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山長江大橋大直徑超長群樁基礎完美收官

2020-11-22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2016年10月24日,五峰山長江大橋南岸4號主墩27#樁順利澆築,至此,歷時近10個月施工的超級鑽孔樁全部「煉成」,標誌著新建連鎮鐵路五峰山長江大橋大直徑超長群樁基礎實現完美收官,也總味著五峰山長江大橋基礎施工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根據計劃,明年完成主塔和南錨碇,2018年完成主纜和全部鋼梁架設,2019年2月達到鋪架條件,進入鋪軌和聯調聯試,同年7月完工。據介紹,五峰山大橋是世界上首座超千米級的高速重載公鐵兩用懸索橋,公路橋雙向八車道,通車後,江陰大橋「逢節必堵」的現狀勢必得到改觀。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五峰山長江大橋最後一根鑽孔樁灌注。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五峰山長江大橋4號主墩啞鈴型承臺雛形初現。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鋼筋籠安裝

&nbsp&nbsp&nbsp&nbsp長樁設計成就超級鑽孔樁

&nbsp&nbsp&nbsp&nbsp五峰山長江大橋南岸4號主墩基礎採用左右塔柱分離式承臺,群樁基礎形式,合計布置67根直徑2.8米的鑽孔灌注樁。承臺上遊側採用35根樁,下遊側採用32根樁,樁基呈梅花式布置。

&nbsp&nbsp&nbsp&nbsp據了解,4號主墩由於上、下遊巖面埋深差異較大,故上下遊鑽孔樁採用長短樁設計,樁長為50-140米,其中超過130米的長樁就有29根,佔總樁數的43%。中鐵大橋局五峰山長江大橋項目一分部經理宋承永告訴記者:4號主墩超長鑽孔樁猶如一棟46層的「高樓」深入地下,即使乘坐高速電梯,想達到這個深度也須耗時1分多鐘。這樣長的大直徑鑽孔樁群不僅在長江流域絕無僅有,就算是國內乃至世界範圍內都十分罕見,可謂是名副其實的超級鑽孔樁。

&nbsp&nbsp&nbsp&nbsp應運而生的「超級車間」

&nbsp&nbsp&nbsp&nbsp這麼大體量的鑽孔樁,所需的鋼筋籠為了保證首尾相連形成整體,做到嚴絲合縫,必須要有一條超長的鋼筋生產線作為保證才行。因此一個佔地13994平方米,相當於32個標準籃球場大小的現代化「超級鋼筋加工車間」便應運而生。成功變現場施工為可批量生產、流程化作業、標準化管理的新型「工廠化」生產組織模式。

&nbsp&nbsp&nbsp&nbsp這個「超級車間」共布置了三條120米長的鋼筋籠流水生產線,集原材堆碼、鋼筋成型與綁紮、鋼筋籠存放等功能於一體。遵循大直徑超長鑽孔樁鋼筋籠快速製作「長線法」施工工藝,解決了大直徑超長鋼筋籠易變形、直螺紋套筒連接精度不易控制、鋼筋籠後期安裝不易定位等難題,實現了施工集約化、工廠化、標準化和快速化,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施工效果,為後續鋼筋籠安裝和鑽孔樁灌注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nbsp&nbsp&nbsp&nbsp千難萬險 乘時攻堅

&nbsp&nbsp&nbsp&nbsp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百年大橋,固於根基。五峰山長江大橋施工建設的根基之本就是主墩鑽孔樁施工,而建設過程中接踵而來的千難萬險讓大橋建設者們經受了重重的考驗。

&nbsp&nbsp&nbsp&nbsp中鐵大橋局五峰山長江大橋項目一分部常務副經理陶俊透露,為保障大直徑鑽孔樁順利施工,大橋工匠們創新應用了多個「金點子」: 採用「進二退一」的鑽孔方法,結合掃孔時的扭矩大小判斷孔的垂直度,始終將鑽孔垂直度控制在1%以內;通過觀察渣樣變化判斷地層的變化,及時調整鑽進參數,最大限度預防斜孔等情況的發生。通過多措並舉,穩定成熟工藝,持續優化創新,推進鑽孔樁標準化作業,實現了安全、質量、進度可控,主墩已完成檢測的樁基質量一次性驗收合格率達100%。

&nbsp&nbsp&nbsp&nbsp公路橋雙向八車道,建成可有效緩解江陰大橋擁堵

&nbsp&nbsp&nbsp&nbsp新建連鎮鐵路是蘇北快速鐵路網的重要構成部分,五峰山長江特大橋是連鎮鐵路的控制性工程。該橋是江蘇境內繼南京長江大橋和正在建設中的滬通長江大橋之後的第三座長江公鐵兩用「跨長江通道」,下層為四線鐵路客運專線,設計行車速度250km/h;上層為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設計行車速度100km/h。主橋設計為1092米的鋼桁梁結構,一跨過江,是世界上首座超千米級的高速重載公鐵兩用懸索橋。

&nbsp&nbsp&nbsp&nbsp據介紹,五峰山大橋通車後,江陰大橋「逢節必堵」的現狀勢必得到改觀,京滬高速的車輛可以一路南下,在正誼樞紐直行即可通過五峰山大橋進入S39江宜高速,南下可直接到常州,左拐可在羅溪樞紐轉入雙向八車道的滬寧高速常州段,進而更加迅速到達蘇南腹地無錫、蘇州、上海。蘇南車主去蘇北,也可以不必再擠江陰大橋,從五峰山大橋直接進入京滬高速後,可快速到達淮安、宿遷、徐州、連雲港等地。

&nbsp&nbsp&nbsp&nbsp與走江陰大橋相比,五峰山大橋過江線路,裡程上相差不大,路卻更順一些,路況條件也好很多,必將分流目前湧入江陰大橋的大量京滬高速車輛。(祁曙光 郭琦琳 施超 毛麗萍)

相關焦點

  • 五峰山長江大橋亮燈啦
    開始「亮燈」,經過工作人員的努力,五峰山長江大橋景觀燈已全部安裝到位,正在進行最後的調試工作。五峰山長江大橋亮燈啦!五峰山長江大橋亮燈啦!超美!夜景!五峰山長江大橋亮燈啦!據中鐵上海設計院該項目總體設計負責人介紹,連鎮鐵路淮鎮段擁有諸多「創新名片」:創造「新紀錄」,全線重點控制工程五峰山長江大橋是我國第一座千米跨度公路鐵路兩用懸索橋、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及承載最大的公鐵兩用懸索橋,泰安鎮聯絡線左線跨寧啟鐵路轉體橋是國內單線鐵路跨度最大、曲線半徑最小、距離既有線最近、坡度最大的鐵路轉體橋;開闢「新思路」,破解新建高鐵接入既有線路車站的難題
  • 五峰山長江大橋「亮化」背後還有這些故事
    11月27日,瑟瑟冬雨中,郭兵兵和20多名工友,踩著「腳手架」搭建的臨時樓梯,「懸空」爬上了距離地面80多米高的五峰山長江特大橋上,進行「亮化」工程作業。今年40歲出頭的揚州人郭兵兵是江蘇迪生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工長。去年年底,江蘇迪生承接五峰山大橋「亮化」工程,他跟隨項目部來到工地。近一年的時間過去了,連淮揚鎮通車在即,作為連淮揚鎮鐵路關鍵控制性工程,五峰山大橋施工也進入尾聲。
  • 連鎮鐵路五峰山長江大橋開始掛牌!名字定為
    網上有消息爆出:連鎮鐵路五峰山長江大橋已經開始掛牌,名字定為「五峰山大橋」!>「五峰山大橋」。    (圖源紫牛新聞)  大橋於2015年10月動工,是繼南京長江大橋、滬蘇通長江大橋之後長江江蘇段第三座公鐵兩用大橋。
  • 這座中國大橋填補世界空白!
    ▲五峰山長江大橋連鎮鐵路五峰山長江大橋是我國首座公鐵兩用懸索橋,也是世界上運行速度最快、運行荷載最大、跨度最大的公鐵兩用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設計為公鐵兩用,全長6.409公裡,主橋最大單跨1092米。4線鐵路+雙向8車道高速公路,鐵路設計行車時速250公裡,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00公裡。
  • 新中國第一座自主建造的長江大橋:奠定中國現代化橋梁建設基礎
    泱波 攝有數據統計,中共十八大以來,全球超過一半的大跨度橋梁都出現在中國。世界排名前十的跨海長橋、斜拉橋、懸索橋、拱橋中一半以上均為中國建造。但在上世紀50年代,中國長江下遊竟沒有一座大橋,那時人們要想過江只能靠輪渡,極為不便。正是在此背景下,第一座由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長江大橋開始醞釀建造,這座橋還一度被民眾稱之為「爭氣橋」。
  • [分享]南京長江第五大橋圖紙資料下載
    。     漫步在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橋正橋的人行道上,迎面江風習習,遠處船帆點點。公路橋正橋的兩側為大橋的護欄,在欄杆上鑲嵌著一件件精美的浮雕,這是南京長江大橋獨有的「藝術品」,代表著當時新中國浮雕藝術的最高水準,是藝術、文化的完美融合,是那個時代精神思想鮮明的藝術形式,也是南京長江大橋除了「橋頭堡」之外的另一個標誌景觀。
  • 跨越天塹創多項世界之最,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開工
    其中,左汊主通航孔採用三塔兩大跨鋼桁梁斜拉橋方案,右汊副航道橋跨越太平府航道。「為了落實長江大保護要求,減少橋梁建設對防洪、生態環境和長江航道的影響,左汊主橋採用三塔兩主跨設計,兩大主跨超千米,分別跨越牛屯河邊灘和主航道。」中鐵大橋院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負責人楊燦文介紹。
  • 江陰大橋:中國第一大跨徑懸索橋
    江陰長江公路大橋主跨1385米,為一跨過江鋼箱梁懸索橋,是我國第一座跨徑超千米的特大型懸索橋,繼日本明石橋、丹麥大帶橋和英國亨伯橋之後,位居世界第四。江陰大橋於1994年9月開工建設,1999年9月底建成通車,2001年4月通過國家的竣工驗收。
  • 橋梁大事:滬通長江大橋432根阻尼器安裝完成 舞水灣灘特大橋合龍
    據介紹,亮化景觀設計採用全LED燈具的照明方案,大橋的主塔、斜拉索、橋梁輪廓、橋墩、拱橋拱身、系杆等為承光載體,在夜空中凸顯橋梁結構特徵,將橋梁的輪廓、層次、立體形態展示在人們視野中,展現出大橋的簡潔大氣、莊重雅致。據了解,全橋的亮化景觀工程預計於6月底前結束,同步還將進行公路橋面劃線等後續收官作業,隨後將迎來交工驗收。
  • 創造多項世界紀錄的大橋:長6.4公裡,耗資120億元,就在江蘇
    如今,鐵路已成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主要交通工具,它不僅快捷、方便,而且運量大,遇山、遇水架橋、天南地北都可到達,這是中國無法比擬的,這其中,中國更是做到了極致,被許多人稱為「基建大國」,而不久前世界上第一座高速鐵路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就很好地說明了它的力量,它的建設歷時5年,耗資120億元
  • 圖文| 樁頭靜態破除施工工法
    樁頭破除是承臺基礎施工的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目前普遍的做法是採用人工鑿除,尤其是當前群樁基礎設計間距小,樁徑大,混凝土標號高,機械作業較為困難,人的勞動強度大,同時工序耗時較長。因此尋求一種簡單易用、工期節省同時經濟性高的樁頭破除方法將促進橋梁基礎施工技術進步。
  • 中國共有7座橋榮獲橋梁界「諾貝爾獎」,其中6座為長江大橋
    第一座是蘇通長江大橋。位於江蘇省蘇州和南通兩個城市間,2003年6月開工建設,2008年6月建成通車,全長32.4千米,其中跨江部分長8146米,是一座高速公路橋梁,採用了主跨1088米雙塔雙索麵斜拉橋設計,是當時中國建橋史上工程規模最大、綜合建設條件最複雜的特大型橋梁工程,創造了最高橋塔、最深群樁基礎、最大主跨、最長斜拉索四項世界紀錄。
  • 滬通長江大橋附屬設施安裝完成 432個永久阻尼器即將「上崗」
    來源: 鳳凰網房產昨天下午,隨著最後一節防撞護欄安裝到位,滬通長江大橋附屬設施全部安裝完成,大橋施工進入最後收尾階段。下午,在滬通長江大橋主航道橋公路層,記者看到,包括大橋主塔兩側防風屏障、路燈、防撞護欄等在內的橋梁附屬設施已全部安裝到位。
  • 滬通長江大橋附屬設施全部安裝完成 432個永久阻尼器即將「上崗」
    22日下午,隨著最後一節防撞護欄安裝到位,滬通長江大橋附屬設施全部安裝完成,大橋施工進入最後收尾階段。當天下午,在滬通長江大橋主航道橋公路層,記者看到,包括大橋主塔兩側防風屏障、路燈、防撞護欄等在內的橋梁附屬設施已全部安裝到位。
  • 樁基礎知識大百科
    一、概況過去以預製樁為主,除鋼筋混凝土方樁外,還採用預應力混凝土樁、鋼管樁等,有的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樁,長度達70餘米。近年來,灌注樁得到很大發展,有衝孔、鑽孔、挖孔等,且大直徑鑽孔灌注樁愈來愈受到重視,發展較快;此外,還發展了一些新的成樁工藝,如鑽孔壓漿成樁法等。
  • 滬通長江大橋「豎琴」開始調弦
    晚報訊 滬通長江大橋斜拉索調纜21日在密集的江雨中拉開帷幕。調纜是滬通大橋全橋施工之中精度要求最高的階段,也是中國纜索結構橋梁技術進步最為顯著的階段。中鐵大橋院、中鐵大橋局、中鐵鄭州索纜公司密切合作,對全橋432根斜拉索的拉力進行精確調整,最終使主橋的線型達到設計要求。
  • 滬通長江大橋 432根斜拉索開始「調弦」
    中鐵大橋院、中鐵大橋局、中鐵鄭州索纜公司密切合作,對全橋432根斜拉索的拉力進行精確調整,最終使主橋的線型達到設計要求。記者驅車從錫通高速公路(S19)南通西樞紐預留的施工通道駛上南通與蘇州之間的滬通長江大橋主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