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賈繼輝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Circular RNA hsa_circ_0004872 inhibits gastric cancer progression via the miR-224/Smad4/ADAR1 successive regulatory circuit(環狀RNA hsa_circ_0004872通過miR-224/Smad4/ADAR1調控迴路抑制胃癌發展進程)"在線發表於Molecular Cancer。論文第一作者為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2020級博士生馬存英,通訊作者為劉志方教授。山東大學為第一作者單位和通訊作者單位。
胃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其死亡率居全球癌症死亡率第三位。探尋胃癌發生發展的分子機制,尋找有效的分子診斷標誌物和治療靶點對於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是極為重要的。環狀RNA(circularRNAs,circRNAs)是一類在腫瘤診斷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的非編碼RNA,是將線性RNA分子的5'端和3'端以共價鍵相連而形成的共價閉合的環形結構,其在組織細胞中表達豐富,且表達水平具有穩定性、保守性及時空特異性等特性,這些特性使其在腫瘤診斷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研究人員發現hsa_circ_0004872在胃癌組織中表達下調,與相應的線性RNA相比具有更高的穩定性,過表達hsa_circ_0004872能顯著抑制胃癌細胞增殖、侵襲和轉移。機制上,hsa_circ_0004872作為miR-224-5p的"分子海綿"發揮調控作用,而miR-225-5p能夠顯著促進胃癌細胞增殖、侵襲和轉移並調控靶蛋白Smad4和p21的表達。進一步探討hsa_circ_0004872在胃癌中失調的原因,發現胃癌組織中高表達的RNA編輯酶ADAR1促使hsa_circ_0004872表達下調,而Smad4可以結合在ADAR1啟動子區,從而調控ADAR1的表達。
該研究首次發現了胃癌細胞中ADAR1/hsa_circ_0004872/miR-224-5p/Smad4(p21)通路調控胃癌細胞增殖、侵襲和轉移,而Smad4進一步可以通過作為ADAR1的轉錄因子調控ADAR1的表達。本課題探討了參與胃癌發生發展過程的circRNA及其作用機制,可為胃癌的診治提供新的思路。
賈繼輝教授團隊長期從事胃感染炎症與惡性轉化的研究,在Gastroenterology、Oncogene、Clin Cancer Res和J Pathol等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近百篇。上述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悠久的歷史可追溯至齊魯大學的前身——1864年創辦於登州的文會館。基礎醫學院現為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重要的教學科研平臺。百餘年來,山東大學基礎醫學教育匯聚了一大批享譽國內外的著名專家學者。江清、侯寶璋、於復新等一批蜚聲海內外的醫學大家為現代醫學植根中國做出卓越貢獻。建國後一批我國基礎醫學學科的創始人和開拓者如周廷衝、黃翠芬、沈霽春、張匯泉、李纘文等為本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我國醫學教育和研究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基礎醫學院堅持以學科建設為基礎,積極推進基礎醫學教育發展,努力創建世界一流學科。基礎醫學院力爭經過全院師生的共同努力,形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基礎醫學學科群,取得國際一流水平的創新性科研成果。基礎醫學院延續齊魯醫學教育的優良傳統,重視人才培養,以致力於培養國際視野、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和較強社會責任感的醫學人才為己任。
歡迎關注"山東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第一時間獲取關於山大的最新資訊!
素材來源:山大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