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新技術(十四)| 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在淋巴瘤診療中的應用

2020-12-07 澎湃新聞

瑞金新技術(十四)| 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在淋巴瘤診療中的應用

2020-12-03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瑞金醫院宣傳科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生命至上,守正創新

14

01

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

在淋巴瘤診療中的應用

瑞金新技術

對於淋巴結腫大的患者來說,獲取淋巴結組織行病理檢查示最有效的方法。其中淋巴瘤的診斷與排除以及淋巴瘤的具體分型尤為重要,關係到後續的治療方案與預後。

那麼如何才能獲取病理所需要的淋巴結組織呢?一直以來手術挖取淋巴結活檢的方式是淋巴瘤分型診斷的金標準。但是,手術活檢往往面臨著以下問題:手術時缺乏實時影像指導,當淋巴結位置較深難以觸及時會增加手術難度與風險,對於多發淋巴結腫大時,無法準確選擇目標淋巴結;此外,還有手術帶來的創傷、患者等待手術時間長、外科醫療資源的佔用、初步診斷或治療後可能需要再次行活檢等問題。

為此,瑞金醫院超聲科自2011年以來嘗試通過經超聲引導下對腫大淋巴結粗針穿刺活檢的方式來獲取淋巴結組織行病理檢查。這一技術在近年來得到進一步發展,並逐步佔據主導地位。這離不開穿刺技術本身的發展穿,超聲造影、彈性超聲等新技術的運用,以及結合血液科、病理科技術發展,共同完善創新,形成一套淋巴瘤粗針活檢分子分型新技術體系,為完善淋巴瘤精準病理分子聯合診斷提供了基礎。彌補了目前指南推薦的手術活檢雖然作為淋巴瘤分型診斷首要推薦方法但在臨床應用中受限的問題。

淋巴結粗針穿刺活檢簡便易行,患者在門診介入診間行局麻後進行,全套操作約15分鐘左右。同軸套管針的使用可以實現一個針眼多次穿刺的目標,這意味著減少患者疼痛與併發症的同時,單位時間內可以獲得數量更多的淋巴結組織,從而大大提高穿刺效率(圖1)。

圖1介入診間內病人行頸部淋巴結粗針穿刺

實時超聲造影能夠反應出淋巴結的灌注模式,同時能非常精確地顯示出壞死區與高灌注區,從而分辨出可疑淋巴結以及有效穿刺點來提高穿刺成功率,在不同目標部位的選擇、不同目標淋巴結的選擇和不同目標穿刺點的選擇上都起到重要作用(圖2)。

圖2超聲造影指導穿刺

多大的淋巴結可以做穿刺呢?由於常用的全自動活檢槍最小穿刺槽是15mm,所以過去推薦20mm以上的淋巴結才可做粗針穿刺。但隨著液體隔離法的應用,即通過超聲引導下在淋巴結四周注入生理鹽水的方法可以使得目標淋巴結周圍充滿生理鹽水形成隔離帶。從而增加了小淋巴結穿刺的安全性,減少併發症的發生,甚至已經可以實現10mm以下淋巴瘤的檢出(圖3)。

圖3液體隔離法穿刺頸動、靜脈旁淋巴結

隨著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病理檢查技術的逐步改良和創新,目前瑞金醫院淺表淋巴結病理檢查均已完全採用粗針活檢的方式。

淋巴結粗針穿刺對應門診:超聲介入專病門診,時間:每周一下午門診三樓d312診間,周三上午12號樓3樓超聲介入1診間,劉振華醫生。

原標題:《瑞金新技術(十四)| 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在淋巴瘤診療中的應用》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內鏡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臨床應用指南
    因此原指南已不能完全適應目前臨床實際工作需要,就目前為止國內也沒有關於這一技術的指南或共識。2016年由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超聲內鏡學組的多名專家結合近年來國內外循證醫學證據及參考ESGE的指南共同制定了本指南。在這次發布的指南中包括了EUS-FNA從術前準備到標本處理以及臨床應用範圍等多方面內容,特別是其中還涉及了可提高細針穿刺準確率的許多相關技術。
  • 橋本甲狀腺炎或降低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診斷甲狀腺結節的效率|研究...
    橋本甲狀腺炎或降低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診斷甲狀腺結節的效率|研究速遞
  • 超聲在兒童縱隔腫瘤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既往對縱隔病變的診斷主要依賴放射學檢查,如X線、CT、MRI等,超聲在縱隔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因受骨性胸廓及充氣肺組織的影響,有一定限制。隨著超聲新技術在臨床的廣泛應用,其在縱隔疾病診斷中的價值日益受到臨床重視。本文就超聲在兒童縱隔腫瘤中的應用現狀進行綜述。
  • 超聲新技術在甲狀腺結節中的一站式應用
    近年來,醫療技術的不斷改進,有研究表明超聲引導下微波消融對該疾病患者的治療效果較為顯著,不但可以保護患者的甲狀腺生理功能,而且基本不影響患者的美觀度。現就超聲新技術在甲狀腺結節的診斷、鑑別診斷及治療中的研究進展予以綜述。
  • 區四院開展首例經超聲內鏡引導下透壁縱隔及肺門淋巴結針吸活檢術
    近日,寧夏第四人民醫院呼吸一科成功實施一例經超聲內鏡引導下透壁縱隔及肺門淋巴結針吸活檢術(EBUS-TBNA),填補了該院在此領域的空白,標誌著呼吸一科診治能力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能為區內及周邊地區患者提供更為精準的診療。
  • 【新技術】航空總醫院病理科開展甲狀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FNA)
    其發病率增加的原因之一有可能由於甲狀腺FNA在術前診斷甲狀腺結節中的應用。甲狀腺FNA早在20世界80年代就在美國和西方國家廣泛應用,並逐漸在我國流行,成為甲狀腺結節性腫塊的常規標準診斷方法。什麼是甲狀腺細針穿刺細胞學FNA是最常見的細胞學操作程序之一,即通過細針將甲狀腺腫塊部位的細胞抽吸到注射器中。抽吸出來的細胞會被均勻塗抹到載玻片上,或是液基保存瓶內,固定、製片、染色,病理醫師根據細胞片做出細胞學診斷並出具書面報告。目前超聲引導下穿刺細胞學已經成為甲狀腺術前病理診斷的最常用方法。
  • 超聲引導下星狀神經節阻滯技術的臨床應用
    隨著高頻超聲的發展,Kapral等於1995年在超聲引導下首次成功實施SGB,與盲探法SGB和X線、CT引導下SGB相比,超聲引導下SGB技術定位更為精準,極大地減少了併發症,迅速得以推廣。但有時會由於頸內靜脈與C6或C7橫突距離過近而損傷靜脈,出現血腫,甚至難以進針。藥物種類及用量:目前SGB的經典藥物為局部麻醉藥物,如0.5%~2.0%利多卡因和0.2%~0.5%布比卡因、羅哌卡因或甲哌卡因。與盲探法SGB和X線或CT引導下SGB相比,超聲引導下SGB局部麻醉藥物的用量更少,Horner症候群出現更快。但是對於每種局部麻醉藥物的最佳和最少用量並無明確共識,有多種臨床應用方法。
  • 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的應用現狀及研究進展
    ,超聲可視化技術結合了無創和可視的雙重優點,能顯示局部組織的解剖結構,對麻醉穿刺進針的方向、深度有較好的引導作用,降低麻醉併發症的發生。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超聲可視化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於臨床神經阻滯中,如採取實時三維成像術顯示藥物沿血管神經擴散路徑、多維超聲成像指導神經阻滯操作、遠程醫學會診中通過超聲定位指導實施神經阻滯等。本文綜述了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的應用進展。 1.
  • 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術的臨床應用
    近年來,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和快速發展,臨床醫師可以通過超聲顯像觀察外周神經及其周圍結構,並在超聲實時、動態引導下穿刺到目標神經周圍,精準地實施神經阻滯,避免了對周圍重要組織結構的損傷,減少了併發症的發生機率,提高了阻滯效率。本文就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術的臨床應用進行綜述。
  • 高頻超聲在細小神經診療中的臨床應用
    目前應用超聲可精準識別耳大神經,達到用較小劑量選擇性地進行神經阻滯的目的。鑑別耳大神經最好的初始位置即胸鎖乳突肌中部的內側深部,在探頭橫切放置後,以稍微斜向頭側或足側的方式調整探頭,可清楚地識別耳大神經的深部走行。在超聲引導下有針對性地對耳大神經進行阻滯,可以降低麻醉劑用量,減少穿刺次數,增加成功率。
  • 星醫技術丨超聲引導下PTA,疏通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線」
    彩色都卜勒超聲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領域廣泛用於指導穿刺、評估血管,而超聲引導下的PTA治療動靜脈內瘻狹窄對於淺表血管病變有著重要意義,因為它避免患者的輻射傷害及對比劑損害,故而在近年來得到了推廣。我院自1998年12月成立血液淨化中心以來,在主任霍世寅教授的帶領下積極學習血管通路先進技術,前後派出科室數名醫務人員進修學習血管通路的建立和維護技術,自中心成立以來內瘻使用比例大幅度提高。
  • 多參數磁共振輔助前列腺融合穿刺的最新進展
    經直腸超聲檢查(transrectal ultrasound,TURS)得到進一步發展並在臨床上應用廣泛,目前超聲引導下經直腸前列腺組織穿刺活檢術為診斷前列腺癌的金標準,超聲對前列腺癌病灶靈敏度達40~50%。但相關研究表明受腫瘤體積較小、病灶定位難、臨床操作醫生經驗的限制,其診斷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異性不高。
  • 選擇穿刺活檢還是切除活檢?(下)
    細針穿刺的組織量及其細胞成分較少,標本中的組織形態和細胞間質結構大部分或完全喪失,因而不能反映病變類型的全貌;對癌瘤生長組織的特異性診斷和分析,判斷轉移灶的組織來源有的病例尚存局限性。因此在乳腺結節臨床應用有限,可謹慎的用於定性診斷。
  • 肝穿刺活組織檢查及病理學診斷中的相關技術及應用|病理學|肝組織|...
    1.2 肝組織活檢術的分類在臨床實際工作中,醫護人員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肝組織活檢術,但總體來說,主要包括皮下肝穿刺活組織檢查、外科腹腔鏡肝活組織檢查、超聲內鏡引導下肝穿刺活組織檢查等5類。其中,經皮下穿刺活組織檢查在現階段的臨床中應用最廣,這種肝組織活檢方法常常需要藉助超聲或CT的引導,其優勢在於藉助同軸穿刺技術,可以多次取樣,進而保證穿刺樣本量,避免重複穿刺造成的風險。經頸靜脈肝穿刺活組織檢查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該方法適用於病態肥胖、肝硬化明顯的患者。在操作過程中,不僅僅需要專門的穿刺設備,還需要操作人員具備影像知識,因此該檢查方法難以在基層單位普及。
  • 穿刺活檢是癌細胞「幫兇」?很多人想錯了
    病理檢查有許多手段,比如無創影像診斷技術。雖然目前這方面的技術已經非常發達,但臨床上還是需要活檢技術來獲得病變組織的病理學診斷。因此,穿刺活檢在癌症治療中非常重要,醫生往往需要依靠穿刺活檢得到的病理結果,才能夠為癌症患者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 腫瘤科普:活檢穿刺會引起癌細胞擴散嗎?
    活檢穿刺會引起癌細胞擴散嗎? 活檢穿刺,穿刺針刺破了癌組織腫塊,造成癌細胞溢出、脫落,不就引起腫瘤擴散了?對於這樣的疑問,相信很多腫瘤患者會有這樣的擔憂。擔心針吸穿刺會使癌細胞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而拒絕行穿刺活檢,或者行穿刺後因此擔心不已。
  • 重症超聲:氣切| 超聲可引導
    摘要超聲在ICU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而超聲引導下的經皮氣管切開技術尚未普及開來。本文總結超聲引導下的經皮氣管切開技術相關問題,以便推廣這一技術。3.超聲引導經皮氣管切開的優勢超聲引導下的經皮氣管切開技術能夠降低傷口感染率、減少出血、降低死亡率。研究發現,超聲引導下的經皮氣管切開技術能夠減少拔管後氣道狹窄患者的比例。
  • 郟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首例超聲引導下塞丁格技術PICC 置管術
    本報訊 郟縣人民醫院成功突破一項靜脈治療新技術!1月14日上午,該院首例超聲引導下塞丁格技術PICC置管術在腫瘤科成功實施,置管過程十分順利,為患者的後續治療建立了一條無痛、通暢的靜脈通道,病人及家屬非常滿意。
  • 呼吸內科完成高難度CT引導下經皮穿刺肺活檢術
    近日,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呼吸內科王麗華主任親自「上陣」,成功地在72歲老人心膈角位置實施了高難度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為患者明確診斷提供了依據,為下一步診療指明了方向。張大娘是鉛山縣人,雖年逾古稀,但身子骨一直很硬朗。
  • 口腔癌活檢的程序有哪些? 有哪些活檢步驟?
    口腔細胞樣本切口活檢,在適當時通過活體染色引導,對於口腔癌的確認診斷至關重要。對口腔癌的活檢可以通過以下的步驟進行:   口腔癌活檢的程序有哪些?   一、染色   如果在決定哪個區域最適合活檢時難以進行重要染色可能是有幫助的,特別是如果存在廣泛的病變。用甲苯胺藍染色,然後用1%乙酸衝洗,然後用鹽水衝洗,可以染色最能提示發現的區域,並指出需要進行活組織檢查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