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未來發展還面臨一些風險挑戰。過去一年中,感受最大的...

2020-12-05 市商網

【科技部官員:重點領域技術「脫鉤」風險凸顯提出嚴峻挑戰】中國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司長許倞認為,中國科技未來發展還面臨一些風險挑戰。過去一年中,感受最大的是外部開放環境發生變化,重點領域技術「脫鉤」風險凸顯,對我們提出了嚴峻挑戰。另外,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新技術應用和生產業帶來了新的社會問題,包括國家安全、就業、社會倫理等。未來奔向科技強國,中國需要由現在大多數的跟跑,到創造更多領跑。(國是直通車)

*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

相關焦點

  • 未來中國金融監管面臨挑戰
    央行提出了針對性的金融貨幣政策的三個方向: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據此可以認為,未來金融系統將面臨全面的系統性監管的加強,整體的金融監管邊界和內容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明確。安邦諮詢(ANBOUND)的研究人員同時注意到,未來金融政策和貨幣政策還將面臨幾個方面的挑戰,這些問題和困難將在未來一段時間變得更加嚴峻。
  • 投資人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能洞見未來,卻看不到通向未來的路
    有一段時間沒有寫文章了,一方面我想使自己沉寂下來,好好思考一些問題,另一方面也好對自己過去長期所寫的文章做個總結。今天之所以提到這個話題,是覺得在目前中國創投市場正在面臨行業洗牌和重構的關鍵時刻,上述這個話題無論是對創投市場中的投資人,還是對創業市場中的創始人們都非常的重要。
  • 中國科技未來行不行,關鍵就看這件事
    「過去一年中,感受最大的是外部開放環境發生變化,重點領域技術『脫鉤』風險凸顯,對我國提出了嚴峻挑戰。」28日,在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清華大學區域發展研究院承辦的第二屆中國發展規劃論壇上,中國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司長許倞表示,中國科技未來發展還面臨一些風險挑戰。 許倞指出,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新技術應用和生產帶來了新的社會問題,包括國家安全、就業、社會倫理等。未來奔向科技強國,中國需要由現在大多數領域的「跟跑」,到創造更多「領跑」。
  • 《中國2049》報告:中國未來30年面臨三大新的挑戰,或前所未遇
    鳳凰網財經訊 過去40年中國經濟成功的原因是什麼?未來30年中國經濟又將面臨什麼的挑戰?12月15日,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主辦、方正證券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國家發展論壇上,北大國發院副院長黃益平代表北大國發院介紹了《中國2049》的報告,對上述問題做了詳盡的解釋。
  • 合成生物學的發展與面臨的挑戰
    合成生物學的發展與面臨的挑戰 工程師郭婷 發表於 2018-08-29 09:10:36 合成生物學作為一種具有顛覆性意義的新興技術,其未來應用前景正越來越多地在工業界和學術界討論。
  • 全球風險報告指出氣候變化是2020年世界面臨的最大風險
    報告提出了未來一年世界面臨的主要風險,指出2020年全球5大風險首次全部為環境風險,而氣候變化是2020年世界面臨的最大風險,氣候變化減緩和適應行動的失敗是未來影響最大的風險(表1)。 未來10年,按照發生概率排序,全球前5位風險為: 極端天氣事件(
  • 防範化解科技重大風險的思路與對策建議
    當前,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發展面臨的環境、任務和需要解決的問題的複雜程度正在發生歷史性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中指出,要「處理好發展和安全的關係,有效防範和應對可能影響現代化進程的系統性風險」。科技是推動大變局格局變化、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力量。
  • 詹啟敏:中國人口與醫療的挑戰及精準醫療的發展
    7月9日,2016聯想之星WILL大會聚焦即將到來的未來世界主題,通過論壇分享和創新科技展示等形式,呈現嘉賓及星友們對未來世界的期待與實踐,給現場參會的600餘名優秀創業者、投資人及媒體人帶來精彩乾貨和實用資源。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大醫學部主任詹啟敏就「科學家眼中的未來」的主題進行演講,發表了其對於生物科學發展、精準醫學應用的觀點。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確立 中國企業面臨的四大風險和兩大機遇
    我國經濟發展方式正從粗放型向精細化轉型,伴隨著「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確立和中國資本市場「三十而立」,嶄新開啟的2021年,中國企業將迎來關鍵變革。中國企業的未來增長之路在何方?需要重點警惕哪些風險?
  • 《中國食品安全發展報告(2019)》提出我國食品安全面臨五類風險挑戰
    □ 本報記者 鄭建玲近日,江南大學食品安全風險治理研究院在京發布了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系列發展報告《中國食品安全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對2018年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結果研究發現,現階段食品安全面臨5類風險挑戰,分別是微生物汙染、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質量指標不符合標準、農獸藥殘留不符合標準和重金屬汙染,分別佔不合格樣品總量的29.6%、25.0%、16.8%、15.4%、7.6%。
  • 丁明磊 王革|防範化解科技重大風險的思路與對策建議
    未來一段時期影響我國科技發展的重大風險分析「十四五」時期及未來一段時期,是建設科技強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時期,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大國權力轉移、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金融危機等多重因素疊加和交匯,各類不確定性和挑戰增多,風險陡增,並有可能推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歷史新拐點的到來。
  • 中國信通院陸洋:5G融合應用發展面臨的挑戰與思考
    表1 5G典型應用發展現狀及趨勢業務應用3 我國5G行業應用發展面臨的挑戰當前,我國5G應用發展面臨剛需場景較少、投資成本加大、合作方式不清、行業壁壘較高等諸多方面的挑戰4 加快5G融合創新發展的思考和建議針對5G應用發展面臨的挑戰,需要充分發揮政府主體作用和政策引導作用,打破路徑依賴,培育新興業態,推進5G產業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政策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推動5G融合應用向更高水平發展。
  • 管清友:未來十年對中國非常關鍵,我們面臨科技突圍的驚險一躍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受邀做客建投書局·北京國貿店「JIC講堂」,以「『十四五』規劃下的科技投資與未來技術圖景」為主題,深入地為闡釋了中國經濟在當前世界局勢中的發展機遇,並對科技發展助力企業突圍的重要性及未來一段時期的投資方向及熱點進行深入解讀,幫助大家更好地把握住科技創新驅動帶來的新一波投資機會。
  • 曹遠徵 數字貨幣發展面臨的核心問題是功能定位
    新京報資料圖片近期,《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建議》)公布。《建議》全文共16次提及「金融」。如何看待《建議》中對金融領域的部署以及未來金融改革的方向?新京報記者圍繞這些問題採訪了中銀國際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長曹遠徵。
  • 大型航空樞紐未來面臨的挑戰與轉變
    激烈的競爭、不斷減少的利潤和持續變化的消費者行為習慣,這只是航空公司所面臨的諸多挑戰中的幾個。對於每一次飛行,航空公司都必須支付燃料和乘務費用、起飛和著陸費、維護費和其他相關費用。在費用不斷上漲的情況下想要實現適度的利潤,最有效的策略之一是將乘客從地球的一端載運到另一端,也就是說要更多關注長途航線的運營策略。
  • 中國周邊安全面臨五大挑戰
    中國正在和平崛起途中, 伴隨著「成長的煩惱」,我國周邊安全形勢和安全結構也正在經歷重要的歷史性的調整與變化。整體來看,我國周邊安全形勢總體趨穩,但也存在越來越明顯的大國激烈博弈、海上爭端或將激化、地緣政治面臨新的挑戰、非傳統安全形勢嚴峻等新情況。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我國周邊安全或許面臨五大挑戰。
  • 火山噴發、地震、蟲災後,2020年及未來人類還將面臨怎樣的挑戰?
    ,只能說氣候的「異常」模式是越來越多,人類未來面臨的氣候問題可能會相當嚴峻,那2020年以及未來人類還將面臨怎樣的挑戰?當然氣候的持續發展也引發了下半年的一些問題。 2020年下半年以來,什麼受關注?
  • 未來人類將面臨三大技術的挑戰
    馬雲認為,未來10-20年以內,將有三大技術讓人類面臨挑戰:機器智能、IoT(物聯網)和區塊鏈。馬雲說的真有可能發生嗎?世界上很多人對此發表過意見,總結一下。第一人類智能有情感?機器智能會產生情感嗎?但也許它會成長的極快,智商一年的成長速度等於人類十年,過了奇點,一年等於人類100年。機器可以自行啟動,並且自動對自身進行重新設計,速率也會越來越快。受到漫長的生物進化歷程的限制,人類無法與之競爭,終將被取代。——史蒂芬·霍金對BBC如是說。
  • 未來科技發展面臨哪些瓶頸?世界頂尖科學家們這樣說……
    近幾年全球科技公司為人工智慧、無人駕駛、量子信息等科學領域的無窮魅力和美好前景而折服。但是在科學家眼裡,目前這些領域研究進展取代人類仍然面臨系統瓶頸。「僅僅有一個智能主體是不夠的,還有一些重要的系統問題要解決。」約瑟夫·基發基斯指出自動駕駛面臨環境感知、自主學習、動態系統複雜性、可靠性和可信賴性等瓶頸問題。
  • 證券業在金融科技轉型中的發展思路
    摘要:近年來,證券業的發展進入了以金融科技發展為特徵的新階段,朝著移動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未來還有向定製化、多元化方向發展的趨勢。同時,證券業的發展也遇到了新的挑戰與困難,特別是發展路徑不明確、行業競爭加劇、資金投入與人才不足、對潛在風險認識不全面、數據治理能力欠缺等,阻礙了證券業金融科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