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生活周刊:世博會過時了嗎?

2021-01-08 騰訊網

常常有人對他說,世博會已經是舊時代的事了。在19世紀還很好,但是二戰後就沒有發揮什麼作用了。特別是在這個信息技術的時代,人人通過信息技術溝通,為什麼還要舉辦世博會?

但是他仍然在那裡。作為國際展覽局(BIE)的秘書長,洛塞泰斯(Vicente Gonzalez Loscertales)是這個負責協調和審批世博會事務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的「管家」,自從1989年參與家鄉塞維亞世博會的籌備工作,他就與世博會密不可分了。他和他永遠的白鬍子、白眉毛、笑容可掬的聖誕老公公形象,已經成了世博會的標誌物之一。在11月的上海世博會第三次參展方大會間隙見到他時,已經連軸轉了三天的洛塞泰斯仍然精神矍鑠,他對記者說,儘管看上去不可思議,但「世博會仍然是世界上能夠吸引更多參與者的盛會。沒有一項活動可以像世博會一樣,每屆吸引平均2000到2500萬參觀者。」

每到一個城市,洛塞泰斯都喜歡去兩個地方,博物館和市場。「在博物館,可以了解城市的過去和傳統;在市場上,看看供應什麼商品,人們吃些什麼、穿些什麼,能夠了解現在人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二者也是現代世博會的起源,或許其中蘊含的人類聚會、展示、分享的願望,也是世博會的動力之源。

《三聯生活周刊》:你和世博會的淵源是從籌備1992年塞維亞世博會開始的嗎?

洛塞泰斯:我來自塞維亞,那裡也是探險家哥倫布的故鄉,精神傳統中的開拓與開放讓人們樂於接納各種影響。塞維亞舉辦過兩屆世博會,第一屆是在1929年,這座城市因此而改變。我出生的醫院就是曾經的世博會墨西哥館所在地,我第一次住的房子也是為1929年世博會而建造的。我好像註定是為世博會而生的。

1989年,我有機會回家鄉工作,負責1992年塞維亞世博會的國際參展工作。我當時也沒想到,我的世博生涯從此開始了。那屆世博會也促進了塞維亞多方面的增長,尤其是引入了通向馬德裡的一條高速鐵路,修建了一個中央火車站,改造了機場。

《三聯生活周刊》:哪一屆世博會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洛塞泰斯:很難選出「之最」。1992年塞維亞世博會正是西班牙加入歐盟,開始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舉辦世博會等於是慶祝西班牙新時代的到來,有很多高質量的藝術演出,歌劇、音樂、芭蕾等,建築質量也很高。韓國大田世博會,也是韓國工業和技術高速發展的時期,我的印象,韓國的老一代人是沒有機會出國的,舉辦世博會等於把世界帶到了韓國,讓老一代人非常激動高興。裡斯本世博會,由於與舊城改造、城市復興聯繫在一起,通過辦世博,造了很多新的建築。漢諾瓦的主題演繹得非常好,他們有一個宏偉的規劃和理念。愛知世博會向公眾傳達了一個重要的理念,環保,在教育公眾和市民參與方面做得很好。

上海必須在以上各屆世博會做得最好的方面做得同樣好,甚至比它們更好。既然上海要舉辦一個令人難忘的世博會,就必須綜合擁有上述種種難忘之處,而且不是簡單的重複,因為規模更大,而且在擁有悠久文化的中國舉辦。

《三聯生活周刊》:世博會永恆的魔力何在?20年來你都沒有厭倦過嗎?

洛塞泰斯:世博會的魔力在於它把整個世界帶到一個特定區域來的獨特功能。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代表濟濟一堂,涵蓋了政府、國際組織、社會團體、企業、市民,給緊張的國際社會帶來樂觀主義氣氛,給出了多元化和多學科的解決辦法。

正如法國前貿易部長愛德華••洛克裡(Edouard Loockroy)在19世紀末所指出的:「世界博覽會就像是存貨盤點。人類在其不懈努力的進程中稍息片刻,反思過去走過的一段歷程。世博會成為了人類總結過去的時刻,凝聚力量的時刻,也成為了兄弟情誼遍布人間的時刻。」

世博會不僅能夠把人類過去的成就壓縮進時光膠囊中,它也總是一隻眼睛朝向未來。換句話說,今日的世博會不僅可以捕捉時代的脈搏,更重要的是,還可以預測明日的需求,號召國際社會據此行動起來。這種朝向未來的標誌之一就是,如今的主題更關注人與自然的關係,關注可持續發展。事實上,世博會一次次跟隨人類社會演進而變化,就是使其自身永遠創新、永遠鼓舞人心的秘密。在我參與世博會的這麼多年裡,世博會的魔力一直吸引著我。

《三聯生活周刊》:20年來世博會的演變?源於工業時代的世博會面臨著後工業時代的挑戰嗎?

洛塞泰斯:自1989年以來,世博會已經歷了戲劇化的轉型。地緣政治與過去相比有了巨變,但是世博會學著去適應時代和改變自身。最初之時,世博會起源於工業時代,各國聚集在這裡展示技術競爭和國家聲望。在最近的幾年,世博會的確遇到了很多懷疑者,但即使在今天的後工業時代,全球化世界的後現代社會中,世博會的價值也不容置疑,它作為人類記錄檢視進步的重要裡程碑,為不同文化的人們提供了一個聚在一起的機會。我認為,沒有其他事件可以與世博會相媲美。

公眾的熱愛也十分明顯:塞維亞世博會吸引了將近4200萬參觀者,2005年愛知世博會吸引了2200萬參觀者,而上海世博會期望達到7000萬參觀者。而且,從來不缺乏想要主辦世博會的國家。如2010年世博會,在中國、墨西哥、波蘭、俄羅斯、韓國五個國家展開激烈競爭,願望依然很強烈。這是能說明一些問題的,說明在信息技術時代,人們並不滿足於在網上看信息,希望親身經歷,親眼看到這些生動的實物。信息技術並不是和世博會分離的,而是並存的。世博會利用信息技術把世博會帶到更多人的身邊,使那些不能乘坐飛機前往的人也能參觀世博會。

相關焦點

  • 愛情的味道_三聯生活周刊
    《三聯生活周刊》日前採訪了他。三聯生活周刊:有很多人質疑麥克林託克關於女性經期同步的試驗,請問您對她的試驗結果怎麼看?懷亞特:確實,所有涉及人類的費洛蒙試驗都很不好做,統計分析的難度極大。三聯生活周刊:人類的行為是很複雜的,即使某種化學物質讓受試者做出了某種反應,怎麼能肯定這不是受試者通過理性分析後做出的主觀選擇呢?懷亞特:在研究人類行為的過程中,「意識」確實是一個很棘手的難點。
  • 蒼龍始現_三聯生活周刊
    蒼龍始現 2013-03-13 15:45 作者:王晶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3年第3期
  • 三聯生活周刊世博專題_世博頻道_騰訊網
    人類學家曾經指出城市所存在的意義就是改造人類,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 李子和醋慄_三聯生活周刊
    ■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 三聯生活周刊:誰是最愚蠢的一代
    三聯生活周刊:您的指責有根據嗎?鮑爾萊因:我可以給你一些數據:今天,55%的美國高中生一周花在作業上的時間不超過1小時,大學生則每周少於10小時;1/3的年輕人(18~24歲)不知道美國副總統是誰;52%的學生以為美國在「二戰」中的盟友是德國、日本或義大利,而不是蘇聯。
  • 珍福泰(「三聯因子」寡核苷酸)膠囊:獲世博會創新品牌殊榮
    珍福泰(「三聯因子」寡核苷酸)膠囊:獲世博會創新品牌殊榮國際創新製造傑出貢獻獎行業十大創新品牌在上海世博會DEVNET館「國際製造創新節」上,由北海市巨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珍福泰(「三聯因子」寡核苷酸)膠囊等40餘個中國創新製造的品牌喜獲「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際製造行業十大創新品牌
  • 鳳凰時尚攜手《三聯生活周刊》 國人腕錶調查
    導語:一年一度的巴塞爾鐘錶珠寶展即將於2013年4月25日開幕,鳳凰時尚攜手《三聯生活周刊》發起國人腕錶調查。調查加載...
  • 《三聯生活周刊》:改變世界的人
    據《三聯生活周刊》
  • 大西洋的風帆_三聯生活周刊
    ■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 想像裡的白堊紀_三聯生活周刊
    儘管海水淹沒了地球上眾多陸地,但在巨浪鞭長莫及的地方,生活在今天世界上的許多高等生物——哺乳動物、有袋動物——的祖先都已起源並繁衍生息。雖然在此之前,恐龍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8000多萬年,但直至此時,我們最熟悉的那些名字,如霸王龍,才開始出現在演員名單上。1.2億年,是一個奔騰跳躍的時間點。
  • 李經緯事件調查_三聯生活周刊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 三聯生活書店「獨立日」系列第三部上市
    《獨立日》 陳宇慧@田螺姑娘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三聯生活書店的生活品牌「獨立日」已經迎來了第三輯,在前兩輯《獨立日:用一間書房抵抗全世界》和《獨立日:用電影延長三倍生命》熱銷之後,「日出之食」的新概念,也隨著早餐達人陳宇慧@田螺姑娘的第一本書而推出。
  • 對談丨三聯書店與進步出版傳統
    談及範用先生的「老三聯」情懷,董秀玉講到緊鑼密鼓做了《讀書》和《新華文摘》後,他一直想辦一本有個性的雜誌,稱需要思想性的散文,銳氣不能弱於當年的鄒韜奮。這個願望變成了董秀玉後來創辦的《三聯生活周刊》。因為怕失敗,也因為囊中羞澀,初創《三聯生活周刊》,董秀玉沒敢告訴範用先生。
  • 中、英、日文版國家刊物《世博周刊》亮相
    中國日報網消息:由中國外文局和上海世博局合作創辦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唯一國家級刊物《世博周刊》(中、英、日文版)創刊新聞發布會4月6日在北京舉行,該刊三種語言的版本在會上同時亮相。《世博周刊》(中、英、日文版)將於4月8日正式出版發行。
  • 《少年》2021徵訂|三聯出品,幫助9-16歲青少年建立思維素養體系
    因為一本叫做《少年》的雜誌團隊專程拜訪了神交已久的《三聯生活周刊》雜誌社當時雜誌還在組稿中,樣刊未出但見到三聯團隊後,我們篤定我們的少年,需要這樣一本雜誌!涉及哲學、心理、歷史、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優質、洗鍊的文字情緒穩定,經得起推敲作者們擁有多元專業的背景用博學的知識和平等的價值觀讓少年們看到一個更廣闊的世界《少年》6月刊內頁▲這是國內第一本針對9-16歲青少年進行人文思維啟蒙的雜誌「三聯
  • 上海三聯書店將開進武漢,讓年輕人恢復對生活的熱情
    上海三聯書店將開進武漢,讓年輕人恢復對生活的熱情 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2020-04-09 18:24 來源:澎湃新聞
  • 訂閱 三聯生活周刊
  • 都在教你熱愛生活,有人教你面對死亡嗎?
    下午好,歡迎回到百度百科為何而生為何而活為何而死因為人生而日日體驗生卻一生只有一次機會感受死你或許可以坦然面對生死規律了嗎前段時間,在《三聯生活周刊》上看到一篇文章,裡面有這樣一段文字:課程時間11月18日(今晚)19:00參與方式既然死亡不可避免,那不如一起來學習生死之間的大智慧本文故事素材摘自:三聯生活周刊
  • 三聯書店終於開到成都,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書店.
    對,是《三聯生活周刊》的那個「三聯」。"三聯"兩個字代表著中國知識先鋒,是中國讀書人心裡的一座豐碑。三聯書店最早1932年由鄒韜奮先生創辦,《錢鍾書集》、《傅雷家書》、《我們仨》還有蔡志忠的漫畫都是三聯出版社的經典;《讀書》、《三聯生活周刊》也被稱為「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這是三聯韜奮書店首次在北京以外開書店。
  • 5000平米的上海三聯書店要來了,但開在北京
    READWAY上海三聯書店(北京店)效果圖  不過,這家店沒開在上海,而是開在北京朝陽大悅城。  上海三聯書店於1986年復社,歸屬於解放日報報業集團,主打中外人文社會科學著譯和高品位文化類讀物(京滬港三聯書店的關係,詳見文末)。這家上海的出版社把最大實體書店開在北京而非自己的家鄉,雖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