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汙染物的種類

2020-11-25 搜狐網

  汙染海洋的物質眾多,從形態上分有廢水、廢渣和廢氣。根據汙染物的性質和毒性,以及對海洋環境造成危害的方式,大致可以把汙染物的種類分為以下幾類。

  石油及其產品:包括原油和從原油中分餾出來的溶劑油、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石蠟、瀝青等等,以及經過裂化、催化而成的各種產品。目前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汙染物約1千萬噸,主要是由工業生產,包括海上油井管道洩漏、油輪事故、船舶排汙等造成的,特別是一些突發性的事故,一次洩漏的石油量可達10萬噸以上,這種情況的出現,大片海水被油膜覆蓋,將促使海洋生物大量死亡,嚴重影響海產品的價值,以及其他海上活動。

  重金屬和酸鹼:包括汞、銅、鋅、鈷、鎬、鉻等重金屬,砷、硫、磷等非金屬以及各種酸和鹼。由人類活動而進入海洋的汞,每年可達萬噸,已大大超過全世界每年生產約9千噸汞的記錄,這是因為煤、石油等在燃燒過程中,會使其中含有的微量汞釋放出來,逸散到大氣中,最終歸入海洋,估計全球在這方面汙染海洋的汞每年約4千噸。鎘的年產量約1.5萬噸,據調查鎘對海洋的汙染量遠大於汞。隨著工農業的發展通過各種途徑進入海洋的某些重金屬和非金屬,以及酸鹼等的量,呈增長趨勢,加速了對海洋的汙染。

  農藥:包括有農業上大量使用含有汞、銅以及有機氯等成分的除草劑、滅蟲劑,以及工業上應用的多氯酸苯等。這一類農藥具有很強的毒性,進入海洋經海洋生物體的富集作用,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產生的危害性就更大,每年因此中毒的人數多達10萬人以上,人類所患的一些新型的癌症與此也有密切關係。

  有機物質和營養鹽類:這類物質比較繁雜,包括工業排出的纖維素、糖醛、油脂;生活汙水的糞便、洗滌劑和食物殘渣,以及化肥的殘液等。這些物質進入海洋,造成海水的富營養化,能促使某些生物急劇繁殖,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氧氣,易形成赤潮,繼而引起大批魚蝦貝類的死亡。

  放射性核素:是由核武器試驗、核工業和核動力設施釋放出來的人工放射性物質,主要是鍶—90、銫—137等半衰期為30年左右的同位素。據估計目前進入海洋中的放射性物質總量為2—6億居裡,這個量的絕對值是相當大的,由於海洋水體龐大,在海水中的分布極不均勻,在較強放射性水域中,海洋生物通過體表吸附或通過食物進入消化系統,並逐漸積累在器官中,通過食物鏈作用傳遞給人類。

  固體廢物:主要是工業和城市垃圾、船舶廢棄物、工程渣土和疏浚物等。據估計,全世界每年產生各類固體廢棄物約百億噸,若1%進入海洋,其量也達億噸。這些固體廢棄物嚴重損害近岸海域的水生資源和破壞沿岸景觀。

  廢熱:工業排出的熱廢水造成海洋的熱汙染,在局部海域,如有比原正常水溫高出4攝氏度以上的熱廢水常年流入時,,就會產生熱汙染,將破壞生態平衡和減少水中溶解氧。

  上述各類汙染物質大多是從陸上排入海洋的,也有一部分是由海上直接進入或是通過大氣輸送到海洋的。這些汙染物質在各個水域分布是極不均勻的,因而造成的不良影響也不完全一樣。

(責任編輯:史少晨)

相關焦點

  • 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嚴重破壞海洋環境
    生活於太平洋中的抹香鯨體內累積了大量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即便是那些生活在人們認為尚未受到汙染的太平洋中部的抹香鯨也難於倖免。由於海洋是地球水域的集中地,這個研究結果就表明全球的水域環境已經受到有機汙染物的嚴重破壞。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危害很大這些調查結果表明,人類對海洋的汙染觸目驚心。
  • 室內空氣主要汙染物種類及危害
    今天給大家先科普一下室內空氣主要汙染物種類及其危害,後期會對大家關心的熱點一一鋪開來講。 室內主要汙染物分類 化學汙染 裝修材料、化妝用品、塗料、廚房等地方釋放或排放出來的包括氨、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碳氧化物等無機汙染物及甲醛、苯、TVOC等在內的有機汙染物
  • 海洋環境問題根源在陸地 沿海汙染物「排海工程」浩大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班娟娟)《經濟參考報》12月27日刊發題為《沿海地區汙染物「排海工程」浩大》的報導。文章稱,《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我國海洋汙染形勢嚴峻,一些地方陸源汙染超標排放仍突出。由於入海汙染物排放標準低於陸地汙染物排放標準,不少沿海地區「排海工程」浩大。
  • 我國海洋汙染形勢嚴峻 入海汙染物排放標準亟須調整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我國海洋汙染形勢嚴峻,一些地方陸源汙染超標排放仍突出。由於入海汙染物排放標準低於陸地汙染物排放標準,不少沿海地區「排海工程」浩大。新一輪海洋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時隔20年後再度拉開大幕,部分流域水汙染物排海總量控制試點也將開啟。在專家和業內人士看來,在此過程中,須儘快調整海洋汙水排放標準,才能讓海洋治汙取得更大實效。
  • 粵海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珠江口有望實時監測汙染物
    昨日,省海洋與漁業局根據全省海洋環境監測數據及相關資料編制的《2012年廣東省海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正式發布。《公報》顯示,2012年,我省管轄海域海水環境狀況總體較好,但部分近岸海域汙染依然十分嚴重。
  • 報告全文發布|《海洋汙染物指南:人類健康和海洋生物面臨的毒害威脅》
    對於海洋、海洋生物,以及那些依靠海洋來獲取生存所需的食物並創造出海洋文化的人們而言,海洋汙染物正在影響他們的健康。人類有意或無意釋放的日漸增加的化學混合物,以及隨波逐流的廢棄物特別是塑料廢棄物,正不斷進入江河湖泊和海洋環境。
  • 人類汙染物已達太平洋最深處 致命毒素危及海洋生物
    參考消息網2月15日報導 英媒稱,研究發現,人造有毒化學物質已經到達海洋最深處,危及那些永遠生活在黑暗中的海洋生物。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2月13日報導,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和克馬德克海溝的海底距海面超過6英裡(約合9656米),在那裡捕獲的甲殼類動物體內的工業汙染物水平是普通蚯蚓的十倍。報導稱,這種形似小蝦的生物被稱為端足目動物,這些動物脂肪組織中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含量極高。這些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包括多氯聯苯和多溴聯苯醚。
  • 建築環境學:空氣汙染物種類及其所造成的汙染
    汙染物主要包括固體顆粒、微生物和有害氣體。如果考慮到其中微生物多依附於固體顆粒或液滴傳播,也可將汙染物分為顆粒汙染物和有害氣體汙染物,其中的顆粒汙染物包括固體顆粒和微生物。另外,許多調查都顯示,即使人們抱怨很頻繁,但很多情況下並沒有哪一種汙染物單獨超標。這一結果的最好解釋是由於多種而不是單獨某一種汙染物的影響才導致了對室內空氣品質的抱怨,但同時也使得人們對現有汙染物濃度指標的科學性和全面性提出懷疑。汙染物的產排特性也是研究的一個難點和重點。建材、裝飾材料會產生多少汙染物汙染物間如何相互反應等問題是解決汙染的關鍵。
  • 什麼是新汙染物?如何加強新汙染物的風險防範與治理
    常見新汙染物的種類、分布及危害隨著大量化學品進入生產和使用,新汙染物種類越來越多。僅就一些常見新汙染物進行分析,就足見其危害之大。全氟類化合物。代表性產物有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大量應用於化工、紡織、塗料、皮革、合成洗滌劑、炊具製造、紙制食品包裝材料等諸多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中。
  • 廈門積極開展海洋汙染物總量控制 部分海域水質有所改善
    廈門積極開展海洋汙染物總量控制相關工作對海灣城市廈門而言,海洋汙染物尤其是陸源汙染物對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有著重要影響。近年來,廈門積極開展海洋汙染物總量控制相關工作,針對廈門市轄區內全部海域及匯水區,包括39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以及1573平方公裡陸地面積進行「陸海統籌」全盤管理。
  • 種類豐富的海洋動物:珊瑚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文藝的土豆34,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種類豐富的海洋動物:珊瑚。在熱帶淺海地區生長著樣式繁多、顏色各異的珊瑚,它們有的像密集的蜂巢,有的似叢生的靈芝,有的如同森林中的蘑菇,有的恰似枝丫茂盛的鹿角……美麗的珊瑚礁看起來就像一個奇異動人的花園。
  • 每天800萬件垃圾進海洋 我國海洋垃圾汙染物不容忽視
    人民網北京5月22日電(記者馬麗 實習生許景)《中國海洋工程與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叢書》昨天在中國工程院發布。該書透露,我國海域氮、磷引起的富營養化程度高,海洋垃圾汙染物不容忽視。 此外,根據《2012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2012年我國海洋漂浮大塊和特大快漂浮垃圾平均為37個/平方千米;中塊和小塊漂浮垃圾平均為5482個/平方千米,平均密度為14千克/平方千米。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類垃圾數量最多,佔57%,其次為塑料類和木製品類,分別佔23%和12%。87%的海面漂浮垃圾來源於陸地,13%來源於海上活動。
  • 海化室王海燕研究員在環境中多類典型汙染物生物毒性效應的研究...
    中國網4月14日訊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獲悉,近日,海化室王海燕研究員在環境中多類典型汙染物生物毒性效應的研究工作取得新進展隨著環境中汙染物種類和數量的激增,對於汙染物生物毒性的快速檢測和評估的需求也隨之增加。7-乙氧基-異吩噁唑酮-脫乙基酶(EROD)作為特定的一種生物標誌物,被廣泛用於研究多環芳烴類汙染物。傳統的EROD測試基於生物活體實驗,存在著耗時長、消耗大量生物樣本的缺陷,因而限制了汙染物的研究數量和研究速度,甚至會導致動物倫理的爭議。
  • 地化所海洋生態系統汙染物來源與成因機制研究獲進展
    在日益增長的人類需求和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下,全球範圍內海洋環境汙染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影響了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運行。>在綜合考慮多種海洋汙染源和影響因素,如廢棄藥品、相關新型汙染物、水華及毒素、海水酸化、貨船破損和舊船改造工業以及過度捕撈導致等,系統介紹了這些威脅海洋生態系統汙染物的來源、成因、控制機制並提出了可能的解決辦法,部分成果已在第二屆海洋生物科技大會上做了報告。
  • 中國海洋大學研發海水汙染物檢測「抗幹擾」的新型傳感機制
    日前,中國海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趙明崗課題組在國際頂尖材料期刊《先進功能材料》在線發表了題為《調控異質結界面能壘實現抗幹擾傳感》的研究成果。在海水汙染檢測領域,通過創建一種抗海水幹擾的傳感機制,為解決常規傳感技術因海水幹擾大而失效的難題提供了新的方案。為建設海洋強國,建立海水實時在線監測技術體系成為國家重大需求。
  • 研究人員在北極冰川中首次發現了農藥和工業汙染物
    儘管整個北極地區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都有據可查,但這項研究是人們首次在高海拔冰原處發現人類製造的汙染物。正如北京大學環境科學教授馬建民所說:「北極變暖融化的冰雪會將這些持久性有機汙染物釋放到空氣和北極水域中,從而增加當地居民和海洋食物網的健康風險。」因紐特人的困擾儘管極少參與汙染活動,但整個北極的土著人民仍然最嚴重地感受到了這些健康影響。
  • 我國新汙染物治理難在哪兒?
    了解新汙染物的危害和來源新汙染物的概念有兩個層次:一是「汙染物」,是指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中存在的、危害生態環境或人體健康的物質;二是「新」,體現在生產使用歷史相對較短或發現危害較晚兩個方面,尚無法律法規和標準予以規定或規定不完善。
  • 中國海洋大學在海水汙染物檢測傳感技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11月17日,中國海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趙明崗課題組在國際頂尖材料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在線發表了題為「Tuning interfacial energy barriers in heterojunctions for anti-interference sensing」(《調控異質結界面能壘實現抗幹擾傳感》)的研究成果。
  • 如何加強新汙染物的風險防範與治理
    常見新汙染物的種類、分布及危害  隨著大量化學品進入生產和使用,新汙染物種類越來越多。僅就一些常見新汙染物進行分析,就足見其危害之大。全氟類化合物。  此外,常見的新汙染物還有藥品、微塑料、個人洗護用品、人造納米材料、汽油添加劑、防汙塗料及添加劑等。它們在海洋、淡水水體、土壤、地下水、室內外空氣、沉積物中廣泛分布,在蔬菜、魚類、野生動物等生物介質和人體血液、乳汁、尿液等人體介質中也被大量檢出,嚴重威脅著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
  • 世界海洋日 福建省海洋漁業局科普赤潮災害知識
    2019年06月09日 18:16 來源:東南網 作者:陳楠 編輯:潘曉明   東南網6月8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今天是世界海洋日,省海洋與漁業局接受本網記者採訪,就近段時期我省受赤潮影響做了一個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