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多項世界紀錄的大橋:長6.4公裡,耗資120億元,就在江蘇

2021-01-13 期待的日子

如今,鐵路已成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主要交通工具,它不僅快捷、方便,而且運量大,遇山、遇水架橋、天南地北都可到達,這是中國無法比擬的,這其中,中國更是做到了極致,被許多人稱為「基建大國」,而不久前世界上第一座高速鐵路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就很好地說明了它的力量,它的建設歷時5年,耗資120億元,創造了許多世界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這座橋總共只有6.4裡長(官方數據為6409米,主跨1092米),位於長江航道之上,是連接蘇高速S39、連鎮高速鐵路的中間工程,6.4裡長的橋修築了5年才完工,相對於1年只修築了1.3公裡,的確是很難想像的事,但想一想就會明白,畢竟這座橋是世界上第一座高速鐵路懸索橋,也是世界上車道數最多、載重最大、主纜直徑最大的懸索橋,5年時間創造了這麼多世界紀錄,也真是令人驚嘆。

另外,別看這座橋只有6.4裡長,但實際上建造起來很困難,光橋的主纜索是由44704根高強度鋼絲組成,直徑達1.3米,重約46噸,而橋上每處吊點又加了2根吊索,這些吊索也是由337根高強度鋼絲組成,非常結實。更有甚者,這座橋梁還是根據鐵路+高速公路的技術標準設計建造的,上面是4線鐵路(250 km/h),下面是8車道高速公路(100 km/h),一舉兩得,它的單列列車設計荷載為35590 kN,已經超過了日本南備贊大橋(世界上第一座大橋)。

或許就是因為關心公路、鐵路兩用的緣故,今天的大橋才能如此堅固,它不僅使用了許多新技術,而且使用了許多新材料和新設備,並獲得了數十項專利。橋梁本身的意義與這些新專利結合在一起,也許就是這座橋能創造多項世界紀錄的原因吧。值得注意的是,大橋上還修建了5G基站,這無疑是國內首次在跨江鐵橋上修建5G基站。

實際上,五峰山長江大橋最大的意義還在於連接淮揚鎮鐵路,完善長江周邊的交通網絡,讓東西南北更方便,以前從連雲港到南京只需8個小時,現在穿越五峰山長江大橋也只需2個小時,從連雲港到上海只需11個小時,現在也只需3個小時,可以說是方便了,大大縮短了時間,而像江蘇的揚州、鎮江這樣的城市,也會更快更好地融入上海的「一小時經濟圈」,帶動地方經濟。

當然,大橋周圍還有很多美麗的景色,揚州、鎮江這些城市都離得很近,如果有機會,可以從連雲港一路過來揚州,一起乘火車經過大橋,雖然距離有點遠,但所花費的時間並不多,而古人有「乘鶴下揚州」之說,現在我們也可以來一趟「乘火車來揚州」,順便還能感受到「煙花三月下揚州」的浪漫感覺,迷人風景盡收。這座大橋雖然投資較多,建設時間也較長,但說到底,它建成後所起的作用還是挺大的,對周邊城市的未來發展有很大的影響,而且還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真是非常厲害,著實是一個相當有意義的項目。

相關焦點

  • 世界史上最貴的大橋,港珠澳大橋厲害之處在哪?
    D、2019年12月10日,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工程榮獲「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E、2020年8月,港珠澳大橋榮獲「2020年國際橋梁大會(IBC)超級工程獎」。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裡程最長、沉管隧道最長、壽命最長、鋼結構最大、施工難度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科學專利和投資金額最多的跨海大橋;大橋工程的技術及設備規模創造了多項世界記錄。
  • 江蘇將添一座長江大橋,被「中央」點名,公鐵2用,創3項世界第一
    大家都知道,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度重視各大城市交通事業的發展,如果你想發財,很多人都知道先修路的原則,在城市道路交通建設中會遇到許多困難,例如,在我國許多沿江、沿海城市,境內許多地區被江水或海水包圍,給交通建設帶來諸多問題,今天我要說的是江蘇將添一座長江大橋,被「中央」點名,公鐵2用,創3項世界第一
  • 港珠澳大橋設計壽命120年是一根標杆
    大橋全長55公裡,集橋、島、隧於一體,創造了沉管隧道"最長、最大跨徑、最大埋深、最大體量"的世界紀錄,涵蓋了當今世界島隧橋多項尖端科技,是當今世界最具挑戰性的工程之一。除了是世界最長的大橋,港珠澳大橋的設計使用壽命長達120年,打破了國內大橋的「百年慣例」。
  • 中國人7年建1橋 創多項世界之最
    大橋工程全長約55公裡,包括海中橋隧主體工程,香港、珠海、澳門三地口岸以及香港、珠海、澳門三地連接線三大部分工程。其中,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是長約29.6公裡的橋—島—隧集群的主體工程,它包含約6.7公裡沉管隧道和22.9公裡跨海橋梁,以及為實現橋梁和隧道轉換而修建的海中人工島。
  • 中國共有7座橋榮獲橋梁界「諾貝爾獎」,其中6座為長江大橋
    位於江蘇省蘇州和南通兩個城市間,2003年6月開工建設,2008年6月建成通車,全長32.4千米,其中跨江部分長8146米,是一座高速公路橋梁,採用了主跨1088米雙塔雙索麵斜拉橋設計,是當時中國建橋史上工程規模最大、綜合建設條件最複雜的特大型橋梁工程,創造了最高橋塔、最深群樁基礎、最大主跨、最長斜拉索四項世界紀錄。
  • 廣東耗資8.83億,在建全長超2公裡跨海大橋,預計2020年建成
    廣東耗資8.83億,在建全長超2公裡跨海大橋,預計2020年建成眾所周知近些年來我國在基礎建設領域投入頗多,在國際上還獲得了「基建狂魔」的形象稱號,我國眾多基礎建設工程之中,不僅包括高鐵的修建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中國即將開通的一座跨海大橋,這座大橋將對接城市與島嶼,計劃在2020年正式建成。這一跨海大橋就是海陵島跨海大橋,具體將落戶於廣東。縱觀廣東近些年的發展,是在讓很多省份羨慕不已,作為我國的經濟強省,有著充足的經濟條件作為支撐,廣東的交通建設民生建設也越來越完備。
  • 中國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36公裡,用了82噸的鋼可建7個鳥巢
    聽過趙州橋,也聽過長江大橋,不過你們又有沒有聽過杭州灣跨海大橋呢?相信有不少朋友都有去過杭州西湖這個文藝的地方,但不知道大家又有沒有嘗試過坐著自己家開的車或是旅遊大巴走過這條舉世矚目的大橋呢?感受過杭州西湖的寧靜的你們,當然也要欣賞這跨海大橋的雄偉壯觀。
  • 我國一大橋耗80.34億,全長5.8公裡,被「逼」出多項世界紀錄
    世界上有很多令人震驚的建築物, 大橋是最容易引起探討的一種, 那個建設需要很多勞力和物資, 必須在綜合考慮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判斷, 多數情況下,勞動人民傷財和大需要之間的天平會左右搖擺, 去武漢旅行的遊客們一定對那裡印象深刻,隨著經濟發展,國家基礎設施也開始重視中西部地區, 武漢正好在這一排
  • 港珠澳大橋建設都攻克了哪些世界性難題?
    港珠澳大橋像一條海上巨龍,連通香港、珠海、澳門,不僅惠及三地,還將對整個珠三角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起到極大推動作用,標誌著我國從橋梁建設大國向橋梁建設強國邁出了堅實一步。自2009年12月動工以來,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們面對重重考驗,運用多項尖端科技,攻堅克難推進工程建設,取得了500多項專利技術。
  • 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8級地震
    其中,主體工程項目全長約29.6公裡,概算投資480.68億元,採用了橋島隧組合方案,22.9公裡為橋梁,穿越伶仃西航道和銅鼓航道約6.7公裡為島隧組合。2、15年回顧港珠澳大橋前期籌建經驗及建造過程,從方案提出、前期工作、設計實施等至今已超過15年。
  • 江蘇蘇通大橋深水樁群完工 建設又創"世界之最"
    9月25日上午順利安裝就位,該索長155.1米,重10噸。蘇蘇通大橋全橋共有272根斜拉索,總重量約6800噸,最長的一根長577米,重達58噸,是世界最長的斜拉索。)世界最高橋塔——三百零四米的蘇通大橋昨天順利完成了最後一倉混凝土澆築,標誌著蘇通大橋的世界最大規模的深水樁群完工,創造了該大橋建設的第二個世界紀錄。
  • 跨越天塹創多項世界之最,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開工
    跨越天塹創多項世界之最,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開工 2021-01-14 1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港珠澳大橋能抗16級颱風,創世界建築三大之最
    比如貴州世界第一高橋-北盤江大橋,有兩百層樓高,世界最長高鐵橋-江蘇丹昆特大橋,全長164.85公裡,為金氏世界紀錄第一長橋,就連美國舊金山的奧克蘭海灣大橋,抗震能力達到8級,那也是咱中國人造的,這些都代表著中國力量不過小編今天要說卻是讓世人更為驚嘆的港珠澳大橋,能抗16級颱風,創世界建築史三大之最,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集橋梁、人工島、海底隧道為一體,總造價達到
  • 世界最長跨海公鐵大橋取得重大進展,未來高鐵直達臺灣!
    4月26日,福建平潭海峽公鐵大橋首個主塔成功封頂。主塔是特大橋建設最重要的結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首個主塔的封頂,標誌著我國首座、世界最長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基建狂魔再次優質神速創造了世界工程領域的新奇蹟。
  •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抗7級地震、壽命120年
    但要跨越幾十公裡的南伶仃洋海域,談何容易?  「世界上幾個有名的跨海通道工程,如美國切薩皮克跨海工程,長度19.7公裡、海上人工島面積3.2萬平方米、海底沉管隧道3.3公裡;韓國巨濟島—釜山連島大橋,長度8.2公裡、沒有建造人工島、海底隧道3.7公裡。我們的港珠澳大橋,跨海段長度有22.9公裡,還要建設兩個10萬平方米的人工島,海底隧道長度達5.9公裡,難度可想而知。」蘇權科介紹。
  • 青島又修一海底公路隧道,耗資170多億元,全長15.89公裡
    可能有人不太了解這個膠州灣第二隧道,它是起至青島西海岸新區,從海底穿越膠州灣,然後到達青島港,跟青島東岸城區連接起來,耗資170多億元,主線長15.89公裡,雖然這個長度在陸地上不是很長,但是在海底的話,那絕對是全球第一長的海底公路隧道,遠超之前挪威14.3公裡長的Ryfylke隧道。其預計工期6年,可以說,這也是我們中國海底隧道技術的巨大進步。
  • 連鎮鐵路五峰山長江大橋開始掛牌!名字定為
    ,也是世界上運行速度最快、運行荷載最大、跨度最大的公鐵兩用懸索橋。    (圖源鎮江政協)  大橋全長6.409公裡,一跨過江,下層為4線高速鐵路,設計時速250公裡。建設過程採用了一系列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獲得了數十項專利,是世界上首座千米級高鐵懸索橋!
  • 大橋6.7公里海底沉管隧道全線貫通
    大公網5月26日訊 (記者方俊明珠海報導)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建設又有新突破。大橋沉管隧道「最終接頭」與兩端的E29、E30沉管的焊接,歷經20個日夜終於合龍完成,標誌著港珠澳大橋6.7公裡長的海底沉管隧道永久結構貫通;下一步,將進行剛接頭注漿施工,預計本月底完工。
  • 莫·法拉即將挑戰1小時跑21.285公裡的世界紀錄
    自2017年底轉戰路跑賽事以來,奧運冠軍、英國人莫法拉就一直專注於10公裡、半程馬拉松、全馬賽事。今年,他在6月份宣布將短暫重返鑽石聯賽,向男子1小時跑項目的世界紀錄發起衝擊。
  • 安徽在建一座世界級跨江大橋,為公鐵兩用橋,創多項世界之最
    為了可以更好的完善城市的道路交通,克服這樣的困難,我國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建設跨江大橋,經過這麼多年來的探索發展,我國建設長江大橋的技術越來越完善,修建橋梁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我國的安徽省境內就有很多的城市是被長江環繞,近年來安徽的經濟發展狀況比較不錯,對於境內各大城市的交通網建設也很重視,為了更好的完善城市的交通網,安徽建設了很多長江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