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口服抗凝藥物不經意的用藥陷阱,你不得不知!

2021-01-09 39健康網

  隨著抗凝研究的進展,新型口服抗凝藥物(NOAC)在臨床中的應用日趨廣泛,尤其是在房顫卒中預防領域中已替代華法林,成為首選藥物。

  目前臨床較為常用的NOAC有阿哌沙班、利伐沙班、達比加群等,確實,與華法林相比,NOAC存在著眾多優勢,其中之一就是藥物間相互作用相對較少。需要注意的是,「少」並不意味著「無」,而且那些「相對較少」的藥物間相互作用可能會明顯改變NOAC的抗凝活性,導致抗凝過度或不足的非預期結果。


  那麼究竟哪些藥物容易與NOAC發生相互作用呢?

  對此,美國心臟病學會發布了線上會議——ACC.20/WCC Virtual,Geoffrey D. Barnes教授就NOAC的藥物間相關作用發表了精彩演講,同期由 JACC 發布。接下來就讓小編帶大家一睹為快吧。

  兩個關鍵點:P-gp和CYP450

  基於藥代動力學的藥物相互作用是藥物間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梳理NOAC的藥代動力學時,發現在吸收、分布、代謝、排洩這四個步驟中,P-pg(Permeability Glycoprotein,P糖蛋白)和CYP450(細胞色素450家族)在NOAC的體內過程中起著關鍵性作用。

  ■P-gp

  P-gp是一種跨膜糖蛋白,具有能量依賴性「藥泵」功能,能將許多不同的化合物轉出細胞外,保護細胞免受外來有害分子入侵,堪稱一個守護細胞的保安。P-gp主要分布於腸黏膜、肝細胞及腎小管上皮細胞表面,能減少NOAC的腸道吸收和促進NOAC的膽汁及尿液排洩。

  因此抑制P-gp活性的藥物會增加NOAC的血藥濃度、增加出血風險,反之則會降低NOAC的血藥濃度、導致抗凝不足,特別是對達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Xa因子抑制劑Betrixaban而言這種相互作用尤為明顯(見圖2)。

  ■CYP450

  CYP450是一組混合功能氧化酶,參與藥物代謝的一相反應,促進藥物的活化、滅活和排洩。在CYP450家族中,CYP450 3A4的底物最多,約佔全部藥物的50%,是最重要的CYP450酶之一。

  對於NOAC而言,達比加群是不經過CYP450代謝,而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等活性藥物則主要經過CYP450滅活。因此CYP450 3A4誘導劑會促進其滅活,導致抗凝不足,反之CYP450 3A4抑制劑則會增加其抗凝活性及出血風險。

  需要強調的是,不同NOAC經CYP450代謝比重是不一樣的,其中利伐沙班經CYP450代謝比重最大,加上肝內非酶水解比例可達50%,而阿哌沙班和依度沙班則分別為20%和<4%。

  當然除了P-gp和CYP450以外,還有其他的蛋白,如BCRP(乳腺癌耐藥蛋白)和OATP(有機陰離子轉運多肽)等外排型轉運體也介導了部分NOAC的體內過程。

  經過上述途徑,最終NOAC經尿液和膽汁/糞便排出體外,其中不同NOAC在這兩種排洩途徑中所佔的比例並不一樣,比如阿哌沙班及其代謝物中75%是經膽汁/糞便排洩,另外25%則經尿液排洩。

  不經意的用藥陷阱

  了解上述內容對我們預判NOAC的藥物間相互作用十分重要。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NOAC常見的藥物間相互作用,這裡介紹幾個心內科需要重點關注的藥物。

  ■胺碘酮

  胺碘酮,堪稱一類萬能的抗心律失常藥物,應用十分普遍。它主要經CYP450 3A4和CYP2C8代謝,同時也是CYP450 3A4和P-gp的抑制劑。

  有限的臨床研究發現胺碘酮能夠增加達比加群和利伐沙班的血藥濃度,尤其是在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因此在這部分人群應儘可能避免應用。

  ■決奈達隆

  決奈達隆,結構上與胺碘酮相似,具有與胺碘酮類似的電生理特性,因不具有碘從而避免了碘引起的不良反應。它同樣也是CYP450 3A4和P-gp的抑制劑,能夠顯著增加達比加群的血藥濃度,尤其是對於中-重度腎功能受損的患者中,因此在肌酐清除率(CrCl)<50ml/min患者中,應避免與達比加群合用。

  雖然決奈達隆能夠增加Xa抑制劑的血藥濃度,但是否能夠轉化為臨床出血風險尚不明確,目前一般建議患者的CrCl在 15-80ml/min時,應避免決奈達隆與利伐沙班聯用,以及在腎功能不全患者中聯用決奈達隆時應將依度沙班減至半量。

  ■非二氫吡啶類鈣通道拮抗劑

  地爾硫卓和維拉帕米是非二氫吡啶類鈣通道拮抗劑,是CYP450 3A4的輕-中度抑制劑,也是P-gp的底物。

  在達比加群前應用短效維拉帕米會顯著增加達比加群血藥濃度,因此當CrCl<50ml/min應避免聯用。同樣的,地爾硫卓也能夠增加利伐沙班的血藥濃度,患者CrCl<50ml/min應避免聯用。

  ■其他

  另外還需要特別強調的是,FDA建議阿哌沙班和利伐沙班應避免與P-gp和CYP3A4誘導劑(如利福平、卡馬西平、苯妥英鈉及苯巴比妥等)聯用。

  並表示對於所有的NOAC,避免與其他酶誘導劑(如撲米酮等)合用可能是合理的。

  如果不可避免,該怎麼辦?

  假如臨床上確實需要聯合表1中的藥物,那麼抗凝該如何抉擇呢?

  這時還是建議將NOAC調整為華法林,雖然與NOAC存在相互作用的藥物大部分也會對華法林的藥代動力學有影響,但是華法林可以根據國際標準化比值(INR)動態調整劑量,維持合適的INR範圍,從而保證療效和安全。

  參考文獻:

  [1] Wiggins BS, et al. Select Drug-Drug Interactions With 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 JACC Review Topic of the Week. J Am Coll Cardiol 2020;75:1341-1350

  [2] Hellwig T, et al.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Drug Interactions With New Oral Anticoagulants: What Do They Mean for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nnals of Pharmacotherapy 47(11) 1478–1487.

  [3] Foerster KI, et al. Drug-Drug Interactions with 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 Clin Pharmacokinet. 2020 Mar 11.

以上內容僅授權39健康網獨家使用,未經版權方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抗凝血候選藥物
    長久以來,血栓栓塞性疾病如深靜脈血栓、肺栓塞、腦卒中、急性冠脈症候群等,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健康,而抗凝藥物被廣泛用於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預防與治療
  • [圖文]抗凝相關出血的管理流程
    在過去20年中,抗血小板和抗凝藥物在門診患者中的使用大幅增加。然而,獲益總是和風險相伴,新型藥物的使用可以防止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抑制正常的凝血機制,同時也導致了出血事件的增加。通常,最有可能受益於這些藥物的患者發生出血的風險也會升高。
  • 華法林抗凝及INR異常與出血的對策
    本共識由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與中國老年學學會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組織制訂,用以推廣和規範口服抗凝藥物華法林的使用,降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致死率和致殘率。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長期抗凝治療一直是臨床中的重要問題。
  • 新型抗凝藥為一線藥物,不建議用D二聚體指導抗凝!美國血液學會發布...
    不過對於因其他原因住院治療、缺乏家庭支持、無力支付藥物費用、有肢體風險或有出血高風險的患者不適用。2、建議對於併發症風險較低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給予家庭治療而非住院治療。風險評估基於肺栓塞嚴重指數(PESI)及其簡化版,此外對於中高危或高危肺栓塞患者,以及出血風險較高患者可能住院治療獲益更大。
  • 常用口服降糖藥物的副作用有哪些?又該如何應對?| 用藥知識
    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口服降糖藥也不例外,雖然總體而言,降糖藥物益處大於風險,但仍有一些患者會對某些藥品產生明顯的不良反應。臨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藥包括胰島素促泌劑(磺脲類以及格列奈類)、雙胍類(二甲雙胍)、α-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類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等,那麼這些口服降糖藥都有哪些副作用,該如何應對,筆者參考文獻做一總結,希冀對大家臨床用藥有所幫助。
  • 從臨床研究出發,房顫患者射頻消融圍術期抗凝有何建議?
    而2018中國心房顫動:目前的認識和治療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建議,手術前對於CHA2DS2-VASc評分≥2分的陣發性房顫患者和所有持續性房顫患者均需口服華法林或者新型口服抗凝藥(NOACs)至少3周;如有心房血栓證據,須規範抗凝至少3個月證實血栓消失後再行消融治療。 02 如何抗凝?
  • 專家視點:凝血檢測和新型口服抗凝藥
    作者:Andrew Noll, MD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經批准新型口服抗凝藥(NOAC)達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依度沙班用於治療非瓣膜性房顫(NVAF)和靜脈血栓栓塞症(VTE)。這些藥物的藥代動力學可預測,不需要常規進行實驗室檢測,較維生素K拮抗劑(VKAs),如華法林,具有明顯的優勢。大型臨床試驗證明新型口服抗凝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優於華法林,這使得藥物獲得批准。在所有這些試驗中,預先指定劑量的研究藥物沒有進行常規實驗室監測。
  • 房顫患者的抗凝管理,且看指南!
    房撲患者也應接受抗凝治療,管理方式同前[I類推薦,C級證據]。對於CHA2DS2-VASc評分為0分的非瓣膜性房顫患者,不抗凝是合理的[IIa類推薦,B級證據]。對於CHA2DS2-VASc評分為1分的非瓣膜性房顫患者,可考慮口服抗凝藥或阿司匹林。
  • 關於新型口服抗凝藥,這篇文章全說清楚了
    作者丨一條錦鯉   來源丨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非維生素K拮抗的口服抗凝藥(NOACs)包括直接抑制II因子的達比加群和抑制Xa的沙班(-Xaban)類藥物(如利伐沙班)。
  • 如何根據基因多態性選擇抗栓藥物,專家來支招
    根據中國口服抗栓藥物治療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中國人群華法林和氯吡格雷基因多態性特點,以及亞洲尤其中國人群基因多態性在指導臨床抗栓藥物選擇中循證醫學的證據,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精準醫療分會臨床專家與心血管藥學分會藥理學專家發表了《基因多態性與抗栓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建議》。現將要點整理如下。
  • 第四章 影響藥物效應的因素及合理用藥原則--第一節 藥物方面的因素
    第四章 影響藥物效應的因素及合理用藥原則   同樣劑量的某一藥物在不同病人不一定都能達到相等的血藥濃度,相等的血藥濃度也不一定都能達到等同的藥效。差異可能很大,甚至出現質的差異,即一般病人不會出現的異常危害性反應。這種隨人而異的藥物反應稱為個體差異(individual variation)。
  • 糖尿病用藥中的n個陷阱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誤區二:「用藥時間不正確」口服降糖藥物一共有8大種,品種繁多,再加上每個藥物,有許多不同的廠家。有的飯前吃,有的飯後吃,有的嚼碎吃。每種藥物有效成分也不一樣,使用方法錯誤不僅僅會導致藥物療效大打折扣,還會導致不良反應,如低血糖風險增加。
  • 5-羥色胺症候群——神經科醫生不可不知的用藥陷阱
    這是一種用藥產生的,有可能危及生命的嚴重不良反應。抑鬱、焦慮的病人往往體內5-羥色胺水平降低,對這些病人,臨床上常使用一些增加5-羥色胺水平的藥物。比如,SSRIs抑制突觸前膜對5-羥色胺的再攝取,SNRIs、三環類藥物(TGAs)抑制對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的再攝取,這些藥物都會顯著增加5-羥色胺水平。
  • 抗心衰藥物的相互作用一覽表
    與抗凝藥如肝素、雙香豆素類、新型口服抗凝藥合用,有增加出血的風險。聯用布洛芬會干擾阿司匹林對血小板的不可逆抑制作用,有心血管風險者使用布洛芬可使阿司匹林的心血管保護作用受限。螺內酯的利尿作用會受到阿司匹林的幹擾,使療效明顯降低。與胰島素或磺醯脲類合用,可增加降糖效果。
  • 8類藥物「碰不得」維生素C
    但有些藥物是不能和維生素C同時服用的。聯用輕則會出現藥物失效,重的話還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局部紅腫、過敏性休克等不良反應。大河健康報記者 吳文可 圖01其他維生素類維生素C和維生素K1不可聯用。都是維生素大家族,怎麼就碰不得呢?
  • 一個病例,教你如何解讀直接口服抗凝劑的凝血試驗結果
    一個病例,教你如何解讀直接口服抗凝劑的凝血試驗結果
  • 口服胰島素研究進展
    目前,糖尿病的治療已逐漸發展為糾正生活方式(飲食和鍛鍊)、降糖、控制體重、以及降壓、調脂、抗凝的綜合治療模式。降糖手段以口服降糖藥與胰島素注射為主,但口服降糖藥所引起的併發症給患者的日常工作與生活帶來困擾,影響了其生活質量。
  • 亞盛醫藥聯手君實生物探索小分子藥物與PD-1聯合用藥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亞盛醫藥與君實生物(01877.HK)達成一項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針對亞盛醫藥特有的細胞凋亡抑制蛋白(IAP蛋白)抑制劑APG-1387與君實生物的PD-1單抗特瑞普利單抗的聯合用藥在中國市場進行臨床探索,治療包括腫瘤(實體瘤與血液瘤),特別是難治性腫瘤、藥物耐受性腫瘤等和其他雙方另行確定的適應症。
  • 【用藥問答】口服降糖藥阿卡波糖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
    【今日問答】口服降糖藥阿卡波糖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降糖藥物的肝腎損害不常見(D錯)。(選C,本題答案已出,評論區可回答延伸問題贏獎勵)>>上期問答:慢性支氣管炎合併右心衰,最佳治療藥物為?【延伸問題】α- 糖苷酶抑制劑的正確服用方法是什麼?
  • 口服藥物最有效,同時要注意4點
    3、藥物止痛法:藥物是緩解癌痛最有效常用的方法,當患者實在是痛得難以忍受,即可藥物進行止痛。但是藥物止痛是有很多講究的,在進行藥物止痛治療時,需注意以下4點:按階梯用藥:癌痛主要可以分為三級,包括:輕度疼痛,即可忍耐,能正常過日子,睡覺也不會受攪擾;中度疼痛,即疼痛會影響到睡眠;重度疼痛,不能忍耐,睡覺受到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