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脈動的原因有哪些?恆星收縮與膨脹也會讓它一閃一閃

2020-11-27 中國微山網

過去幾個月來,位於獵戶座的參宿四牽動了許多天文學家及愛好者的心。其亮度一度變暗到人類有記錄以來的最低值,以至於許多人猜測它將立即爆發為超新星。

但天文學界內的大多數人認為參宿四突然變暗並不是因為它即將成為超新星。圍繞變暗的原因眾說紛紜,其中的一個可能原因是恆星發生了脈動——即收縮與膨脹。恆星的脈動會使恆星的亮度發生變化。

近日,一個研究小組假定參宿四在發生脈動的同時發生超新星爆發,計算了脈動對超新星亮度的影響——脈動時,收縮區域發出的光變暗,膨脹區域發出的光變亮。

作為一個紅超巨星,參宿四的半徑確實在不斷變化,導致其亮度也反覆變亮變暗。那麼,恆星脈動的原因有哪些?脈動的恆星對於天文學研究有什麼重要性?它們都會爆發為超新星嗎?

周而復始的膨脹與收縮

恆星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依靠內部氫聚變為氦的過程提供能量。聚變產生的能量產生了向外的輻射壓力,而恆星自身的引力向內,兩個力保持平衡,使得恆星保持一定大小。氫聚變的產物是氦,恆星內部積累足夠多的氦且溫度達到1億開爾文後,核心的氦發生聚變,恆星開始膨脹為紅巨星或紅超巨星。

紅超巨星半徑能夠達到太陽半徑的幾百甚至上千倍,內部物質對表面物質的引力比較弱,表面大氣的翻滾變化,會使恆星的半徑發生變化,形成脈動。參宿四的脈動就屬於此類。

質量為太陽質量0.5倍的恆星,進入氦燃燒階段後,會先膨脹為紅巨星,然後顏色變黃。質量為太陽好幾倍或者十幾倍的恆星,在進入氦燃燒的某個階段時,也會變黃,成為黃巨星或黃超巨星。這兩大類恆星中的一部分會產生周期性脈動。脈動的根本原因是恆星大氣中的氦。

氦有兩個電子。恆星大氣內某個區域溫度達到3萬開爾文左右時,氦的一個電子被電離。恆星收縮時,內部溫度升高,當溫度達到4萬開爾文左右時,氦的另一個電子也被電離。自由電子增多,導致恆星大氣的不透明度增高,被俘獲的輻射變多,積累的能量變多,恆星膨脹。膨脹會導致降溫,兩個電子中的一個重新複合回去,恆星大氣不透明度降低,被俘獲的輻射減少,恆星收縮。收縮會導致升溫,電子又被電離,導致以上過程循環往復,恆星就會反覆膨脹收縮。

這樣的脈動導致恆星的亮度發生周期性變化。質量為太陽質量0.5倍的那些恆星脈動時成為天琴座RR型變星,質量為太陽幾倍或者十幾倍的黃巨星或黃超巨星脈動時成為造父變星。

質量接近太陽質量100倍的恆星也會產生脈動。這類恆星的核心聚變為氧之後,氧核聚變產生的光子能量太高,成對地轉變為電子與正電子對,後者又成對轉變為中微子與反中微子對,中微子對輕鬆地逃逸出恆星,恆星壓力降低,發生收縮;收縮導致氧核的溫度進一步升高,上述過程更加激烈,形成一個循環,氧核心產生的能量快速釋放,引起恆星膨脹,將恆星外層物質拋出一部分。這樣的脈動噴發過程會發生多次,因此被稱為「脈衝對不穩定性」。

用周光關係丈量星系距離

恆星脈動在天文學上有著重要的應用。天琴座RR變星與造父變星亮度變化周期與最大亮度有明確的關係,即周期—光度關係。只要確定了一部分此類變星的精確距離,就可以通過周期—光度關係確定其他同類變星的距離。天文學家利用造父變星的周期—光度關係,先後測量了銀河系內、仙女座星系內以及其他多個星系內造父變星的距離,從而確定了銀河系的形狀與太陽在銀河系內的位置,證明仙女座星系是銀河外的星系以及發現宇宙正在膨脹等。

天琴座RR型變星與質量小於8個太陽質量的造父變星因為質量太小而無法成為超新星。類似於參宿四的紅超巨星與質量超過8個太陽質量的造父變星會爆發為超新星。質量接近100倍太陽質量的恆星,在經歷幾次脈動噴發後,最終會爆發為超新星或直接塌縮為黑洞。天文學家已經從哈勃空間望遠鏡的照片檔案中發現了一些超新星爆發前的圖像,證明有些超新星是紅超巨星爆發而成、有些超新星是黃超巨星直接爆發而成。這意味著造父變星有可能直接爆發為超新星。

需要注意的是,恆星成為天琴座RR型變星或造父變星後,一般不會永遠處於這樣的變星狀態,而會在某個階段不再脈動,並演化為其他類型的恆星。大質量的造父變星雖然可能直接爆發為超新星,但更多時候會在結束脈動後再爆發為超新星。(王善欽)

相關焦點

  • 一閃一閃亮晶晶,為什麼星星會一閃一閃的?
    有大有小,有遠有近,有明有暗,有高有低,有動有靜。地球、月亮也就是較大的星體而已。說到星星為甚麼會一閃閃的。星星本身不會發光,而是經太陽的照射反射出來的光,透過大氣層而進入地球人的眼帘。我們能夠看到地外天體,也就是通常意義上我們說的星星,主要是由它們發射或者反射的光線。
  • 具有特殊亮度變化的恆星,與其他一般脈動恆星有何不同?
    相對而言,恆星天文學這個類目是我們目前涉獵相對更多的領域,關於它的探索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人類社會。然而,在諸多恆星中,有一種被稱作脈動恆星的天體,它是這個群體中更為特殊的存在。我們都知道,有不少的恆星都會出現亮度略微波動的現象,包括我們的太陽也不例外,尤其是當它們的外層出現收縮和膨脹這兩種情況的時候,但並不是所有的脈動恆星都具有完全一樣的特性。
  • 一閃一閃亮晶晶——變星(一)
    「…………………」行了行了別鬧了,趕緊進入正題~~今天呢,要介紹的是一種會「閃」的星星,不過它不同於平日裡咱們看到的星光的閃爍(這是由於地球大氣氣流的不斷擾動造成的),而是恆星自身光度較明顯地不斷變化(物理變星)或由於雙星掩食等原因(幾何變星)的結果,且大多有規律、周期性地明暗變化。
  • 星星為什麼會一閃一閃的?不懂的小夥伴們趕緊腦補吧!
    小時候大家都唱過一首兒歌,其中就有句「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 唱著唱著我們就長大了。但是有的人缺失探索精神,直到成年依舊不知道星星為什麼會閃爍。而且這樣的人大有人在,如果當孩子問起自己「星星為什麼會閃爍」的問題時,豈不是很尷尬?
  • 為什麼我們在地球上看天上的星星,會經常出現一閃一閃的現象?
    恆星之所以能發光,主要在於內核中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核聚變,以氫的聚變為例,四個氫原子核聚變為一個氦原子核過程中,會釋放3個光子和部分能量,這些光子在反覆的釋放和被吸收、再釋放的過程中,通過漫長的幾萬年才會到達恆星的表層,從而以光線的形式向四周傳播,這也是我們在地球上能夠看到外太空星體發光的最直接原因。
  • 科學館:星星為什麼會一閃一閃的?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斑馬為什麼有黑白條紋嘛?嗯,小魚睡覺到底閉不閉眼睛?我們轉圈圈的時候為什麼會頭暈呢?嗯,小火花是個好奇寶寶,腦子裡有「十萬個為什麼」~從本周開始,每個周五小火花會給各位小朋友講一個生活中常見的小知識~好啦,火花小知識現在開始嘍~~~~~你們都見過星星吧,亮亮的,一閃一閃的,就像一顆顆漂亮的寶石,啊~真的好漂亮~~~可是,星星為什麼會閃爍呢?你想知道原因麼?還是讓小火花來告訴你吧~原來呀,這都是因為「光會折射」。
  • 宇宙恆星之最,你都知道哪些?有些恆星還沒人體熱乎?
    古代對宇宙的定義,有西漢的《淮南子》:「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通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觀測發現我們的宇宙已經膨脹了138.2億年,最新的研究認為宇宙的直徑可達到920億光年,甚至更大。人類所觀察到的部分宇宙的物件大約是由4.9%的普通物質(構成恆星、行星、氣體和塵埃的物質)或「重子」,26.8%的暗物質和68.3%的暗能量構成。
  • 即將有超新星現象發生?科學家對脈動恆星的超新星爆炸現象做預測
    雖然獵戶座肩膀上的這顆著名恆星很可能在接下來的幾百萬年內消亡(實際上就幾天的宇宙時間),但科學家認為它的暗淡是由恆星脈動造成的。這種現象在紅巨星中比較常見,而幾十年來人們一直認為參宿四就是紅巨星。巧合的是,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研究人員已經對參宿四這類脈動星的超新星爆炸做出了亮度預測。
  • 晚上關燈後燈泡會一閃一閃的是什麼原因?
    發生這種現象的燈泡較多的會是節能燈之類的,白熾燈這類的一般不常見,因為節能燈之類的都有控制電路在裡面,而白熾燈只是沒有專門的控制電路的。    正常的開關是控制火線的通斷從而控制燈泡的亮滅,關燈後整個燈泡迴路是火線切斷了,燈泡另一端只剩下零線,燈泡兩端的電壓為零,所以是不會出現周期性的一閃一閃的。
  • 神奇的恆星,讓我們產生很多錯覺,太陽其實是一顆藍綠色的恆星
    現在基本上天文知識的人都知道,我們晚上所看到的星星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星星,而是位於宇宙太空之中的很多恆星,這些恆星發出耀眼的光芒,只是距離我們地球實在是太遠了,因此我們所看到的恆星只是一閃一閃的小星星,天氣比較晴朗的時候,天空中的這些好像都在一閃一閃的眨眼睛。那麼宇宙之中的這些恆星是否真的在一閃一閃的?
  • 宇宙引力是怎麼回事,行星個頭比恆星大300倍,還得繞恆星旋轉
    審核:小文引言:宇宙起源於一個奇點的大爆炸,經過上百萬億年的膨脹之後,目前宇宙膨脹的範圍已經遠遠超過了人類可以接觸的能力了。然而在宇宙無數個星系中,似乎所有的恆星都要比它的行星要大。事實真的是如此嗎?這又是為什麼呢?
  • 什麼是恆星?什麼是行星?
    其中有恆星和行星。到底什麼是恆星,什麼是行星呢?http://wallup.net/?p=140487晴朗無雲的夜晚,我們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幾乎都是恆星(Star)。之所以叫恆星,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它在天空中的位置看起來永遠不變。恆星是一個巨大的球體,由塵埃和氣體不斷旋轉形成。
  • Sci—life | 星星為什麼一閃一閃?
    然後一閃一閃的時候你是不是好奇它為什麼一閃一閃的~那接下來就和小編看看是為什麼吧~「一閃一閃亮晶晶」不僅歌詞裡的星星是一閃一閃的實際上我們看到星星也是一閃一閃的我們知道星星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夢幻>實際上和地球一樣也是一個星球空氣中有水蒸氣  灰塵等雜質不同區域含量不同又由於溫度不勻大氣層也就不均勻所以穿過大氣層時會發生折射這樣來自星星的光線經過折射後折射光線一會能進入人眼  一會不能
  • 恆星到底是不是恆定的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小方帶你了解科技,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恆星是恆定的嗎?世間萬物無不都在運動,恆星雖然看似在天空中恆定不動,其實它也有自己的運動。由於不同恆星運動的速度和方向不一樣,它們在天空中相互之間的相對位置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稱為恆星的自行。
  • 國外民間科學家發現了第一顆新型脈動恆星
    這是第一個被發現的此類系統,科學家們希望隨著監聽恆星跳動心臟的技術的進步,能找到更多類似的系統。 「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它是一顆化學性質奇特的恆星。」論文的合著者、雪梨大學雪梨天文研究所的西蒙·墨菲博士說,「像這樣的恆星通常含有相當豐富的金屬,但這顆恆星的金屬含量很低,因此它是一種罕見的熱恆星。」
  • 1500光年外,一顆恆星被嚴重扭曲變形!產生奇怪現象
    據近日發布在《自然-天文學》上的一篇論文介紹,天文學家首次發現了奇特的單側脈動星。在天文學中,脈動星是一個廣為人知的概念。為了維持平衡,恆星外層通常會以一定規律膨脹與收縮,就像呼吸一般。這種波動會引起恆星光度發生相應變化。恆星脈動是種普遍現象,會發生在年輕恆星中,也會發生在古老恆星中,而且周期有長有短,幅度有強有弱。實際上,我們的太陽也在按照自己的節奏默默脈動。一直以來,天文學家所觀測到恆星的脈動現象總是出現在恆星各個方向上。
  • 水滴形狀的恆星?科學家在雙星系統中發現新型脈動恆星
    科學家在雙星系統中發現新型脈動恆星  Connor Feng • 2020-03-11 22:25:35 來源:前瞻網
  • 波蘭發現獨特"雙星系統" 解開50年脈動恆星難題
    和太陽不同,造父變星會按照一定的周期規律性的變亮再變暗,周期從幾天到幾個月不等。這是因為它的大氣溫度會產生有規律的冷熱變化,因而導致整個恆星體有規律的膨脹或收縮。20世紀初,美國女天文學家李維特(H·Lieavitt)發現了著名的「周光關係」:造父變星的光變周期越長,其光度就越大。
  • 為什麼燈關後還會一閃一閃,很嚇人.......
    如今LED燈具已經普遍千家萬戶,它的最大的優點就是節能環保,所以深受大眾的歡迎,但有些朋友可能會發現LED燈關燈後燈還會一閃一閃
  • 比太陽溫度還高4.4萬度,天文學家發現一種新型脈動恆星
    由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馬斯·庫普弗領導的一組科學家現在發現了一種新的脈動發生器,這種脈動發生器的亮度每五分鐘變化一次,其研究研究結果發表在《天體物理學》上。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卡弗裡理論物理研究所(KITP)的博士後學者庫普弗說:許多恆星都有脈動,甚至太陽也在非常小的尺度上有脈動。一個真正的脈動發生器,由於其溫度、半徑或兩者的周期性變化,其亮度可變化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