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東方戰場,在中國上空的鷹,面對強敵,無所畏懼!

2021-01-10 百姓讀史

在中國的上空,永遠有一群保護著你的雄鷹。電影《倫敦上空的鷹》給人們展現了當年歐洲戰場空戰的慘烈。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在70多年前的中國上空,也同時在進行著同樣的戰鬥,中國空軍在蘇聯和美國等航空志願隊的支援下,與日本空軍進行了殊死搏鬥,最終掌握了制空權,為抗戰勝利立下不朽功勳。

英雄夢、英雄地——筧橋航校談及抗日航空戰鬥,必然提及筧橋航校,這所被稱為「空軍黃埔」的民國中央航空學校,其前身是1928年11月成立於南京的中央軍校航空隊。1930年民國政府擇址杭州古鎮筧橋,擴建為中央航空學校,蔣介石親任第一任校長,至1937年抗戰前,6期共培訓500餘名學員,這些飛行員成為抗戰初期中國空軍的主力。

▲筧橋航校大門舊址青春的誓言在筧橋航校進門就有一個牌子:貪生怕死不進來。進去了之後,生命不再屬於自己,而屬於國家。飛行員培養歷來不易,筧橋航校同樣如此。其生源要求極高,學員必須是現役空軍軍官,學生班也只招收高中畢業以上程度、年齡在18-24歲,體格、志願適合飛行者。學員淘汰率同樣極高,以第一期為例,招考入伍2600人,畢業時只留下了46人,20名分配在戰鬥機隊,餘下的分配在轟炸機隊。

從航校畢業後,能活6個月就算長命,這些犧牲的青年平均年齡只有22歲,英雄們大多數家庭條件優越,絕大多數都沒有來得及結婚生子,就將生命獻給了國家,他們用青春熱血踐行了自己的誓言:「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與盡!」

▲筧橋航校學員與誓言碑合影英雄的愛情閻海文,中國空軍第5大隊25中隊少尉飛行員。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8月17日,閻海文駕機執行對日軍虹口海軍司令部轟炸任務,返航中飛機被日軍高射炮擊中,被迫跳傘的閻海文因風向不利而飄落日方陣地,隨即被幾十名日本士兵包圍。隨身只有2把手槍的閻海文在擊斃5名日軍、擊傷數人後,把最後一顆子彈留給了自己,並留下一聲吶喊:中國無被俘空軍!

閻海文1916年生於遼寧北鎮,1937年8月17日在上海跳傘後,不願被俘而自戕,時年21歲。閻海文的壯舉令日本人大為敬佩,1937年9月11日,日本大阪的《每日新聞》刊載其壯烈成仁的事跡。同年10月,東京新宿區舉辦「中國空軍勇士之友閻海文展覽會」,展出其生前用過的飛行服、降落傘和手槍等遺物。

然而,一份愛情卻在此時永遠定格。在閻海文的飛行帽中有一張精心摺疊紙片,上面鉛筆留字筆跡娟秀,落款為「南通州安東巷三號 劉月蘭」。能夠把一個女子的書信藏在自己飛行帽一起翱翔,想必年輕英俊的閻海文正在與這位南通劉月蘭女士在愛戀之中。國難當頭,民族危急,閻海文拋棄了一切——包括他心中美好無比的愛情。若南通這位劉月蘭女士還在世,應是近百老人了。不知道,她是否還能記起當年那位長袖翩翩的空軍健兒?

勇士的撞擊沈崇誨(1911-1937)畢業於天津南開中學,後考入清華大學。曾作為校足球隊和棒球隊隊員,參加北平、東北地區和全國運動會,是一位德智體美全面優秀的國家棟梁。1931年「9.18」事變後,領導各大學學生組織義勇軍。1932年12月,清華大學畢業後,考入中央航校第三期,曾留校任飛行教官,後調任空軍第二大隊第九中隊中尉分隊長。

1937年月8月18日,已數次執行對敵轟炸任務的沈崇誨再一次出擊,飛臨上海時飛機發生嚴重故障,尾部冒青煙,速度減慢,脫離戰鬥隊形。其時,日軍旗艦「出雲號」正指揮航隊與中國空軍激戰,沈崇誨放棄跳傘求生的機會,駕駛904號戰機猛撲「出雲號」,與敵同歸於盡,時年26歲。這是人類空戰史上第一次出現實戰中飛行員駕機撞向敵艦,比後來的日本神風攻擊隊早了整整7年!女神的悼念

才女林徽因嫁給梁思成後,她的三弟林恆便跟她一起生活。七七事變時,已考取了清華的林恆受抗日愛國風潮影響,毅然決定退學,轉而報考了空軍軍官學校,成為中國空軍航空學校第十期學員,包括林恆在內,梁思成家族共有8名子弟參加空軍。1940年,林恆在成都對日作戰中陣亡,年僅23歲。

1944年秋,衡陽大戰爆發。當年和林恆一起參加航校的8名飛行員中,最後一位叫林耀的飛行員帶傷強行駕機參戰,不幸被敵機擊中失蹤。林徽因於哀痛中為弟弟寫詩《哭三弟恆》,藉以哀悼眾多殉國英雄。弟弟,我沒有適合時代的語言來哀悼你的死;它是時代向你的要求,簡單的,你給了。這冷酷簡單的壯烈是時代的詩這沉默的光榮是你。

不畏強敵——以劣勝優的戰績根據統計,十四年抗戰中,中國空軍共出動了飛機2.1萬多架次,擊落敵機599架,擊傷敵機110架,炸毀敵機627架,擊沉擊傷敵艦船8013艘,擊毀擊傷敵坦克、軍車8456輛,創造了空戰史上以弱抗強的奇蹟。一次大捷——「8.14」筧橋空戰,破滅日本空軍不可戰勝神話

▲8.14空戰時中國空軍的主力戰機:美制霍克-3型驅逐機1937年8月13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當日下午14時,中國航空委員會發布《空軍作戰命令第一號》,命令中國空軍投入戰鬥。8月14日中午,日軍9架轟炸機突然襲擊筧橋機場,國空軍第四大隊在大隊長高志航的率領下剛剛飛抵杭州筧橋機場,還沒來得及補充油料的中國空軍戰機立刻升空迎敵。此時,日軍飛機正在空中「漫步」,左顧右盼地尋找攻擊目標。高志航一馬當先,擊落一架日機,中國飛行員異常兇猛的攻擊下,與日軍進行「空中拼刺刀」。從未遇到如此陣勢的日軍手忙腳亂,接連被擊落,而中國飛機無一損失。15時40分,燃油耗盡的中國飛機撤出戰鬥,「比分」鎖定為6比0,中國空軍首戰告捷。

▲「8.14」空戰首創敵機的英雄高志航「8.14」筧橋空戰不但戳穿了日本空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而且震動了整個世界。世界各大報紙和通訊社都以驚人的速度詳細報導了此次空戰,紛紛稱讚中國空軍的英雄壯舉。在之後幾天裡,日軍組織瘋狂反撲,但一再遭受重創,第一聯合航空司令部的鹿屋和木更津兩支航空隊的38架轟炸機就損失了12架!機員損失65名,日本鹿屋航空聯隊隊長石井義大佐也因為無法交差而剖腹自殺。

▲8.14空戰時日本海軍的三菱96式陸基轟炸機乘員7人,機身有雙炮塔航一次遠徵——「人道遠徵」,日本本土首遭轟炸1938年5月19日夜晚,中國飛行員徐煥升帶領裝有數百萬張傳單的兩架馬丁139WC型轟炸機,秘密從寧波起飛「長徵」日本,飛臨長崎3500米高空,對日本本土進行「人道遠徵」空襲,向侵略中國的日本軍國主義發出嚴重警告。傳單上印著英漢對照的文字:「爾國侵略中國,罪惡深重。爾再不訓,則百萬傳單,將變為千噸炸彈,爾再戒之。」

▲遠徵日本的空軍第十四中隊的第3號馬丁139WC轟炸機這是日本有史以來第一次遭外國飛機轟炸襲擊。應該說,在二戰中,首開對日本本土實施戰略轟炸先河的是中國空軍。中國空軍此次對日轟炸,由於使用的是傳單,所以史稱「人道遠徵」或「紙片轟炸」,儘管沒有給日本造成什麼物質損失,但是完全收到了預期效果。此事弄得日本朝野皆驚,防空部隊也慌了手腳,沉重打擊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囂張氣焰。它展示了中國空軍實力,大大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民心士氣,並得到國際上的廣泛讚譽。

▲徐煥升領隊遠徵日本勝利歸來同時,這次空襲也震驚了世界,在國外引起了巨大反響。英國《新聞記事報》社論稱:「中國空軍日前飛往日本散發傳單,喚醒日本人民推翻軍閥,此事意義重大,亦饒有趣味。」蘇聯《莫斯科新聞》也不吝讚美之詞:「中國空軍在抗戰中佔重要地位,在未來無疑將充當更為重要的角色。」其他世界主流媒體也認為,中國空軍夜襲日本本土,徹底打破了「大日本神聖領空不可入襲」的妄言,狠狠地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鬥爭。6年後,美國《生活》雜誌刊登世界著名的12位飛行員的照片,徐煥升位列其中。照片上標明:「徐煥升是先於美軍杜立德將軍轟炸日本本土的第一人。」

一份「禮物」——武漢空戰,中國空軍完勝南京淪陷後,日軍開始進犯武漢。1938年2月18日,日軍出動38架戰機直撲武漢。但在短短12分鐘的空戰中,日機就被中國空軍擊落12架。

▲武漢空戰中的中國空軍飛機4月29日是日本的「天長節」,即天皇的生日。為慶祝天皇生日,日軍決定再次空襲武漢。日軍出動36架重型轟炸機,在12架戰鬥機的掩護下,一路殺氣騰騰飛臨武漢。早有準備的中國空軍和蘇聯志願航空隊此刻已佔據有利高度,摩拳擦掌等待日機進入布好的口袋。

▲武漢「2.18」空戰凱旋的中國飛行員日機群剛一進入武漢上空,中國空軍的9架戰機就奮勇突入敵編隊之中,與敵展開空中「肉搏」戰。經過30分鐘激戰,一舉擊落日機21架,而中方僅損失戰機2架,負傷3架,取得了抗戰以來最輝煌的空戰勝利,給日本天皇送上了一份大大的「天長節」「禮物」。

▲向日軍射擊的中國空軍機槍手

觀看空戰的武漢市民,他們沒有躲進陰暗的防空洞,而是走上街頭仰望天空,觀看空戰,在他們的臉上可以看到擔心、害怕、憂慮、期待、喜悅。。。在之後的一個多月內,日軍再未敢進犯武漢。直到5月31日,日軍才出動36架戰鬥機和18架轟炸機襲擊武漢,但又被擊落14架。至此,中國空軍在武漢空戰中已經擊落日機47架,不但狠狠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也大大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戰士氣。

相關焦點

  • 二戰中最慘烈的戰場:蘇德戰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在1939年9月1日爆發的,既然是世界大戰,戰場就有很多。主要的戰場是西歐戰場、蘇德戰場、北非戰場、太平洋戰場、印緬戰場和中國戰場。相比較而言,在這些戰場中最慘烈的恐怕就要數蘇德戰場了。蘇德戰爭在軍事史上以殘酷而聞名,在二戰期間是交戰國之間死傷最為慘烈的一場衝突。
  • 二戰中,有5個兵種在戰場上陣亡率最高,但都比不過他們
    戰場上,面對敵人猛烈攻擊,很多士兵都苦於手上沒有火力強大的武器。實際上,武器越厲害越危險。為什麼這麼說呢?二戰的時候,美國的噴火武器在陣地上戰無不勝,噴火兵拿著這麼牛的武器,但是命運卻十分坎坷。二戰中,有很多兵種陣亡率極高,最高的就是這5種。排名第5的就是炮兵。據德國統計,一戰的機槍殺傷力極大,很多士兵都命喪機槍口下。索姆河戰役中,德國的馬克沁機槍火力迅猛,不到1天就打死了6萬名英國士兵。但是,到了二戰,火炮的殺傷力最大。戰場上,不論是哪個部隊都在想盡各種辦法炸毀火炮陣地。
  • 二戰中最慘烈的戰場,險些國破家亡,銘記歷史警惕天空再起陰霾
    二戰中最慘烈的戰場,險些國破家亡,銘記歷史警惕天空再起陰霾導讀:二戰,可謂是世界的災難,戰爭波及了六十多個國家、地區和二十多億人,那如果說最慘烈的還是在我國的戰場。在二戰時期的中國戰場,論慘烈或許與蘇聯的衛國戰爭,美日的太平洋戰爭還是有區別的。畢竟在二戰時期我國戰場上的日寇陸軍水平其實基本上是一戰水平保持一致的,然而那時的中國軍隊普遍不是工業化軍隊。但這場戰爭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抗戰是生死存亡一戰,只能勝不能敗。
  • 二戰中日軍在哪個戰場上死傷最多,不是在中國,而是在這個小國家
    近代的戰爭史中,日本人對我國進行了相當大規模的侵略,他們的罪惡行徑永遠都不能抹除,為了侵略我國,他們出動了巨大數量的兵力,但是隨著戰爭的進行,我國軍民的聯合抵抗,使得他們最終敗退,我們向鬼子發動的大規模戰役也相當多,想必在整個二戰中我國擊斃日軍數量是最多的,但是事實上卻不是,擊斃日軍最多的戰場是在菲律賓戰場上
  • 為什麼說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原標題:為什麼說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日本侵略者的徹底覆滅起到決定性作用,從根本上改變了世界的走向。
  • 剛果上空的鷹——辛巴威空軍與剛果(金)內戰
    最初交付使用時,這些飛機已為使用美制AIM-9B「響尾蛇」空空飛彈而預先敷設了電路,不過後來實際裝備的則是中國生產的PL-5和PL-7飛彈。升空後,飛機在剛果河上空再次轉向180度,對準叛軍陣地進行投彈和掃射。恩吉利機場保衛戰示意圖在所有參與保衛恩吉利機場之戰的飛機中,貢獻最大的莫過於「鷹」式教練機了。儘管在整個保衛戰期間,機場的某些區域始終處於拉鋸之中,但「鷹」式飛機一直保持著著良好的戰鬥狀態。
  • 東南亞是歐美各國殖民地,二戰中為何被日本迅速佔領
    但在二戰爆發以後,日本僅僅用了半年左右的時間,就佔領了這裡。歐美各國,幾乎沒有稍顯反抗的能力。既然東南亞對歐洲國家那麼重要,而且這些國家,實力又不弱,為什麼會眼睜睜的看著東南亞,以這樣的快的速度淪落呢?日本選擇進攻東南亞,來自於當時日本面臨的狀況實在糟糕。在二戰爆發的初期,日本滿心以為自己能迅速的吞併中國。
  • 沙漠之鷹威力幹翻大象,為何戰場上卻很少有人用?
    導語:沙漠之鷹威力幹翻大象,為何戰場上卻很少有人用?手槍是現代士兵作戰必備的副武器,在主武器彈藥消耗殆盡或者是來不及換彈的情況下,手槍就是最好的應急戰鬥槍械,其可以暫時性的將敵人逼退,給自己一絲喘息的機會。
  • 二戰時期五大名將,第一無爭議,其中還有一名中國人!
    小編盤點了二戰時期五個世界名將,不知道你是否贊成這種看法呢。第一,朱可夫,蘇聯元帥,被公認為二戰時期最優秀的將領之一,指揮史達林格勒現役,列寧格勒現役,柏林戰役等經典戰役。但是朱可夫的元帥比較慘,後來史達林流放,孤獨死去。
  • 獨木難支:二戰中的日本神鷹號護航母艦
    評論區話題丨你怎麼看二戰中的日本海軍實力?然而,只需要看看二戰日軍對於護航航母的使用方式,就能明白他們與英國老師的差距到底有多麼遙遠。由於掌握著的戰場制空權與絕對制海權,帝國很輕鬆的將整個南洋地區都收入囊中。相應的,無論是荷屬東印度群島的石油,還是英屬馬來亞的橡膠,都必須靠船隻進行海運。於是,個別巡弋近海的美國潛艇便屢屢下手,擾的航線不得安寧。但日軍的目光依然集中於正面戰場,並期望佔領中途島、夏威夷與澳大利亞,從而將整體防線繼續往東推進。
  • 二戰阿登戰役德軍的悲壯空降作戰,綠魔鬼的絕唱
    12月初,德軍統帥部任命傘兵部隊中久經沙場的馮·德·海特(VonderHeydte)上校指揮「鷹」行動。二戰初期,德國傘兵從天而降,出其不意地發動了多次奇襲:在丹麥和挪威譜寫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空降作戰的篇章;空降攻佔所有荷蘭機場,為德軍迅速佔領荷蘭提供保證;突襲比利時埃本·埃馬耳要塞創下二戰中最大膽空降行動的紀錄;克裡特島戰役被算作二戰中唯一一次以傘兵部隊為主實施的攻堅戰。這些空降作戰為德軍「閃電戰」的勝利提供了重要保障。營救墨索裡尼的橡樹行動,卡西諾戰役,德軍傘兵戰績赫赫,贏得了「綠魔」的綽號。
  • 零式戰鬥機被調侃「空中打火機」,但在中國戰場上卻異常強大
    在二戰期間,日本敢去挑戰美國、中國這些大國,並不是是它腦子抽風了,而是當時的日本軍工產業發達,武器裝備充足,在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就著手開始研發可以奪取制空權的戰機。零式戰機橫空出世可謂是橫掃了亞洲天空,讓盟友國患上了「零式戰機恐懼症」,你可能不知道,中國戰場上的零式戰鬥機曾經有多強大。
  • 冷兵器時代的王者,現代戰場上的「奇兵」,二戰蘇聯的騎兵部隊
    不過它也並非突然就被抹掉的,二戰中蘇聯的騎兵部隊曾是其防衛家園、反擊侵略時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他國大力發展機械化部隊的時候,蘇聯人沒有放棄騎兵部隊,而且在最艱難的時候,正是靠著騎兵這種現代戰場罕見的兵種數次拯救蘇聯於水火之中。
  • 盤點二戰空戰王牌飛行員:重協作而非個人技巧
    在所羅門,陸戰隊第214戰鬥機中隊指揮官博音頓駕駛 F4U擊落18架飛機,還有4架可能為他擊落,另外他在中國戰場擊落了6架飛機。1944年1月3日他在拉包爾附近被擊落被俘。在紐幾內亞,第5航空隊的兩名P-38飛行員理察I.邦格和湯姆斯G.麥圭爾展開競賽,兩人分別擊落40架和38架飛機,並都獲得了榮譽勳章。1945年1月7日麥圭爾的P-38飛機在內格羅斯島上空發動機停轉並且墜毀。
  • 王海:遊獵在朝鮮上空的鷹
    空聯司指揮所於2時24分令第九團出動22架飛機,與友空軍(即幫助中國防空作戰的蘇聯空軍,此時他們也參加了抗美援朝作戰,下同)88架飛機一起編成大機群,截擊北犯的美機。 在團帶隊長機林虎的率領下,他們以敏捷的動作起飛升空,由於4架飛機出現故障,2架飛機掉隊,只有16架飛機編成戰鬥隊形,會同友空軍一起飛往戰區。當飛至肅川上空時,發現美空軍F─84戰鬥轟炸機20餘架,沿西海岸北竄。
  • 二戰傳奇步槍,常能把機槍打到啞火,但為何在戰後被中國軍隊嫌棄?
    它於1929年投入研製,但是由於美軍在7mm與7.62mm子彈之間徘徊,因此它在二戰前的1935年才最終定版,並隨後在戰場上鋒芒畢露。 在二戰中,M1加蘭德步槍歷經潮溼炎熱的雨林和乾燥苦寒的高山沙漠等多變環境的考驗,仍舊保持高精準度和良好射速,深得步兵信賴。
  • 以色列陸軍告別羊駝:曾用於向戰場送補給 被機器人取代
    此外,未來還可以用它來疏散戰場傷員。  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軍隊此前還使用過騾、驢和駱駝,但因為它們走得太慢且需要照顧而放棄。  不僅是走獸,飛禽也在世界各國軍隊中被廣泛使用。比如,中國和法國軍隊經常用經過特殊訓練的鷹來對付無人機。瑞士軍隊至今還在使用信鴿,如果其他通信工具都無法使用,他們就會用鴿子來傳送急報。  海洋居民也不是全球軍事政治進程的旁觀者。
  • 二戰中最厲害的4位元帥,亞洲僅此一位,且是我們中國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場戰爭,在這場曠日至今的大規模戰爭中,各參戰國都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軍事將領,比如中國有彭德懷、林彪,美國有麥克阿瑟、尼米茲等等。其中,在眾多的將領當中,有4位元帥被評為二戰最傑出的將領,亞洲有一位上榜了,且在中國,他是誰呢?
  • 你可能會選錯:二戰中,哪個國家傷亡最大,中國,蘇聯還是德國?
    那麼,在眾多捲入二戰中的國家中,哪個國家傷亡最大呢?中國、蘇聯還是德國?按照世界戰爭史記載,二戰是以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為開端,以1945年9月3日日本籤署無條件投降書為結束,前後歷時6年。在二戰開始的八年前,即1931年9月18日,中國的14年抗日戰爭已然打響。據不完全統計,整個抗戰期間,在華日軍人數最多時有近200萬,日本統計日軍共死傷195萬人。
  • 【中國科學報】海洋中翱翔的「鷹」
    波浪能發電機組「鷹式一號」  超強颱風「海燕」肆虐中國南海東南部海面之時,在珠海萬山海域,一艘長12米、寬8米的波浪能發電機組「鷹式一號」備受關注。  據了解,鷹式波浪能轉換技術不同於國內外已有的波浪能轉換技術。與現有波浪能裝置相比,「鷹式一號」具有較多優勢,它能提高發電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實現小浪況下間斷髮電、大浪況下連續發電,並始終保持高效運行。此外,鷹式裝置在海洋中拖行或航行時,水阻小、穩定性好,可滿足遠距離拖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