外表。
酗酒和吸菸行為增加。
發生過一些危險行為,包括魯莽駕駛、自殘。
準備自殺的跡象,包括捐贈財產,與朋友和家人清算零碎的遺產,起草遺囑。
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情緒波動後,突然平靜下來。
並不是所有有自殺傾向的人都會談論這件事。任何關於自殺的話題都應該被嚴肅地對待,並立即給予專業的援助。
此外,睡眠問題是自殺的另一個重要警告信號。並非所有的睡眠問題都是自殺行為的徵兆。但是所有的睡眠問題都應該被認真對待,因為它們很可能是心理和身體健康問題的反饋,並且會影響你的生活功能和應對挑戰的能力。除上述其他警告標誌外,我們還應注意睡眠問題,包括:
睡眠模式的改變,包括不穩定和不規則的睡眠習慣。
睡眠過多(尤其是年輕人和青少年)。
睡眠太少。
缺乏深度睡眠,每1-2小時就會醒一次。
對睡眠的抱怨增加了。
對睡眠能力的焦慮或絕望。
自殺通常不是單一因素導致的結果,而是個人生活中各種因素的複雜組合。睡眠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健康、我們的生活功能和應對挑戰和逆境的能力。隨著我們對自殺行為的不斷重視和預防,我希望睡眠問題也能成為人們重視的問題之一。
如果你有自殺的念頭,或者發現自己有這篇文章中描述的各種徵兆,請不要慌張。主動與親人、朋友談論這一問題,並且著手開始解決睡眠問題,可以幫助你慢慢地恢復到正常健康的生活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