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加拿大水獺輕型裝甲偵察車,簡單實用就是好

2021-01-13 丹書戰史

二戰時,輪式裝甲車作為裝甲力量的補充,被大量運用到前線的作戰行動中,它們廣泛地承擔著偵察、迂迴穿插、通信等一系列任務,個別裝甲車還安裝大口徑火炮,與坦克展開戰鬥。這些裝甲車中,既有專門設計的作戰車輛,也有一些是通過其他車輛改裝的,加拿大水獺輕型裝甲偵察車就屬於後者。

當時加拿大仍屬於大英國協陣營,二戰爆發後自動參戰,因為英國在前線損失了大量的物資,加拿大就承擔起了後方工廠的重擔,為大英國協貢獻了大量的物資裝備。

水獺輕型裝甲偵察車是加拿大在1942年研製的車輛,它本身是基於雪佛蘭C15軍用卡車底盤,使用了許多通用零部件,這樣可以降低生產壓力,最大限度地利用手頭現有的生產線,保證產能。

水獺裝甲車採用焊接裝甲,防禦能力較弱,正面也不過12毫米厚,僅能抵擋小口徑武器和炮彈破片,車頭發動機艙正面有百葉窗式的裝甲,作戰時可以關閉,駕駛員正面有尺寸不大的鉸鏈窗,車輛頂部一座小型錐形單人炮塔,炮塔內安裝機槍,另一種版本的車輛取消了這個炮塔。

它的武器配置較為簡單,一般認為它的標準配置是一門英國產博伊斯反坦克步槍,這款步槍採用.55英寸口徑,是一款算不上優秀的反坦克步槍,它在發射鎢芯彈的時候可以擊穿輕型裝甲車輛的薄裝甲,在二戰中很快就不夠用;水獺裝甲車的輔助武器為布倫輕機槍。

所有水獺裝甲車都配置有電臺,可以及時對外通信,兩根天線矗立在車體後部;為了獲得更舒適的作戰環境,在博伊斯反坦克步槍的旁邊還有一臺排氣扇,這在北非這種炎熱地區非常重要。

水獺裝甲車只有3人車組,駕駛員旁邊就是車長,車長還負責操作車體上的反坦克步槍,而車體中央位置的小型炮塔內是機槍手一人,他是主要的機槍火力輸出。

在整個二戰期間,加拿大總共生產了1760輛水獺裝甲偵察車,其中運到海外投入使用的不到1000輛,主要是加拿大軍隊自用,以及英國皇家空軍使用,南非軍隊也有少量,英國空軍使用飛機上拆解下來的20毫米機炮和,303白朗寧機槍替換了原本的武器配置。二戰後,部分裝甲車到其他國家服役,例如約旦軍隊和荷蘭軍隊,並參與了部分實戰。

水獺裝甲車空重4404千克,滿載重量約5噸,車長4.496米,寬2.159米,高2.438米,採用106馬力的GMC 6缸發動機,四輪驅動,最大行駛速度75千米每小時。

相關焦點

  • 雙頭怪裝甲車,與「山貓」坦克同名,德國特色偵察車
    "山貓"偵察車是德國戴姆勒-奔馳公司研製的8×8水陸兩用裝甲偵察車,用於取代美制M41輕型坦克和霍奇基斯SPz11-2型偵察車。由蒂森-亨舍爾公司生產,1975年9月開始交付聯邦德國陸軍,1978年初停產,共生產了408輛。
  • 盤點二戰時德國的幾種輪式裝甲車
    意思是打仗打的實際上就是後勤。而即便是古代,十萬之師,也需輕車千輛,重車千輛。現代戰爭中的車輛種類較之古代要多得多,用途自然也多種多樣。二戰時德國作為「閃電戰」的創立者,各種軍用車輛在戰前和戰中曾被大量生產,今天我們就介紹幾中德國輪式裝甲車。
  • 戰爭中趕工出來的輕型坦克,二戰蘇聯用來應急的T-60輕型坦克
    如果提起二戰時的坦克,估計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厚重的裝甲,強大的主炮,能夠碾碎一切敢於抵抗的敵人。這可以說是二戰坦克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比如說T-34中型坦克,虎式重型坦克等等。但二戰中也有輕型坦克的存在,這種皮薄餡大的坦克在戰場上的作用通常是偵察。可蘇聯卻有這麼一種輕型坦克,它在戰場上的作用卻是被當作'主力'使喚的。
  • 二戰波蘭7TP輕型坦克,能與德軍坦克相匹敵,無奈數量太少
    波蘭也曾是歐洲大陸上一支強勁的軍事力量,二戰前的波蘭軍雖然體制落後,但整體體量還是不容小覷的,在武器裝備上還是有一些先進型號,例如7TP就是一款還算不錯的輕型坦克,至少在波蘭戰役期間並不落後,對陣德軍的一號、二號坦克甚至還有些許優勢。
  • 它就是蘇聯二戰後第一種裝甲運輸車K-75: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73期
    今天的主角K-75裝甲運輸車,就是如此。 二戰中的蘇軍沒有大量裝備履帶式裝甲運輸車,只是有大量的坦克、輪式裝甲車和裝甲汽車。 這導致蘇聯機械化部隊編組困難,因為輪式車輛難以通過複雜地形,甚至不能離開公路。
  • 帝國陸軍的沒落:簡析二戰日本陸軍裝甲戰術思想落後的根本原因
    而曾經打敗了強大的俄國陸軍,自詡東亞最強陸軍的日本陸軍,卻在整個二戰戰爭期間很少看到其大規模集中使用坦克作戰的戰例。即便在日本和德國成為軍事同盟的有利情況下,日本陸軍也沒有向擅長裝甲戰的德國陸軍做深入的研究好學習。其實,日軍始終將坦克作為步兵支援武器的戰術思想是因其一定的限制條件而決定的,其中既有客觀上的原因,也有主觀上的理由。
  • 二戰兵器高清圖精選集,蘇聯T-26輕型坦克和T-28中型坦克
    T-26輕型坦克 1929年5月28日,蘇聯政府自維克斯公司採購了15輛維克斯六噸坦克(維克斯MK.E A型坦克),稱為V-26。不久後以此坦克為基礎研製了TMM-2坦克,定型後編號T-26輕型坦克。
  • 英國維克斯坦克的蘇聯衍生版,蘇聯裝甲部隊的中堅,T-26輕型坦克
    在這些坦克誕生之前,蘇聯坦克部隊都是由各式各樣的輕型坦克構成的,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為蘇軍服役多年的一款輕型坦克——T-26輕型坦克。一、蘇聯早期的坦克研發蘇聯紅軍是一支從創立開始,就處於快速發展和壯大的軍隊。在經歷了俄國內戰之後,蘇聯的軍事家有時間對俄國內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做一個系統性整理,這對於蘇軍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
  • 從破碎至勝利,二戰中的蘇聯裝甲部隊,如何在戰火中浴火重生
    如果提起二戰中蘇聯裝甲部隊,相信很多人想到的都是無窮無盡的T-34中型坦克組成的鋼鐵洪流。確實,很多戰史裡都提到了蘇軍裝甲部隊在數量上的強大,而德軍則享有質量上的優勢,往往蘇軍能夠出動數倍於德軍的坦克數量,形成強大的戰略優勢。
  • 「二戰風雲」籠中莽獸下的裝甲英豪—盤點諾曼第地區的德軍裝甲部隊
    然而,儘管德軍擁有十分驚人的裝甲力量,在整個法國戰役中卻鮮見其大顯身手。如此耐人尋味的現實,背後卻隱藏著這批身經百戰的裝甲精英面臨的無奈。更有甚者,「沙漠之狐」隆美爾元帥也在7月17日乘車返回前線的途中被加拿大空軍的攻擊機打成重傷。這位令盟軍恐懼的「狐狸」自此再也沒能出現在戰場上。堂堂元帥也淪為戰鬥機的獵物在地面上,盟軍各個師的火力也讓人瞠目結舌。由於自知己方裝甲部隊無力與德軍抗衡,盟軍步兵師中擁有大量的重火力。
  • 二戰時德國裝備的三種裝甲車:第一種產量最大,第三種最受歡迎
    1.RSO輕型裝甲車。1941年冬季,攻入蘇聯境內的德國裝甲集團在蘇聯泥濘不堪的道路上,寸步難行。為了避免再發生類似的情況,德國委託奧地利的斯太爾公司設計生產一種輕型履帶式裝甲車。這就是RSO輕型裝甲車。RSO雖然重量很輕,只有5.5噸,卻有一對較寬的履帶。
  • 二戰珍貴彩照,任由德國百般威脅,芬蘭就是不肯前進一步!
    回顧歷史,守望未來,繼續為大家帶來小編精心整理考據的二戰珍貴老照片。這是一張拍攝於1939年11月28日的照片,地點為法國北部,兩名 英國皇家炮兵正從掩體探出頭來,向外張望。自從一戰結束後,由於和法國之間的盟約,有部分英軍常駐法國。
  • 空中死神:蘇聯「飛行坦克」,二戰德國裝甲終結者!
    二戰期間,不少武器裝備都有著非常亮眼的表現,在這場戰爭中大放異彩,其中有這麼一款戰機受到了極高的評價,它是蘇聯人口中的「飛行坦克」,也是德國人嘴裡的「黑色死神」。在蘇德戰爭期間,憑藉著極高的防禦力以及優秀的對地支援能力,被視為整個二戰裡綜合性能最好的對地攻擊機,它就是伊爾-2攻擊機。這款戰機可以說是在德軍心裡留下了深重的陰影,在它面前,坦克簡直不堪一擊,是空中死神,也是德軍裝甲的終結者!
  • 二戰號稱德國裝甲終結者的飛機,這款國產軍事遊戲居然完美還原
    二戰期間,有這麼一款戰鬥機的評價非常高,號稱裝甲終結者。它就是蘇聯人口中的「飛行坦克」,也是德國人嘴裡的「黑色死神」,這款戰鬥機就是伊爾-2攻擊機。在蘇德戰爭期間,這款戰鬥機憑藉著極高的防禦力以及優秀的對地支援能力,被視為整個二戰裡綜合性能最好的對地攻擊機,可以說是在德軍心裡留下了深重的陰影,在它面前,坦克簡直不堪一擊,是真真正正的空中死神,也是德軍裝甲的終結者!
  • 二戰波蘭真有坦克嗎
    不過,這兩個國家在大家的印象中都屬於比較弱雞的那一類,他們在二戰時候真的有自己的坦克嗎?還值得單獨搞兩條線?其實,別看義大利和波蘭在二戰中只能充當配角打醬油,但他們對坦克還是有想法的。 話說義大利雖然是「貧窮的帝國主義」,但好歹也是「帝國主義」,在一戰中看到了坦克的威力後,也有心研製坦克。
  • 踢館:複合裝甲的抗穿性能不如鋼裝甲,為何現在的坦克還都在用?
    圖:梅卡瓦坦克的裝甲結構,用來抵禦穿甲彈的就是裡面這些板子,板子之間有很大的間隙。 M1的重量比M60隻是略增,而裝甲塊卻厚了幾倍,就是因為鋼裝甲換成了複合裝甲。後面又做了一系列升級發展,結果就是夾層的密度增加,所以重量一直增加,同時等厚度對穿甲彈防護性能一步步提升,基本能相當於等厚度的鋼了,對破甲彈八九百毫米裝甲塊也能達到1400左右防護。
  • 二戰時期德軍88毫米高射炮究竟能打多遠兩千米擊毀坦克是神話嗎
    說到二戰時期火炮,可謂是五花八門論數量和輕便性日本二戰時期經典火炮也是有好幾種,著名的92式70毫米步兵炮只有半個人高1.22米,200多公斤重,卻能滿足步兵炮曲射和直射兩種優異的性能特點,打近點的目標可以直射可謂是攻堅戰一把出其不意的尖刀,最小射距離是100米,曲射時92式步兵炮能打2.7公裡完全可以當成一種輕型榴彈炮使用,但說到打坦克日軍92式步兵炮可能連蘇聯T26輕型坦克的正面裝甲都打不穿
  • 二戰德軍的特種部隊布蘭登堡部隊到阿登戰役的特殊150裝甲旅
    按道理波蘭戰役期間布蘭登堡部隊功不可沒,可是執著於榮譽的嚴謹的德國高層貴族軍官根本不買帳,原因就是布蘭登堡部隊潛入波蘭的時間,德國還並沒有向波蘭正式宣戰,但澤地區德軍神聖第一槍並沒有響起,這對德軍來說是汙點而不是優點,因此德軍高層對布蘭登堡部隊在波蘭作戰行動並悲不承認,這是德軍與日軍歷史上所產生文化思想理念差別的所在,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時,很多德軍高層就開始看清二戰整體走勢了,包括遠在北非的隆美爾將軍
  • 颶風戰鬥機,二戰最優秀的輕型戰鬥機之一,倫敦上空的保衛者
    說起颶風戰機,喜歡軍事的小夥伴應該了解,它是二戰名機,同時也是二戰綜合性能最好的輕型戰鬥機之一。颶風戰鬥機是英國一型單座單發活塞式戰鬥機,在1934年初颶風戰鬥機的設計就開始展開,在1935年首架颶風戰鬥機就試飛成功,在1936年它開始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