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保山的釣友在金沙江釣魚的時候,釣起一條手臂粗細的大魚。說起手臂粗的魚類,那真是太常見,我們經常見到的鯉魚、鯰魚、黃鱔都能輕鬆超過。這這種魚能長這麼大純屬罕見!
這魚嘴巴很像鳥嘴,魚頭很大,身體彎彎曲曲很像黃鱔,不小心的時候還容易被扎傷。
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我國最好吃的魚之一,刀鰍魚!刀鰍魚有很多種叫法,有些地方叫刺鰍,有的地方也叫沙錐魚,這魚最大的特點就是嘴巴細長,魚體很像黃鱔,而且背上有一條骨刺,很容易扎傷手臂。
刀鰍在我國的分布很廣,也是一種很常見的魚類,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對這種魚比較熟悉,或多或少都捕撈過。也有很多釣友像我一向,小時候不懂事直接用手抓刀鰍,被骨鋸割得鮮血直流。
近幾年常聽釣友反映,以前數量很多的刀鰍魚,如今數量變得稀少,很多地方已經絕跡了,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金沙江裡盛產這種魚,十幾年前這魚在當地泛濫,那時候每天都能釣一大碗,拿回家油炸或者紅燒吃,都有些吃膩了。如今十多釐米長的刀鰍魚很少見了,有時候在江裡釣魚偶爾釣起一條都覺得幸運。」當地的釣魚人說。
這次釣起的刀鰍太大了,剛開始以為是黃鱔,直到看見背上的一根硬刺。
也不知道這條刀鰍魚在江裡生活了多少年,在我的記憶裡,這是我國最好吃的魚。按照當地的市場價,這麼大的刀鰍最少也能賣兩百元,雖然是這樣,但是我不想這種美味絕跡,再三考慮後還是將它放回江裡。
為什麼人人都說刀鰍魚還吃呢?因為這魚常年生活在溪流或深潭的石縫和洞穴中,以捕食小魚小蝦、昆蟲為食。刀鰍對水質要求極高,稍有汙染或者渾濁的水裡都會死亡。
刀鰍肉質細膩豐腴,魚刺很少,不管是用來煲湯還是紅燒都很美味。而且營養價值極高,富含十多種礦物質,對於體質差、血氣不足的人來說有大補的功效。
刀鰍魚雖然不好看,但是味道鮮美,價格更是水漲船高,在很多酒店,刀鰍魚都賣到幾百一斤。只是隨著工業的發展,和人類過度的捕撈,這魚生存的空間遭到破壞,繁殖變得異常困難。
不知道各位釣友當地有沒有這種魚?能長到手臂粗細嗎?