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名蜂,產量佔據半壁江山,為何在我國只有意蜂?

2021-02-08 四傑讀書會

在世界範圍內公認的,與養蜂業息息相關的而經濟價值最高的四個蜜蜂品種,都出自歐洲,它們分別是:

第一名、歐洲黑蜂。

歐洲黑蜂是西方蜜蜂品種的一個亞種,原產於西歐至東歐的北部,包括從法國至俄羅斯的廣大區域及英國、北歐斯堪地那維亞一帶。

第二名、高加索蜂。

高加索蜂全稱灰色山地高加索蜂,簡稱高蜂,從蜜蜂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高加索蜂原產於高加索和外高加索山區,是蜂蜜高產型蜂種。

目前,高加索蜂在中國養蜂生產中尚未普遍推廣應用。

第三名、卡尼鄂拉蜂。

卡尼鄂拉蜂(又譯喀尼阿蘭蜂),卡尼鄂拉蜂的大小和體型與義大利蜂相似,分蜂性強,不易維持強群,節約飼料,蜜源條件不良時很少發生飢餓現象。

卡尼鄂拉蜂性情較溫馴,不怕光,開箱檢查時較溫馴,定向力強,不易迷巢,很少作盜,抗病力強,在原產地幾乎未發生過幼蟲病。

第四名、義大利蜜蜂。

義大利蜜蜂分蜂性弱,能維持強群,善於採集持續時間長的大蜜源。

除了以上四種經濟價值最高的蜂蜜外,蜜蜂科蜜蜂還包含以下九種,分別是:

西方蜜蜂、東方蜜蜂、小蜜蜂、大蜜蜂、黑小蜜蜂、黑大蜜蜂、沙巴蜂、綠努蜂和蘇拉威西蜂。

但就是這四個世界範圍內經濟價值最高的蜜蜂,只有一種義大利蜂適合我國,因為意蜂投入成本高,但產量高,專業養蜂群體多,雖然利潤低,但收入比其它蜜蜂高。

在義大利蜂引入之前,飼養較多的蜜蜂是中華蜜蜂,俗稱中蜂,這種蜜蜂的主要產品是蜂蜜,其它蜂產品種類很少,但在一般的山區飼養較為容易。

養蜂人在飼養過程中發現,與意蜂相比,中蜂投入成本低,但產量低,雖然土蜂蜜賣價高,但是量少,且大多不是專業型,所以收入比意蜂低。

意蜂和中蜂最大的區別是生產性能,其實生產性能就是蜂蜜是產量。

中蜂的生產性能較弱,而且主要以產蜜為主,定點養殖年產蜂蜜5~15斤,定點集合小轉場可達20~30斤,不採樹膠(蜂膠的主要成分),分泌蜂王漿能力差。

在相同環境中,意蜂是蜜漿兼產的優良蜂種,亦可用來生產蜂膠,大流蜜期一個強群可生產上百斤蜂蜜,適合追花逐蜜利用蜜源。

所以意蜂的引入,增加了養蜂人的產量,但是在以後的蜂蜜質量方面,消費者發現,中蜂蜂蜜中花粉的濃度要比意蜂蜂蜜的高。

昆明理工大學的幾位教授,在幾年的研究中發現,中蜂蜂蜜中的花粉粒含量要比意蜂的要多。

根據數據資料顯示:

中蜂蜂蜜絕對花粉濃度為 1.55 萬個/g,顯著高於意蜂(1.01萬個/g)。

在同一種花蜜而言,中蜂蜂蜜比意蜂蜂蜜的香氣重,這是由於中蜂和意蜂在釀造蜂蜜時排氣散熱的方式不一樣,所以釀造出來的蜂蜜在香氣方面,也會有所不同。

今天關於蜜蜂的種類和蜂蜜的知識,就給大家分享到這裡。

我們了解更多的蜂蜜知識,是為了喝到好蜂蜜,喝出健康、喝出美,想了解更多可以關注我。

相關焦點

  • 除了中、意蜂我國其它蜜蜂有哪些種類及優缺點
    卡尼鄂拉蜂【概述】卡尼鄂拉蜂是世界四大優良蜂種之一,原產於巴爾幹半島北部的多瑙河流域,別稱卡蜂、喀蜂等,我國在20世紀開始引進後其後代則通過推廣在養蜂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高加索蜂【概述】高加索蜂是世界四大名種蜜蜂之一,為蜜蜂科蜜蜂屬西方蜜蜂的一個地理亞種,全稱灰色山地高加索蜂,高產型且極愛採樹膠,目前在我國養蜂生產中尚未普遍推廣。
  • 闢謠:中蜂只採百花蜜,意蜂只採單花蜜,忽略了條件限制
    導讀:就目前我國大量飼養的兩大蜂種來說,意蜂的蜂產品比較豐富,光是蜂蜜就分為了很多種,主要原因在於意蜂有採集單花蜜的特點;相對來說中蜂的蜂產品就相對比較單一,一般就只是採集蜂蜜。很多資料上都提到了關於中蜂採集百花蜜與意蜂採集單花蜜的說法,於是很多網友養成了一個習慣,甚至一些專業養蜂人都提出了中蜂只採百花蜜,意蜂只採單花蜜的說法,這種說法實際上是有問題的。
  • 饒河黑蜂 群蜂之首
    自然成熟,意味著一切都需要遵循天時地利人和,而真正的黑蜂蜂蜜也需要滿足這三個條件。第一是強壯的饒河黑蜂蜂種,第二是從採集到成品,全程均需在饒河國家級黑蜂自然保護區完成,第三是饒河黑蜂傳統自然的飼養方式,禁用抗生素、禁餵食白糖等。自然釀蜜條件的極致苛求,已是判定真偽的至高標準。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意蜂黑蜂等蜂種的形態及生活習性
    長期以來,它以非凡的生命力和顧強的抗逆性,善於利用零星的蜜粉源,造脾強喜新脾、抗寒抗病,群勢小、產蜜量低、不採膠、怕擾易逃、分蜂性強(中蜂的優缺點是與意蜂比較而言),即使活框養殖,也屬於野生品種。中蜂在我國各地的自然條件下生存和發展起來。尤其是在我國的山地,地形複雜,氣候無常,晝夜溫差大,南溼北旱,冬冷西幹。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較意蜂多次自然分蜂的原因分析及應對思路
    二、蜂群在分蜂準備中、後期,蜂王產卵變化根據實驗數據,意蜂群在分蜂中期,築造臺基時和築造臺基以後,蜂王的產卵量分蜂下降22.6%和,73.3%。蜂王在王臺內產卵後,蜂王的產卵量更少,甚至停產。不同的蜂群蜂王產卵量下降的程度有所不同,但總的趨勢不變。
  • 用意蜂蜂蜜大量餵養中蜂,餵出的蜂蜜算好蜜嗎?養蜂人講了實話
    由於義大利蜂的蜂蜜在價格上要比中蜂蜂蜜要高,導致我們很多朋友總是想方設法來提升中蜂蜂蜜的質量,過去採用的造假,調和、餵養白糖等等都不斷的被行業內的人們破解,為了能夠繼續提升中蜂蜜的產量,養蜂人繼續尋找新的方法。
  • 意蜂工產以後如何介王?與中蜂一樣嗎?養蜂人告訴你答案
    關於意蜂工產群怎麼介王的問題,其實不管是意蜂工產還是中蜂工產,介王的方式都是一樣的,而且介王的方式,本來就是出自意蜂養殖,在意蜂沒有被引入的時候,並不存在介王的說法,那時候我國的傳統土養,可能好多人別說發現工產,連蜂王都沒有見到過,但是意蜂的工產與中蜂的工產又有所差異,所以在處理意蜂工產的時候
  • 剛出房的幼蜂是黃色,老蜂是黑色的,是什麼蜂種?
    在國內蜜蜂的品種還是挺多的,除了常見的中華蜜蜂跟義大利蜂之外,還有卡尼鄂拉蜂高加索蜂,還有東北黑蜂以及浙江漿蜂。不同的蜂種從分蜂性以及採蜜育子能力都有不同,適合不同的地區進行養殖。剛出房的幼蜂是黃色,老蜂是黑色的,是什麼蜂種?
  • 此種蜂優點眾多,是我國獨有的蜂種
    東北黑蜂是我國特有的一個地方品種,具有繁殖力強,產卵多,分蜂弱,適應性強等優點,而且產蜜量也很高,是許多養蜂人都鍾愛的一個蜂種,其品種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地理條件和獨特的氣候優勢,不同於其它蜂種,又兼具其他蜂種的優點,那麼東北黑蜂有哪些優點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
  • 還在用意蜂技術來養中蜂嗎?這些東西不拋棄,怎麼能養好中蜂呢
    當前我國有30多萬養蜂人,800多萬群蜜蜂。主要飼養的蜂種是義大利蜂和中華蜜蜂,養蜂人簡稱為"意蜂"和"中蜂",國內養蜂主要以轉地放蜂為主,定地放蜂為輔。由於意蜂較早得到開發,而現代活框技術又是以意蜂為基礎的,所以這一套技術,可以說是為意蜂量身定做的。
  • 盜蜂的蜜蜂有哪些特徵?
    在前面的文章中聽蜂之語有介紹過防止盜蜂的一些具體預防措施。比如餵蜂的時間,餵蜂時要注意的事情,蜂箱巢門的把控,以及發現盜蜂的偵查蜂該如何處理等等。特別是中蜂介王,難度比意蜂要高出很多,所以平常介王之前我們一般會採取以下措施:①、提前處理老王,讓蜂群處於失王一到兩天的狀態再進行介王。
  • 蜜蜂科普|東北黑蜂演化史概述
    目前,世界9大蜜蜂品種的進化也是這樣。物種基因的變異、進化是永恆的,基因的穩定是相對的。百年後的今天,東北黑蜂種群已近5萬群規模,逐漸繁育定型為今天優良的地方品系。1 東北黑蜂的分類東北黑蜂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中的細腰亞目、蜜蜂科、蜜蜂屬、西方蜜蜂種中的一個新亞種或地域新品系。我國現有的黑色蜂種有饒河東北黑蜂、琿春黑蜂、新疆伊犁黑蜂(1925年自哈薩克斯坦引入的俄羅斯黑蜂)。2 形態特徵2.1蜂王
  • 蜜蜂怎麼分蜂的?
    許多養蜂的朋友都知道蜜蜂在繁衍發展的過程中,會經歷一個過程:分蜂,這也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是對於養蜂來說,分蜂就意味著群勢變弱,相信只有掌握了蜜蜂分蜂的徵兆,才能有效避免分蜂帶來的損失,那麼蜜蜂怎麼分蜂呢?如何有效避免或者合理幫助蜜蜂分蜂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蜜蜂怎麼分蜂?
  • 人工育王的四大優點,不會這門技術就不能養意蜂
    在聽蜂之語看來,人工育王具有以下四個非常明顯的優點:一、方便養蜂人把控時間。育王的針對性其實是很強的,大部分原因都是為了培育蜂群、在蜜源季節採集蜂蜜。所以在育王時間的把握方面是非常重要的。育王太早,蜂群會提前進入分水嶺,蜜源來臨時的採集能力已經進入衰退期,影響蜂蜜產量。
  • 搞清楚中蜂和意蜂的區別,你就不會上當受騙了!
    意蜂的體型相對較大,體色以黃色為主,背部具黃色環帶但不均勻,靠頭部黃色環帶明顯,靠尾部黑色環帶明顯,尾尖最後一節黑點大。 適應能力:中蜂適應能力強,可野生;意蜂必須人工養殖 中蜂是本土蜂種,對我國的多山地形有較強的適應性,大蜜源匱乏時可利用儲蜜或零星蜜源生存下來,而且中蜂抗寒能力強,可以野生。
  • 號稱養蜂業上的先進技術,野生中蜂卻實力打臉,蜜蜂智慧不簡單
    如果是活框養殖是蜜蜂大量繁殖的一個裡程碑,那麼不得不說 春繁是蜂蜜產量增加的一個裡程碑了。這點在我國得到了很好的說明,比如在活框養殖技術沒有進入國內之前,國內蜂蜜產量是少了又少,在活框養殖技術進入國內以後,蜂蜜的產量可以說是翻了無數倍,其實要嚴格的來說,蜂蜜產量的增加還真的不是蜂蜜質量下降的結果,而是實打實的增加的。
  • 中蜂分蜂的影響因素及分蜂機制
    中蜂好分蜂,這是適應性強的表現,但由於好分蜂,難於維持強群,對提高單位蜂群產量不利。㈠促使分蜂的因素主要包括環境因素、蜂群因素和季節因素。⒈環境因素⑴外界環境因素:主要是蜜粉源和氣候條件。強盛的群勢是分蜂的前提,這是蜜蜂與環境適應的結果,因為弱群分蜂后的分出群和原群生活力減弱。蜂王狀態、卵蟲數量、哺育蜂數量是影響分蜂熱相互關聯的因素。新蜂王控制分蜂能力比老蜂王強,因為新蜂王產生並釋放的蜂王物質較多,新蜂王產卵力強,使蜂群中有更多幼蟲。由於幼蟲少、哺育蜂多,哺育力過剩,是導致分蜂的重要因素。
  • 這幾種蜂可不是像蜜蜂一樣友好的!
    這幾種蜂可不是像蜜蜂一樣友好的!蜜蜂是對人類有益的昆蟲類群之一。它為農作物、果樹、蔬菜、牧草、油茶作物和中藥植物傳粉,產量可增加幾倍至20倍。但是,有些蜂也是有毒的,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下世界上有毒的幾種蜂。
  • 帶你了解東北黑蜂的養殖知識,東北黑蜂是我國養殖的主要蜂種之一
    聽說過大熊貓自然保護區,揚子鱷自然保護區,東北虎自然保護區可您聽說過東北黑蜂自然保護區嗎。東北黑鋒長得什麼樣,國家為什麼要給他設立專門的保護區呢?帶著種種疑問,我們這篇文章帶你了解東北黑蜂。東北黑蜂屬於蜜蜂科,蜜蜂屬,西方蜜蜂種,是在黑龍江省饒河地區特定的生態環境當中形成的具有典型形態特徵和生物學特性的優良地方蜂種。東北黑蜂的具體形態特徵從鋒芒來看,體色分為兩種,一種背板為黑色,另一種第二三節背板有褐色環帶。
  • 活不見蜂,死不見屍,蜜蜂越冬後為何神秘消失?關鍵在秋末
    活不見蜂,死不見屍,蜜蜂越冬後為何神秘消失? 之所以在冬季的時候蜜蜂神秘消失,主要是因為採用了人工的保溫,導致蜜蜂對外界的溫度變化產生了誤判,所以在冬季的時候飛出蜂箱,而蜜蜂飛出蜂箱以後溫度急劇下降,導致沒有飛回的能力,最終死在蜂箱外面,導致我們發現蜜蜂大量的減少,最後卻生不見蜂,死不見屍。 為何蜜蜂神秘消失現象中蜂尤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