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保護大熊貓」的特別日子 四川策劃了這件事

2020-12-05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浩)在剛過去的2017年,越來越多的青年開始通過網際網路擼貓擼狗,讓「雲養貓」「雲養狗」成為了新聞熱詞。不過,你想過「雲養大熊貓」嗎?2018年剛剛開始,有一個活動可以讓你雲養大熊貓啦!1月17日下午,由多家社會組織聯合發起舉辦的新中國保護大熊貓65周年紀念會暨首屆大熊貓保護周新聞發布會在成都市志願者服務活動中心舉行。

為什麼要在今天舉辦這樣的一場紀念會?原來,65年前的今天,被稱為新中國大熊貓保護與科研的啟航日。據社會組織四川省大熊貓生態與文化建設促進會會長羅光澤介紹,1953年1月17日,四川灌縣(今都江堰市)4位村民在馬家溝發現一隻病餓大熊貓幼崽,他們抬著滑竿徒步五六十公裡,將其送到成都百花潭動物園。這隻名叫「大新」的大熊貓是新中國成立後被救護的第一隻活體大熊貓,救治它的工作開啟了新中國大熊貓保護與科研之路。

那麼,本次活動的目的是什麼呢?活動主辦方之一、社會組織幸福銀行的創始人趙松生說,國家林業局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報告指出,截至2017年10月,全球繁育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達到520隻,大熊貓種群數量達到2384隻。「但在未納入大熊貓保護地網絡的「零星熊貓」的保護、川陝甘三省51個熊貓縣198個熊貓村(野生大熊貓分布鄉鎮)生態保護與社區可持續發展機制的探索、大熊貓生態體驗和科普宣教、大熊貓文化建設等方面工作,既需要政府行為,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

有鑑於此,四川省大熊貓生態與文化建設促進會、幸福銀行、中國熊貓網、四川省生態旅遊協會大熊貓生態旅遊聯盟等社會組織在今天的活動中聯合發出倡議:推動將每年1月17日設立為「大熊貓保護日」以及將每年1月17日至1月23日作為「大熊貓保護周」。

為了動員更多的民眾關注、參與到保護大熊貓的行動中來,本次會議發布了「雲養大熊貓1+6」行動計劃,包括舉辦全球熊貓情書暨高校雲養大熊貓挑戰賽、編輯出版《新中國大熊貓保護全紀錄(1953-2018)》、「零星熊貓」生存狀況與保護管理策略調查研究、我為熊貓村代言暨全球招募熊貓村守護使第二季、RideForPanda熊貓騎行成都站/北京站等7個主題活動,廣大民眾可以通過參與這些活動,加入到雲養大熊貓的行動中。

「通過打造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共建共享的「大熊貓保護周」科普公益活動和「雲養大熊貓」公益平臺,可以讓更多公眾深入了解大熊貓保護的相關科學知識。」本次活動獲得了省林業廳森林旅遊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的點讚。據悉,在接下來的一周中,活動組委會將每天發布一個大熊貓的科普主題——包括熊貓縣、熊貓村、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全國看大熊貓地圖2018版、留洋大熊貓、新中國保護大熊貓65件大事記等,熱衷收集大熊貓各種知識的熊貓粉們可不要錯過哦。

新聞名詞

雲養貓

由於各種原因無法自己養一隻貓的新興詞彙。雲養貓是以現代的新興概念匯聚的漢語詞語,指生活中因為家庭條件(例如:父母不允許、家庭經濟不富裕等)或者是環境因素等不能養貓,每天以看網站、論壇或使用app查看貓咪的圖片、觀看貓咪的視頻來安撫一個貓奴的撫養貓欲望。(據百度百科)

相關焦點

  • 大熊貓脫離「瀕危」名單,四川、陝西、甘肅將建起國家級保護公園
    朱雲在關中平原長大,從小隻知道四川有大熊貓,沒想到在自家門口也有。觀音山自然保護區成立翌年,他在莽莽秦嶺中,終於如願和大熊貓打上一次照面。上山巡護時,他和同伴偶然撞見一塊紡錘形糞便,「特別新鮮,還冒著熱氣;從形狀上看很小,應該是只大熊貓幼崽的。」這個發現令他們興奮又懊惱,「幾秒鐘之前,貓就在我們跟前。」
  • 四川天府銀行榮獲「雙旗艦物種保護企業特別貢獻獎」
    2020年10月27日,為慶祝這一為生物多樣性保護而設立的節日,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WWF北京代表處)在成都聯合舉辦了「2020國際熊貓日暨中國西部大熊貓與雪豹雙旗艦保護國際論壇」。
  • 汶川地震導致1隻圈養大熊貓死亡 四川全力保護
    汶川地震導致1隻圈養大熊貓死亡 四川全力保護大熊貓安全新華網成都6月17日電(記者楊三軍)記者17日下午從四川省林業廳了解到,汶川大地震使大熊貓的主要棲息地損毀嚴重,圈養大熊貓有1隻死亡,目前尚未發現有野生大熊貓傷亡。
  • 都是國寶,為啥陝西大熊貓的名氣不如四川大熊貓?
    一個是大熊貓國家公園陝西省管理局正式掛牌,大熊貓國家公園陝西秦嶺區總面積43.86萬公頃,囊括了8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和70%以上的大熊貓棲息地,這標誌著陝西省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進入全新階段;另一個是今年新出生三隻秦嶺大熊貓寶寶有了自己的名字——「秦酷兒」「佳佳」「園園」,這三個名字的寓意是:秦嶺是大熊貓的家園,在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下,秦嶺大熊貓保護事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 在白熊坪,保護大熊貓的年輕人
    保護熊貓,同時也就保護了更多的物種與環境。 刁鯤鵬從小喜歡動物,上大學時,他看了紀錄片《海豚灣》,發生在文明社會裡對海豚無限制捕殺的場景衝擊著他,令他想做一點和動物保護有關的事,「我這麼喜歡動物的人都不去保護這些動物,它們還能指望誰?」研究生階段,刁鯤鵬來到魏輔文門下。畢業時,他有出國讀博的機會,但他想到自己學生物的初衷,還是為了保護動物。
  • 【方志四川•大熊貓文化】中國科學院院士魏輔文對《大熊貓圖志...
    2020年4月1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魏輔文向全球推介《大熊貓圖志》。魏輔文院士推介評價道:「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物種,是中國最響亮的名片。它作為世界和平友誼的象徵和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譽滿全球。《大熊貓圖志》以高質量的圖文形式展現大熊貓繁衍的一生,從科學發現到保護的150年歷史,它是中國獻給世界的一份厚禮,尤其值得向全世界推廣。」
  • 四川汶川地震後竹子開花 威脅大熊貓生存(組圖)
    地震後這裡的圈養大熊貓大部分都轉移到了四川雅安、成都、北京、福州等地。一隻野生大熊貓死了,就在張和民的面前。這是汶川地震後,人們發現的第一隻死去的野生大熊貓。而張和民擔心這樣的情況還會發生。張和民,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主任。他在去年12月10日,出席香港一個名為「熊貓之鄉地震後重建的挑戰」講座時表示,臥龍大熊貓今冬日子會十分難過。也有專家調查認為,地震對熊貓雖有影響,但影響有限。
  • 野生大熊貓溺亡引質疑 專家回應不對大熊貓強化保護原因
    野生大熊貓溺亡引質疑 專家回應不對大熊貓強化保護原因  成都黑水河自然保護區大熊貓溺亡一事發生後,不少網友質疑,為何不能對大熊貓強化保護?相關專家表示,最好的大熊貓保護方式,就要讓它回歸自然、適應自然。 一、大熊貓真正的家在野外  「大熊貓真正的家在野外。」
  • 大熊貓溺亡惹人心痛發問:「為什麼不保護?」
    沒錯,作為珍稀國寶,熊貓在我們眼中從來都是重點保護對象,好像從來都不用擔心生存問題。然而最近,四川黑水河保護區內卻發生了一件讓大家難過又意外的事,一隻半歲、雌性的大熊貓在野外溺亡了。前不久,四川黑水河保護區的管理人員在保護區內的河灘上,發現了一隻野生大熊貓幼崽的屍體。隨後管理人員將它的屍骸運送到了四川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經鑑定,這隻雌性大熊貓死於溺水。
  • 資深講解員全新講解 展示四川大熊貓文化
    「這將是我第一次在成都之外講解大熊貓。」8月19日,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講解員陳林正認真準備講解。對這位「身經百戰」的講解員來說,8月21日在「熊貓中國·四川之夜」主題活動上的講解,將是一次全新的經歷。□本報記者雷倢冉倩婷  新在何處?「以往在成都,更多的是大熊貓的科普講解,而這次的講解是圍繞4個『yuan』字展開。」
  • 今年大熊貓首次科學發現150周年 成都舉行紀念主題展
    在這150周年之際,一部編纂審核歷時12年、共82萬餘字的《四川省志·大熊貓志》(以下簡稱《大熊貓志》)日前在四川出版,向世人揭示大熊貓150年來鮮為人知的事。以時間為軸的四個板塊:「戴維神甫的冒險」「竹子開花與遷地保護工程」「家喻戶曉的中國使者」「伴你回家」逐一展開。  據了解,本次展出的圖片包括成都大熊貓基地的「嬰兒照」等一批珍貴照片。
  • 國家花重金保護大熊貓,竟然還有這層原因
    還有一些和大熊貓一樣瀕危的物種,可是它們的保護力度卻遠遠不如大熊貓,它們的命運和大熊貓截然不同,比如伊犁鼠兔鼠兔、綠孔雀、穿山甲等。難得這些動物就不該大力度保護嗎? 其實在保護大熊貓這件事情上,很多人只看到了花在大熊貓身上的錢,卻忽略了從中得到的價值。
  • 中國第四次大熊貓普查:野生大熊貓1864隻,四川佔七成
    國家林業局2月28日召開發布會公布了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相隔10年一次的最新調查顯示,全國野生和圈養的大熊貓種群數量均有增長,其中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為1864隻,圈養的大熊貓375隻。不過,如何保護和恢復那些被高速公路、高壓輸電線等人為幹擾而割裂的棲息地,仍是保護大熊貓面臨的主要問題。
  • 四川成都熊貓基地,這裡有憨厚可愛的大熊貓,一起來旅行吧
    大家好,我是果果,之前果果給大家介紹了四川成都擁有小九寨溝之稱的七色海,今天果果想要給大家介紹的還是四川成都的一個旅遊景點,那就是熊貓基地。中國的國寶是大熊貓,大家都知道熊貓是一個非常非常可愛的動物,非常的討人喜歡,憨憨厚厚的,那麼喜歡大熊貓的小寶貝兒們就一起跟果果看一下今天關於熊貓基地的介紹吧。大熊貓是只有中國擁有的一種動物,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特別寶貴的動物。因此中國對於大熊貓的保護也是非常重視的,而且果果知道大熊貓也是作為中國與其他國家友好往來友好交流的一個小小的使者吧,由中國將大熊貓送往很多個國家進行居住。
  • 國家林業局: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 降級保護尚早
    [摘要]針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大熊貓保護級別降低一事,國家林業局回應表示,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將大熊貓保護等級降低還為時過早。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總幹事英格·安德森說:「今天是讓人難過的日子,因為IUCN的紅色名單表明,我們正在消滅我們的一些近親。」  其實,不光動物,全球許多植物也逐漸走向滅絕。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大會的舉辦地夏威夷,415種當地植物中的38種被評為「滅絕」,4種為「野外滅絕」,87%當地物種為「受威脅」。
  • 四川被忽略的一座山,主峰玉霄峰海拔1812米,是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四川的山川美的數量還是比較多的,特別是一些海拔很高的山峰,他們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到不同的趨勢和作用,但相對於許多名不見經傳的山川美,卻有一些山川美被低估了,因為相對於許多山川美,卻有很多是很容易被低估的,這也是當地山川旅遊的潛力所在。被低估的那座山是天台山。
  • 大熊貓被發現150周年了,陝西大熊貓為何默默無聞?
    楊鄉長便把熊貓皮貢獻出來,鄭老師一看,渾身直哆嗦,說,這可是國寶呀。也是這一年,大躍進運動展開,大片森林遭到砍伐,用作燃料煉鋼鐵。大熊貓的棲息地被破壞,不得不退居深山老林中,難覓蹤跡。再加上反右派運動,直到1964年,鄭光美才在《動物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介紹秦嶺生活著大熊貓。但不久文革開始,全國忙著搞階級鬥爭,沒人在乎這件事。
  • 四川一魚塘現大量「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系一級保護動物
    四川一魚塘現大量「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系一級保護動物發稿時間:2017-05-11 14:07:17 來源: 中國新聞網 記者11日從四川仁壽縣水務部門證實,該縣景賢鄉同意村2社村民閔俊良近日在巡視魚塘時發現一種不明且奇特的生物,後經專業人員確認系「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閔俊良介紹,當天他在巡視魚塘時,突然看到魚塘裡成片出現了一些不明生物,這些生物晶瑩剔透、一張一合地遊走,像桃花瓣散落水中一樣,非常好看。這一現場引起了許多村民的熱議,大家紛紛前來圍觀。
  • 大熊貓在被人類保護以前,是靠什麼活到了今天?
    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它憨態可掬,讓人很難把它跟「食肉」、「猛獸」這些詞聯繫起來。而且目前大熊貓要麼在動物園中被人精心照料著,要麼在野生環境下也是在保護區內,有專人保護。那麼,問題來了,大熊貓在被人類「照顧」以前,是如何在猛獸眾多的自然界中生存下來的呢?它真的像表面看起來那樣「人畜無害」嗎?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大熊貓成為保護動物之前,遭到了哪些殺戮?
    但即便如此,大熊貓仍是比較兇猛的,只不過因為外貌過於可愛,人們忽略了它兇猛的一面。還有說大熊貓沒有天敵,也只是沒有動物界的天敵,而人類其實也是大熊貓的天敵。 如果人類和大熊貓一對一,可能不是大熊貓的對手,但人類擅長群體協作,因此很多大型猛獸都敗在了人類之手。大熊貓自然也不會是人類的對手,特別是近代以來,武器的更新,使人類捕捉獵殺動物更加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