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阿登戰役德軍的悲壯空降作戰,綠魔鬼的絕唱

2020-12-06 騰訊網

12月初,德軍統帥部任命傘兵部隊中久經沙場的馮·德·海特(VonderHeydte)上校指揮「鷹」行動。二戰初期,德國傘兵從天而降,出其不意地發動了多次奇襲:在丹麥和挪威譜寫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空降作戰的篇章;空降攻佔所有荷蘭機場,為德軍迅速佔領荷蘭提供保證;突襲比利時埃本·埃馬耳要塞創下二戰中最大膽空降行動的紀錄;克裡特島戰役被算作二戰中唯一一次以傘兵部隊為主實施的攻堅戰。這些空降作戰為德軍「閃電戰」的勝利提供了重要保障。營救墨索裡尼的橡樹行動,卡西諾戰役,德軍傘兵戰績赫赫,贏得了「綠魔」的綽號。但是二戰中後期,由於希特勒以傘兵空降作戰傷亡過大為由禁止進行空降作戰,德國傘兵被當做精銳步兵投入地面戰鬥。因此,海特上校在接到這次久違的空降任務後心中十分激動,他將「鷹」行動視為重振德國傘兵威望的榮譽之戰。

東拼西湊,組建1200人傘兵突擊隊

海特立即著手組建一支1200人的傘兵突擊隊。連年的徵戰使有空降經驗的老兵損失殆盡,他只得在嚴重缺員的第2空降軍中勉強找到了一些軍官和士官,但招集的傘兵大都是剛剛經過訓練的新兵。再加上冬季阿登山區的惡劣天氣、夜間空降的難度較大以及運輸機駕駛員經驗不足,使得準確進行空降成為一大難題。為此,海特想出了一個辦法:在空降地區先由轟炸機投下RS彈指示位置;從出發機場到空降地區一路上由地面探照燈指示航線,沒有探照燈的地方用高射炮發射曳光彈加以指示;傘兵空降時由運輸機投放照明彈,確保傘兵準確著陸。

12月9日,海特的傘兵突擊隊在阿爾屯集結進行空降前的準備。12日,他們接到了具體作戰任務:16日3時,在德軍正面部隊發起主攻前,在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進攻方向上的巴拉格米奇爾(BaraqueMichel)地區空降,奪取並扼守當地的公路交叉點,接應正面進攻部隊。由90架容克-52型運輸機擔任空中輸送,出發機場為德國境內的帕德博恩和利普施塔機場。

15日夜裡,因為部分負責運送傘兵突擊隊的卡車沒有及時趕到,致使半數傘兵未能按計劃準時到達出發機場,「鷹」行動被迫推遲。16日拂曉,德軍「B」集團軍群兵分三路,向美軍發起進攻,第1梯隊的裝甲師當即突破了美軍防線。原本擔心就此無事可做的海特在16日下午接到急令,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在進攻中突然受阻,傘兵突擊隊按原計劃空降接應。

航線出錯,飛進盟軍高射炮防空區

17日零時30分,運載傘兵突擊隊第1批10架容克-52型運輸機起飛,在地面探照燈和高射炮的引導下,於3時到達預定地區上空並進行傘降。但在第1批運輸機過後,沿線的探照燈關閉,高射炮也停止發射曳光彈,導致其後的幾批運輸機失去引導而偏離航線。其中部分飛至盟軍高射炮防區上空,遭遇密集炮火攔截,被擊落10架。其餘運輸機隊形散亂,加上阿登上空的風速超過每秒6米,大約200名德國傘兵在著陸後發現自己身處遠離目標50公裡以外的波恩(Bonn)。最終到達目標的只有450人。

只有400人,也要進攻

海特隨首批運輸機準確降落到巴拉格米奇爾,到17日上午8時,他只集合到150人和一門迫擊炮。由於人數太少,海特命令部隊隱蔽進樹林,等待其他傘兵前來。這天夜裡,其餘300人終於先後趕到,但所有通訊兵和無線電臺都在後續空降時不知去向。在無法同指揮部取得聯繫的情況下,海特仍然決定攻下原定目標。於是,400多名德國傘兵在海特的指揮下,用FG-42傘兵步槍和MP-40衝鋒鎗殺入巴拉格米奇爾公路交叉點附近的美軍駐地,將對方打得措手不及。

把傷員交給美國人

到18日晨,巴拉格米奇爾公路交叉點已經完全處在德國傘兵的控制之中。巧合的是被襲擊的是美軍第101空降師的一個連,其中有40多人被德軍俘虜。但戰鬥中同樣有不少德國傘兵受傷,由於沒有任何藥品,他們生命垂危。為了給這些傷員一線生機,海特叫來了被俘的美軍,要求他們將德軍傷員帶回美軍陣地並給予治療。

在釋放美軍戰俘時,海特特意給美軍第101空降師師長泰勒將軍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閣下曾與我指揮部隊在諾曼第的卡朗坦地區交過手,從那時起我便得知您是一位勇敢、豪爽的將軍。現在我把抓到的貴軍戰俘全部奉還,同時還將我們的傷員交給您。如果您能給予他們急需的治療,我將不勝感激!」泰勒將軍後來果然妥善安置了那些德軍傷員,即使是處於德軍重兵包圍的危機關頭,美軍第101空降師的醫護所依然為他們提供了細心的醫護。

海特十分清楚,在放回美軍戰俘的同時,必然招來美軍的大舉反攻,他命令部下立即在美軍駐地和公路兩側的樹林中布防。幾小時後,趕往增援巴斯託尼的美軍第101空降師部隊向海特他們發起了進攻。於是,在阿登戰役初期德軍大舉進攻時,在主戰場以外的巴拉格米奇爾,一支德國傘兵部隊卻面臨著數倍於己的美軍的進攻。由於此處是通往巴斯託尼的必經之路,美軍的攻勢相當兇猛。公路兩側的地區幾經易手,遍地是雙方陣亡官兵的屍體。戰鬥進行到19日,海特身邊只剩下不到200人,而且彈藥和口糧即將耗盡。正面進攻的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仍未趕到,海特預感到這次由元首下令發動的反擊前景不妙。

全軍覆沒,上校投降

20日,海特被迫作出決定,主動放棄巴拉格米奇爾公路交叉點,將剩餘部下分散轉移,向東撤回13公裡外的德軍防線。然而,許多德國傘兵在轉移途中迷失方向,先後被美軍殲滅或俘虜。21日,在美軍的追擊下,與海特隨行的衛兵們紛紛中彈而亡,只剩下受傷的海特獨自一人逃進了蒙紹(Monchau)鎮,躲在一所民宅內。22日早上,美軍開始在蒙紹鎮大舉搜查,毫無抵抗能力的海特把自己的銀質傘兵突擊獎章送給了鎮裡的一個小男孩,讓他給美軍帶口信說自己準備投降。當天中午,美軍前來將海特上校帶走。

至此,二戰德國傘兵的最後一次空降作戰「鷹」行動以徹底失敗而告終。1個月後,德軍在阿登的反擊被盟軍擊退,所有進攻部隊全部被趕回到反擊前的出發陣地上。歐洲的上空此後再也沒有出現過曾經所向無敵的德國傘兵,阿登戰役中的「鷹」行動成為二戰德國傘兵的絕唱,只剩下鷹徽標誌向人們表述著德國傘兵擁有過的榮耀,以及他們曾經作戰過的地方:納爾維克、埃本·埃馬爾、科林斯、克裡特……

相關焦點

  • 德軍最後的瘋狂——阿登反擊戰
    然而希特勒在沒有擊敗英國之前選擇了入侵蘇,再次陷入了兩線作戰的狀態。蘇德戰爭爆發後,德軍在東線戰場上陷入苦戰,在前後三次夏季攻勢中,德軍在莫斯科、史達林格勒、庫爾斯克三次會戰中損失慘重,徹底丟失了戰爭的主動權。在德國敗局已定的1944年夏季,英美盟軍果斷髮起了諾曼第登陸,西線戰場也迎來了重要的轉折點,德軍從此不斷的後撤,法國全境很快得到解放。
  • 二戰德軍的特種部隊布蘭登堡部隊到阿登戰役的特殊150裝甲旅
    而其實要說特種作戰德軍也不比英國人晚,1939年波蘭戰役期間德軍特種部隊布蘭登堡部隊已經組建了,雖然當時只有六百人,為當時波蘭戰役而服務的,他們潛入當時波蘭西裡西亞地區該區域屬于波蘭工業重鎮,當時波蘭全國最頂尖的工業設備都在哪裡,包括波蘭坦克的製造工廠等,德軍布蘭登堡部隊第一戰就打出了特種作戰最該有樣子,他們先是在波蘭的西裡西亞地區製造混亂,讓趁機攻佔通往波蘭縱深地區的橋梁
  • 二戰時期,德國傘兵有多厲害?為何有「綠魔鬼」的稱號?
    而其中以德國的傘兵作戰能力最突出,再加上當時身穿綠色的軍服還有了「綠魔鬼」的稱號。等到了二戰時期,德國傘兵的裝備也是極其優良,不僅配備了當時最出色的衝鋒鎗MP38,而且到後期還發展到有了FG42傘兵步槍。不僅裝備精良,德國傘兵的作戰能力也十分突出,除了能熟練的使用衝鋒鎗,步槍以及手槍外,還能擅長白刃戰。
  • 萌貨一籮筐:德軍空降部隊實戰演習「綠魔鬼」可愛系車輛
    近日,德軍空降部隊在巴德博登泰希附近舉行「GreenGriffin」聯合演習。現在,德軍空降部隊與大家頭腦中的固有形象有很大區別,昔日的「綠魔鬼」已經不見,而是一群萌寶兒的形象。這是「鼬鼠1」空降戰車,配備一門20mm機炮,小巧玲瓏可以通過CH-53「超級種馬」運輸直升機空運。
  • 1944年冬,納粹德軍發動最後一次攻勢,兩個團美軍向德軍投降
    他下令將大多數的軍隊後勤人員轉入作戰部隊,海軍和空軍部隊人員轉為步兵,同時下令建立「人民近衛軍」,強徵16歲至60歲的男性入伍,經過不到兩個月的訓練之後立刻投入戰場。希特勒還從東線戰場調集部分部隊前往阿登地區,這意味著東線德軍在1945年1月將沒有預備隊可用,而此時蘇軍正在醞釀新一輪的冬季攻勢。當負責東線戰場的德軍參謀總長古德裡安對此表示異議時,希特勒前所未有的當眾訓斥他道:「用不著你來教訓我!
  • 二戰十大名將:第一名堪稱二戰的救世主,四大著名戰役的締造者
    第10名:鐵木辛哥,二戰蘇聯元帥,曾指揮北高加索戰役,而一戰成名。後來還在解放烏克蘭和柏林戰役屢建奇功!第九名:巴頓,二戰美國最著名的軍事統帥,巴頓以作戰勇猛,快速進攻聞名,曾在北非戰場和法國盟軍西線戰場上獲得過對德軍的重大勝利。
  • 挪威戰役:戰爭史上第一海陸空三軍協同作戰!
    文/滅霸他爸二戰期間,挪威戰役無論持續時間、交戰規模、慘烈程度等方面都不突出,卻以開創了戰爭史上海陸空三軍聯合作戰而載入史冊,為軍事專家和軍迷朋友而津津樂道!二戰爆發後,英國憑藉強大的海軍艦隊,建立一道嚴密的海上封鎖線,使德國海軍被困本土港口,無用武之地,為打破英國,德國必須侵佔挪威,奪取其港口。為此,德國制定出「威悉河演習」計劃:德國海陸空三軍做好佔領挪威的準備,同時佔領丹麥,作為必要的跳板和運輸線的保障。德軍第一階段,奪取挪威港口和機場,第二階段,向內陸進攻,佔領挪威全境,同時準備反擊英法等國為救援挪威而進行的登陸作戰。
  • 不為人知的德軍二戰前軍官培養,合格的軍官跟坦克一樣重要
    而到了二戰前夕,基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經驗總結,在德國國防部部隊局於1933年由路德維希·貝克大將、維爾納·馮·弗裡奇大將和奧託·馮·施蒂爾普納格爾步兵上將三位主筆撰寫的《作戰指揮》一書中,開篇就明確了指揮官應該具備的特質:「指揮一支軍隊及其下屬軍隊,要求指揮官具有清晰視野、極具遠見的判斷力,能夠做出獨立和果斷的決定,並堅定不移、積極的加以執行…從某種意義上講,
  • 二戰德軍骷髏師有多可怕?被稱為蘇軍的死神,成員都有抑鬱症
    說起二戰中令人聞風喪膽的部隊,估計大家都不會遺漏掉德軍的武裝黨衛軍,其中有三支黨衛軍堪稱王牌中的王牌。他們分別是骷髏師、帝國師和維京師。今天我們就來瞧瞧他們在二戰中的所作所為,來比比看誰才是真正的「地獄之師」。
  • 二戰最為悲壯的戰役,史達林格勒戰役有多慘烈?簡直無法想像!
    二戰之中,最為激烈的戰爭是蘇聯與德國之間的衛國戰爭,而衛國戰爭中最為慘烈的戰役就是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史達林格勒戰役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同時也是整個二戰的轉折點,自此之後,猖狂一時的納粹德國便開始走向了末路。而代表正義一方的蘇聯軍民在此戰中卻也付出了極為慘烈的代價。
  • 二戰:德國進攻法國為何要繞道阿登森林?而沒有直接進攻法國本土
    希特勒密令德軍繞道比利時與法國交界處的阿登森林,出現在了法國的背後,接下來的戰鬥我們都清楚了,英法聯軍一敗塗地,逃至敦刻爾克上演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大潰退-敦刻爾克大撤退。事實上,希特勒此舉是非常明智的,英法兩國不僅在邊境線上布置了重兵,法國在德法之間還構築了人類史上偉大的軍事工事-馬奇諾防線,這條防線在二戰前足以阻擋千軍萬馬的進攻。
  • 盤點二戰八大名將,日本的山本五十六隻排第八,德國有三大將上榜
    雖然蒙哥馬利有阿拉曼戰役、西西里登陸、諾曼第登陸三大傑作,但市場花園行動才應該是蒙哥馬利的真實能力,畢竟阿拉曼戰役、西西里登陸戰和諾曼第登陸戰都是有二戰最偉大的戰略家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親自操刀設計的;蒙哥馬利更多的是執行計劃。
  • 美軍二戰傷亡最慘一戰——突出部之役,德軍反擊殺傷美軍10萬
    1944年8月,盟軍在諾曼第登陸成功,這讓德軍困局加劇:東線戰場上就面臨著蘇軍的強勢反攻,現在盟軍又開闢了第二戰場。不過盟軍的進展也沒有那麼順利,本來按照「霸王行動」(又稱「大君主作戰」,諾曼第登陸的盟軍代號)計劃,要在D+90日(即諾曼第登陸後第90天)攻至塞納河,然後大約D+120日以後攻至德國邊境。
  • 二戰各國戰機的介紹和優質油畫圖片鑑賞
    二戰日軍戰機高清圖片三架日本零式戰鬥機,1943年時期隨著美軍的地獄貓戰鬥機的服役,日本零式戰機前期的所建立的技術優勢基本被美軍逆轉,即使後來日本相繼研發出了紫電戰鬥機也於事無補,隨著日本海軍太平洋艦隊覆滅,日本最後變成了一座沒有任何海防的孤島而已,沒有了制海權,日本也就喪失了與美軍太平洋聯合艦隊抗衡的能力
  • 二戰堅如磐石的馬奇諾防線一夜間土崩瓦解,難道是馬奇諾坑了法國
    第二個隱患是阿登森林向西直到大西洋的法國與比利時邊界,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任德國正是從這裡侵入法國的。不過,比利時和法國是盟國,比利時在德比邊境上也修築了一條堅固的防線。沿途有許多堅不可摧的軍事要塞。如列日。埃本埃馬爾等。德國要想通過這些防線也絕非易事,而且法國人認為在德軍攻克這些要塞之前,法國軍隊和英國遠徵軍就會及時趕到增援。
  • 記者手記:盧森堡美軍、德軍公墓境遇「兩重天」
    原標題:記者手記:盧森堡美軍、德軍公墓境遇「兩重天」  新華網盧森堡7月15日電(記者 吳昌榮)在盧森堡市郊外,有一處知名的二戰美軍公墓,這裡埋葬著巴頓將軍和阿登戰役的5000多名陣亡將士,每年約有8萬人來此瞻仰和祭奠,而離美軍公墓不遠的一處德軍公墓卻鮮有人問津。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為何是蘇德戰爭最大亮點?蘇軍有兩個沒想到
    二戰期間,蘇德戰爭中的史達林格勒戰役算得上一個,這場殲滅德軍保盧斯第6集團軍的戰鬥,不僅是蘇德戰場的轉折點,也成為二戰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戰役。首先,完殲德軍保盧斯第6集團軍,是蘇德戰爭的最大亮點。而1942年7月7日展開的史達林格勒戰役,徹底扭轉了蘇軍在戰場上被動挨打的局面,從而完全掌握了戰場主動權,也就是從這場戰役開始,蘇軍開始進行了一系列的收復失地和反攻準備,最終在庫爾斯克戰役中大敗德軍裝甲部隊,並開始展開大反攻作戰。史達林格勒戰役對於蘇軍來說,有兩個沒想到。一是沒想到德軍南方集團軍群最精銳的第6集團軍完全被蘇軍殲滅。
  • 二戰的真相:修建馬奇諾防線的法國到底圖啥?
    二戰歷史中,提起馬其諾防線,許多人都會認為這完全就是法國的一個「笑話」。法國耗時數年,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修建的固若金湯的軍事防線,結果卻被德國繞道,讓德軍在3個月內就將法國滅亡,確實顯得可笑。但是,歷史的真相往往並不是我們所認知的。二戰時期的「馬其諾防線」,絕非一無是處。
  • 近百萬蘇軍全軍覆沒,基輔戰役為何成為二戰時最大的圍殲戰
    基輔戰役是蘇聯與德國在二戰前期發生的一次大型戰役,這場戰役蘇軍慘敗,大量有生力量被德軍殲滅,60多萬蘇軍被德軍俘虜。德軍也因為此戰的勝利,佔據了烏克蘭大片地區,並在蘇聯西南戰場佔據了主動權。 有一種說法認為基輔戰役,是二戰時期眾多大型戰役當中最大的圍殲戰,據說這種說法是來自於希特勒。
  • 魔鬼利刃:邪惡黨衛軍「四大王牌」師,帝國師第一,骷髏師居第四
    眾所周知,二戰時期納粹德國和正義世界為敵,甚至軍隊執行種族屠殺政策,它的失敗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但話又說回來,二戰德軍無論是國防軍還是黨衛軍,他們在二戰中卻都表現出了強悍的戰鬥力,戰場上很多軍人的戰鬥技巧,戰鬥意志,戰鬥紀律都讓人很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